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扛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
《忙里偷闲读庄子》
—李怀宁
——闻一多
中国文学的源流,都从庄子来。若不出庄子,中国文学面孔大不同。有庄子,就现在这样子。汉的赋家,魏晋高士,唐代诗人,全从庄子来。嵇康、李白、苏轼,全是庄子思想,一直流到民国的鲁迅,骨子里都是庄子思想。
——木心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 时期 人,
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
并称为 。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 。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
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
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摒除
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
由的“逍遥”之境。
周
战国
宋国蒙
道家
“老庄”
清静无为
他的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至乐》记载: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吊唁
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她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
考察一个人的初始,本来就没有什么生命,连形体也没有,气也没有。生命产生的过程是:从什么也没有,到若有若无之间,再到气,再到形体,然后才有了生命。因此,生与死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纯属自然而然。
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
恍恍惚惚
于
慨
只
也太过分了吧!
像簸箕一样坐着
《列御寇》记载:
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
《庄子》
《庄子》一书,今存 篇,分为 ,是庄子所作, 和 ,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 ,想象 ,气势 。 《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文学价值方面讲,《庄子》一书展现出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33
内篇7
波澜壮阔
杂篇11
外篇15
奇特丰富
汪洋恣肆
五石(shí) 瓠(hù) 瓠落(huò)
呺然(xiāo) 掊之(pǒu) 不龟手(jūn)
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鬻(yù) 越有难(nàn)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
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
贻yí:赠送
瓠hù:葫芦
之:前一个,的;后一个,代种子
树:名作动,种植
而:表顺承
实:形容词作动词,充满,填满;
以:用来
坚:形作名,指大瓠的坚固程度
举:胜任
以为:把……做成
瓠huò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呺xiāo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为wèi:因为
而:表因果,因而,所以
掊pǒu:击破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
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剖开它,把它做成瓢,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因而击破它了。”
固:实在,确实
拙zhuō:笨,这里指不善长
大:形作名,大的东西
善:善于,擅长; 为:配制
龟jūn:同“皲”,皮肤冻裂。使动用法。
宋人(有……者):定语后置
以……为:把……作为
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漂洗丝絮。 洴澼,在水中漂洗;絖,同“纩”,丝棉絮
事:职业
方:药方
为wéi:从事
不过:不超过
一朝:一旦
鬻yù:卖,出售
与yǔ:给
说yuè:同“悦”,取悦
庄子曰:“夫子固拙zhuō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wéi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yǔ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
庄子曰:“夫子固拙zhuō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wéi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yǔ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个擅长配制不皲手药物的人,世世代代把漂洗丝絮作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请求用百金来购买他的药方。宋人召集全家族的人来商量,说:‘我家世代从事漂洗丝絮的职业,收入不超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制药的技术,就可卖得百金,请大家同意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拿来取悦吴王。
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huò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难nàn:发难,这里指发兵侵吴,形作动。
将jiàng:动词,带兵打仗
水:名作状,在水上
败:使……失败,打败
裂地:划分土地
封:封赏; 之:代词,代客人
一:相同,一样
或:有的人;
以:凭借,省宾语“之”
虑:用绳结缀
樽:盛酒器。此指大瓠形似酒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即腰舟。
乎:于,在
而:表转折,却
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之)封,或不免于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huò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越国发兵侵吴,吴王派他带兵打仗。那年冬天,(他带领军队)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吴军靠防冻药)大败越军,(吴王)划分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丝絮的苦差,这是使用的地方不同啊。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为何不考虑用绳结缀把它做成腰舟在江湖上漂浮,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只有浅陋、不通达的见识啊!”
文章讲了一大一小两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五石之瓠
不龟手之药
惠子为何打破五石之瓠?
葫芦因“大”而“无用”
宋国一人家以百金售药;吴王之客以之封
大药方却被小用
共同点:
惠子和宋人都只能看见世俗的小利,看不到背后的“大用”。
联系文中句子,谈谈庄子用“大用”辩惠子之“小用”的目的何在?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巧的是,惠子也是宋国人
讥讽批评他的固陋
文章借助以对话形式,通过寓言故事,阐述了什么道理?
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
“小”与“大”
《逍遥游》中说:“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晏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五石之瓠》的小大之辩在哪里?
吴王之客凭借此药裂地受封,眼光和做法超过宋人太多,这是小大之辩;
庄子以超凡的智慧说出大葫芦的“妙用”,与惠子的固陋对比,是小大之辩。
“浮乎江湖”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思想?
