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6:3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做出了这样的标准要求: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第一课教学内容。在教材编排上,第25课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之一,而“向社会主义过渡”则为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揭开了历史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之后中国历史的主要内容无不是在新中国成立并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基础的前提下开展的。(二)本课内容:本课包括四个子目,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展现了1949年到1957年中国历史的概貌,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多个领域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建立基本政治制度,发挥国际影响力,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本课范围广、容量大,内容丰富,但是主题明确,就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国际局势风云激荡,国内百废待兴的背景下,如何选择发展道路开展国家建设,如何立足国际。因此,要立足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家国情怀”为出发点,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体系化。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一)已知:通过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抗美援朝》,第3课《土地改革》,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5课《三大改造》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 、军事等领域的重大举措。本课教学应该在回顾这些史实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二)未知: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事业分课讲授,使得高一学生尚未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内外的决策有系统的认知。学生虽然了解了各个史实,但还没认识到这一时期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尚未认识到这些事件对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深远影响。(三)想知: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精神较强,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如何巩固政权,如何准备并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兴趣强烈。(四)能知:学生能够阅读史料、图片,归纳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的历史作用,总结新中国建立的各项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认识政权巩固对国家长远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新中国外交政策对于中国以崭新姿态立足国际舞台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1945到1949年的时间轴,了解新中国建立前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分析出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形式纷繁复杂,国内局势百废待兴的时代背景。(时空观念)2.通过阅读史料和小组探究的形式,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归纳总结出人民政协和《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建立的重要作用,并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并结合与剿匪镇反、土地改革、上海经济战、抗美援朝等相关材料,了解新中国如何通过国家强力,在经济和军事层面巩固自身政权,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长远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结合当下时政,感受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4.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重大的外交事件,了解新中国建立后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5.通过阅读史料和填写表格等形式,了解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具体方针,以及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通过阅读“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示意图”,了解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特点、意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教学难点巩固政权的斗争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资源呈现】以毛泽东进京赶考的文字材料和陈承齐所作的《进京赶考》油画作为导入。【教师语言】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决定将党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告别前来送行的父老乡亲,离开了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离开之际,毛泽东对身旁的周恩来幽默风趣地说道,我们这是在“进京赶考”,“赶考”之路困难重重,“进京”只是漫漫“赶考”路程的第一步,“赶考”路上的困难有哪些?我们党又是如何应对“赶考”路程中的难题的呢? 阅读课本和学习目标,熟悉本节课的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以历史典故“进京赶考”为引子,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对“进京赶考”典故的解读,为本课教学埋下线索同时也是为本课小结作铺垫。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时代背景【展示材料】20世纪中叶中外大事记(部分)时间轴(部分)【教师提问】阅读上述时间轴并结果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时代背景,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教师总结】1.国际: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政策。 2.国内: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社会百废待兴,农民穷苦,经济落后,综合国力不强。【教师过渡】此时的世界,纷繁复杂,面临着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应运而生。新中国的成立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资源呈现】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图片【教师讲授】首先是新中国的筹建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第一届政协于1949年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确定了国名、国都、国旗、纪念和代国歌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资源呈现】展示文字材料和《人民日报》关于人民政协会议的相关报道和与会代表名单材料一: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教师提问】请大家阅读材料,思考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它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发挥着怎样的独特作用。【教师总结】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独特作用: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承担着筹建新中国的任务。特点:与会代表涵盖中共、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特邀代表等,代表具有广泛性,由此可见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团结合作建国。【资源呈现】《共同纲领》图片以及相关内容【教师提问】这第一届政协上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也就是《共同纲领》,这一文件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作用呢?【教师总结】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纲领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共和国的“出生证”。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资源呈现】开国大典原始影像【教师语言】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这一段视频来重温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活动探究】新中国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可以从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国内意义与国际意义几个角度进行探究。【教师总结】【教师过渡】进京赶考第二步,便是要在人民政权建立后,巩固人民政权。 阅读时间轴并结合所学知识,整理概括新中国成立的时代背景并回答教师问题。阅读相关文字和图片材料,分析思考人民政协会议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以及《共同纲领》的性质和作用,回答教师问题。观看开国大典原始影像,重温开国大典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并形成结论,回答教师提问。 以时间轴的形式分析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将新中国的成立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通过展示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材料,提高学生提取和概括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通过播放开国大典原始影像,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历史时刻,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入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素养。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资源呈现】“一个政党掌握政权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巩固和延续政权,这是理所当然的执政规律。” ——张荣臣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p160-162,指出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答案预设】经济上,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军事上,剿匪镇反、抗美援朝。