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辛亥革命
一、学一学(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近代出现的第一个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_创建的__________,其政治纲领被革命党人将其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即
_________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年,革命在湖北_______取得胜利,1912年,_______
在南京成立。
二、练一练(知识反馈,王者无敌)
1.洋务运动师夷长技建铁厂,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共和,反映了武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先锋作用,也成为武汉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最好历史诠释。历史上推翻帝制创共和的伟人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
2.学校要举办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重庆谈判
C.提出三民主义 D.成立中华民国
3. “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 )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 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6.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7.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颁布法令:“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材料体现了( )
A.互助的思想 B.博爱的思想 C.自由的思想 D.平等的思想
9.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0.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7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了。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屡受西方列强侵略。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近代以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和不断探索,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其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1898年发动了 (历史事件名称)、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 (历史事件名称)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近代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12.(8分)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 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 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 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 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 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
课件20张PPT。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变法运动要求在皇帝______领导下,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_________经济,变法运动的高潮叫________,又称“_______”,最终失败第8课 辛亥革命
近代出现的第一个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其政治纲领被革命党人将其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革命在湖北武汉取得胜利,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病情报告单(一)病情诊断内外交困,千疮百孔列强的疯狂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革命救国——辛亥革命术前准备报告单(二)术前准备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孙中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报》三民主义手术实施报告单(三)手术实施1911.10.10湖北武昌胜利,各省积极响应。1912.1.1南京孙中山手术后报告单(四)术后报告推翻了… … ,
结束了… … ,
… …深入人心没有完成… … ,
没有改变… …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临终遗嘱,激励着后人为民族独立民族复兴而奋斗。
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的大会上深情的指出:“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绕的中国现代化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1)列举史实告慰孙中山先生,展现中国之今日。
(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举例。)
(2)作为青年一代,祖国的未来,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拓展延伸时局图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
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猛回头
——陈天华爱国人士所绘时局图自我疗伤(自救运动)温药慢治(变法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以往治疗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医国处方:猛药重治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革命救国同盟会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试分析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思考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辛亥革命的
指导思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A武昌起义B《临时约法》颁布C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D辛亥革命形势发展E宣统帝颁诏退位FB现场练兵—排一排小组讨论结合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的,革命成果,试分析辛亥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
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小组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预定目标和根本目的是否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直接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根本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 历史功绩: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历史意义局限性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喜相逢(打一组织名称)同盟会
军人盛世(打一近代史名城)武昌现场练兵—猜一猜 一个中心人物——_________;
创建一个革命团体——_________;
创建一个革命政党——______ __;
一次武装起义——__________;
建立一个政权——__________。孙中山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现场练兵—填一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