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理论依据
1、指导理论:本课在“建构主义理论 ”和“学习者中心 ”范式的指导下进行设计,以问题链和探究结合的方式贯 穿全设计。在两大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三大原则:第一,把“ 自己 ”当“学生 ”,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结构 上设计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第二,把“学生 ”当“ 自己 ”,帮助学生能像老师一样 进行学习思考,掌握核心方法;第三,把“ 自己 ”当“ 自己 ”,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 明确教师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2、核心方法:从方法论而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对南北朝、唐朝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佛像分析,从而得出佛像的不同是因为佛像作者——文人士大夫对于佛 的“理解 ”不同,而这些“理解 ”,最终又由社会存在所决 定。通过对“佛像为何不同? ”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帮助 学生领会“唯物史观方法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掌 握之后,让学生继续使用这一方法,去分析该时期的其他社会意识。通过“佛像 ”一个知识点的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思想文化 ”这一类知识的分析方法。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1、从学术内涵而言,本课为文化史主题。该时期是我 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它奠定了中国文化在唐 宋之际的演变之基。(庶族地主阶级文化兴起,士族门阀文化衰落)2、从单元视角而言,本课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最后一课,是对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历史成就的总结。3、从整课结构来看,共分四个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科技 ”“中外文化交流 ”。四个子目之间逻辑关系为平行并列关系。二、学情分析1、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 对文化繁荣表现背后所隐喻的社会存在变化,对“文化其实 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这一关系尚不明确。2.学生已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相关基础史实,高中阶段, 更因该注重培养其历史逻辑思维,促点成线,连线成面。
课标与教学目标
1、课标规定: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发展的新 成就2、教学目标:(1)通过鉴赏和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了解这一时期文 学艺术的变化特征,认识社会变迁对文学艺术的决定性作用。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从史料出发,了解佛、道、儒的思想特点以及所 处时空的社会地位变化。(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总结文化新成就,并认识这一时期文化繁荣昌盛 的原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家国情怀)(4)历史学是人文社会学科,除了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之外,还应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欣赏的能力。本设计使用历史图片等直观资源,图像证史,生动形象帮助学生理解“美 ”这一抽象概念。(美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①确立依据:第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掌握该时期思想 文化发展的新成就;第二,从学术内涵而言,三国至隋唐是中国历史第二个思想文化高峰。②如何突出:通过分析“历朝佛像的变化”,用大量史料和历史图片,结合讲解法,讲解社会存在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理 解“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识 ”这一关系,学会这一方法论后, 再引导学生用该方法论去分析该时期其他文艺作品,在实践中巩 固。(例如:为何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李白等诗人多出现在盛唐,而在中晚唐,则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杜甫等诗人。)2.难点:儒学的新发展①确立依据:第一,教材分析可得,儒学新发展涉及“佛、道、儒 ”三教起源与发展,涉及思想史范畴,较为抽象;第二,从学情出发,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欠缺。②解决策略:从内容难度而言,第一子目涉及宗教、哲学、思想等抽象领域的概念,难度较大。假若顺从教材顺序开始讲授,容易让学生望难生退。本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教学顺序,从第二子目的“佛像”开始分析,让学生掌握唯物史观方法论后,再去分析第一子目,使学习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设问】问题 1:何为“美 ”?问题 2:哪些事物是美好的?问题 3:古人认为的“美”是什么“美 ”?【教师讲授】羊肉的“鲜美”,带来味蕾满足.这 是“美 ”所带来的直观感受,“美”使人心情愉悦。正如语文书上的中国黄山在视觉 上所带来的“风景美”。【设问】黄山的“美 ”,仅仅局限于“风景 美 ”吗?【教师讲授】明朝多数人追求:功名利禄。而徐 霞客游黄山的追求: 喜欢的方式过一 生。黄山的“美 ”:风景美+古人对于 不同人生追求的美。所以,真正的“美 ”=直观感觉的 美+精神世界的极大满足【过渡】那么,这样的“美 ”,我们可以去 哪里寻找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至隋唐时期 的文学艺术,感受千年之前,“唯物史 观下的美育 ” 学生结合生活,回答他们所认为美好的事物,并思 考“美 ”的 本质。 问题链,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直观风景 ( 小学语 文 书 上 的 黄山,是学 生 已 有 知 识结构), 生动形象。 帮 助 学 生 更 好 理 解 “美 ”这一 抽象概念。
