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6:3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课标要求可知,本课的学习要点主要包括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评价。本课将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合理整合教材内容为基础,分庚子之变,三方角逐、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道阻且长,是成是败三个部分进行新课的学习,通过情景再现、问题设计等多种方式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局限等内容贯穿起来,突出重难点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从单元上看,本课是第六单元第一课。既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延续,也为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单元包括第19课和第20课两课内容。这两课按照时间线索展开,构成紧密的逻辑关系。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辛亥革命也是亚洲民族觉醒的典型代表,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从内容上看,教材中介绍的辛亥革命是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期间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较多,因此,要注意内容的取舍,聚焦重难点。本课设置的三个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影响。从与初中教材相比上看,高中教材主要以时间为主要线索勾画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并且增加了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清政府的腐朽和实质,理解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教材还增加了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和局限的相关内容。(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的优势在于思维比较活跃、在初中对本课相关知识已有了初步了解、经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已对评价历史事件有了初步体验;但同时他们在初中的学习深度不够,且知识储备有限。因此,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更深入、更全面的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分析,了解当时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的不同举措,再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以孙中山为主线,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过程、分析三民主义的内容,论证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核心素养培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通过对辛亥革命结果有不同历史解释的材料的分析,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认识到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差异性,提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能力。(核心素养培育:历史解释)3.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的奋斗历程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结合当代事迹,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意识。(核心素养培育: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历史局限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史料、多媒体资源(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史料研习、课堂讨论、情境创设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不同时期同一地点的两张图片对比引入新课。 思考: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偶然吗?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以学生身边的历史旧址导入新课,并提出两个本课的核心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过渡 通过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启发学生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背景。 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体会当时中国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社会背景。 将19世纪20世纪初的中国置于当时世界的历史潮流下;同时引导学生从朝廷、改良、革命三条主线出发思考武昌起义的社会背景,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
一、庚子之变,三方角逐 (一)内外交困,旧邦自救.带领学生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清末新政的主要过程和内容,启发学生分析两则文字史料。 结合材料,思考清末新政有何作用,为何没能实现“自救”? 学生在史料分析的过程中理解只有推翻腐败无能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同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立宪改良,骗局暴露引导学生梳理课本内容和相关史料,分析立宪派的改良措施的本质。 1.梳理课本内容,知道立宪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和发展过程。2.通过史料分析,理解立宪派的改良措施是一种骗局。 1.这部分内容使学生理解把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的改良是行不通的。2.同时也引出对后一部分革命派相关内容的学习。
(三)新潮涌起,革命前奏1.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主线,根据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孙中山思想的变化2.以时间轴的形式,引导学生对革命派为革命所做的前期准备进行线索性的梳理3.在归纳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本的学思之窗,引导学生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 1.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孙中山思想从改良走向革命的过程。2.结合课本内容,梳理革命派的行动过程。3.思考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与局限 1.在理解孙中山的思想发展过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2.锻炼学生的信息概括和提取能力。3.在思考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革命爆发,武昌首义以时间轴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梳理武昌起义的前因后果。 利用时间轴、历史图片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基于前面对于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的学习后,引导学生理解在必然性的背景下,理解武昌起义爆发的偶然性。
二、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一)旧邦新造,民国初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回答民国初建的基本概括 阅读并梳理民国建立的时间、地点等基本内容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问题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民国初建时的基本概况;展示中华民国的国歌国旗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各方妥协,南北议和1.展示当时各方对袁世凯的态度,引导学生探究袁世凯取得政权的原因,2.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过渡下一个学习内容——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夺得政权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面临什么样的危险,孙中山为此又做了什么努力? 根据史料分析各方对袁世凯态度,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才是袁世凯取得政权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文献史料的分析,努力重现当时各方对袁世凯的真实态度,分析袁世凯取得政权的原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三)揖美追欧,因人设法1.引导学生分析约法的主要内容,思考约法体现了哪些民主和政治原则。2.通过分析中华民国的架构,引导学生理解“揖美追欧”的含义。 1.通过分析,理解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和政治原则的内涵2.通过联系初中所学美国和英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尝试在历史的横向联系中理解“揖美追欧”的含义。
三、道阻且长,是成是败 1.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和两则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不同历史解释的分析,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2.在理解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之处又有其历史局限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通过史料深入具体地理解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个方面的成功之处、通过近代和现代两段史料强调其历史局限。3.结合材料将辛亥革命放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长时段来思考,引导学生结合后续的相关史实来思考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给后来的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展示课本中提到的林觉民《与妻书》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志士的奋斗历程和坚定信念,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1.通过对两段对于辛亥革命结果有不同历史解释的材料,体会对同一历史史实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并能发现各种历史解释的异同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加以分析。2.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实证意识,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在教师创设的历史情境中,感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革命志士的坚定信念与流血精神。 将辛亥革命放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长时段中进行思考,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最后在感受革命志士的坚定信念,树立责任意识的过程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本课的优点在于,贯彻启发性教学、凸显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突出、逻辑性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核心素养全程性问题、师生活动灵活性问题、资源运用实效性问题。在之后的教学中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加以改进。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