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位于第一单元“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第二课,这一单元以历史发展时间顺序为脉络展示了中国由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过程,而本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夏商西周早期国家,下启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时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要的转型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酝酿、准备阶段,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课共有四个子目,各子目间联系密切,第一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主要讲述这一时期的列国纷争,其带来的社会动荡,以及社会转型与民族交融的历史进步;第二子目为“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方面的发展以及各国应对社会变革而进行的变法运动;第三子目为“孔子与老子”介绍儒家学派以及道家学派这两个重要学派的创始人的思想主张;第四子目“百家争鸣”则介绍了百家争鸣运动这一重要的思想运动。本课在设计中对各子目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和逻辑梳理。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讲授,梳理春秋战国社会变革及其本质原因,以及应对大变革时代的变法运动与时代背景之下的思想争鸣运动。以求在课程讲授中更好的渗透和贯彻唯物史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与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学生情况分析已知: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中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有初步学习,对于诸侯纷争、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等基本内容已经有所了解。未知:对于史实的了解较为表面零散,对于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逻辑历史规律认识不足,未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能知:高一学生初步接触高中历史学习,历史学习兴趣浓厚,具有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以及分析理解能力,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史料深入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动荡,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想知: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深刻理解社会经济发展、政局变化、阶级关系变化与思想争鸣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课本内容学习以及史料分析与阅读,学生深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时局、思想变革的基本史实并掌握其内在逻辑,掌握唯物史观理解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革与阶级关系变化引起上层建筑变动,进而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对于历史地图、史料的解读,梳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脉络,掌握从历史地图以及历史地图的比较中获得历史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思想争鸣、民族融合等史实,增强民族认同感;加深对于变法运动及其规律的了解;认识到诸子百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奠基作用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二)教学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对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工具的发展历程介绍以及一段相关材料引入新课,并提出疑问:““铁”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使用影响了哪些变革?”它(铁)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回顾春秋战国之前我国农业工具的发展历程,并阅读材料,思考恩格斯所说的在历史上起到革命作用的最重要原料“铁”在春秋战国的使用都影响了哪些变革?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产生疑问进入新课。利用材料点出强调“铁”这一原料的使用即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引入新课并为后续深入讲解唯物史观做铺垫。
一、经济之变 农业通过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工具、水利工程发展的介绍以及文字材料与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与逐步推广和水利工程的发展,农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农业的发展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市场和劳动力,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二)工商业1、通过展示《考工记》这一战国时期记叙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书籍,说明这一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并通过一则史料分析这一时期商业的发展。(三)问题设计:思考一:这一时期经济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并利用流程图形式带领学生进行解答,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运用这一观点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 (一)结合课本内容,并阅读史料,了解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铁制农具使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给工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二)跟随教师讲解并阅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三)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跟随教师讲解与流程图,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掌握唯物史观这一重要观点。 (一)掌握必备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二)促进学生提取信息与解读史料的能力发展。(三)利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时与导入中的问题相呼应,解读“铁”制农具使用给春秋战国所带来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并运用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
二、政局之变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导入部分并提出问题:课文的导入部分中郑庄公箭射周天子的故事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局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通过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示意图以及三段史料的展示,在逐步对比分析中展示由西周到战国时期权力的不断下移,以及政治局面变化即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旧有的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不复存在,诸侯争霸,战争频繁。这一时期的政治局面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提出疑问并请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回答中引导学生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看待问题,对于其积极方面的讨论,运用春秋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的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历史地图,发现重要信息即诸侯国的数量减少,得出结论在分裂中逐渐走向统一;北方部族减少,发现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增加。通过一则史料,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华夏认同增强与民族融合,以图示的形式分析“华夏”观念的形成以及华夏认同形成的过程。 阅读课文导入部分的材料并思考导入中的郑庄公箭射周天子的故事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局面发生了哪些变化。阅读史料,对比分析并获取关键信息理解从西周时期到战国时期的政局变化。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探讨,从两方面回答这一问题,并且分析对比两幅历史地图,从地图中提出关键信息,分析思考得出结论。阅读史料,结合课本内容,理解与思考华夏认同观念以及以及民族融合的过程。 促进学生阅读与分析史料的能力以及对比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并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这一政局转变的重要知识点。促进学生分析历史地图的能力提升。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解析地图,获取信息,结合史实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分析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培育。通过对华夏族、华夏观念形成过程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三、应变之变 ((一)变法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总结归纳春秋战国时期都发生了哪些变革,加深学生对于时代特征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各诸侯国应当如何应变,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是在这一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历史必然所趋,唯有变法图强才能适应变革的时代要求。各国变法通过地图展示各国的变法运动,引导学生了解各国展开的变法活动。经 商鞅变法1、问题设计:阅读课本内容,回答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总结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在总结内容部分后分析其作用。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增进理解。 2、 小组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 价商鞅变法?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通过对于两则史料的解读,引导学生从积极以及局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展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史料,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历史启示: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使得秦国富国强兵,为其统一中国奠定基础,原因在于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且抓住时代大变革这一历史机遇,勇于革故鼎新。及 (一)回顾梳理本节课所学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到变法改革是各诸侯国的“以变应变”,顺应时代要求的应对之策。(二)结合课本内容并观察地图,了解各国展开的变法运动。(三)阅读课本内容并进行总结归纳。并且思考商鞅变法的举措其具体作用有哪些。阅读分析史料并回答问题。认识到商鞅变法的作用及其局限,并且从商鞅变法中获得历史启示。 (一)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整理思路。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理解其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对于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认识。(二)运用地图形式进行展示,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育。(三)1、运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讲授,更加清晰直观。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归纳梳理能力提升。引导学生对商鞅变法的举措作用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2、促进学生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以及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从改革中获得启示,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
四、应变之思 (一)背景提出问题: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结合两段史料分析时代背景。理解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出现的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从而理解掌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代表人物与思想摘取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及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摘录其著作《论语》/《道德经》中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阅读片段并从中感受获取孔子以及老子的主要思想。掌握其主要思想,加深对其的理解。设计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回答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有哪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总结整理有关知识,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归纳。历史意义通过材料阅读与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总结与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一)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进行思考,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并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观点。(二)阅读相关材料,从中提取孔子与老子的主要思想并掌握。阅读课本并填写表格内容,掌握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与派别。(三)阅读材料与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总结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一)促进学生史料阅读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培养。以唯物史观观点贯穿本课,学生掌握唯物史观。(二)掌握必备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以表格形式总结归纳,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理解。(三)有利于学生感受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使得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厚植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进行本课所学知识的梳理。 利用思维导图形式,梳理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本课所学知识,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与导入相呼应,从“铁”犁牛耕的使用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开始串联本课内容。回答导入问题,首尾呼应,以唯物史观贯穿全课。
教学反思
本课在史料选取上不够新颖与丰富,应当选取更多新颖的史料与材料丰富史料阅读。本课内容较多,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需要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调整。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夏商西周,下启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如何体现本课这一作用,做好承上启下的衔接联系还需精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