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群落的结构——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中的噬菌体
2.群落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样方的最小面积。调查群落丰富度时,通过改变样方大小确定群落最小面积,进而判断群落类型,是研究群落的常用方法。如图为三类群落物种数目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丰富度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不断增大
B.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宜用标志重捕法
C.群落最小面积越大的群落,丰富度往往也越大
D.热带雨林中的榕树高矮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
3.下图方框中不同形状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
A. B.
C. D.
4.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不知名的小动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其特征
B.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5.下图为某湿地公园内河流及两岸的荔枝园、龙眼园等生态园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浅滩到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表现为群落的不均匀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该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C.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的杂草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园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将增加
D.龙眼园使用杀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导致害虫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大
6.下面研究水平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有( )
A.各种群占据的位置 B.弃耕农田上优势种群的变化
C.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D.绵羊被引入塔斯马尼亚岛后的数量变化
7.“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与蜜蜂之间可通过行为信息交流
B.油菜与蜜蜂之间仅通过物理信息交流
C.蜜蜂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存在原始合作
D.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
8.据茂名市林业局2022年的数据显示,茂名市现有维管植物211科938属2195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211科864属2110种,野生种数超过广东省野生维管植物的1/4。上述数据研究的问题是(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 C.物种丰富度 D.群落空间结构
9.下列有关群落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
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C.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D.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10.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描述不属于种间关系的是( )
A.草原上的非洲狮与斑鬣狗抢夺食物
B.潮间带的海星以藤壶为食
C.雄性孔雀之间争夺配偶
D.消化道内的蛔虫与人体争夺养分
11.某调查小组在甲、乙两个森林群落中选取了若干样方调查物种丰富度,调查结果如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种丰富度
草本(种) 灌木(种) 乔木(种)
甲森林 55 36 9
乙森林 11 7 2
A.甲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大于乙森林
B.甲森林生态系统对阳光的利用率大于乙森林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选取样方时应只选择植被分布集中的区域
12.为解决海水养殖鱼虾导致近海水体污染问题,科研人员将海藻、海草与鱼、虾、贝混养以构建“海洋牧场”,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海藻和海草可提高水体溶解氧,并为鱼类提供食物
B.混养方式促进了近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海洋牧场”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构建“海洋牧场”时,应选择生态位相似的物种混养
13.为了研究校园土壤动物丰富度,某小组采用土壤取样器在校园的不同地点、不同深度进行取样,然后进行土壤动物的分离和种类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校园的不同地点土壤动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由于土壤动物的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故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
C.若在不同地点都采集到同一种动物,则这种动物的生态位可能相对较宽
D.用干漏斗分离装置采集土壤动物时,利用了它们趋光、趋湿、避高温等特点
14.蚜虫体内栖息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其中布氏菌是蚜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者的这种关系已持续约1.5亿年。瓢虫和草蛉是蚜虫的天敌,它们可以从蚜虫那获取食物维持生存。下列种间关系中,上述信息未能体现的是( )
A.互利共生 B.种间竞争 C.原始合作 D.捕食
15.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表。
分布潮带 海草种类 中潮带 低潮带 潮下带上部 潮下带下部
海神草 + + + -
齿叶海神草 - + + -
羽叶二药藻 + + + +
二药藻 + + + +
海菖蒲 - + + -
注:“+”表示存在,“-”表示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
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
D.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
二、多选题
16.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17.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为了更好地保护大熊猫,我们要研究大熊猫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 )
A.栖息地 B.食物
C.天敌 D.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三、读图填空题
18.如图表示我国湿润的森林地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草原年降水量为250~800mm):
(1)在水平方向上,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呈____分布。
(2)与森林一样,海洋中生物的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如海洋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____逐渐减弱,水域中所分布的藻类植物的种类也就随之出现差异。
19.下图是淮河流域伏牛山区某地“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群落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弃耕地恢复为阔叶林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丰富度是指______。
(2)在阔叶林阶段,调查杂木林中栎树种群的密度可采用法,调查还知道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
(3)阔叶林群落具有明显的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0.某生物群落中的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没有乔木生长;动物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生活着两种植食性动物A、B,肉食性动物C,C以A为食,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1)该生物群落属于类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群落中没有乔木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物群落中,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等,这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____结构,该结构受____(至少2点)等因素的影响。
(3)该生物群落中,A与B的种间关系是____,原因是______。
t0~t1的后期,A种群数量增长减慢,最终停止增长,从种内和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
(4)该生物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田鼠和杂草属于捕食关系,故A错误;B、豌豆和杂草属于竞争关系,地上部分争取光照,地下部分争夺水和无机盐,故B正确;D、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豌豆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根瘤菌为豌豆提供氮素,故C错误;D、细菌和其细胞中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噬菌体利用宿主细胞内原料、能量和酶进行繁殖,故D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A.群落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随着样方增大,可调查到的物种数目会出现一定量的增加。但一个群落中所含物种的数目是一定的,群落丰富度不会随着样方的扩大而不断增大。选项A错误。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许多土壤中的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选项B错误。C.结合题图,群落最小面积越大的群落,丰富度往往也越大。群落丰富度排序: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及落叶林。选项C正确。D.热带雨林中的榕树属于一个物种,榕树植株高矮不同,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选项D错误。