文学艺术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三、科技四、中外文化交流 探究一:佛像探究(佛本无相?)材料 1:南北朝麦积山石窟佛像材料 2:唐朝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南北朝的佛“瘦骨清相、东方微笑 ”而唐朝的佛“体积巨大、慈祥和蔼 ”, 为何同样是佛像,佛的风格却截然相反呢?【提示】佛本无相,以众生相——你认为佛 是怎样的,佛就是怎样的。文人士大夫 (佛像作者)的意识,决定了佛的不同, 那为何文人士大夫的意识会大不相同 呢?【教师讲授】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多战乱,受魏晋 风度影响,佛像作者(士人)多逃避现 实,追求自由,个性解放,故南北朝的 佛多“瘦骨清相、东方微笑 ”。唐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社会环 境决定了唐佛多和蔼慈祥的风格,且经 济繁荣使得人们有能力建造大型雕像。教师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方法论)探究二:其他文学艺术的探究能否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去分析该时期你最感兴趣的文学艺术? 请同 学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和小 组交流。①诗歌组: 材料 1: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材料 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从李白的“ 自信豪放 ”到杜甫“严 肃沉闷 ”的诗歌风格转变,反映了以安 史之乱为转折点,唐朝社会由盛转衰。②书法组:材料 1:行书《兰亭集序》局部材料 2:楷书《多宝塔碑文》【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魏晋战乱,行书“洒脱、不拘一格 ” 的风格更符合魏晋士人的审美;而唐人多写楷书,是国力强盛,追求功名的反映。探究三: 宗教狂热,为何还能保持理性?材料 1:材料2【设问】为何宗教统治了中世纪的欧洲,却 不能统治同时期的中华?【教师讲述】①华夏文化不重鬼神的传统,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②历代统治者的灭佛运动,打击佛教势力发展。③士人对于佛教思想的怀疑(南朝)④古时华人已 掌握四季更替的农作规律。⑤佛教抢夺 财政收入,损害统治者利益。【总结】宗教这一“社会意识 ”在华夏的无 力,是中华的历史传统、统治者政策、 百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等“社会存在 ” 所决定的。探究四:儒学的新发展,如何体现了“美 美与共 ”?材料 1:材料 2:汉朝孔望山山崖佛健陀罗风格, 白人面孔。材料 3:魏晋龙兴寺贴金佛瘦骨清相,汉人面孔。【教师讲授】1、韩愈复兴儒学,“道统说 ”受到 佛教影响 ,说明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2、佛相由“ 白人面孔 ”变成“汉 人面孔 ”,说明中华文化改造外来文化。【结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这是由 “崇佛抑儒 ”到“三教合归儒 ”的具体 体现。探究四: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材料 1:【设问 1】《齐民要术》的观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科技观念?【教师讲授】重农抑商,科技为农业服务。【设问 2】是怎样的社会存在,决定了这样的“社会意识 ”?【教师讲授】小农经济为本的自然经济结构,决 定了农为本,商为末,科技实用为主,为农业服务。探究五:能否站在更广阔的全球视野, 去说明该时期“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 的表现?材料 1:融合选择性必修一和纲要知识。【设问 1】文化对外输出的表现?【教师讲授】向西方,主要传播科技,火药、指 南针、印刷术等,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进 步;向东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面影 响,促进了儒家文化圈的形成。【设问 2】文化的输入又有哪些表现?【教师讲授】佛教理念,拓宽国人思想哲学的发 展;少数民族习俗传入,影响国人生活 习惯。 学生观察、 分析 、 讨 论。结合所学, 纳入新知。用方法论, 分组探究, 朋辈交流。学生思考 比 较 中西方对待宗 教态度的差别,在冲突中探索 新知。阅读材料, 从材料中 得出答案。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特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是在“农本理念”的社会意识指导下的产物。在教师引 导下思辨。 提供教学 支架,降低 难度,避免 畏难心理。自主探究, 朋辈交流, 培养自主 学习能力。课中布置 的学习任 务,及时掌 握回答信 息,“教学 评 ”一致。授人以渔、 帮助其学 会唯物史 观方法论, 在实践中 提高审美。通过中西方对比,设 计冲突,引 导学生继 续深化对 唯物史观方法论的认识文字史料 和图像史 料相结合, 相互佐证,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 和历史解 释 的 核心 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 独特魅力, 培养家国 情怀的核 心素养。中国科技舍本逐末,是小农经 济的社会存在决定 的,帮助学生再次使用唯物史 观方法论,深化理解。文化没有 单 向 的 封 闭固守,只 有 双 向 的 交流之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小结与作业布置 小结: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我们 通过佛像的探究,掌握了唯物史观方法 论,掌握之后,我们用它对三国至隋唐 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科技以及 中外交流进行了探究分析 。我们知道 了,无论是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科学 技术等等,这些社会意识的不同,最终 取决于社会存在。并且,在对思想文化 领域的探究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段时期 文化之昌盛、艺术之繁荣,也相信同学 们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课后作业:在课上,老师注意到许多同学对中 华文化的美展现了浓厚兴趣,那么课后 作业,请同学们阅读李泽厚先生《美的 历程》一书,感受历史其他时期的美, 并撰写一篇300到500字的小论文 ,要 求,必须使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 “ 教 - 学 - 评 ”一致, 从一而终 贯彻唯物 史观方法 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
优点:本设计优点是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大量直观图片史料, 以图证史的同时,从一而终贯穿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教学,帮助学 生学会核心方法,让学生不仅掌握一个知识点,还学会一类知识 的学习方法。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在教师主导下,结合讲授和学 生自主探究,感受中华文化昌盛繁荣的同时,促进美感教育的闭 环。反思:该课知识点较多,囊括了三国至隋唐时期六百多年的 文学艺术。从纵向来看,该时期大抵分为三个阶段:魏晋时期的 士族文化、唐前期士族文化向庶族地主文化的转折期、以及中晚 唐的庶族地主文化;从横向来看,涉及文学、哲学、科技等多领 域知识点。所以,需要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在基 础知识的夯实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