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红河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10 14:00:01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 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 月球绕地球公转
C.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 河水在河中流
2. 下列情形中,可以把人或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 研究汽车运动时车轮的转动情况
B.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空中姿态
C. 测量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时间
D. 观察苏炳添百米赛跑的起跑动作
3.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如图所示。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则参照物为( )
A. 地面上的房屋 B. “歼-20”战斗机
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 “歼-2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4. 青云学校的学子们充满朝气、勤奋刻苦,很多同学早上6∶00起床哨一响就快速起床,洗漱花了20分钟,到食堂就餐花了30分钟,6∶50准时踏入教室开启一天的学习,比早读时间7∶20早了半个小时,为这些勤奋的追梦人点赞。关于上述文段中的时间、时刻说法正确的是(  )
A. 早上6∶00起床是时间 B. 洗漱花了20分钟是时间
C. 就餐花了30分钟时刻 D. 早了半个小时是时刻
5. 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
A. 温度 B. 质量 C. 位移 D. 时间
6. 广深高速总长为147 km,在某路段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数字的意思是(  )
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D.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7. 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初速度是v1,经过一段时间Δt后速度变为v2,用Δv表示Δ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有向线段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做减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3s末是指时间轴上的E点
B. 第5s内是指时间轴上EF段
C. 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AE段
D. 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9. 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有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定义式,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微元法
C.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采用了极限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10.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关于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AB段汽车保持静止
C. BC段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5m/s D. CD段汽车的加速度为零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1)图甲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图乙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仪器,甲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填“约8”或“220”)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安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D.接通电源
E.取下纸带 F.断开开关
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无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A. 时间间隔 B. 位移 C. 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
(4)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________。
A. B.
C. D.
12. 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向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周期为0.02s)。
(1)根据纸带计算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AE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
(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以A为计时起点,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图像________。
13. 小明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则∶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_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___________m/s。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所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遮光片的___________减小一些。
14. 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往复运动,其位置坐标如图所示,O是原点,,质点从A点出发,运动到B点后再沿x轴负方向运动,问:
(1)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位置时,其位置坐标和分别是?
(2)用第一问中的位置坐标计算B到D的位移是多少?
(3)A到B再到C的路程s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15. 学校的400米运动场平面图如图所示,校运动会上,甲同学参加了400米赛跑,以D为起点逆时针跑动,最终取得80s的成绩;乙同学参加了100米短跑,以A为起点逆时针跑动,冲过终点线D瞬间的速度,最终取得11s的好成绩。求:
(1)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
(2)甲同学全程平均速率。
(3)乙同学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高一年级 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 月球绕地球公转
C.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 河水在河中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飞机的飞行运动,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B.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地球而言月亮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C.苹果由绿变红属于色彩的变化,不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
D.河水在河中流,水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择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故选C。
2. 下列情形中,可以把人或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 研究汽车运动时车轮的转动情况
B.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空中姿态
C. 测量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时间
D. 观察苏炳添百米赛跑的起跑动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A.研究汽车运动时车轮的转动情况,此时车轮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把汽车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跳水运动员的空中姿态时,需要考虑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B错误;
C.测量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时间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C正确;
D.观察苏炳添百米赛跑的起跑动作时,需要考虑苏炳添的大小和形状,不能把苏炳添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3.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如图所示。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则参照物为( )
A. 地面上的房屋 B. “歼-20”战斗机
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 “歼-2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的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加油机是运动的,故A正确;
BCD.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静止,以战斗机、战斗机里的飞行员和加油机里的飞行员为参考系,加油机均是静止的,故BCD错误。
故选A
4. 青云学校的学子们充满朝气、勤奋刻苦,很多同学早上6∶00起床哨一响就快速起床,洗漱花了20分钟,到食堂就餐花了30分钟,6∶50准时踏入教室开启一天的学习,比早读时间7∶20早了半个小时,为这些勤奋的追梦人点赞。关于上述文段中的时间、时刻说法正确的是(  )
A. 早上6∶00起床是时间 B. 洗漱花了20分钟是时间
C. 就餐花了30分钟是时刻 D. 早了半个小时是时刻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早上6∶00起床,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是时刻,故A错误;
B.洗漱花了20分钟,对应时间轴上一段时间,是时间,故B正确;
C.就餐花了30分钟,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时间,是时间,故C错误;
D.早了半个小时,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时间,是时间,故D错误。
故选B。
5. 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
