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6:3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辛亥革命——追寻孙中山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人物主线教学”是主线教学的一种模式,主线载体借助的是人物,即历史教学中“以人带事”法的特殊应用。以“人”为切入点进行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复原历史语境,促进学生理解历史,对历史事件做出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此外,还可以增强历史的共鸣,让学生重回历史现场,体会到历史时空的具体性和生动性。本课通过呈现“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的所言、所想、所为等将教学内容进行串联,引导学生探究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与局限。此外,本课还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旨规,建构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提高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整合能力,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在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客观、辩证地认识辛亥革命的偶然与必然、意义与局限,并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优越性,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结合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和教材内容来看,课标在识记层面,要求学生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层面,要求学生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18课《辛亥革命》。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中华民国的开篇历史,上承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下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因此,本课的讲解关系到学生对前面课文的进一步加深理解,明白辛亥革命为何发生,也为下一课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绝望”与“希望”埋下伏笔。此外,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的高潮,这对于理解下一单元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也大有裨益,能够使得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是时代的召唤,从侧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本课共分三个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子目,教材分别介绍了封建地主阶级和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努力,前者通过“改革”以自救,后者通过“革命”实现“振兴中华”。第二子目,教材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展现了革命的进程。第三子目,教材言简意赅地阐释了辛亥革命的意义、性质和历史局限。这三个子目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展示辛亥革命的背景、历史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学情分析已知: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辛亥革命”、第10课“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本课有一定相似性。初中教材主要阐释了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的内容、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一系列具体史实,学生已对基本史实有所认识。想知:学生通过对上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认识到清政府的堕落与无能,渴望能够推翻清政府,能够实现“振兴中华”。因此,他们对于探究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未知:学生对于清末新政非常陌生,不清楚1901-1911年改革与革命之间的赛跑,也不了解当时声势较大的立宪运动。学生的史料解读功底不够,唯物史观仍在形成中,历史解释能力较弱,不能够完全把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局限。能知:通过以往历史学习,高一学生已具有一定阅读史料、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能够在革命与改革的赛跑中认识辛亥革命的偶然性,能够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历史时序、阅读分析图片和史料,从长时段和短时段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了解三民主义、清末新政、立宪派等基本史实,感受革命志士“为天下谋永福”的高尚情怀,从而理解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2、通过阅读地图、梳理历史时序和解读表格史料,了解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等主要内容,理解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建立过程中相关重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辛亥革命走向妥协的原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解读史料,能够客观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优越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确立依据】“依标托本”,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标要求和本课相关内容的初高中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等,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南京临时政府妥协的原因、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突破方法】根据学情分析及教材内容等确立教学难点,学生在文字史料、表格等材料的帮助下,尝试突破。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历史时间轴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以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为主,以讲授法为辅。【择用说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设置:出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片段。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问题1:这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愿望? 预设:振兴中华。问题2:孙中山想要如何实现“振兴中华”?预设:革命问题3:孙中山为何要通过“革命”实现“振兴中华”?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联系时事导入本课,激发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设置多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最后一个问题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本课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一、必然与偶然——革命是必然,抑或偶然? 