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历史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渗透情感与价值观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是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刚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第1课,两宋时期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本课内容较多,所以我采用梳理线索的方式。以“国家基调”为本课的主线,让学生迅速捕捉本课的知识逻辑和主干内容。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政治史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对宋朝政治和军事相关知识点的兴趣,同时启发学生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深度思考。本课以“国家基调”的由来、表现、调整、延续为线索,探讨两宋的政治与军事的新变化,以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并透过事件表象认识历史本质,进行辩证客观的历史解释,学习历史人物救国济民的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两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密不可分,军事从广义上讲又属于政治史的内容,所以在授课中更应注重政治领域的新变化。同时要注意认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新变化,要把宋朝的制度设计置于宋朝的立国环境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 2.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两宋时期的政治与军事。通过学习两宋政治的兴衰,理解宋代政治的新变化、新特点;基于时代背景探讨宋代的制度设计和发展演变过程。将本课的四个子目分别设计为:一、生于忧患——宋朝的立国环境;二、国家基调——求稳与求和;三、国家基调的调整——王安石变法;四、国家基调的延续——南宋的偏安。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以介绍“立国环境”为起点,说明“开国基调”或“”国家基调”的表现,让学生思考这一基调与“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措施、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高一年级的学习,高二的同学们已知晓两宋时期的一些基本史实,为复习本课内容做了知识铺垫,方便本课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北宋制度设计的逻辑并不清晰,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营造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制度设计的时代背景。从思维方法上:高二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一定看法,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但对于历史的核心素养能力有所欠缺。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渗透课程的人文关怀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末五代时期的政权更替,运用时空观念理解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时代背景,知道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利弊。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和内容,评价这一变法。 3.知道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 4.运用唯物史观,客观全面的认识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北宋专制集权的加强及其利弊 2. 王安石变法 教学难点 1.唐末五代的政权更替与宋初集权之间的逻辑关系。 2.客观全面的认识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视频材料 (二)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2)学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板书设计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生于忧患——宋朝的立国环境 二:国家基调——求稳与求和 三:国家基调的调整——王安石变法 四:国家基调的延续——南宋的偏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教师讲解]不同的角度,迥异的评价。这是为什么呐?国内学术界对于宋代的认识,基本上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包含着当时人反观历史的体悟。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侮,积郁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充溢着建设强国的期冀。在这种状况与心境之下,对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憧憬,往往与对于汉唐盛世的怀恋联系在一起。而西方学者则没有这种内心感受,他们从一种外在的角度观察中国的历史。进而设问:你对宋朝的认识?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课的复习。 学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阐明自己对宋朝的观点。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展示考情 明确涉及本课内容的考点,尤其是山东省所涉及的考点。 明确高考的方向,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一、生于忧患——宋朝的立国环境 [教师讲解]任何制度的建立都有其时代性,现实性。通过中国帝制时代简表,可知两宋处于中国帝制的中间,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南北朝时期。相对于宋朝来说,辽、夏、金都不再是周边附属性的民族政权,而已经成长为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能够与宋王朝长期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所以宋朝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宋朝建立时已失去燕云十六州和长城这一抵御少数民族进攻的重要防线,边防压力较大。正如钱穆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所说:“宋代立国是没有国防的”。这种巨大的“外交”压力迫使其对少数民族政权妥协求和的因素十分突出。今天我们常说外交是内政的延申,那么对于当时的宋朝而言,外部的压力深刻影响其内政的选择。展示五代政权更替表及相关史料,让同学们了解短短53年的时间里,有八姓14位皇帝先后登场,这种政权更替、政局动荡的惨痛的历史教训,迫使宋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以化乱为治,化家为国,以加强专制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综上可知,宋朝就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建立和成长起来的,这样的立国环境,使宋初统治者把它的国家基调定为“对内求稳”“对外求和”。 观看表格、地图、文字等材料, 学生要理解宋朝建立的时代背景和立国环境。 引导学生理清时代背景与集权措施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的理解接下来采取的一些措施。
二、国家基调——求稳与求和 [教师讲解]太祖到太宗,实行的是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这体现了宋王朝对于政权稳定的追求。在宋朝人的认知里,宋太祖化家为国的一系列措施是非常完美的,甚至将其推到了“祖宗家法”的高度去贯彻执行。正如太宗即位诏书中所说:“先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那么何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即尽量预想到可能导致动乱的各种因素,对需要预防的各种隐患都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例如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如何防止人事、财政、军权等大权旁落;如何禁制百官间相互朋比,如何消除地方上已在或潜在的割据势力等等。通过展示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意识。 [教师讲解]根据历史教训,宋初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呐? 方镇太重—削弱地方 【教师活动】削弱地方权力以解决方镇太重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明确宋朝在地方上采取的具体措施,通过收权与分权两种方式加强中央集权。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设置问题1: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利弊。 君弱臣强—削弱相权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使学生明确宋朝的二府三司制,理解不同机构之间的维系与制衡关系。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二府与三司互不统属,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台谏机构平行于宰相机构,使言官对宰相的弹劾、批评更加方便。 展示唐朝中枢体制, 进行比较学习。比较唐宋中枢体制的不同之处。 武将专权—崇文抑武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崇文抑武的具体表现。在崇文方面,展示《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及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相关的规定(唐朝:投状——呈递文状;通榜——科举不糊名,由主试者定去取。试前,有预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谓之“通榜” ;宋朝:锁院,糊名,誊录。),展示史料——两个小故事。 投状 · 通榜(唐太学博士吴武陵荐进士杜牧)曰:“请侍郎与状头。”(崔)偃曰:“已有人。”曰:“不得已,即第五人。”偃为遑对,武陵曰:“不尔,即请还此赋。”偃应声曰:“敬依所教。”既即席,白诸公曰:“众中有以牧不拘细行间之者,”偃曰:“已许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 ——《唐摭言·公荐》锁院 · 糊名 · 誊录 李荐,阳翟人,少以文字见苏子瞻,子瞻喜之。元佑初知举,荐适就试,意在必得荐以魁多士。及考,章援程文,大喜,以为荐无疑,遂以为魁。既拆号,怅然出院。以诗送荐归,曰:平时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叶梦得《石林诗话》