庄子与吴王之客之间是否有小大之辩?
凸显庄子的超拔:吴王之客凭借此药裂地受封,眼光和做法超过宋人太多,而庄子以超凡的智慧说出大葫芦的“妙用”,在境界上与吴王之客是相似的。此外,吴王之客眼光再高,也仅仅是功利的心机,而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则隐含精神的自由,二者不是具体做法和价值取向上相似,只能说在“宋人与客”和“惠子和庄子”这两组对比关系中体现出的境界高下相似。
《逍遥游》开篇借鲲鹏与“蜩和学鸠”的认知差异,提出“小知不及大知”;又用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与冥灵、大椿做对比,论证了“小年不及大年”,进而抽象出“小大之辩”的概念。小和大都是哲学概念,二者是有区别的:小比不上大。何也 一方面,“小”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太狭隘了,通俗地讲就是没见过世面,不知天地之辽阔,时间之恒久。另一方面,“小”自以为是,还要嘲笑、讥刺“大”。
惠子真的是在问庄子五石之瓠的作用吗?
《五石之瓠》中的惠子就是“小”的代表,他不是来向庄子“求教”的,而是暗藏机锋。世上哪有“五石之瓠” 惠子无非借此批评庄子的主张“瓠落无所容”罢了。他的态度也很明朗,“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弦外之音是你这种大而不当的思想早就该被打碎了。这种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不正和蜩、学鸠、斥鹩等辈一脉相承吗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庄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样的嘲讽和批评,并不是人身攻击,而是代表“大”对“小”所做的“反击”。
拓展:联系《逍遥游》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小故事”的寓意可以理解为:同一种事物,用法不同,价值就不同。因此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
《庖丁解牛》中,庖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之道,使梁惠王领悟了养生之法。
在“大故事”中,庄子运用了“小故事”中蕴含的方法论,借如何处置“五石之瓠”,
说明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道家哲学。
联系《庖丁解牛》说说庄子想借此寓言说明什么寓意?
儒家之弊在于执着现世,太讲究“有用之用”,缺少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庄子则超功利、超道德,直追天地境界,这是他批判儒家的内在动因。惠子是名家,名家近儒,他的话也充满了功利色彩。“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在他眼里,“五石之瓠”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需要借助对外物发挥的作用来体现,这与儒家齐家治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价值观何其相似。道家认为人生命存在的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且这是最大的价值,不能为外物做牺牲。
《五石之瓠》在反击惠子的问难、批判其狭隘功利主义的同时,也轻巧地点出了《逍遥游》的题旨。何谓“逍遥” 庄子在《逍遥游》里给出结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可见,彻头彻尾的逍遥就是无所依傍、无所事事,获得身心的绝对自由。《五石之瓠》里庄子给惠子开出的药方是“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在这个方案里,惠子作为葫芦的使用者身心两闲、优游从容。大葫芦既没有被劈开,也没有被当成粗夯的水桶,它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发挥了“大用”。这种主客体的自在亲和,不正是一幅逍遥的画面吗
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得下苦功。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更应该遵循学习的规律。可是我们有些学生,却对此视而不见。有的平时不学,考试时才临阵磨枪;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上课走神,回家边学边玩……最后导致自己成绩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基础文化知识不能系统扎实地掌握,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及时养成,这样,我们如何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呢?
批判地继承,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老庄
同(继承):思想学说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肯定事物变化,强调对立转化,崇尚“道”,主张顺其自然,主张无为,思辨“无用”与“有用”的转化关系。
发展:进一步明确延伸对“道”的理解(“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生于天地万物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本质上是虚无);
价值观(有用不如无用,大无用就是有用,追求精神自由,放得下、不在乎的旷达处世观);
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和工具机心,强调宽刑简政、休养生息、官无为而民自化、上无为而下有为等);
宇宙观,齐物论(宇宙万物都是平等的,是绝对的“齐”,反对有所崇尚,反对差别和等级);
精神境界(顺从天道、反对人为,心灵不被外物拖累,从而与天地相通、天人合一,做到齐物忘我,达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
《老子》行文冷静、深刻、极富有辩证色彩,多用譬喻;观察社会人生时,常常超越传统的思维定式,从世人不太看重的方面,提出真知灼见,直接论说道理;
《庄子》行文汪洋恣肆,潇洒浪漫,善用寓言,婉曲达意,颇具趣味;
老子多讲治国用兵,庄子偏重养生适性。
老子以无为求有为,庄子以无为求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