纲要上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5:2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二课内容,贯穿“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主题,并且在内容上承上启下,延续了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以及对于我国版图的治理,下接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运动。本课包含三个子目: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显。内容上重在清前中期在统治和疆域等方面的鼎盛局面,以及在鼎盛背后悄然滋长的危机。本课既体现了清朝的朝代特征,特别是清朝对于中国版图的奠定留下的深远影响,也衔接了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近代社会的到来,为我们理解清朝的时代特征和近代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奠定了基础。相较于初中教材,高中教材在基础内容外更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对整体特征的把握。学情分析已知:高一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对清朝统一全国、经略边疆的措施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学习;在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方面,也认识了军机处和清朝的文化专制;也学习了清朝社会官僚腐败、人口膨胀等内部危机,以及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封闭自守。未知:在具体内容上,学生对于奏折制度、改土归流、摊丁入亩等史实缺乏全面的认识。在宏观层面,学生未能认识到清朝的鼎盛与危机是同时并行的两个时代特征,并且相互影响;也未能将清朝放在整个古代封建社会与世界视角下整体把握。想知:能够正确认识清朝实现大一统、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辩证地看待清朝君主专制的发展及其影响;能够全面把握清朝的时代特征,将清朝置于世界近代化的角度下认识。能知:高一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史料研读和历史解释能力,能够结合初中所学知识与新史料,对清朝社会形成多角度认识,更全面地理解清朝统一边疆的意义以及清朝鼎盛与危机两个层面。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清朝前中期社会的鼎盛局面与统治下的危机。能通过研读地图和史料总结梳理清朝在各个区域统一疆域的措施,进一步探究清朝奠定疆域的重要意义,感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明确台湾等地方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事实。(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清朝前中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辩证看待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的影响,思考我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概况。(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通过阅读史料认识清朝统治下的社会危机,对比中西方发展差距,思考我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能够正确认识清朝前中期鼎盛与危机的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清朝康雍乾三朝为巩固版图所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认识清中叶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康熙时期的《皇舆全览图》和嘉庆《大清一统志》中的《皇舆全图》,对比从康熙到嘉庆时期地图的变化,得出疆域扩大的特点。同时介绍《大清一统志》三次修志,目的是为了“昭大一统之盛”。从疆域之盛开始走入清朝的大一统之盛世。 对比两幅地图,直观感受清朝疆域的扩大。 《大清一统志》作为清朝官修地理总志,前后一共编修过三次,见证了从康熙到嘉庆皇帝时期的社会变化,信息量丰富,有重要的学术和史料价值,更与本课的重点清朝疆域的奠定有直接关联。以地图为导入,让学生对清朝疆域的扩大有直接认识,同时引出对《大清一统志》的介绍。
一、一统之盛 (一)疆域之盛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分小组梳理清朝在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区域分别是如何实现疆域一统的。学生回答完毕教师总结补充。教师提问:清朝统一边疆和民族的过程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清朝统一全国、巩固边疆有什么重要意义?让学生明晰清朝版图的边界,同时提供《大清一统志》在编修过程中关于边疆地区内容的变化,以及清朝统治者对于天下观的态度,让学生从中分析思考清朝“大一统”观念的发展。(二)政治之盛过渡:提问学生清朝实现疆域之盛的政治基础是什么?从清朝前期中枢机构的变化认识君主专制的加强,并引出最终成为权力中枢的军机处。提问:为什么军机处不会制约皇权。从军机处的职能和机构设置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军机处的本质。从军机大臣的具体工作过渡到奏折制度,从奏折制度迅速机密、直接控制官僚机构的特点认识到奏折制度加强君主专制。除此之外,使学生认识到奏折作为一种史料文献的特殊作用。在奏折与军机处的结合下,清朝皇帝实现了大权独揽、乾纲独断,但高度的君主专制也有不利影响。过渡:清朝的君主专制不仅在于政治方面,在文化上也同样体现。结合两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文字狱的本质。将其放在专制主义加强的背景下,了解专制主义对清朝的深远影响。 分小组结合课本内容梳理清朝统一疆域的措施。认识清朝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进一步明晰清朝的疆域版图,认识清朝实现大一统的深远影响。