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6:2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问题链是指一组具有层层递进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历史问题链具有引导学生思考、深入分析历史知识的功能。有效运用问题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结合课标要求,在识记层面,要求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19世纪60年代后的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和列强瓜分中国等历史事件。在理解层面,要求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分别对中国的近代化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存在的局限性,认识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在应用层面,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唯物史观评价革命和改革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鸦片战争后,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一方面,随着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始终坚持抗击外来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为救亡图存而上下求索。本课主要讲述了两次鸦片战争后至戊戌变法前这一段历史时期,承上启下,围绕“国家出路的探索”介绍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围绕“列强侵略的加剧”介绍了19世纪60年代后的边疆危机以及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呈现出 “救亡图存”和“列强侵略”两条线索。 本课共设置4个子目:“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四个子目总体上以时间为序,介绍19世纪60-90年代这一时期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前两个子目为一个主题,介绍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所进行的救国探索;后两个子目为一个主题,介绍列强侵略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三)学情分析 已知: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4课《洋务运动》、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三课内容为本课学习打下知识基础,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等具体史实有详细介绍。学生已了解相关基本史实,可能对部分细节有所遗忘,因此本课应注重回顾所学,引导学生梳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等史事的大致过程,形成清晰连贯的历史脉络。 想知:学生希望深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为何相继失败,以及应当如何评价这两次救国探索;也希望了解两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发生的列强侵华的历史事件。 未知: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产生的影响探究不够深入,也对如何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这两次救国探索比较模糊;对19世纪60年代后的边疆危机没有展开细致学习;对《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了解较少。 能知:学生能够在问题链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加深对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等历史事件影响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在教师引导下掌握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并从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实践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梳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和甲午中日战争等事件的背景和过程,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救亡图存所作出的努力和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过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结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和洋务派官僚的奏折等史料,客观全面地论述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局限性,并从中汲取历史教训。(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分析《马关条约》内容,并将其与此前的《南京条约》进行对比,认识19世纪中后期列强侵华加剧的特征,学会在特定时空中客观全面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方法。(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梳理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和反抗列强侵略的具体史实,认识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付出的努力,体会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精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难点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教学方法 历史图示教学法、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课堂讨论教学法、讲授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资源呈现】 【教师活动】 展示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解读材料,提取历史信息。回顾上一课所学知识,了解当时国家内忧外患的大背景,并由此引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展开本课学习。 阅读并分析材料,理解“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的含义。感知这一时期的大背景,准备开始学天国运动。 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材料,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联系教材的“学思之窗”栏目,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新课 讲授 一、农民梦想:太平天国运动
【资源呈现】 问题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怎样的背景之下?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概括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并补充介绍洪秀全的个人经历。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个人因素等。 展示金田起义爆发时间,引出下一问题。 阅读材料,概括材料中所体现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认真听讲,了解洪秀全的个人经历。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背景。 识记金田起义的爆发时间。 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听取教师补充讲解,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太平天国爆发的背景。 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资源呈现】 问题2: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 【教师活动】 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96、97页的两段话,结合地图梳理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高潮到结束的时间线,复习初中所学,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大致过程。 先自主阅读教材,再对照教师出示的时间轴对关键时间点进行勾划,补充遗漏,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大致发展过程。 学生结合自主阅读和教师引导,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大致发展过程。 梳理教材内容,回顾初中所学。
