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教材分析《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第16课。在单元结构上,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上承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启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席卷全国,八国联军侵华,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在教材内容上,本课共有四个子目,分别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瓜分中国的狂潮”“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主要介绍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的努力,列强侵华以及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本课的教学设计将以民族国家和王朝国家这两个概念为中心,将探索作为本课的核心线索。探索的主体分别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探索的内容则是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农民阶级试图改朝换代建立新的王朝国家,而地主阶级则试图通过改良挽救旧的王朝国家,列强的侵略则是对于这些探索的检验,而检验的结果是以王朝国家对抗民族国家的探索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这也为下一课戊戌变法试图建立民族国家的探索做铺垫。学情分析本课的教授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等内容已经进行过深入的学习,学生对这些基本史实也较为熟悉。但初中学习的内容大多停留在事实性知识上,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这样更深层次也更为复杂的问题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去分析历史问题的本质。
教学目标
知道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与结果,说出19世纪60年代以来列强侵华的史实。通过相关史料,运用唯物史观,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通过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结合历史地图,知道边疆危机的相关史实。通过学习反割台斗争并结合相关史料,认识到中国人民为挽救国家危亡的努力,感受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尊严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学难点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高中生耳熟能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起,抛出问题:爱国在现代的含义是什么?总结概括学生的回答后继续提问:在一百七十年前,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爱国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新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中生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内容,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进行导入,贴近学生的认知与生活,有利于导入新课。
一、创造新的王朝国家:农民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 引入新概念:王朝国家材料1:由于广大民众对国家还只是极为朦胧与模糊的认识,他们只有通过王室成员这些具体的形象才能确立起对国家的认同。因而,国王及其王朝便被看作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在这里,君主与国家具有等同的一致性,广大民众也正是通过对君主的热爱与忠诚这样的中介来热爱与效忠自己的国家,忠君与爱国就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问题:这则材料体现了王朝国家什么样的特点。王朝国家的特点是君主等于国家,忠君等于爱国,这恰恰也是王朝国家的局限性。材料2:《斩邪留正诗》洪秀全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过西北江山外,声震东南日月边。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风雷鼓舞三干浪,易象飞龙定在天。问题:洪秀全在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愿望?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他又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愿望呢?在古代,“手握乾坤杀伐权”的只有皇帝,洪秀全的愿望就是取清朝而代之,成为新的皇帝,原因就是“斩邪留正解民悬”。“邪”指的无疑就是清政府,当时清政府的吏治腐败,两次鸦片战争后带来的大量赔款压力悉数压在了老百姓头上,民不聊生。因此,洪秀全希望取而代之,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国家来到达“解民悬”的目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教师结合图片与时间轴,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重要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问题:结合刚才学的内容与教材,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这三个原因必然会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吗?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革命纲领、领导集体的腐败与不团结三方面,再进行反问,紧接着教师用康熙帝、明太祖与汉文帝的例子逐一反驳上述三个原因。材料3:《天父诗》洪秀全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问题:这首诗反映了洪秀全什么思想?上述思想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洪秀全思想的封建性,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局限性。材料4: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 ——《天朝田亩制度》 问题:从《天朝田亩制度》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纲领有什么缺陷?这些缺陷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脱离了当时的现实,根本无法实现,具有空想性。除此之外,这些政策还带有等级制度的色彩,与上面的绝对平均主义自相矛盾。这些权限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在经济方面的局限性。 学生观看图片并阅读材料,解读文献资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结合教师的讲述回答问题 王朝国家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概念。王朝国家的特点是君主等于国家,忠君等于爱国,这恰恰也是王朝国家的局限性。在正式学天国运动之前,先将王朝国家这个新概念及其特点介绍了学生,为后续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局限性做好了铺垫。 由于学生在初中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较为深入,因此此处从简,借助时间轴与地图学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重要事件即可。教师的反问打破了学生的固有思维,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设置了冲突性的情境,唤起了学生探源求真的热情,引发了学生对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更深一层的思考。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应该从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着手,直击问题的根源,着重于探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由此引出后续两则材料,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方面来更好地说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来解释历史问题。