A. 温度 B. 质量 C. 位移 D. 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温度、质量、时间都没有方向,其运算都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都是标量,ACD错误;
C.位移有大小、有方向,其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位移是矢量,C正确。
故选C。
6. 广深高速总长为147 km,在某路段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数字的意思是(  )
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D.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告示牌上各数字中甲指路程,乙指瞬时速度。
故选C。
7. 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初速度是v1,经过一段时间Δt后速度变为v2,用Δv表示Δ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有向线段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做减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汽车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
B.图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即速度变化量方向应该向右,汽车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
C.图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反,即速度变化量方向应该向左,汽车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D.图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反,即速度变化量方向向左,汽车做减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3s末是指时间轴上的E点
B. 第5s内是指时间轴上EF段
C. 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AE段
D. 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答案】BC
【解析】
【详解】A. 第3s末是指时间轴上的D点,选项A错误;
B. 第5s内是指时间轴上EF段,选项B正确;
C. 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AE段,选项C正确;
D. 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BC段,选项D错误;
9. 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有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定义式,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微元法
C.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采用了极限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加速度的定义式,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A正确;
B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理想模型法,B错误,D正确;
C.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表示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采用了极限法,故C正确。
故选ACD。
10.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关于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A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AB段汽车保持静止
C. BC段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5m/s D. CD段汽车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图像的斜率表示的是汽车的速度,OA段斜率不变,所以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图像的斜率表示的是汽车的速度,AB段斜率为零,所以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
C.图像的斜率表示的是汽车的速度,BC段的斜率为
故C正确;
D.图像的斜率表示的是汽车的速度,CD段斜率不变,所以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即汽车的加速度为零,故D正确。
故选B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1)图甲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图乙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仪器,甲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填“约8”或“220”)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安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D.接通电源
E.取下纸带 F.断开开关
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无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A. 时间间隔 B. 位移 C. 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
(4)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________。
A. B.
C. D.
【答案】(1) ① 电火花 ②. 电磁 ③. 交流 ④. 220 ⑤. 0.02
(2)CBDAFE (3)A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1][2][3][4][5]图甲是电火花计时器,图乙是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甲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
【小问2详解】
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正确的步骤是先安装固定打点计时器和装好纸带,然后接通交流电源,进行打点,最后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完成实验后断开开关,取下纸带,正确的排列顺序为CBDAFE。
【小问3详解】
打点计时器是计时仪器,则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无需测量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
故选A。
【小问4详解】
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所以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由图可知B纸带点之间的距离相同。
故选B。
12. 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向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周期为0.02s)。
(1)根据纸带计算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AE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
(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以A为计时起点,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图像________。
【答案】(1) ①. 0.92 ②. 1.76
(2) ①. 0.92 ②. 1.76 ③. 2.60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
AC段的平均速度为
[2]AE段的平均速度为
【小问2详解】
[1] [2]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可得
[4]以A为计时起点,小车的图像如图所示
13. 小明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则∶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_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___________m/s。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所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遮光片的___________减小一些。
【答案】 ①. 0.10 ②. 0.30 ③. 0.067 ④. 平均速度 ⑤. 宽度
【解析】
【详解】(1)[1]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的认为等于瞬时速度,可得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
[2]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
[3]滑块的加速度为
(2)[4][5]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滑块的宽度越小,测量值越接近真实值;
14. 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往复运动,其位置坐标如图所示,O是原点,,质点从A点出发,运动到B点后再沿x轴负方向运动,问:
(1)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的位置时,其位置坐标和分别是?
(2)用第一问中的位置坐标计算B到D的位移是多少?
(3)A到B再到C的路程s和位移分别是多少?
【答案】(1),
(2)
(3)s=4m,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知,O是原点,则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的位置时,其位置坐标分别为,;
【小问2详解】
质点从B到D的位移为
【小问3详解】
质点A到B再到C的路程为
s=1m+3m=4m
位移为
15. 学校的400米运动场平面图如图所示,校运动会上,甲同学参加了400米赛跑,以D为起点逆时针跑动,最终取得80s的成绩;乙同学参加了100米短跑,以A为起点逆时针跑动,冲过终点线D瞬间的速度,最终取得11s的好成绩。求:
(1)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
(2)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率。
(3)乙同学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0 (2)5m/s
(3)1m/s2,A指向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同学参加了400米赛跑,以D为起点逆时针跑动,全程位移为零,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可知,平均速度为0
【小问2详解】
甲同学参加了400米赛跑,以D为起点逆时针跑动,全程路程为400m,根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比时间可得
【小问3详解】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
方向:A指向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