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群的数量特征——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也是一个繁殖单位。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C.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 D.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2.下列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是( )
A.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B.人类活动
C.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营养和空间条件
3.下列是一个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间房子中所有的蟑螂
C.一片山坡上所有的松柏 D.一个草地上所有的蒲公英
4.某科研团队在广东潮安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了新物种——潮州越橘。该物种仅在保护区内一处小区域发现1个种群,调查其数量少于30株,为极小濒危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采用样方法对潮州越橘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可以通过建立濒危植物繁殖中心保护潮州越橘
C.保护潮州越橘的意义主要在于其基因的潜在价值
D.以发现地命名能提升当地民众对该物种的保护意识
5.动物迁徙主要依靠天体位置,光照方向,地标或地磁感应等来辨别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在大雁迁徙路线上某处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大量天鹅迁入越冬地会使越冬地容纳天鹅的最大数量变小
C.候鸟沿固定的路线迁徙所依据的定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越冬地候鸟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6.截至2023年,长期稳定生活在我国东北豹国家森林公园(14600km2)的野生东北豹达80只,其中新生幼豹15只,老年豹10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的种群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
B.可以使用红外相机拍摄法调查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C.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及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
D.推测2023年度东北豹的出生率约为18.8%
7.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B.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C.灰鹤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D.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体
C.一个物种往往不只有一个种群
D.怒江里的所有食用浮游植物的鱼是一个种群
9.某同学欲模拟标记重捕法对烧杯中的绿豆的数量进行估算,该同学向烧杯中洒人M颗黄豆后振荡摇匀,然后再随机取出1勺豆子,豆子的总数为m,其中黄豆的数量为m。若忽略豆子的体积差异,则原烧杯中绿豆的数量约为( )
A.m(n-m)/M B.M(n-m)/m C.nM/m D.Mm/n
10.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11.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不一定需要( )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m2
C.样本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12.以下属于种群的是( )
A.池塘里所有的蝌蚪 B.秦岭上的所有灌木
C.长安公园里的所有乔木 D.某校园里的所有垂丝海棠树
13.晋代《南方草木状》记载:“蚁在其中,并窠而卖……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讲的是广东一带以草席包着黄猄蚁的蚁窠出售,以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是世界上“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黄猄蚁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
B.黄猄蚁与柑橘害虫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为寄生或捕食
C.该方法属于生物防治,比喷洒农药等化学防治方法见效更快
D.黄猄蚁的引入降低了柑橘害虫的环境容纳量
14.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大别山向浅山过渡的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高。某兴趣小组欲调查森林公园内不同生物类群的种群密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样方法调查的对象
B.常用样方法调查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
C.调查具有趋光性的蛾类昆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灯光诱捕法
D.分别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必须一致
15.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为( )
A.受寒潮侵袭 B.遭杀虫剂消杀 C.被天敌捕杀 D.被性外激素诱杀
二、多选题
16.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丁为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发展趋势
C.调查作物植株上某种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17.鳄蜥被誉为蜥蜴界的熊猫,每条鳄蜥腹部和尾部花纹具有个体差异性。研究者采用去除取样法对鳄蜥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其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捕捉被调查动物,随着捕捉次数增加,导致种群内未被捕获过的个体数逐渐减少,每次新捕获数逐次递减,但捕获的总累积数逐渐增加,当单次捕获数降到0时,捕获的总累积数就等于该种群的总个体数。如图为调查过程中的得到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为鳄蜥的总数量,约为490条
B.可以用单反相机拍下鳄蜥腹部和尾部花纹作为个体识别依据
C.若每次标记并放回.下次统计时只需统计未标记个体数
D.采用黑光灯诱捕法不可以估算种群密度
三、读图填空题
18.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4)调查某草地上蒲公英种群密度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_______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5)样方法中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_法,若样方中个体数量较多,则应该适当______________(扩大/缩小)样方的面积。
19.飞蝗蔽天,禾草皆光”,蝗虫灾害对生态系统危害极大。下图为在某时期草场遭受蝗灾时,对草场几种蝗虫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4种蝗虫中对牧草危害最大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它与其它蝗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当狭翅雏蝗虫的种群密度小于5只/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时,才会对牧草造成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现在常采用________方法防治害虫,如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蝗虫的寄生虫)等。
20.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某同学在对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得到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在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在取样时应做到____等。
(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
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____尾。
