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10 14: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为了( )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增大压力
2.如图,两完全相同的试管中盛有同种液体,这两个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相比较(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B.乙: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丙: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核桃夹是费力杠杆
4.下列物体中,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温州大桥的桥墩 B.正在上升的热气球
C.行走在陆地上的人类 D.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5.老师在课堂上演示手摇式交流发电机使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发光,则这两个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6.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侧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7.电动自行车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给电动自行车电瓶充电时电瓶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__(选填“开关”、“用电器”或“电源”)。安全出行,交通出行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中红、黄、绿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8.如图所示,小亮给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一段时间后,盆景中的水会蒸发而变少,瓶内的水会流出一部分,瓶口又被浸没后,瓶中的水不再流出,是由于_________的作用。如果在瓶壁A处打一个小孔,水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从小孔向外喷出。
9.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直圆筒下端放—个轻质塑料薄片,把薄片压入水下20cm处。若从筒口缓慢地往筒中倒入密度为的酒精,当塑料片恰好掉下时,酒精深度为__________cm。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应使开口a_____(选填“闭合”或“打开”),酒水不流出是由于_____的作用.
1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_____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屋顶的面积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对屋顶的压力为__________N;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__________的缘故。
12.如图甲,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__Ω;图乙所示是一个电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学过这种电表的用法,但根据所学的其他电表的使用方法,你也能知道,该电表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3.在图中分别画出水对堤坝上A、B两点压力的示意图。
14.在图中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四、计算题
15.(8分)一个体积为、密度为的木块:
(1)放入水中静止时漂浮,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要把它浸没在水中,至少需要多大的压力?()
16.(4分)5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0库,求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
17.(8分)茶几上放有一个盛着水的平底玻璃杯,如图所示,测得水深30cm,粗略测出玻璃杯的底面积为,又估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约为0.8kg,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
(2)求杯子(包括水)对茶几的压力和压强。
18.(12分)南宁三中科创小组设计了水库自动泄洪控制装置,将其制成顶部开有小孔的模型,内部高度为80cm,如图所示。其中A为压力传感器(厚度不计),B是密度小于水且不吸水的实心圆柱体,B能沿固定的光滑细杆在竖直方向自由移动。当模型内水深时,B与模型底面刚好接触且压力为零。水面上涨到设计的警戒水位时,圆柱体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2N,触发报警装置,开启泄洪阀门。已知圆柱体B的底面积,高。求:
(1)当水深15cm时,水对模型底面的压强;
(2)圆柱体B所受的重力;
(3)为了提高防洪安全性,需在圆柱体B的上方叠加与B同材质同底面积高度为12.5cm的实心圆柱体C,则现警戒水位比原设计低多少厘米。
五、实验探究题
19.(6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如果所用的压强计U形管中可选择装染色的酒精、水以及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三种液体中的_____________装入U形管中。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3)实验后,小明自制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继续探究,小明向隔板左侧倒水,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变平,如图丁所示,则容器底部A点和B点受到液体压强关系是________(选填“>”、“=”或“<”)。
20.(10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分析________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A、C、D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A、D、E三次实验,可知在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分析A、D、E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实验中所用酒精的密度为 ________(,g取10N/kg)。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
解析:由于两完全相同的试管中盛有同种液体,即液体密度相同;由图知道,两试管内液面相平,即液体的深度相同,都是h,由知道,甲乙试管底受到水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与铅笔的接触面积大,由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 格里克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A
解析:行走在陆地上的人类、正在上升的热气球和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下表面都浸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即物体受到的浮力,故它们均受到浮力作用;大桥的桥墩由于底面埋在淤泥下,不能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B
解析: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其发出的电为交变电流;
