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人类活动与地理关系密切的是( )
①建设水库大坝
②种植瓜果蔬菜
③参加歌唱比赛
④暑假学习电脑
⑤疏浚河道
⑥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左图是镇上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右图为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该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B.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
C.地处我国东北地区 D.位于中纬度地区
3.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
A.5千米 B.10千米 C.15千米 D.20千米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火星探测零的突破。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字母a—d表示太阳系的部分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的行星是( )
A.a B.b C.c D.d
5.关于图中行星的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公转轨道长度相同
C.绕转中心是太阳 D.距离太阳远近相同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下图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船队航行途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7.船队历时三年,航行的行程约为( )
A.6371千米 B.60000千米 C.5.1亿千米2 D.6378千米
8.此次环球航行证实了( )
A.浑天说 B.日心说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位置
2023年12月21日21时35分,经过约7.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并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读中国空间站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太空站围绕地球运动,途经甲地上空。甲地( )
A.地处低纬度 B.位于太平洋 C.位于60°W D.位于西半球
10.该次出舱活动期间,①地( )
A.要经历一年中最长的黑夜 B.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C.草木枯黄,几维鸟觅食出现困难 D.烈日炎炎,众多游客在海边嬉戏
11.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②推动国家科技创新
③迅速占领地外空间
④增加对宇宙的认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探月计划的重要一环,旨在实现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和采样,月球背面的探测对于人类了解月球结构、地质特征以及宇宙起源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嫦娥六号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嫦娥六号发射升空时伦敦(中时区)当地时间是( )
A.5月3日10时27分 B.5月3日9时27分
C.5月2日23时50分 D.5月4日1时27分
13.嫦娥六号升空时( )
A.我国各地黑夜渐短白昼渐长 B.华北平原地区开始进入雨季
C.太阳直射点正继续向南移动 D.德州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航道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读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北极航线的开通,成为沟通甲、乙、丙三大洲的最近海上航道,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洲依次是( )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亚洲、欧洲
C.欧洲、亚洲、北美洲 D.亚洲、北美洲、欧洲
15.图中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的汇合处N临近(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土耳其海峡
如同陆地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洋盆—大陆坡—海沟 B.大陆坡—洋盆—大陆架—海沟
C.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沟 D.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
17.大陆架具有的特点是( )
①是大陆边缘的延伸
②坡度较缓
③水深较浅
④表面起伏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海洋中水深最深的地形类型是( )
A.洋盆 B.海沟 C.洋中脊 D.大陆坡
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三叠纪时期中国北方陆生四足动物的代表——“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原本生活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中,现在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等地都有发现。下图为大洲轮廓图和肯氏兽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9.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大洲可能是( )
A.①③⑤⑦ B.①④⑤⑦ C.①②④⑦ D.①⑤⑥⑦
20.肯氏兽的化石远隔重洋,可以用于证明( )
A.气候的变化 B.大陆漂移 C.动物大迁徙 D.海平面下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家住云南省的小军,他的哥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文南校区就读,今年临近暑假时,小军一家人来河南省接哥哥,他们一家人顺便想利用假期参观河南省的博物院。下图是小军用手机查到的地图截图及用手机拍摄的河南省博物院建筑外观图。
(1)小军通过查阅地图可知,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文南校区的____方向。(2分)
(2)在图幅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小军在地图上按“+”号图标后,地图的比例尺将变____,地图实际范围变____,看到的内容会更加的____(填详细或简略)。(6分)
(3)小军一家人到达河南省博物院后,用手机对着博物院正门拍了一张照片,河南省博物院的正门朝向农业快速路,则拍摄照片时手机镜头朝向为____。(2分)
(4)小军用的电子地图比纸质地图更有优势的是____。(2分)
A.信息更新及时 B.无需存储设备 C.图幅更大 D.比例尺固定不变
22.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阅读下图,完成问题。(18分)
(1)读图1,写出杭州的经纬度位置:经度:_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4分)
(2)上述城市中,①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______半球,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城市③位于城市④的____________方。(6分)
