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本次辛亥革命课程教学活动以2017年版课程标准为导向,结合课本内容,根据“危楼与柱子”——清政府的困境与自救、“暴力革命”——辛亥革命的条件、“新的开明的政府来替代这个旧政府”——辛亥革命的过程与影响的主要思路进行教学。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基于这一点本课侧重分析在20世纪初的中国,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民主政治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学习本课对学生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理解较困难,因此在教授本课时应在梳理基本史实之上,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和讨论分析等方式,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本课的课标为“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因此,本课应在带领学生梳理巩固辛亥革命基本史实之上,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三民主义内涵,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性,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本课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学习已经对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有了初步了解,但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史料实证的能力不强。2.思维模式: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比较、分析材料的能力,但缺乏联系前后各历史事件进行历史意义分析的能力,尤其在历史事件的时空观念上难以把握。3.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影片《辛亥革命》会对本课知识有一定兴趣和自我思考,因此在授课时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发表看法,进行交流讨论,以增进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教材分析本课位于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内容包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部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它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来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里程碑。本课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还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辛亥革命的形成条件,过程及结果,辩证看待其意义。知道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能够从文字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了解民国的建立、清帝逊位、约法颁布,通过分析地图,理解辛亥革命的成拜落到袁世凯手中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通过对史料的研究,结合课本,与同学合作交流,辩证看待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认识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感悟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主革命过程中的英勇无畏和献身精神。(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辛亥革命兴起的必然性和前期准备;中华民国的建立和辛亥革命的过程(本课重点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理解教学难点的基础)(二)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缺乏分析和归纳能力,故将其列为难点)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考虑到高一学生现状,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培养思辨能力和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法;史料研读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素养,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板书设计
第19课 辛亥革命“危楼与柱子”——清政府的困境与自救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暴力革命”——辛亥革命的条件组织条件:资产阶级团体、政党形成军事准备:一系列起义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经济条件:民族资产主义发展有利时机:保路运动“新的开明的政府来替代这个旧政府”——辛亥革命的过程与影响武昌起义 三大成果 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孙中山在1904年写道:“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恐怕反而会加速它的倒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以一个新的开明的政府来替代这个旧政府。”【教师提问】孙中山先生口中的“几根小柱子”指的是什么?“以一个新的开明的政府来替代这个旧政府”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提前预习课本,结合已学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用历史人物的话导入新课,既创造了历史情境,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感受到清政府的危局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性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一、“危楼与柱子”——清政府的困境与自救 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从清政府所受的屈辱,应对的措施和结果三个方面来概括“天朝梦未醒——自强梦破灭——维新梦幻灭”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空前严重,年迈的中国在耻辱中迈入崭新的二十世纪。并且指出两条救亡图存之路——“清政府自救”和“民间革命运动”。通过对材料研读,归纳清末新政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四个方面的政策内容,指出清末新政的失败是必然的,由于政权掌握在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但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条件。带领学生分析列举的《钦定宪法大纲》内容,让学生意识到预备立宪是“立宪其名,专制其实”,资产阶级立宪派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回顾清政府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应对措施分析材料,归纳清末新政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四个方面的政策内容跟着老师分析列举的《钦定宪法大纲》内容,认识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不可能挽救危局。 1.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2.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当中,促进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巩固,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暴力革命”——辛亥革命的条件 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简要说明辛亥革命兴起的组织条件——资产阶级团体建立和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通过列时间轴和列举主要起义的方式以及地图,分析辛亥革命的军事准备,让学生感受革命者在一次次起义失败再起义中坚持不懈,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依据图文材料讲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教师设问】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学思之窗和材料内容,分小组讨论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答案展示】通过阅读两段材料,了解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的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作用:清政府调集湖北兵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武昌兵力空虚,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斗志。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3.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思考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小组讨论交流并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根据课本内容及理解自主归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原因和条件。课后探究辛亥革命的必然与偶然,并写下观点及原因。 1.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2.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在历史的娓娓道来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让学生感悟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主革命过程中的探索和献身精神。从而培养家国情怀。
三、“新的开明的政府来替代这个旧政府”——辛亥革命的过程与影响 1.屏幕展示武昌起义的图示地图,通过分析时间得出武昌起义过程非常迅速,革命热情高涨的结论。教师补充:武昌起义的特点有迅速,代价小,武昌起义胜利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2.展示中华民国的建立,清帝退位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图文史料讲解民主共和的三大成果及其重要意义。3. 【教师提问】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掌控形势,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但是袁世凯后来在北京就任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原因。【答案展示】4.分析史料图文,带领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俗四个方面归纳总结辛亥革命的影响:从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上,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革。5.带领学生分析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内容摘录,了解辛亥革命时尊孔复古的色彩和守旧官僚、守旧行为以及守旧思想仍然存在,再结合董必武的话,帮助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存在局限性,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也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1.认真听讲,记好笔记,理顺武昌起义的过程,并从材料中找到特点。思考讨论其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2.多角度思考,运用史实史料,形成尊重历史发展规律,辩证看待问题的历史观念,加深对唯物史观的认同。3.认真思考,分析地图。4.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做好笔记。 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历史发展规律,辩证看待问题的历史观念,加深对唯物史观的认同通过地图分析,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读能力。课堂讨论有利于学生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启发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不易,多方面认识当时民族危机的严重和革命者的伟大,激发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通过评价辛亥革命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革命性质的界定根源于社会客观实际,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把握。
课堂小结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为目标,做了一系列组织上、理论上、思想上和军事上的准备,最终发动了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2000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做好笔记,梳理本课内容,查漏补缺,提升思想觉悟。 帮助学生梳理本课内容,提升学生对本课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讨论探究,抒发情感,落实家国情怀这一学科素养的渗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将会总体达到教学预期效果,重点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会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将会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提高。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讨论不够激烈等,还需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多加改进和完善。
失败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