A.由电路图可知,电流无论向左流还是向右流,两发光二极管都不能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电流无论向左流还是向右流,都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即两个发光二极管可以交替发光,故B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电流向左流时两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向右流时两发光二极管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电流向左流时两发光二极管都发光,向右流时两发光二极管都不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解析: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即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只与它的密度、高度有关,三个长方体完全相同,则它们的密度相同,由图可知,高度关系为
所以,压强大小关系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用电器;并联
解析:给电动自行车电瓶充电时,电瓶消耗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用电器。
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中红、黄、绿灯之间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据此可判定它们属于并联关系。
8.答案:大气压;不会
解析:盆景中的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了蒸发现象,所以水会因为汽化而变少;由于水会汽化和被植物吸收,所以盆景中水会下降,瓶口会露出水面,因为重力作用,瓶中水会流出,外界空气会进入,当瓶口再次被水淹没,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瓶内水的压强之和。A点在水面下方,所以不会有空气进入,瓶内气体压强与A点上方水的压强之和小于大气压,因此水不会向外喷出。
9.答案:25
解析:由二力平衡知道,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塑料片受到的水与酒精的压强相等,即
所以,注入酒精的高度
10.答案:闭合;大气压
解析: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若a打开,则a、b两个小孔都与外界大气相通,酒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若a闭合,则酒水上表面与外界大气隔绝,而酒水下方b孔处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酒水不会流出,所以取酒时应使开口a闭合。
11.答案:10;;变小
解析: 标准大气压约为,能够支撑的水柱高度为
在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对屋顶的压力为
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室内的气压,在压强差作用下,窗帘被挤出窗外。
12.答案:3204;电阻
解析:由图可知,电阻箱的示数为
由表盘上的符号可知此物理量的单位是Ω,所以该仪表测量的物理量是电阻。
13.答案:见解析
解析:
14.答案:见解析
解析:
15.答案:(1)3N;(2)2N
解析:(1)木块受到的重力为
因为木块漂浮,所以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2)要把木块浸没在水中,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所以至少对木块施加的压力为
16.答案:0.2A
解析:5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0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答: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2A。
17.答案:(1),;(2),
解析:(1)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2)杯子(包括水)对茶几的压力为
杯子对茶几的压强为
18.答案:(1)1500Pa;(2)6N;(3)5cm
解析:(1)当水深15cm时,水对模型底面的压强为
(2)圆柱体B浸在水中的深度为15cm,圆柱体B受到的浮力为
此时B与模型底面刚好接触且压力为零,即圆柱体B恰好漂浮,圆柱体B的重力为
(3)触发报警装置时,圆柱体B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2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压力传感器对圆柱体B的压力也为2N,对B受力分析知道,B受到的浮力为
刚触发警报装置时,由知道,B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B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由刚触发报警装置时,B浸入水中的深度和B的高度可知,A到水面的距离为
圆柱体B的上方叠加与B同材质同底面积高度为12.5cm的实心圆柱体C,此时BC的高度为
则此时BC的重为
由力的平衡条件知道 ,刚触发报警装置时,BC受到的浮力为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此时BC排开水的体积为
则BC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则此时A到水面的距离为
所以警戒水位比原设计低
19.答案:(1)酒精;(2)深度;(3)>
解析:(1)根据转换法,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如果被测压强大小相同,根据,U形管中液体密度越小,液面高度差就越大,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选择染色的酒精装入U形管中。
(2)比较图甲和图乙,液体的密度相同,乙中橡皮膜的深度大,产生的压强大,故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如图丁所示,向隔板左侧倒水,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变平,说明橡皮膜两侧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由可知,另一种液体深度大,则另一种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橡皮膜以下深度相同,由可知,水产生的压强大,容器底部A点和B点受到液体压强等于橡皮膜上方和下方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所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关系为
20.答案:(1)A、B、C (或A、B、D );无关;大;(2)1;
解析:(1)要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间的关系,首先要保持排开的体积发生变化,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故液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据此可知应该选择A、B、C(或A、B、D)三次实验。
分析A、C、D三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变大,但是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后,随着深度的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再发生改变,故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由A、D实验,可知在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故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A、D、E三次实验的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由上式可得
由A、E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由上式可得酒精的密度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