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10 14:5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一瓶汽油用掉一半之后,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热值不变
2.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锯、剪刀、斧头等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
B.书包用宽的背带
C.啄木鸟有坚硬而细长的喙
D.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3.如图所示的生活或实验现象不是由大气压作用而产生的是( )
A.纸片托水 B.用滴管吸取液体
C.橡皮膜外凸 D.吸盘吸在墙面上
4.潜水艇从水面上下潜到刚没入水面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重力不变 B.浮力变大、重力变大
C.浮力变大、重力不变 D.浮力变小、重力变小
5.如图是高铁轨道螺丝警报器的原理图:螺丝(螺丝在电路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其电阻不计)连接在电路中,当螺丝松动时,它会与下端的导线分离而断开,此时电灯亮起而发出警报,及时提醒值班人员修理。下列设计合理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虚线切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是( )
A.一定等于
B.一定大于
C.一定小于
D.一定大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7.在某次实验中,小红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将要闭合开关时,同学提醒她的电路连接有错误。如果此时她闭合开关_________;她可以拆除导线_________,使电路中两灯成为串联;也可以将导线a的右端改接到_________,使电路中两灯并联。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所示,小红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跳过木块。小红解释其原理:当气体在硬币上方流过时,硬币上方的压强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硬币上下方气体的压力差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硬币的重力,于是硬币跳起。硬币跳至最高点时处于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9.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因素”实验中,通过______显示压强的大小,当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时,压强计显示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当选用水和盐水进行实验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则甲杯中液体是______(选填“水”或“盐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为中国航天员在离地球360千米的高空完成太空作业的情况,小华在观看视频时发现航天员要穿着厚厚的航天服才能走出太空舱,通过查阅资料,他得到以下信息:(1)1个标准大气压是人类最适应的环境,0.3个标准大气压是人类低气压承受极限;(2)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大气压值不同(见下表):
海拔高度h千米 0 0.1 0.2 0.3 0.4 1 1.5 2 3 4 5 6
大气压强帕 1.0 0.99 0.98 0.97 0.96 0.9 0.85 0.8 0.7 0.62 0.54 0.47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大气压强p和海拔高度h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
②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当海拔高度h为0.8千米时,p为__________帕;
③根据上述查阅资料的信息和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说明航天服的作用,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
11.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苹果将____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苹果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为____________;在平静的池水中漂浮着一个木球,木球的体积为,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木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N,木球的密度为___________。
12.(1)图1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2)图2中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
(3)图3中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3.如图所示,在塑料矿泉水瓶的a、b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向瓶中注水后,观察到水从a、b两孔喷出,请画出:①a孔处液体的压力F的示意图;②从b孔喷出的水流大致的轨迹线。
14.请按照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四、计算题
15.(8分)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取10N/kg,水的密度是.求:
(1)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
16.(4分)一段横截面积为S、长为l的直导线,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量为e。该导线通有电流时,假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均为v,求导线中的电流I。
17.(8分)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cm。求:
(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18.(14分)如图甲所示,一个薄壁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容器中放着一个均匀实心柱体A,向容器中缓慢注水,当注水深度为0.06m时,A对容器底部压力恰好为零,当停止注水后,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1m,电子秤的示数与容器中水的深度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2)当A对容器底部压力恰好为零时,此时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强是多少?
(3)薄壁柱形容器的质量是多少?
五、实验探究题
19.(1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果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液面已经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应该通过__________方法进行调节(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2)在图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_________的压强大小关系:
(3)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比较__________两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5)小雨改造该装置继续探究液体压强特点,如图所示,在U形管两端都装上软管和探头后,将两个探头分别放在A、B两个容器中的相同深度处,仔细观察图中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分析可得A、B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用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若要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B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20.(12分)小霞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N;
(2)由A、B、C三幅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3)由___________三幅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由A、D、E三幅图可得出结论: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___;
(5)同组的小明还想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当逐渐调高升降台时,小明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小,乙的示数变大,若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化量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示数变化量,则证明;
(6)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以下情况会对实验产生影响的是______。
A.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至与溢水口相平 B.物体没有浸没在水中
C.实验前小桶内有少量的水 D.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洒在桌上一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密度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性质,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一瓶汽油用掉一半之后,其密度不变,故A错误;
B.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热(或放热)本领,是物质本身的性质,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一瓶汽油用掉一半之后,其比热容不变,故B错误;
CD.热值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料本身的性质,与燃料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一瓶汽油用掉一半之后,其热值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ACD、剪刀、斧头等用过一段时间要磨一磨,啄木鸟有坚硬而细长的喙,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都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CD不符合题意;