3.答案:D
解析:AB、物种数目较CD少,错误,AB错误;
CD、物种数目一致,但C相对密度均匀程度较D差,C错误,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可记为“待鉴定XX”,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正确;B、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B错误;C、金属筛网可阻止泥土滑落,但小动物可向下移动,便于收集,C错误;D、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A.浅滩到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表现为群落的不均匀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故A错误。B.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故B正确。C.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的杂草,导致林下植被减少,节肢动物的栖息场所和食物减少,不利于园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故C错误。D.龙眼园使用杀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食物减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减少、种群密度降低,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研究绵羊被引入塔斯马尼亚岛后的数量变化属于种群水平。
7.答案:B
解析:
8.答案:C
解析:A、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由此可知上述数据研究的问题不是种群密度,A错误;B、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由此可知上述数据研究的问题不是年龄结构,B错误;C、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由此可知上述数据研究的问题是物种丰富度,C正确;D、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即为群落的空间结构,由此可知上述数据研究的问题不是群落空间结构,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A、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整体,A错误;
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了种群,B错误;
C、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生态系统,C错误;
D、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构成了该区域内的生物群落,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草原上的非洲狮与斑鬣狗抢夺食物描述的是种间竞争,A正确;B、潮间带的海星以藤壶为食描述的是捕食关系,B正确;C、雄性孔雀之间争夺配偶属于种内斗争,C错误;D、消化道内的蛔虫与人体争夺养分,属于体内寄生关系,D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A、由表可知,甲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于乙生态系统,甲森林的恢复力稳定性低于乙森林,A错误;
B、由表可知,甲生态系统的草本、灌木、乔木种类均多余乙,说明甲的垂直结构比乙复杂,其阳光的利用率大于乙,B正确;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除了丰富度外,还有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C错误;
D、选取样方时应随机选取,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海藻和海草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可提高水体溶解氧,并为鱼类提供食物,A正确;
B、混养可使该区域的食物链复杂,可促进了近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净化水质属于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所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
D、生态位相似的物种混养,会造成物种间形成竞争的关系,构建“海洋牧场”时,应选择生态位有差异的物种混养,D错误。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A、校园的不同地点动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由于土壤动物的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故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B正确;C、若在不同地点都采集到同一种动物,则这种动物的栖息地较广泛,生态位相对较宽,C正确;D、用干漏斗分离装置采集土壤动物时,利用了它们趋暗、趋湿、避高温等特点,D错误。故选D。
14.答案:C
解析:根据“布氏菌是蚜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知,蚜虫和布氏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瓢虫和草蛉是蚜虫的天敌,说明瓢虫和草蛉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瓢虫和草蛉可以从蚜虫那获取食物维持生存,说明瓢虫和草蛉与蚜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故选C项。
15.答案:D
解析: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A正确。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和海草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二者会争夺光照、无机盐等,故B正确。
16.答案:BC
解析:A、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中的全部聊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 C、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D、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正确。
故选BC。
17.答案:ABCD
解析: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的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动物的生态位要研究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ABCD正确。
故选:ABCD。
18.答案:(1)镶嵌
(2)阳光;光照强度
解析:(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呈镶嵌分布。
(2)光在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照强度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海洋上层多为绿藻;红光穿透性不强,随深度增加,被海水吸收,可利用的只剩蓝紫光,而褐藻能吸收蓝紫光,所以海洋中层多为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所以海洋下层多为红藻,因此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水域中所分布的藻类植物的种类也就随之出现差异。
19.答案:(1)次生演替;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样方;群落
(3)垂直;阳光
解析:(1)图是淮河流域伏牛山区某地“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群落变化,在具有一定植被的基础上进行,属于次生演替。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调查杂木林中栎树种群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群落研究范畴。
(3)阔叶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0.答案:(1)草原生物群落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没有乔木生长;动物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草原生物群落分布在半干旱区,高大的乔木不耐旱,难以在该生物群落中生存
(2)水平;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
(3)种间竞争;A和B都是植食性动物,具有共同的生活资源与空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竞争加剧,同时存在A与B的种间竞争和C对A的捕食,都会抑制A种群数量的增长
(4)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解析:(1)根据该生物群落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没有乔木生长:动物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可以判断该生物群落是草原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而高大的乔木不耐旱,所以在该生物群落中难以生存。
(2)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导致生物群落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称之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3)A和B都是植食性动物,具有共同的生活资源与空间,所以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由于空间资源有限,A和B存在竞争,A和C之间存在捕食,这些种间关系都会抑制A种群数量的增长。另外,A内部存在种内斗争也会抑制A种群数量的增长,所以A种群数量最终停止增长。
(4)生物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