(3)开幕式当天正值秋分节气,此时地球绕太阳运行在图2中的__________处。这一天,全球各地____________(昼夜长短情况),这是地球的____________(自转/公转)导致的。(6分)
(4)杭州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西湖龙井茶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和缓的____________(平原/丘陵)地带,排水较好,水热充足。(2分)
2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五一假期间,某学校计划组织部分班级学生到郊区开展实践活动。他们计划从图中的A点出发沿虚线所示路线徒步拉练到达小青山,然后分组研学,考察周围地形地貌和农业生产。下图示意本次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及该区域某处的梯田景观照片。
(1)图中大青山位于小青山的__________方向,③、④所代表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当地政府规划从大清河到果园修建引水灌溉工程,有①、②两条引水路线供选择,合理的是__________路线,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当地因地制宜主要发展梯田农业,观察梯田景观照片,判断该照片可能拍摄于图中甲区域还是乙区域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4分)
24.沧海桑田海陆变迁(16分)
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同学们查找到一些岛屿“海陆变迁”的实例,进行探究活动。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及地震带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 确定海岛位置
(1)据图描述三个岛屿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看,美济岛、硫黄岛位于__________(东/西)半球,富纳富提岛位于__________(南/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三个岛屿均位于__________(高纬度/中纬度/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三个岛屿均地处________洋中。(4分)
活动二 探析海陆变迁
(2)将下列序号填写在恰当位置,完善知识结构图。(4分)
①地壳运动
②海平面升降
③填海造陆
④自然原因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活动三 解释海陆变迁
(3)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三个岛屿发生海陆变迁的原因。(8分)
美济岛2015年1月,我国开始在美济礁上吹沙填海,历时五个月完成,岛屿面积增大至5.66千米2,成为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
a.美济礁位于我国的①__________(海域),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美济礁成为美济岛主要是②__________(自然/人为)原因。
硫黄岛2022年3月28日,硫黄岛附近海域的海底火山喷发。该岛面积持续发生变化。
面积 1911年 2021年
19.3千米2 22.16千米2
b.硫黄岛面积③__________(变大/变小),因为其位于④__________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处⑤__________地震带,地壳运动频繁。
富纳富提岛从1993年到2012年,富纳富提岛附近海平面上升了近10厘米。
面积 2.4千米2
最高海拔 4.5米
c.富纳富提岛海拔⑥__________(高/低)。随着全球⑦__________,冰川融化加剧,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屿面积会逐渐⑧__________(增大/减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地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修建工程、发展农业等都可能需要用到地理的相关知识,①②⑤⑥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的关系,③④与地理关系不大,C正确。故选C。
2.答案:D
解析:该镇的地理坐标大约为115°E,36°N,北京的经纬度坐标为116°E,40°N。故该镇位于北京的西南,A错误。该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B错误。该地位于北京以南,东北位于北京以北,C错误。该地的纬度是36°N,属于中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D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图上约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为10千米,故选B。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字母a—d依次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天问一号”是火星探测器,所以着陆的行星是火星。故选C。
5.答案:C
解析:图中行星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行星各行其道,公转轨道长度不同;绕转中心是太阳;距离太阳远近不同。故选C。
6.答案:C
解析: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后来证实了地球是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C正确;浑天说、日心说、地球的位置是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不了的,故AB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地球赤道周长为40000千米;6371千米是地球平均半径;5.1亿千米2是地球的表面积;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船队历时三年,进行环球航行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行程大于地球赤道周长,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北冰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甲地位于0°纬线,即赤道上,地处低纬度地区,A正确。甲地位于澳大利亚的西部,即是印度洋,B错误。根据90°王经线穿越印度洋,以南极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自转可知,甲地的经度是60°E,C错误。甲地位于20°W以东的东半球,D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①地所在国家为新西兰,该次出舱活动期间的日期是12月21日,经过约7.5小时的出舱活动,正值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南回归线,新西兰此时昼最长、夜最短,A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正值南半球的夏季,新西兰是最炎热的季节,B错误。新西兰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此时草木茂盛,C错误。此时新西兰处于夏季,可能会出现烈日炎炎,众多游客在海边嬉戏,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我国开展太空探索有利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探索宇宙的奥秘,增加对宇宙的认识,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太空资源是全人类的,迅速占领地外空间并不是中国航天发展的目的和初衷。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