【资源呈现】 问题3:太平天国运动主张建立怎样的社会?能否实现? 【教师活动】 提问学生太平天国运动尝试探索建立怎样的社会。分别出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图文材料,引导学生从两份纲领性文件中提炼出太平天国运动所提出的的社会政治经济主张,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分别探讨其进步意义和无法付诸实施的原因。 在教师引导下阅读概括《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社会政治经济主张,结合其提出的背景,学会辩证地分析其进步意义和局限性,理解这两份纲领性文件无法得以实施的原因。 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概括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张,并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提出的一系列社会政治主张无法实施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资源呈现】 问题4: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教师活动】 先补充介绍洪秀全、杨秀清等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情况,再结合图示简要说明天京事变的经过,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其认识到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分水岭。由此得出太平天国失败的部分原因是领导集团内讧和革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再出示陈旭麓的评论和湘军、淮军、洋枪队的图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内因和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外因是中外势力反动的联合绞杀。并由此得出结论: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的革命走向胜利。 认真听讲,了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情况和天京事变的过程及影响,认识到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部分原因。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材料,结合前文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并认识到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学生通过听取讲解、分析材料,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上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农民阶级无法承担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资源呈现】 问题5:太平天国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活动】 出示清朝职官占比情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清朝高级官员满汉占比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内部政治和权力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重点讲解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的深远影响,提示学生关注即将学习的洋务运动以及之后的“东南互保”和袁世凯势力的膨胀,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阅读材料,分析得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汉族官僚地位逐渐上升这一现象。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引发了清政府内部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结合教师讲解关注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的深远影响。 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变化得出汉族官僚崛起背后的原因,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产生的影响,关注到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二、地主自救:洋务运动
【资源呈现】 问题1: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其根本目的是? 【教师活动】 出示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奏折材料,并展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提问学生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学生回答“自强”和“求富”后,引导其认识到洋务运动虽然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但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结合材料和所学得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复习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并思考得出洋务运动根本目的。 学生根据材料得出洋务运动的口号,并分析出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关联教材和课堂导入部分,复习初中所学知识。
【资源呈现】 问题2:围绕目的,洋务派具体采取了哪些行动? 【教师活动】 依次展示洋务派开展的具体行动,包括创办近代工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组建新式陆海军等,带领学生复习初中所学知识。 与教师一起复习初中所学知识,回顾洋务派开展的具体行动。 学生结合展示内容回顾洋务派开展的具体行动。复习初中所学知识。
【资源呈现】 问题3:洋务派的这些行动有何积极影响?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通过结合刚才所学知识,从措施入手分析影响。小组代表汇报成果后进行点评,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提醒学生关注教材中的表述“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适当补充讲解“近代化”和“现代化”的概念。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结合所学,从措施入手分析洋务运动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结合教师讲解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其认识到洋务运动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资源呈现】 问题4:洋务运动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教师活动】 讲述唐胥铁路修建的小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洋务运动进行时所面临的阻力;再请学生回答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即“中体西用”,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的局限性。由此得出结论:洋务运动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和生产技术,并未触动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其失败是必然的。地主阶级的所领导的洋务运动也无法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了解唐胥铁路修建时的闹剧,回顾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理解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并未触动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学生通过历史故事认识到洋务运动面临的阻碍。 通过结合初中所学知识理解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和失败的必然性。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三、危机四伏: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资源呈现】 问题1:概括当时中国的边疆危机的具体表现。 【教师活动】 展示“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边疆危机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浏览教材,概括这一时期边疆危机的具体表现。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地图概括得出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三个方向面临的危机。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边疆危机的具体表现;通过对照地图,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 使学生熟悉教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资源呈现】 问题2:清政府和中国人民是如何应对危机的? 【教师活动】 先创设历史情境,简要介绍当时清廷内部关于“海防”和“塞防”的争论,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随后出示左宗棠的论断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对于祖国的重要性。 