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0 16: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节前夕,某校地理老师收到了学生送来的贺卡,有四张贺卡为地理老师各写了一副对联,其中与地理老师的地理教学工作关系不大的是( )
A.画图形,以规矩成方圆 讲几何,用数据论长短
B.谈方位,分清东西南北 论气候,断定春夏秋冬
C.经纬间穿梭,国内事国外事事事皆知 天地内畅想,自然理人文理理理都通
D.不分昼夜,如地球运动 无论冬夏,若春风拂面
暑假,小明一家计划从西安前往北京游览世界园艺博览园,需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读北京世界园艺博览园导览图,完成下面小题。
2.由于所示导览图“三要素”不全,导致小明无法做到( )
A.辨别场馆方位 B.区分场馆与道路
C.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 D.确定各个场馆的主题
3.小明一家计划从高速公路自驾前往园区,下列图例中表示高速公路的是( )
A. B. C. D.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项辉煌成就。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图中丁天体系统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5.“神舟十三号”飞船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甲——② B.乙——④ C.丙——③ D.丁——①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6.从天宫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
A.圆柱体 B.不规则球体 C.正方体 D.天圆地方
7.下列地理事物无法从天宫看到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经纬网
8.下列能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是( )
①太阳的东升西落
②月食
③远处驶来的帆船
④登高望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某海上救援队在丙处收到来自丁处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该遇难船只的位置是( )
A.170°W,20°S B.170°W,20°N
C.170°E,20°S D.170°E,20°N
10.海上救援队所在丙处所属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11.图中4地中,随地球自转首先进入黑夜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我国正处于_____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10月1日是国庆节,该日地球运行的位置大约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面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丙、丁四个大洲中被赤道横穿大陆部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被甲、丙、丁三个大洲环绕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6.甲与丁大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
A.印度河上游的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18.法显求法的海上交通线经过的海域和海峡(以现代地名表述)有( )
①波斯湾
②马六甲海峡
③南海
④台湾海峡
⑤渤海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图为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 )
①动、植物化石相似
②地形和地势特点相同
③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④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中龙化石分布现象”能够证明的学说是( )
A.大陆漂移学说 B.海底扩张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地球圈层学说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辽宁某学校2023年秋季开展“开学第一天—消防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带领学生了解学校安全通道位置,增强安全意识,活动后地理老师要求学生绘制教学楼的安全通道简易地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步骤一:收集资料。
下列收集的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______(填字母)(2分)
A校园地形图 B辽宁行政区域图 C学校教学楼平面图 D辽宁交通图
(2)步骤二:绘制地图。
便于阅读地图,同学们绘制时,根据地图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了方向、______、______。(4分)
(3)步骤三:阅读地图。
教科研室在体育室的______方向。(2分)
(4)步骤四:测算距离。
经测量图中维修间到配电房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米;用上图相同图幅绘制辽宁行政区域图,比例尺比图中的1:1000要更______(填“大”或“小”),图中的内容更______。(6分)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1中:A点的经度是______,它与______经线构成经线圈;B点的纬度是______,此纬线一年中有______次阳光直射,一天中,A点和B点最先见到阳光的是______点。(10分)
(2)当太阳光线直射在B点(图1)时,地球公转至图2所示中的______处,其对应节气是______日,此时通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6分)
(3)图3是通城某中学的学生记录了“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2中①处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_____。(2分)
23.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鲁中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米以上。(2分)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____(地形部位)。(2分)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4分)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_(填数字),原因是____。(4分)
(5)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 说明理由。(4分)
24.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陈主任出差时,在贵阳机场厕所发现洗手池台面上布满了海洋贝壳化石残骸,于是拍照发到朋友圈,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下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经专家鉴定,化石由4.39亿年前海洋贝壳形成。由此可推测,洗手池台面石材来源地4.39亿年前可能是_______(填“海洋”或“陆地”)。(2分)
(2)非洲板块与_______板块(填字母)张裂断陷,形成了红海。根据板块运动方向,红海还在不断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4分)
(3)台湾岛火山地震频发是因为其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_______。(2分)
(4)地震往往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请你列举两个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方法。(4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画图形、讲几何,说的是数学老师,A错误;地理关注地理位置、气候特征,B正确;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属于综合性很强的学科,C正确;地球运动、气候变化都是地理的学科特色,D正确。故选A。
2.答案:C
解析: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图中左上角有指向标,小明可以辨别场馆方位,A错误;根据图中的图例和注记,可以区分场馆与道路、确定各个场馆的主题,B、D错误;图中无比例尺,小明无法做到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C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A图例表示居民点,B图例表示高速公路,C图例表示长城,D图例表示湖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丁天体为行星世界,由所学易知甲为总星系,乙为银河系,丙为太阳系,丁为地月系,丁天体系统为地月系,A正确。故选A。
5.答案:D
解析:神舟十三号飞船绕地球公转,所在天体系统中层次最低的是地月系,甲为总星系,乙为银河系,丙为太阳系,丁为地月系,D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由于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所以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读图,从天宫看到的地球形状是球体,实际上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从天宫看地球,能看到地球上的海洋、陆地、白云,不能看到经纬网,地球表面的经纬网实际是不存在的,排除ABC,故选D。
8.答案:B
解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登高望远;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②③④符合题意。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与球形无关,①错误。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9.答案:B