12.答案:B
解析:嫦娥六号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为北京时间(东八区)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北京和伦敦差8个时区,差8个小时,伦敦在北京的西侧用减法,此时伦敦(中时区)当地时间是5月3日17时27分-8时=5月3日9时27分。故选B。
13.答案:A
解析:5月3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我国各地黑夜渐短,白昼渐长,华北平原地区7、8月份进入雨季,德州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150°W附近乙位于90°E~120°E之间,丙位于30°E附近,可以甲为北美洲,乙为亚洲,丙为欧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N位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答案:D
解析:图中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D正确。故选D。
17.答案:A
解析: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水深较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18.答案:B
解析: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B正确。故选B。
19.答案:B
解析:结合图示,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是非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南极洲、南美洲,根据题干,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等地也就是①④⑤⑦都有发现,所以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0.答案:B
解析: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以前是统一的巨大陆块,后来才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肯氏兽原本生活于同样的环境中,现在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可以用于证明大陆漂移。故排除ACD,故选B。
21.答案:(1)东南(2分)
(2)大;小;详细(6分)
(3)北方(2分)
(4)A(2分)
解析:(1)据图中指向标可得,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南校区的的东南方向。
(2)在图幅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在地图上按“+”号图标后,会看到更详细的内容,说明地图的比例尺变大,所示地图实际范围变小,看到的内容会更加的详细。
(3)读图可得,用手机对着博物院正门拍了一张照片,河南省博物院的正门朝向农业快速路,则拍摄照片时手机镜头朝向为北方。
(4)电子地图比起传统纸质地图,电子地图的信息更新更及时,A正确;需要存储设备,B错误;图幅更小,C错误;比例尺可以任意改变,D错误。故选A。
22.答案:(1)120°E;30°N(4分)
(2)西;④;西北(6分)
(3)③;昼夜等长;公转(6分)
(4)丘陵(2分)
解析:(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杭州的经纬度位置是(30°N,120°E)。
(2)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①位于东西半球的西半球,位于南半球的是
④;在经纬网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城市③位于城市④的西北方。
(3)开幕式当天正值秋分节气,是9月23日前后,此时地球绕太阳运行在图2中的③处,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是由地球公转导致的。
(4)我国的陆地类型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其中丘陵地形具有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和缓的特点,故西湖龙井茶生长在丘陵地带,排水较好,水热充足。
23.答案:(1)西北;鞍部;山脊(6分)
(2)①;①海拔比果园高,水可自流,成本低(4分)
(3)甲区域;甲区域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4分)
解析:(1)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大青山在小青山的西北方向;③处位于两个山顶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可判断为鞍部,④处等高线向低值凸出,可判断为山脊。
(2)读图分析可知,从大清河到果园修建引水灌溉工程,①处取水更合理,理由为①海拔比果园高,水自高处流向低处,可实现自流,成本低,②地海拔比果园低,需人工抽水,成本高。
(3)图中最适宜开发梯田的是甲,理由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乙处等高线密集,坡陡,不易修梯田,所以从图中甲、乙两处等高线特点判断该梯田景观照片可能拍摄于甲区域。
24.答案:(1)东;南;低纬度;太平(4分)
(2)④;①;②;③(4分)
(3)南海;人为;变大;欧亚;环太平洋;低;变暖;缩小(8分)
解析:(1)由图可得,美济岛位于东经120°附近,硫磺岛位于东经120°—东经150°之间。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是东半球,根据两个岛的经度可以判断,两个岛都位于东半球。富纳富提岛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美济岛位于赤道—北回归线之间,硫磺岛位于北回归线—北纬30°之间,富纳富提岛位于赤道—南回归线之间,从纬度位置看,三个岛屿均位于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三个岛屿均地处太平洋。
(2)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也能够引起海陆的变化,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人为原因,例如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
(3)美济礁位于中国南海的南沙群岛中东部海域,是一个椭圆形的珊瑚环礁上面填海造出的人工岛,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5.2公里,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美济岛2015年1月,我国开始在美济礁上吹沙填海,历时五个月完成,岛屿面积增大至5.66千米2,成为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根据材料可得,美济礁成为美济岛主要是人为原因。由表格数据可得,1911年硫磺岛的面积是19.3平方千米,2021年硫磺岛的面积是22.16平方千米,硫黄岛面积变大。这是因为硫黄岛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频繁导致的,由表格可得,富纳富提岛海拔4.5米,海拔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加剧,导致海平面上升,岛屿面积会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