认识军机处和奏折制度对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奏折的史料价值。了解文字狱及其对清朝社会的多重影响。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清朝统一全国的措施已经有较为全面的学习,自主梳理复习旧知,加强印象,但对理藩院、改土归流等较为陌生,教师可进一步补充。 清朝巩固疆域具有重要意义,是本课的重难点内容之一,加强对这一过程的讲解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史料分析能力。提供清统治者的“大一统”观点可以使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清朝疆域奠定的意义,培育家国情怀。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政治背景下更容易理解军机处的独特性,也使学生对清朝的政治特点有更全面的认识。奏折制度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奏折制度的运行过程,并理解其与军机处的联系。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奏折的史料价值,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认识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过程,学会辩证地看待高度的君主专制的优点和缺点。
二、盛世之危 过渡:清朝统治者在强盛的统治下开辟了康乾盛世,但是到了嘉庆道光时期,清朝社会却面临着内有起义不断、外有列强虎视眈眈的局面,在盛世的背后,清朝为何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一)内忧展示康熙志到嘉庆志中对山东统部户口和田赋的记录,讲解与田赋相关的地丁银,介绍其背景和意义,从人口数量增加这一意义再回到户口数的增长,需要指明清朝人口增长有多种原因。对比人口、纳赋田地和地丁银的数据变化,分析其特点。提问:面对人口数量激增,田地数量未增加、地丁银收入也未增加的局面,清朝社会会出现什么问题?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的结果,比如白莲教、天理教的多次起义,但此时的统治者还没有意识到清朝社会面临的重重危机。(二)外患过渡:清朝不仅内忧重重,还面临严重的外部危机。同一时期的世界,西方各国纷纷完成工业革命,转向工业化国家,此时西方与中国的碰撞,也擦出了激烈的火花,这在嘉庆志中也有迹可循,即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和嘉庆十三年英国船队擅入澳门两件事。展示嘉庆志中对马戛尔尼使团贸易要求的记录,总结英国使团有哪些要求,提问:英国使团的要求是否合理,具有什么性质?学术回答:不合理,虽然其中有正当的贸易要求,但有些条件危害了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除此之外,英国使团也带来了丰厚的礼物,这些礼物表现出英国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但对于这样的高科技产品,清朝统治者的态度则是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这也体现出清朝封闭自守、天朝上国的特点。拒绝与英国贸易往来也体现了清朝的闭关锁国,进一步解释闭关锁国的内涵,让学生理解清朝的局限性。对比中国和西方的不同,从宏观角度看待清朝和西方社会,认识清朝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在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下,外部危机悄然而至,中国俨然已成为西方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比如嘉庆十三年,英国船队入侵澳门,平等的贸易不复存在,转而开始了赤裸裸地入侵。此后西方列强登堂入室,中国从此金瓯残缺,无所规复。 知道摊丁入亩实施的影响,了解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认识清朝社会内部的忧患。分析材料,认识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差距,思考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大清一统志》不仅反映了清朝疆域的扩大,其中的内容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以山东统部为代表,其中人口和田赋的变化蕴含大量信息,既呈现出当时人口的激增,也为了解地丁银提供了切口。清朝的内忧存在多个方面,从人地矛盾到阶级矛盾,与人口和税收都有紧密关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与西方的一次激烈碰撞,在这个事件中,一方面是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带有殖民色彩的试探,另一方面是清朝天朝上国思想下闭关锁国的具体体现。这是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势力的对抗,也呈现了同一时期东西世界的巨大不同。清朝的外患在于闭关锁国政策下西方列强的觊觎与入侵,这与时代大背景密切相关。清朝的外患更是中国与西方的力量逆转,这也成为近代百年屈辱史的前夜。
课堂小结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背后不仅是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是整个古代中国的更迭。清朝既有积极意义上的大一统成就,也有与西方形成鲜明对比的落后,要能够在宏观的视角下全面认识清朝前中期的社会概况,为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奠定基础。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大部分在初中已经有所涉及,基于此,教师更该将重点放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五大核心素养在本课都有所体现,但侧重点不同,所以既要重视每一子目的核心内容讲解,更要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课补充内容较多,教师应合理地将补充材料与课本内容结合,以重难点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拓展认知面,而不能本末倒置,脱离课本主线内容,导致固定的思维模式。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