解析: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图中丁处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符号为W: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符号为N,因此丁处经纬度位置为(170°W,20°N)。B正确,故选B。
10.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丙处的经纬度位置为(170°E,40°N);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因此丙位于西半球。B正确,故选B。
11.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越往东时间越早,首先进入黑夜的是位于最东的丁处。D正确,故选D。
12.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地球的公转运动处于丁的位置,也就是冬至日,我国正处于冬季,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地球公转到①段为甲春分与乙夏至之间,日期在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②段为乙夏至与丙秋分之间,日期在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③段为丙秋分与丁冬至之间,日期在9月23日前后至12月22日前后;④段为丁冬至与甲春分之间,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至3月21日前后。10月1日是国庆节,该日地球运行至③段丙秋分(9月23日前后)与丁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知,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丙是欧洲,丁是北美洲,其中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B符合题意。故选B。
15.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知,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丙是欧洲,丁是北美洲,被甲、丙、丁三个大洲环绕的大洋是北冰洋;D符合题意。故选D。
16.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知,甲是亚洲,乙是非洲,丙是欧洲,丁是北美洲,甲与丁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D符合题意。故选D。
17.答案:C
解析: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低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丰富,“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故C正确。帕米尔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沙漠广布,不是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故B错误。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是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故A错误。D.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沙漠广布,不是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故D错误。故选C。
18.答案: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法显求法的海上路线经过了东海、台湾海峡,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没有经过波斯湾和渤海,故选C。
19.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的动、植物化石相似,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①③④正确;据图,无法判断出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地形和地势特点相同,②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中龙动物化石发现地有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且两大洲的轮廓形状基本吻合,所以“中龙化石分布现象”能够证明两块大陆原本是连为一体的,后来由于大陆漂移发生了分类,所以“中龙化石分布现象”能够证明的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A正确;“中龙化石分布现象”不能够证明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和地球圈层学说,BCD错误。故选A。
21.答案:(1)C(2分)
(2)比例尺;图例(4分)
(3)西南(2分)
(4)20;小;简略(6分)
解析:(1)绘制教学楼的安全通道简易地图,需要详细了解学校安全通道的具体位置,因此学校教学楼平面图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方向、图例、比例尺。因此,同学们在绘制地图时,应在地图上标出方向、图例、比例尺。
(3)该图给出了方向,因此可以判断,教科研室位于体育室的西南方向。
(4)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的10米,维修间到配电房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为:2×10=20米,如果用上图,同样图幅绘制辽宁行政区域图,比例尺要比图中的比例尺更小,内容更简略。
22.答案:(1)100°E;80°W;23.5°N(23°26′N);1;B(10分)
(2)②;夏至;昼长夜短(6分)
(3)乙(2分)
解析:(1)读图可知,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故A点的经度是100°E,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故与80°W经线构成经线圈;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A点的纬度是30°N,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故位于北回归线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B点的纬度是23.5°N,此纬线一年中有次1阳光直射,一天中,A点和B点最先见到阳光的是B点。
(2)读图可知,图2中①②③④节气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分别直射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当太阳光线直射B点北回归线时,地球公转至图2所示中②处,此时对应的节气为夏至日,此时通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最长,夜最短。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中①处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影子居中,图3中乙符合题意。
23.答案:(1)550(2分)
(2)陡崖(2分)
(3)西南;3.2(4分)
(4)③;海拔较低,坡度较缓(4分)
(5)可行,因为水向低处流,可以顺着河谷走出大山,也比较容易遇到村庄,并且有水源。(4分)
解析:(1)图中等高距为50米,可判定,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550米以上。
(2)方案②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陡崖,陡崖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3)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西南方向;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3.2千米。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由此可判定,三个方案中,应该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3,原因是③海拔较低,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5)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理由是水向低处流,可以顺着河谷走出大山,也比较容易遇到村庄,并且有水源。
24.答案:(1)海洋(2分)
(2)C;扩大(4分)
(3)活跃(或频繁)(2分)
(4)如果在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不能从窗户跳下、不能乘坐电梯等。如果在室外: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不能从室外跑到建筑物内躲避等。(任答2点,得4分)
解析:(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贝壳存在于海洋中,化石由4.39亿年前海洋贝壳形成,说明该石材来源地4.39亿年前可能是海洋。
(2)C是印度洋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受两者的张裂作用,面积还在不断扩大,以后将有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3)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4)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迅速抱头蹲在墙角,减少掉落物体对头部的伤害:更不能从窗户跳下,以免造成骨折或更大的伤害;地震会造成很多线路损坏,导致电梯可能会卡在半空中,故地震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由于建筑物容易倒塌,应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防止建筑物倒塌或物体掉落砸伤自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