再通过时间轴分别展示西北、西南和东南三个方向的边疆危机的关键时间点,梳理教材内容。强调在新疆和台湾设置行省的重要意义,同时关联宗藩关系逐渐解体这一知识。在讲解日本有关内容时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学习埋下伏笔。 了解海防与塞防之争,结合自己所学发表观点,结合教师讲解理解左宗棠的论断,认识到新疆对于祖国的重要性。 再结合时间轴梳理教材内容,了解这一时期边疆危机的经过和结果。理解在新疆和台湾设置行省的意义。 从海防与塞防之争入手,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 学生通过讨论和学习,认识到新疆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感受到清政府面临列强侵略时的力不从心。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资源呈现】 问题3:概括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师活动】 带领学生阅读勾划教材,结合地图梳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回顾《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直接影响。为深入探讨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做好铺垫。 与教师一起阅读梳理教材内容,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马关条约》的内容和直接影响。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巩固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马关条约》的内容和直接影响。
【资源呈现】 问题4:甲午中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活动】 出示相关材料和分析的框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对中国和对日本两个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产生的影响。组织进行交流互评,着重强调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后,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更多国人从迷梦中惊醒,探索新的救国之路。简要介绍“三国干涉还辽”,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从多方面探讨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日双方的影响。 关注到民族自信心受到打击、更多国人觉醒这一重要的影响。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产生的巨大影响。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其认识到甲午战败与之后的救国探索的关系。
四、国难空前:瓜分中国的狂潮
【资源呈现】 问题1:《马关条约》有何不同?对中国有何影响?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加强侵略的表现及对中国的影响,认识到《马关条约》对中国主权和利益的进一步损害,理解此时中国的半殖民地版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不同之处,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得出《马关条约》对中国主权、利益的巨大损害,认识到此时列强侵华进入了新阶段。 学生通过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认识到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引导学生使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资源呈现】 问题2:此时列强采取什么手段进行侵略?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毛泽东的论述和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进行思考,概括此时列强侵略重点的变化。并补充美国作为后起之秀,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提出“门户开放”这一知识,适当关联讲解此时的国际形势。 阅读教材,结合文字和地图概括得出此时列强进一步加强侵略的表现。 结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联系国际形势进行学习。 与上一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适当关联讲解国际形势,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资源呈现】 问题3:晚清中国的前途在何方? 【教师活动】 先结合上一问题和《时局图》讲解此时列强争相加强侵略,瓜分中国,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再展示材料,讲解此时清政府放宽对于工商业的限制,引导学生思考其影响,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下一课教学埋下伏笔。 结合《时局图》深刻理解此时中国面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再根据教师的讲解了解此时清政府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到新的力量正在酝酿和扩大。 学生通过结合图文材料认识到此时中国所面临的危机和酝酿中的转机。 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小结 作业 【资源呈现】 【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进行本课小结: 围绕“尝试”和“挫折”这两个关键词概括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回忆本课所学知识。 2.布置本课的课后作业: (1)观看央视纪录片《甲午》,从多角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等地学习。查找资料,了解这些留学生的故事,并思考清政府这一举措的影响。 跟随教师思路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完成课后作业。 以关键词串联本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课后作业关联教材的“思考点”,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相关要求,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及掌握情况划分为四个层次。 1.第一层次:能够简述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史实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结合具体史实概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第二层次:能够结合史料,立足时代背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措施、列强侵略不断加剧的表现和影响;能够以辩证的态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影响。 3.第三层次:能够选取合适的史料,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其局限性和失败原因;能够理解革命纲领、奏折、图片等史料的价值,并得出恰当的历史解释,运用史料佐证自己的观点;能够结合列强侵华的具体史实,论证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能够梳理出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探索国家出路的史实,感悟其英勇顽强的精神,涵养爱国情怀。 4.第四层次:能够提取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概括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存在的局限性和探索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历史教训;能够结合列强侵华的具体史实,通过对比、联系等方法,论证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能够运用唯物史观掌握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大背景,分析救国之路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感悟中国人民反侵略过程中的英勇壮举和爱国精神,立足当下,以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立足课标,紧扣教材“学习聚焦”设计教学,充分回应课标要求,体现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尝试”和“挫折”两大主题,将教学内容以问题链的形式展开,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清晰连贯的思路;并尝试挖掘知识点之间、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使问题链的衔接更加紧密。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对甲午战败原因的探讨放在了课后作业完成,对洋务运动的讲解较为简略,未详细讲述洋务运动中后期“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这一内容应结合课后的“学习拓展”适当补充。在问题链的设计方面,应在问题的难度、梯度和设问方式等方面继续优化,充分发挥问题链激趣启思的功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