问题1:孙中山为何要通过“革命”实现“振兴中华”?①教师借助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前百年所发生的事件。教师点拨:这是一段半殖民地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带领中国逐渐走上现代化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历史已经向我们宣告改革无法振兴中华,只有革命才是必然! 问题2:孙中山为“革命”做了哪些准备?①展示图片史料预设:组织准备包括1894年成立同盟会、1905年成立兴中会;思想准备包括宣传革命思想、提出三民主义;军事准备包括反清武装起义。②展示连线题和《民报》发刊词。预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主张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创立民国是民权主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主张核定低价、涨价归公。三民主义针对当时中国存在的专制、满清贵族压迫、列强侵略等问题确立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的目标,反映时代需求和人民愿望,但是对民生问题不够重视,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提问:正是在三民主义的理论指导之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进行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起义,是什么?预设:黄花岗起义。过渡:在黄花岗起义中,24岁的林觉民牺牲了。在参加起义前,林觉民给他的妻子陈意映留下了一封绝笔信,这就是著名的《与妻书》。③展示《与妻书》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林觉民的情怀。材料四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节选自林觉民《与妻书》教师点拨:然而,林觉民的故事并不是一个个例。当时,许多革命志士为了成就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其中,就有20岁在狱中去世的邹容,32岁在起义中牺牲的秋瑾,以及34岁为起义献身的徐锡麟。正是因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革命才能够胜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的艰辛与付出。问题3:“革命”是救亡图存的唯一道路吗?①引导学生回顾甲午战争之后的历史事件。教师点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却败给了日本这样一个岛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非常愤慨,在他们的推动下,戊戌维新运动应运而生。然而这场运动却被慈禧太后亲手扼杀。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被迫逃亡西安。在旅途中,她终于意识到清王朝必须通过改革,方可自救!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清政府就开始了1901年的什么改革?预设:清末新政教师点拨:所以,从1901年开始,一直到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与改革展开了激烈的赛跑。因此,虽然革命是历史的必然,但是革命并不是当时救亡图存的唯一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问题4:“改革”之路如何开展?①教师同步革命的时间轴,呈现改革与革命的赛跑。预设: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倡导创办工商企业、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教师点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在一个事物的母体之中,会孕育出推翻它的力量。在清末新政的母体中,同样在孕育着推翻清王朝的力量。清政府通过编练新军,新军淘汰了旧军,而这些新军却将枪口对准了清王朝;通过创办工商企业,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而他们正是革命的重要力量;通过教育改革,一批新式知识分子诞生,他们却成为了反封建的斗士。提问:因此,清末新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预设:加速了革命的到来和清王朝的颠覆。教师点拨:新政的初衷是清王朝的自救,然而却种瓜得豆,将王朝推向了灭亡的边缘。究其根本,是因为新的经济方式、文化观念不可能维护旧体制!②呈现时间轴预设:1906年开始预备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1911年组织皇族内阁。提问:在清末新政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有一波人,对新政充满了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他们是谁?预设:立宪派。提问:立宪派是由戊戌维新运动的维新派演变而来,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立宪,具体有哪些?预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是此路不通。提问:阅读1911年皇族内阁成员名单,思考皇族内阁有怎样的特点?预设:成员多为满洲皇族。教师点拨:因此,本来对新政充满希望的立宪派非常失望,他们意识到清政府并不是真心诚意要立宪,所以转而支持革命。 ①回顾所学,从长时段思考孙中山坚持革命的原因,认识辛亥革命的必然性。①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完成表格。②阅读《民报》发刊词,完成“三民主义”连线题,并对三民主义做出评价。③朗诵《与妻书》,谈谈从中感受到了林觉民怎样的情怀。①回顾所学,回答问题,认识辛亥革命的偶然性。①结合教材“历史纵横”,概括清末新政第一阶段的内容,试评其影响。②结合教材,概括清末新政第二阶段的事件,了解声势浩大的立宪运动。 1、调动学生过去所学,用时间轴梳理历史事件,指导学生建立历史的时序性;学生从长时段梳理辛亥革命的背景,从而认识革命的必然性,培养唯物史观。2、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片史料,自主学习,掌握同盟会、兴中会、三民主义、反清武装起义等基本史实;通过对《民报》发刊词的解读,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自己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通过对林觉民、邹容、秋瑾、徐锡麟的相关事件的了解以及诵读《与妻书》,学生能够感受革命志士的高尚情怀,懂得感恩,向他们靠拢,形成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3、调动学生所学,延用时间轴的方式,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通过对过去史事的把握,学生能够理解辛亥革命的偶然性,落实唯物史观。4、教师将改革与革命历程的时间轴合并,学生能够对1901-1911年改革与革命的赛跑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对清末新政与清王朝灭亡关系的解读,学生能够理解新的经济方式、文化观念不可能维护旧体制,落实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素养。