同时展示中国古代科举——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 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归纳宋朝科举制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带来的影响,引发同学们思考。 抑武方面,让学生明确宋朝的募兵政策——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希望通过广泛募兵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展示材料, 宋代是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更奇怪的是,养了兵又不看重他们……结果宋代成为一个因养兵而亡国的朝代。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设置问题4: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教材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4.官员权力—官、职、差遣分离 【教师活动】展示官、职、差遣的出处及各自的概念。 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官人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文献通考·职官志》 明确概念: ①(本)官,标志官员基本身份地位、决定官员基本待遇。(“品位”) ②职是指馆职(昭文馆、史馆、秘阁等的职位),加上些大学士等虚衔,来表示高级文官的地位。 ③差遣,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职位+权责)。 进而展示具体事例,有实物史料:《开封府题名记碑》,还有文献史料: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零:景祐四年(1037)四月 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王曾罢为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判郓州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熙宁七年(1074)四月 礼部侍郎平章事兼修国史王安石罢为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设置问题:根据所学辨析概念,评价现象。 5.边防压力—“以钱财换和平” 【教师活动】学生们阅读教材内容,明确宋与辽,宋与西夏之间的和战。展示材料,进行辩论。 材料一 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对于大宋而言并不多,之后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开展互市贸易……30万只占宋朝每年现金收入的1.53%,其实很少……在此后,辽也不再秋季侵扰边境,北宋进入一百二十年的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之澶渊之盟》 材料二 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埋下亡国的种子。 ——《历史上的今天之澶渊之盟》 小小辩论赛: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说明理由。 学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第一目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事实。 通过展示具体示例,创造真实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历史概念,并会辨析。 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明确历史概念。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阅读教材,把握宋、辽、西夏各自的时空定位。先思考后讨论再辩论。 形成史料与课本的结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中央集权的加强相关措施,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宋朝中枢体制的新变化,紧扣课标要求。 通过真实的历史情境的体验,提升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辨析能力,运用唯物史观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和素养。史料类型及史料价值的分析与辨别,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通过辩论,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历史思辨能力。
三:国家基调的调整——王安石变法 【教师活动】本部分内容以学生自学展示为主。通过视频、表格、教材文字信息等内容,请同学们以“危机·变法”为题进行历史小短文的写作。 【方法点拨】同时让同学们明确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格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王安石变法为核心,把这一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梳理清楚,开篇要点题,结尾要有情感的升华。把历史问题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做到历史问题现实看,现实问题历史看。 展示材料,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历史原因及对当时政治的影响。从而引出北宋的衰亡与南宋的建立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讲述。 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并未能统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后来社会读书人多了,学术中兴,直到仁、英、神三朝,才想把以前祖宗积弊,加以改革。但积势已成,急切反不过来。范仲淹失败在前,王安石失败在后。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尽罢新法,哲宗元佑年间又恢复所谓新法,而围绕着这类大翻跟斗的运动,新党旧党争权夺利,升沉荣辱,搞得朝廷几无宁日。 ——朱维铮《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掌握并理解教材第三目内容,结合表格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从而提炼信息,概括王安石变法。 培养学生历史短文的写作能力,明确写作格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王安石变法为核心,把这一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梳理清楚。并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四:国家基调的延续——南宋的偏安 【教师活动】让同学们阅读教材,概述靖康之变和南宋建立。 ①“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 ②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皇帝,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6:列举南宋延续国家基调的表现。 阅读教材,明确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 通过基础事实和相关材料的分析,明确南宋的偏安与国家基调之间的内逻辑关系,培养同学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展示材料 材料一 “本朝家法,远过汉唐 ,独用兵差为不及。”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一曰中央集权;二曰分司详细;三曰差遣易官;四曰供奉归总;五曰州郡地小。凡此五者,中国历朝所未有。 ——《康南海官制议》卷4《宋官制最善》 分组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两宋时期政治和军事的认识。 【课堂小结】 政治上,宋朝吸取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割据的教训,加强了专制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改变了官僚结构和社会结构,扩大了统治基础;在稳定的原则下,小幅度进行调整,务实色彩明显;疆域上虽远不如汉唐,但是制度的精密化程度较高;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边疆压力和财政危机十分突出。但是权力划分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军事上,吸收晚唐、五代军阀割据的教训,兵制有较大改变;但军队战斗力较弱。 总之,宋朝作为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既有它的卓越之处,也有它的缺憾,我们既不能过分抬高,也不宜过分贬低。评价历史唯有客观多唯,才能褒贬得当。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并进行回答。 回归导入新课复习时的问题:谈谈你对宋朝的认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同学们的作答作为本课内容的小结。培养学生的历史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二下学期的一轮复习,本课设计以国家基调为主线,梳理了国家基调形成的背景——即宋朝生于忧患的开国环境,国家基调的内容及形成——围绕求稳与求和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国家基调的调整尝试——王安石变法;国家基调的延续——南宋的偏安。线索比较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历史情境,形成问题链,帮助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如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教学设计课件内容较多,除了基础知识以外,也有很多补充拓展。史料运用也比较频繁,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要具备相当的阅读材料、归纳概括信息、辨析思维、历史解释等能力。否则可能导致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不够,时间紧张等问题。那么,如何进一步精简环节内容,需要要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进一步的探索和挖掘,以更好的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