剿匪镇反【资源呈现】《厦门日报》创刊号对厦门解放进程的报道图片以及文字材料【教师讲授】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反革命武装仍然猖獗,威胁着初生的新中国。材料。剿匪镇反有力扫除了反革命残余势力和反动组织,为巩固新生政权,开展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资源呈现】土地改革背景相关文字材料、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事件时间轴【教师讲授】讲述土地改革的背景和历程,并分析土地改革的影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教师提问】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怎样理解这句话?【答案预设】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把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稳定物价(1949年-1952年)【课件呈现】【教师讲授】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在城市也有相应的措施。在这一时期,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的不法行为导致物价上涨,市场混乱。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来进行调整。首先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银元之战”即人民政府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打击银元投机活动,使人民币得以成功占领城乡市场,“米棉之战”中人民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打击米棉投机活动,完全掌握了市场主动权。“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稳定物价,掌握市场领导权,其实质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主导权。在此基础上,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课件呈现】【教师讲授】在国内,党和政府通过剿匪镇反、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来巩固人民政权,但是此时,国外环境对初生的共和国也产生着极大的威胁。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朝军民的团结抗争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教师总结】抗美援朝的影响①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②沉重打击美国侵略势力,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课件呈现】【教师语言】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众多的英雄功臣和集体,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聚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山川同念,盼英魂归来,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近些年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陆续回国。【教师过渡】有利的外部环境对于巩固人民政权、进行国家建设至关重要。在这一时期新中国进行积极的外交活动,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国家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阅读课本,并找出相关史实,回答教师问题。跟随教师的讲述了解剿匪镇反的相关史实、土地改革开展的背景、历程和影响、稳定物价的背景、“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以及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措施、抗美援朝的背景、影响等相关基本史实;在了解相关史实的基础上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理解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回答分享;通过英雄事迹,感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总体认识,利于后面关于各个举措的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该部分的相关史实,为进一步的思考铺垫;通过问题探究,理解土地改革的性质和意义,培育历史解释素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感悟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课件呈现】【教师讲授】在理论层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个方针。教师具体讲授每个方针的内涵与意义(课件中呈现)。(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课件呈现】【教师讲授】讲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过程,并分析展示的相关材料,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师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中国外交的成熟。【教师过渡】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新中国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外交活动,也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最具代表有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课件呈现】【教师讲授】讲述日内瓦会议召开概况、特点、议题、结果以及作用等相关内容。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4月)【课件呈现】【教师讲授】讲述万隆会议召开概况、特点、方针以及影响等相关内容。重点讲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内涵,“同”与“异”分别体现的方面。【教师总结】“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教师过渡】在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后,便要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跟随教师的讲述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该部分的相关史实,理解该部分的重要概念和历史名词。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课件呈现】【教师讲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到,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也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人民政权,也就是我们前面所学到的建立与巩固人民政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这一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渡时期,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也就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各项工作开始陆续展开。(二)“一化三改”: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资源呈现】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教师提问】观察一五计划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思考“一五计划”实施具有哪些特点?【答案预设】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教师总结】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重工业自身特点;重工业基础薄弱;巩固国防的需要;借鉴苏联经验;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原因: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便于工业化建设;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国防建设的需要。【教师过渡】一五计划重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要变革生产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一化三改”: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资源呈现】通过表格呈现三大改造主要内容【教师讲授】根据表格内容,讲解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教师提问】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答案预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必须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教师总结】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教师过渡】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也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课件呈现】【教师讲授】教师讲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五四宪法的性质和体现的原则。 跟随教师的讲述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以及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五四宪法等相关史实和重要历史概念;通过观察观察一五计划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思考“一五计划”实施的特点,并凝练语言,进行回答;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三大改造的性质和意义。 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该部分的相关史实,为进一步的思考铺垫;通过观察观察一五计划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思考“一五计划”实施的特点,培育学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通过问题探究,理解三大改造的性质和意义,培育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
课堂小结 【课件呈现】教师结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跟随教师思路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梳理本节课主要内容,回扣课堂导入。
教学反思
结语缺乏价值的上升,首尾呼应不够紧凑。课程当中的探究问题设置过于简单,缺少思辨性。整体上教师的讲授偏多,学生的活动设计较少。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