二、革命与妥协——革命何以走向妥协 问题1: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经历了怎样的进程呢?①呈现辛亥革命形势图预设:1911年5月发生了保路运动,四川的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成为了武昌起义的导火索。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胜利后两个月内,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因此,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共和政体就此产生。2月12日,在袁世凯的施压下,清帝逊位,清朝灭亡。2月15日,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呈现《中华民国临时约》的部分原文,引导学生分析各条款所反映的信息,解释责任内阁制的含义。材料六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预设:第二条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四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司法权属于法院,行政权属于国务员和临时大总统;第四十五条体现了责任内阁制,总理权力大于总统,总理拥有最终决定权和一票否决权。提问:孙中山一直都特别推崇美国的制度,而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孙中山为什么要设置责任内阁制呢?我们可以从约法颁布的时间中窥得一些线索。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就在这前一天,也就是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这说明孙中山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是什么?预设:限制袁世凯权力,防止袁世凯专权。提问:这说明孙中山并不信任袁世凯,既然如此,孙中山为何要把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呢? 过渡:实际上,孙中山有自己的苦衷。问题2:孙中山有何苦衷?①呈现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预设: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总支出大于总收入,说明其正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海陆军费的开支特别大,说明它面临很严重的军事压力。没有地方上缴中央的税,这实际上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并不能有效控制地方,因为自太平天国以来地方督抚权力不断上升。还缺了关税,因为列强趁着中国闹革命攫取了海关税款,采取某种方针确保关税不能够为革命党用作军费。这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得到列强的支持。所以,南京临时政府面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种种困境。 ①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找出辛亥革命的关键时间节点,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②分析解读史料,归纳条款所反映的原则,理解责任内阁制。①分析表格,谈谈表格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1、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结合历史地图,学生能够把握革命进程中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通过阅读、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条款,了解约法的目的和内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2、通过阅读、分析“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收支统计表”,理解革命走向妥协的原因,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三、成功与失败——革命是成功,抑或失败 问题1:孙中山何以言辛亥革命之“成功”?①呈现1912年孙中山的言论材料八 “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预设:1912年的孙中山认为革命是成功的,因为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问题2:辛亥革命之“成功”还体现在什么方面?①呈现材料②呈现表格,总结归纳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问题3:孙中山何以言辛亥革命之“失败”?①呈现1923年孙中山的言论材料十一 “人民不但是没有享民国的幸福,并且各省发生战事,到处都有兵变,年年都是受痛苦。这是什么原故呢?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 ——《孙中山全集》第8卷②呈现1924年孙中山的言论材料十二 “中国之情况不但无进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 ——《孙中山全集》第9卷预设: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问题4: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①呈现史料预设:辛亥革命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①阅读史料,根据史料回答“孙中山何以言革命之成功”这一问题。①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回答问题。②从反帝反封建的角度理解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①认识1923年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②阅读史料,解释“孙中山何以言辛亥革命之失败”。①阅读史料,结合所学,小组讨论思考革命失败的原因。 通过孙中山的言论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分析史料、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贯彻落实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课堂小结 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材料十五 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师点拨:辛亥革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孙中山在有生之年也并未实现“振兴中华”的愿望。但是,中国共产党规避了辛亥革命的局限,组织严密、纪律严格,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最终接过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接力棒,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与导入相互呼应,联系时事,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与伟大,培养对党、对国的热爱与拥戴之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史料创设情境,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本课追寻孙中山的足迹,以人带事,主要解决了三大核心问题,“辛革命是必然抑或偶然”“辛亥革命何以走向妥协”与“辛亥革命是成功抑或失败”,每个大问题之下又包含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小问题。本课注重落实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时间轴的多次呈现,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脉络;通过对必然与偶然的分析,以及对辛亥革命成与败的辩证评价等,落实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对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的了解以及对中国共产党优势的认识,培养家国情怀的素养;通过对《民报》发刊词等史料的分析,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形成自己的解释,着重培养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但是本课在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课的教学方法虽是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但是设置的问题缺乏开放性,这些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的,并不是由学生自主生成的。再者,在无生试讲过程中,出现了语速略快、不能很好地把教学设计中的预设呈现出来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需要不断改进。
材料六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