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及相关概念,能理解方程解的意义,掌握了多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意义,能正确找出多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本节课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效果分析
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归纳概括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有关概念的理解,拓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为后面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内容做好铺垫。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同时可提高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感受所给方程的特点,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定义的目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中3个特征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掌握,尤其结合字母系数,加大题目难度,提高学生对变式的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和项,系数的概念。
通过教学,学生达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的认识,从课题练习和测试情况看,学生学习效果良好。
21.1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正确指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以及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方程?
2、我们已经学过那些方程?
3、请说明整式与分式的区别。
二、教学新知:
1、观察下面四个方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1)x2 + 2x – 4 = 0
(2)x2 – x = 56
(3)2x2 - 13x + 11 = 0
(4)3x2 - 5x = 6- 2x
2、共同特点:
(1)含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3)都是整式方程。
3、与所学的方程比较一下,它们叫什么方程?你能给它们下个定义吗?
4、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5、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为 a x 2 + b x + c = 0 的形式,我们把a x 2 + b x + c = 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6、想一想:为什么要限制a≠0,b,c可以为零吗?
三、知识应用: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 x2+x =36 (2) x3+ x2=36 (3) x+3y=36 (4)+2=0
(5) x+1=0 (6)y2- y = 6 + 3y2 (7) x2+2x-3=1+x2
2、关于x的方程(k-3)x2 + 2x-1=0,当k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3、关于x的方程( (k2-1)x2 + 2 (k-1) x + 2k + 2 =0,当k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k 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4、m为何值时,方程(m-1)xm2+1+3x+2=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5、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x+3)(3x-4)= (x+2)2 (2)(x-2)(x+3)=8
6、下面哪些数是方程 x2 – x – 6 = 0 的解?
-4 -3 -2 -1 0 1 2 3 4
7、如果x=2是方程 x2 – c = 0 的一个根,那么常数c是多少?求出这个方程的其他根。
8、你能说出下列方程的解吗?
(1)x2 – 36 = 0 (2)x2 + 36 = 0 (3)(x – 6)2 = 0
8、你能写出方程 x2 – x = 0 的 根吗?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五、课堂检测:
1、关于x的方程mx-3x= x- mx+2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___________。
2、方程4x(x-1)=2(x+2)+8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次项系数是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常数项是_____。
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 x+4x+ m- 9=0有一个解为0 ,则m=______。
4、已知方程(m+2)x2+(m+1)x-m=0,当m满足_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满足__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5、下列方程中,无论取何值,总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6、在方程① x+3=x; ② 2 x- 3x=2x(x- 1)–1;③ 3 x- 4x–5 ;
④x=- +2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共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方程3 x+27=0的解是( )
A x=±3 B x= -3 C 无实数根 D 以上都不对
8、方程6 x- 5=0的一次项系数是( )
A 6 B 5 C -5 D 0
9、将方程x- 4x- 1=0的左边变成平方的形式是( )
A (x- 2)=1 B (x- 4)=1 C (x- 2)=5 D (x- 1)=4
10、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m应满足什么条件?
11、已知关于x的方程(m-3)-x=5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
教 材 分 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观评记录1
观评人 : 许伟伟 学科:数学
观评对象 : 吕承波 任教学科: 初三数学
观评项目:教学设计、课件
观评记录:
教学设计:
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件的使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运用各种手段,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和思考。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即科学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
课件:
课件设计实用性强,充分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积极投入到这一课的学习中。
观评记录2
观评人 : 李军祥 学科:数学
观评对象 : 吕承波 任教学科: 初三数学
观评项目:教学设计、课件
观评记录:
教学设计:
从课的设计上看,三维目标齐全、重难点明确,总体思路较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课堂总结相对较简单,如果能把知识点再总结一遍效果会更好。
课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讨论,并做出相应的解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观评记录3
观评人 : 聂玉刚 学科:数学
观评对象 : 吕承波 任教学科: 初三数学
观评项目:教学设计、课件
观评记录:
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习目标,自学指导,使学生能提前有的放矢的预习本课内容。课堂巩固练习更是提升了难度,注意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件:课件设计新颖,有创意。课件展示过程中始能终抓住学生的视觉,效果非常好。
测 评 练 习
1、关于x的方程mx-3x= x- mx+2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___________。
2、方程4x(x-1)=2(x+2)+8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次项系数是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常数项是_____。
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 x+4x+ m- 9=0有一个解为0 ,则m=______。
4、已知方程(m+2)x2+(m+1)x-m=0,当m满足_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满足___________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5、下列方程中,无论取何值,总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6、在方程① x+3=x; ② 2 x- 3x=2x(x- 1)–1;③ 3 x- 4x–5 ;
④x=- +2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共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方程3 x+27=0的解是( )
A x=±3 B x= -3 C 无实数根 D 以上都不对
8、方程6 x- 5=0的一次项系数是( )
A 6 B 5 C -5 D 0
9、将方程x- 4x- 1=0的左边变成平方的形式是( )
A (x- 2)=1 B (x- 4)=1 C (x- 2)=5 D (x- 1)=4
10、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m应满足什么条件?
11、已知关于x的方程(m-3)-x=5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
课件13张PPT。21.1 一元二次方程周村三中 吕承波知识回顾:1、什么是方程?2、我们已经学过那些方程?3、请说明整式与分式的区别。观察下面四个方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共同特点:③都是整式方程。①只含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与所学的方程比较一下,它们叫什么方程?你能给它们下个定义吗?(2)
(3) 2x2 - 13x + 11 = 0 . (4) 3x2 - 5x = 6- 2x
x2 + 2x – 4 = 0(1)
x2 – x = 56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
化为 的形式,我们把
(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什么要限制a≠0,b,c可以为零吗?想一想: a x 2 + b x + c = 0(a ≠ 0)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a x 2 + b x + c = 0 a x 2 + b x + c = 0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1)x2+x =36(2) x3+ x2=36(3)x+3y=36(5) x+1=0√××××√×(7) x2+2x-3=1+x2(6)y2- y = 6 + 3y2(4) +2=01、关于x的方程(k-3)x2 + 2x-1=0,
当k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2、关于x的方程(k2-1)x2 + 2 (k-1) x + 2k + 2 =0, 当k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当k 时,是一元一次方程.≠3≠±1=-1 3、m为何值时,方程(m-1)xm2+1+3x+2=0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 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 (2)(x-2)(x+3)=8 系数和项均包含前面的符号 下面哪些数是方程 x2 – x – 6 = 0 的解?
-4 -3 -2 -1 0 1 2 3 4
如果x=2是方程 x2 – c = 0 的一个根,那么常数c是多少?求出这个方程的其他根。
你能说出下列方程的解吗?
(1)
(2)
(3)
x2 – 36 = 0 x2 + 36 = 0 (x – 6)2 = 0 你能写出方程 的
根吗?你是怎样想的?
0或1 x2 – x = 0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0)(1)其中(a≠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条件。(2)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要先化为一般式。课 堂 小 结 a x 2 + b x + c = 0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观察、类比、联想已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归纳、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使新概念的得出顺其自然。
教学方法合理化,不拘于形式,合理选材,优化教学,在教学中,基于教材,在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教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展开教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的设计以落实双基为起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知识和产生过程,关注人的发展。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还是作业的布置上,我注意分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引入方面有待加强,不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念课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前提,概念的理解是概念课教学的核心。重视概念教学,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感官、思维的积极性,学好用好概念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关键。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