(3)调查甲、乙两草原中所捕获田鼠的月龄构成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____草原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____草原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据此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加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不符合同种生物,A错误;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不符合同种生物,B错误;C、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不符合同种生物,C错误;D、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符合定义,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人类活动、营养和空间条件能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A、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包涵多种鱼类,不是同一个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B、一间房子中所有的蟑螂,包涵多个物种,不能代表是同一个种类,所以不算一个种群,B错误;C、一片山坡上所有的松柏,包涵多个物种,不是同一个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C错误;D、一个草地上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A、据题意,潮州越橘为极小濒危物种,数量很少,不适合用样方法,应采用逐个计数法,A错误;B、因为潮州越橘为极小濒危物种,数量很少,所以可以通过建立濒危植物繁殖中心以增加其数量,保护潮州越橘,B正确;C、潮州越橘为新发现的新物种,又是极小濒危物种,有可能在未来被发现更多的潜在价值,所以保护潮州越橘的意义主要在于其基因的潜在价值,C正确;D、以发现地命名能提升当地民众对该物种的保护意识,D正确。故选A。
5.答案:C
解析:A、大雁不断迁徙,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
B、大量天鹅迁入越冬地不影响越冬地容纳天鹅的最大数量,B错误;
C、依题意可知,候鸟沿固定的路线迁徙所依据的定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
D、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越冬地候鸟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森林公园的面积,野生东北豹的数量,可以计算出野生东北豹的种群密度,同时给出了野生东北豹的总数和幼年东北豹及老年豹的数量,可以得出年龄结构的数据,A正确; B、调查东北豹的种群密度,不能用标记重捕法,可以用红外相机拍摄的方法,B正确; C、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C错误; D、根据出生率的概念,可知2023年东北豹的出生率是15/80×100%≈18.8%,D正确。
故选:C。
7.答案:A
解析:灰鹤数量较少,个体较大,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题干中信息只能说明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不能说明新生个体只有26只,故不能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则不能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当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活动;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因此越冬灰鹤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8.答案:D
解析: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体,B正确;C、一个种群只有一个物种,一个物种可以分成多个种群,C正确;D、怒江里的所有食用浮游植物的鱼是多个种群,不是一个种群,D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假设原来绿豆的数量为X,则由M/(M+X)=m/n,可以解得X=M(n-m)/m,因此B项符合题意Mm
10.答案:B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样方法中样方的选取及计数的理解。用样方法取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 随机取样,这样可避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A项正确、B项错误;② 各个生长期的个体都要统计;③ 要根据地形的形状确定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D项正确。将调查所得数据取平均值可以对该植物种群的种群密度进行估算,C项正确。
11.答案:B
12.答案:D
解析:A、池塘里所有的蝌蚪,可能是青蛙的蝌蚪也可能是蟾蜍的蝌蚪,而且还不包括成体,因此不属于种群,A错误;
B、秦岭上的所有灌木,不止一个物种,因此不属于种群,B错误;
C、长安公园里的所有乔木,不止一个物种,因此不属于种群,C错误;
D、某校园里的所有垂丝海棠树属于种群,是一定范围内同种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黄猄蚁能抑制柑橘害虫的生长,两者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为寄生或捕食,B正确;
C、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比喷洒农药等化学防治方法见效慢,但是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不污染环境,通过生物防治可将害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黄猄蚁的引入达到了“以虫治虫”的效果,说明其降低了柑橘害虫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难以辨别个体数目,故一般不作为样方法调查的对象,A错误;蛇的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故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采用灯光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一般不同,调查乔木的样方面积要大,D错误。
15.答案:D
解析:对比两次调查结果可知,与第1次调查结果相比,第2次调查结果显示,数量明显减少的是雄性生殖期的昆虫,推测在两次调查间隔期间,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是被性外激素诱杀,D符合题意。
16.答案:ABD
解析:
17.答案:ABC
解析:A、根据题意“当单次捕获数降到0时,捕获的总累积数就等于该种群的总个体数”,即该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可作为鳄蜥总数量的估算值,约为490条,A正确;
B、由于每条鳄蜥腹部和尾部花纹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可以用单反相机拍下鳄蜥腹部和尾部花纹作为个体识别依据,B正确;
C、若每次标记并放回,下次统计时只需统计未标记个体数,多次捕获后则种群内所有个体即全部被标记,使某次捕获后统计到的未标记数为0,则所有捕获次数中标记个体数之和即为种群数量的估算值,C正确;
D、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可估算某种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D错误。
故选ABC。
18.答案:(1)种群密度
(2)年龄组成(或答年龄结构)
(3)性别比例
(4)样方法 随机 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5)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缩小
解析:
19.答案:(1)亚洲小车蝗;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加,亚洲小车蝗导致牧草产量下降幅度最大;竞争
(2)当狭翅雏蝗虫的种群密度小于5只/时,蝗虫等生物对牧草的摄食量(取食量)小于牧草有机物的积累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量),同时还促进有机物的积累,因此牧草产量会增加(合理即可);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物防治(或寄生虫防治、放养天敌)
解析:(1)由图可知,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加,亚洲小车蝗导致牧草产量下降幅度最大,因此,上述4种蝗虫中对牧草危害最大的是亚洲小车蝗。它与其它蝗虫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2)已知牧草增产量为牧草补偿量与蝗虫取食量的差值,当狭翅雏蝗虫的种群密度小于5只/时,少量蝗虫采食,能促进牧草再生长,牧草补偿量的增长速率大于蝗虫取食量的速率,因此牧草产量会增加。由此可见,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时,才会对牧草造成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采用生物防治(或寄生虫防治、放养天敌)的方法防治害虫,不仅可大大降低环境污染,还可调节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依存关系,起到持续防害作用。
20.答案:(1)样方法;8;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3200
(3)乙;甲
解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样方法,压在样方边界上的个体的计数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图1中只计数左边和上边线上的3株和里边的5株,共8株。在选取样方时为了使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应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生物,一般采取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计算方法为种群数量(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数量=第二次捕获数量:第二次捕获中带标记的数量,得N:200=160:10,N=3200,即总数约为3200尾。
(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未来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由图2可知,乙草原田鼠种群中幼年、成年和老年个体比例适中,因此未来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平衡,该种群属于稳定型;而甲草原田鼠种群中幼年个体的比例远远大于老年个体比例,未来种群数量会大量增长,属于增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