B.书包用宽的背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水对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纸片之所以不会落下,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也就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按住胶头,挤压出滴管内的部分空气,再插入被吸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进入滴管,故B不符合题意;
C.橡皮膜向下突出,是液体产生压强,不是大气压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
D.吸盘吸在墙面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面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解析:潜水艇浮在水面上时,处于平衡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潜水艇潜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
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会增大,由此可知潜水艇从水面上漂浮到刚潜入水面下的过程中,需要增大自身的重力,使重力大于浮力,才能向下潜,所以,潜水艇从水面上漂浮到刚潜入水面下的过程中,重力和浮力都变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螺丝连接在电路中,当螺丝松动时,它会与下端的导线分离而断开,螺丝不接入电路中,即螺丝所在电路发生了断路,此时指示灯会发光,这表明螺丝与灯泡是并联在电路中的,由于螺丝的电阻很小,能把灯泡短路;为了保护电路,防止电源短路,在干路中应该接上一个保护电阻,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解析:甲乙剩余部分高度相同,则切去部分所占的比例,,则,所以一定大于,B正确。
7.答案:短路;c;的左端
解析:由图可知,若将开关闭合,直接从电源的正极、c、d、a回到负极。
要使两灯成为串联的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
要使两灯成为并联的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然后汇合经过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的左端。
8.答案:变小;大于;非平衡
解析:当气体在硬币上方流过时,硬币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硬币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硬币上方压力小于下方压力,形成压力差,当硬币上下方的气体的压力差大于其重力时,硬币便向上跳起,越过了前面的障碍物。
硬币跳至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到非平衡力,属于非平衡状态。
9.答案:压强计的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盐水;盐水的密度大,深度相同时,压强大
解析: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因素实验中,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当液体密度相同时,当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时,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计显示的压强将增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由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由题意可知,甲、乙两杯中液体的深度相同,但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且甲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大,所以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是盐水。
10.答案:①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0.92;③保持压力平衡
解析: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海拔高度h越大,大气压强p的值越小,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由表格数据可知,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值越小,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减小
, 即高度每升高1m,大气压减小10Pa,所以大气压强p随高度h变化的关系式是
当海拔高度h为0.8千米时,p为
③中国航天员在离地球360千米的高空完成太空作业时,处于真空环境,大气压为零,航天服的作用是:使人在太空中承受的压力与在地球上承受的压力相似,即保持压力平衡。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体积膨胀;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气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
11.答案:上浮;140;30;
解析:用手将苹果浸没在水中,苹果所受的浮力
苹果的重力
由于
所以苹果松手后将上浮。
苹果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由知道,苹果浸入水中的体积
木球排开水的体积
则木球受到的浮力
木球漂浮,则
木球的质量
木球的密度
12.答案:1.9;0.9;2098
解析:如图,电流表的量程是0~3A,分度值为0.1A此时示数为1.9A。
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分度值为0.1V,此时示数为0.9V。
图3中电阻箱,左上角旋钮对准的数字是2,右上角旋钮对准的数字是0,左下角旋钮对准的数字是9,右下角旋钮对准的数字是8,因此电阻箱的读数为
电阻箱的读数为。
13.答案:见解析
解析:
14.答案:见解析
解析:
15.答案:(1)8N;(2)
解析:(1)由图可知,物体未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18N,故物体的重力为G=18N;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0N,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2)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16.答案:nSve
解析:t时间内电子运动的长度为
vt
则其体积为
Svt
所以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
nSvt
该时间内通过导体该截面的电量
导体中电流大小
答:导线中的电流I为。
17.答案:(1);(2)25.12N
解析:(1)四楼住户的水龙头处的水的深度
四楼水龙头处水的压强为
(2) 水龙头的横截面积
受到的水的压力
18.答案:(1);(2);(3)
解析:(1)容器中水的深度为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2)当时,A对容器底部压力恰好为零,即物体漂浮,此时容器的总质量,当从到时,水面升高的高度为
注入水的质量为

可得容器底面积为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当A对容器底部压力恰好为零时,此时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力为
所以,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强为
(3)由图乙可知,没有水注入时,柱形容器的总质量,当时,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由可得,水的体积为
由可得,的底面积为
此时受到的浮力为
因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则;则物体的质量为
所以薄壁柱形容器的质量为
19.答案:(1)B;(2)各个方向;(3)见解析;(4)丙和丁;(5)大于;增大
解析:(1)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故选:B。
(2)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关系需要在图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
(3)比较乙、丙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金属盒浸没的深度不同,U形管中高度差不同,丙图中金属盒较深,形管中高度差较大,液体压强较大,可以得到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时,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图丙和图丁符合题意。
(5)将两个探头分别放在A、B两个容器中的相同深度处,右管中液面高,故A容器中液体压强大,根据,因深度相同,则大于。若要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需要增大B容器中探头受到的压强,增大B容器中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可以增大压强。
20.答案:(1)1;(2)排开液体的体积;(3)ACD;(4)大;(5)等于;(6)AD
解析:(1)由图A、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根据ABC可知,液体密度不变,改变了排开液体的体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由称重法可知浮力改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深度不同,故选A、C、D两图进行比较。
(4)由A、D、E三幅图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水的密度较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小,由称重法可知浮力较大,可以得到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5)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逐渐调高升降台,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小。又因为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溢出水的体积变大、溢出水的质量变大、溢出水受到的重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会变大,若它们的变化量相等,则证明。
(6)A.如果实验前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至与溢水口相平,溢出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说容器中溢出的水的重力一定小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所受重力,会对得出实验结论产生影响,故A符合题意;
B.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仍然能用称重法测量,排开水的重力也能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液体的重力越小,所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实验前小桶内有少量的水,物体排开水后,小桶重力的两次示数之差仍为排开水的重,不影响实验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洒了一些在桌上,会导致测量的排开水所受重力偏小,影响实验结论,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