二、改造旧的王朝国家:地主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 1. 洋务运动的目的与指导思想材料5: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买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6: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芳《校邠庐抗议》问题:根据材料1与材料2分别概括出洋务运动的目的与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抵御外来侵略者入侵,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2. 洋务运动的措施 教师以表格与图片的形式呈现洋务运动的措施与成就。3. 洋务运动的影响教师罗列出义务运动的四条影响。问题:地主阶级对旧的王朝国家的改造有什么作用?由问题地主阶级对旧的王朝国家的改造的作用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对洋务运动成果的检验——边疆危机与甲午战争。边疆危机教师结合历史地图讲解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的进程与结果。问题:地主阶级的探索最终成功了吗?经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与中法战争中,清政府虽然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但是也不至于一败涂地,可见地主阶级对旧的王朝国家的改造起了一定的作用,回应了“地主阶级对旧的王朝国家的改造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继而又马上提出新问题:既然地主阶级的探索起了一定的作用,那么他们的探索最终成功了吗?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又引发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继而引出了接下来的甲午战争。引入新概念:民族国家材料7:(近代)中国所面对的,是若干成熟的民族国家,它们与中国最大的优势,不仅表现在技术、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把这些优势变成一个整体的综合能力,这个综合能力就是现代民族国家。……在这个意义上说,当时的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是“民族”危机,这个危机的含义是:与和西方列强对抗,要把中国各种族、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转变成一个思想的和利益的“共同体”。 ——徐迅《民族主义》问题:这则材料体现了民族国家什么样的特点?民族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是思想与利益的“共同体”,这恰恰就是民族国家优于王朝国家的地方。甲午战争教师结合历史地图讲解甲午战争的过程与结果。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师展示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涉及的领域与具体措施的两个表格,让学生通过表格,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由此来探究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问题: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涉及的领域有什么不同?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措施力度有什么不同?洋务运动主要集中在工业、教育与军事等领域,忽视了更为基础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明治维新则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在整个社会的范围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洋务运动的措施仅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停留在器物上,并未触及任何旧的制度与思想。明治维新的措施则是直接对旧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以政治制度为例,明治维新废除了幕府制度与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平民化和平等化,建立了一个君主立宪制的民族国家。材料8:1876年李鸿章会见日本驻清大使森有礼说:“阁下赞赏模仿欧风,废弃旧来服制,犹如将自国的独立委身于欧洲的制度,岂不是遭人唾弃、羞耻之事?我国决然不会进行如此变革,只是不得不在武器、铁道、电信等机械方面,积极吸收西洋的东西。” ——《李文忠公全集》材料9:李鸿章还是属于封建“体”里的人,他本身并没有超出这个封建的“体”,他只是从封建体里绽开了一个裂口。——胡绳《迈向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问题:“决然不会进行如此变革”反映李鸿章的什么思想?结合材料二分析,他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什么?反映了李鸿章坚决维护封建帝制与传统文化观念的保守思想。结合材料二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体现出了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局限性。材料10:因此,洋务企业与“官场”无异,若投资洋务实业的商人不谙“官场”世情,那么须臾间将无立锥之地。此外,李鸿章或许另有别图...其个人及其府衙无节制的用度亦亟需开源。——《清末洋务实业的创办歧途——以上海机器织布局历次改组为例》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洋务企业有什么缺陷?这些缺陷反映出了什么问题?洋务企业采用了封建衙门的管理体制,制度腐朽落后,且洋务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贪污腐败、中饱私囊。这些缺陷反映出了地主阶级在经济方面的局限性。 学生观看图片并阅读材料,解读文献资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结合教师的讲述回答问题 地图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素材之一。教师结合历史地图讲解左宗棠收复新疆与中法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将这两次事件定位在特点的时间与空间框架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将民族国家这个新概念及其特点介绍给学生,为后续分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蜕变为民族国家的优越性以及康有为等人意识到民族国家的优越性后转向建立民族国家的探索做好了铺垫。 两个问题都是关于不同点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提取信息并比较差异。两个问题由表及里,形成了一个自然的问题链,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继而引出了对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即地主阶级局限性的探究。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方面说明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锻炼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民族国家的瓜分狂潮:王朝国家探索的失败 台湾割让与反割台斗争教师结合历史地图与爱国将领丘逢甲的故事介绍反割台斗争的过程与结果。材料11:春愁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12:“全台非澎湖之比,何至不能一战?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 ——唐景崧(台湾巡抚)问题:从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割让台湾持什么样的态度?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台湾割让的痛心与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抗侵略的决心。列强瓜分狂潮材料13:作为中国抵抗日本时斡旋有功的谢礼,德国直接要求中国割让山东青岛南岸的胶州湾……俄国要求类似的租约并获得了先前才帮清朝挽救回来的旅顺和大连……法国不甘落后,租借了广州湾。 ——《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材料14:1895年,清政府决定将民用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盛宣怀承包汉阳铁厂,1913年抵押于日本;张翼承包开平煤矿,1900年落入英国人之手。 ——彤新春《晚清中国道路》问题: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列强是如何瓜分中国的。列强在政治上纷纷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在经济上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抢夺路权和工矿利权。材料15: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16: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民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 ——陈独秀《说国家》(190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民族观与国家观有了巨大的飞跃。国家不再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爱国也不再等同于忠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国事为己任,自发地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由此而发轫的民族国家观念开始取代传统中国的族类思想和“天下”观念,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了。 学生观看图片并阅读材料,解读文献资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结合教师的讲述回答问题,感受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与前人为了抵御外侮、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家国情怀 在生动的故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与责任感。
课堂小结 农民阶级创造新的王朝国家与地主阶级改造旧的王朝国家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最终都宣告失败,以英法俄日为首的一批民族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亡国灭种之际,一批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反思:王朝国家的模式已经不适合机器轰鸣的新时代,无论是创造一个新的王朝国家还是改造旧的王朝国家都无法跳出王朝国家自身的局限性,唯有脱胎换骨,向民族国家迈进才能真正挽救民族危亡。由此,这些有识之士再次开启了新的救亡图存的探索。课后作业:观看电影《一八九五》,感受中国人民在反割台斗争中不甘屈辱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 结合王朝国家和民族国家这两个核心概念概括本课主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为下一课中戊戌变法向民族国家靠拢的探索做了铺垫,有助于学生理解。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