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共22张PPT+视频)( 人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共22张PPT+视频)( 人教版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20: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新课导入
这是南京六朝博物馆大厅悬挂的条幅,展示了建都于此的六个王朝。博物馆里展出的青瓷、陶俑、建筑构件、大型排水设施遗迹,以及石刻、书画等文物,反映了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史实,知道东晋、南朝统治者对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理解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了解江南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和影响。
3、从江南开发的史实中认识到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及人民的辛勤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要点精讲
1.东晋的兴亡
2.南朝的政治
3.江南地区的开发
要点一 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1.时间:317年
2.人物:司马睿
3.都城:建康
4.政治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晋元帝司马睿,中国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司马睿在高门大族的支持下登上帝位,又与这些大族矛盾重重,始终受制于大族。这一“君弱臣强”的格局影响了整个东晋历史的发展,直至南朝仍有所体现。
2.门阀政治
观看视频,了解东晋的门阀政治及影响
3.北伐
祖逖北伐
1.成果: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2.结果: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3.影响:北伐也加剧了东晋王朝的内耗
4.发展和灭亡
(1)发展:东晋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2)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要点二 南朝的政治
南朝的政治
观看视频,了解南朝政治的更迭和兴衰
1.概念
420-589年,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发展
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宋强盛时,据关守河,北部疆域到达潼关、黄河一线,其统治地区北部与北魏划黄河为界,包括山东大部,后稍微缩退;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
3.衰亡
梁武帝在其统治后期,由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导致大规模叛乱长时间无法平息,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要点三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材料一:江南地区拥有广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水资源,这为农业生产和人口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材料二: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三:(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 —《宋书》
材料四: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 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 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2.表现
(1)农业:①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②先进的生产技术,水稻育秧移栽,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③此外实行农业多种经营等
改进犁耕
育秧移栽
2.表现
(2)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缫丝
灌钢法
2.表现
(3)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课堂小结
东晋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东晋的兴亡
1.时间:317年
2.人物:司马睿
3.都城:建康
南朝的政治
1.朝代:宋、齐、梁、陈
2.发展:宋朝发展
3.衰亡:梁武帝后期开始处于劣势
江南地区开发
1.原因:大量人口南迁,江南地区社会稳定等
2.表现: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
课堂检测
1.《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B.曲辕犁的推广
C.《农政全书》推广先进技术D.社会比较安定
2.东晋以来,江南地区的劳动人民采用了低温控制蚕卵孵化技术,以增加蚕的饲养次数,甚至出现了一年“八熟”之蚕。这说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
A.经济得到了明显进步B.经济水平超过北方地区
C.手工业成为主要产业D.农业生产受到政府重视
D
A
课堂检测
3.电视剧《大南迁》是以晚唐王朝的腐败,社会动乱,北方汉人被迫颠沛流离,大规模南迁的悲壮情景为背景的。这些北方汉人的南迁最大程度上促进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B.君主集权的强化
C.中外的友好外来D.统一国家的建立
4.东晋和南朝的商品交易场所,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的正规“市”之外,还有“草市”“军市”“夷市”“互市”等各类交易场所,星罗棋布,分布广泛。这说明当时()
A.丝路贸易兴盛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航海技术进步D.南方商品经济兴盛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