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测试卷
(时间:70分钟 满分:70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亲爱的同学,在初中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学习各种有关声、光、热、力和电的物理现象,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 为基础的学科.
2.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如:19世纪,电磁学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 时代”.
3.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块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某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多次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 cm,3.81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应记为 cm.
4.已知一包打印纸共500张,这包打印纸的总厚度为5.00 cm,则一张打印纸的厚度为 μm.(外包装厚度不计)
5.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图所示,由此得出钢管外径是 cm.
6.今年五一假期陈亮和家人一起乘车去黄山旅游,上午出发和午后到达时他都看了手表,显示如图所示,请你算一下他的行程共经历 .
7.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点,小慧请邻居张师傅帮忙修理.张师傅将摆锤下面的螺母拧了几下,把摆锤往 (选填“上”或“下”)调一点,摆钟走时就准了.
8.测不规则金属块的体积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cm .
9.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子秒表记录的前2 名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则第2 名比第1名多用了 ms.
10.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并读得物体的长度为 cm.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小明同学有一枚银白色的纪念币,小峰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小健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小刚同学拿来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科学探究的环节而言,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同学是提出问题 B.小峰同学是猜想与假设
C.小健同学是设计实验 D.小刚同学是进行实验
12.下列哪位科学家建立了运动三大定律,构建了经典力学的体系 (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玻尔 D.伽利略
13.小伟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 cm,18.52 cm,18.11 cm,18.50 cm,18.51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测量结果的数据都是正确的 B.最后结果应记作18.5125m
C.18.50 cm 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
14.测量球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
15.只测一次,并能准确地量取125 mL的酒精,请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择出适当的量筒 ( )
A.总容量50 mL,分度值5 mL B.总容量 100 mL,分度值2 mL
C.总容量250 mL,分度值5 mL D.总容量500 mL,分度值10 mL
16.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 )
A.刻度尺 B.刻度尺和三角板
C.细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
17.某同学早上起床时每分钟心跳次数为80次,那么在他跑步的过程中,心跳的次数可能为 ( )
A.400次 B.130次 C.55次 D.80次
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
1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 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充当反射面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强 强 较强 弱 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19.小芳同学观察到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V形或U形,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1)提出问题
物体能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物体能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二:物体能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于是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绳、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
(3)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①选取材料和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若干;
②将一张纸条折成V形,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在两端火柴盒中逐渐增加数量相同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折,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的根数;
③将纸条分别折成U形、圆弧形,重复步骤②;
④更换纸条,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
火柴棒根数物体形状实验次数 V 形 U形 圆弧形
1 46 36 65
2 43 32 63
3 45 35 62
(4)分析与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5)交流与合作
若要探究猜想二,实验中应使所选物体的 相同.
20.观察、实验、推理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物理学家伽利略因观察到比萨大教堂穹顶上吊灯因风不停摆动,发现了摆的重要特性.某兴趣小组根据当时情况,准备了小钢球(大小可忽略不计)、弹性很小的结实轻细绳等器材组成了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无风的情况下,把小钢球拉离到最低位置(A)x处释放.如图乙所示,小钢球将来回摆动.兴趣小组猜想影响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因素有:摆绳长l,小钢球质量m,起始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A)的距离x.由此进行实验,用秒表记下小钢球往返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摆绳 长l/m 小钢球质量m/g 最初将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 cm 小钢球往返摆动一次的平均时间t/s
1 1 50 5.0 1.99
2 1 50 7.0 2.00
3 1 50 9.0 2.00
4 1 100 9.0 2.00
5 1 150 9.0 2.00
6 2 50 9.0 2.83
7 4 50 9.0 3.99
(1)由表中 (选填表中实验次数序号)三组数据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无关;
(2)由表中第3、4、5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 无关;
(3)由表中第3、6、7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 ;
(4)我们生活用的摆钟(如图丙所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有人发现正在工作的摆钟往返一次的时间变长了(即钟的走时比准确时慢),则需将摆捶往 (选填“上”或“下”)调.
四、计算题(第21 小题5分,第22 小题7分,第23 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1.小华测一物体的长度,5次测量数据分别为6.58cm,6.59cm,6.55cm,6.25 cm,6.57cm.小明说有一数据肯定读错了,你能找出来吗 是哪个 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多少 (写出计算步骤)
22.王伟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几次测出水笔的长度分别是15.81 cm,15.80cm,15.28 cm,15.79 cm,15.82 cm.
上面测量数据中有一个是明显错误的:
(1)请你找出来并剔除;
(2)求出平均值.(写出计算过程)
2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 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多少 cm 细钢丝的直径是多少 mm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测试卷
1.实验 2.电气 3.3.81 4.100 5.1.25
6.4h50 min 7.下 8.5 9.535 10.3.40
11. A 12. A 13. D 14. C 15. C 16. C 17. B
18.(2)有关 其他条件相同时,海绵吸音效果最好(或其他条件相同时,大理石反射效果最好)
19.(4)完全相同的纸条,圆弧形时能承受的压力最大(或物体能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5)形状和长、宽、厚
20.(1)1、2、3 (2)小钢球的质量 (3)长 (4)上
21.解:由测量结果可以看出:6.25 cm 与其他测量结果差别最大,所以是错误的;物体的长度:
答:6.25 cm为错误数据;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6.57 cm.
22.解:(1)比较5次测量结果可以看出,15.28 cm与其他测量值差别最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2)水笔长度的平均值:
答:(1)错误数据为15.28 cm,应该剔除.
(2)水笔长度的平均值为15.81 cm.
23.解: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 m;线圈左端与10.00cm对齐,右端与15.00 cm对齐,
所以线圈的长度:L=15.00cm﹣10.00 cm=5.00 cm,
细钢丝的直径:
答:这个线圈的长度为5.00 cm,细钢丝的直径为1.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