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1 08: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 单元综合检测卷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
建议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4·天津南开区高一期末)2023年4月24日,中国发布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
像图,“天问一号”(图1)火星探测取得的科学成果令世界关注。图2为“天问一号”
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表面影像图,图中环形陨石坑清晰可见。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天问一号”飞往火星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的天体系统是( )
D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解析】“天问一号”飞往火星的过程中经过地月系到太阳系,本身处在银河系,没
有飞出太阳系、银河系,所以没有经过河外星系,D正确。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原因是( )
A
A.火星的大气密度比地球的大气密度小 B.火星的位置比地球更加远离小行星带
C.火星运行轨道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外侧 D.火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的质量体积大
【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火星的大气比地球大气稀薄,撞向火星的流星体,大部分无法因 摩擦燃烧,落在火星表面的较多,冲击力更强,因此陨石坑更多 更大 √
B 火星距离小行星带较地球距小行星带近 ×
C 火星上陨石坑多少主要与火星自身的大气特点有关,与火星和地 球的相对位置无关 ×
D 火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小,故大气层较为稀薄 ×
3.我国航天发射任务一般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
C
A.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飞行方向错乱 B.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的降水异常
C.航天器与地面的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D.太阳风暴干扰航天发射场的风速
【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航天器并不是依靠地球磁场导航,磁暴对航天器导航不会产生影响 ×
B 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可能会带来降水异常,但不一定会影响到航天 器发射的区域 ×
C 太阳活动强烈时释放的带电粒子流会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的 无线电通信,导致信号衰减甚至中断,故航天发射任务一般选择在 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 √
D 太阳风暴不会影响发射场的风速 ×
(2024·上海黄浦区高一期末)被植物光合
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PAR)。下图是1971—2014年我国年平均P
AR强度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PAR空间分布特征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南方多,北方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沿海多,内陆少 D.高原多,盆地少
B
【解析】PAR是光合有效辐射,是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从图中可以看
出我国PAR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是西部多,东部少,B正确。南北差异不明显;沿海
整体较内陆少;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较多,柴达木盆地多,A、C、D错误。
5.导致PAR值乙地高于甲地的主要因素是( )
D
A.纬度 B.地势 C.植被覆盖率 D.大气透明度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上盆地地形影响,
云雨较多,PAR强度数值较小;乙地位于河套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雨少,
大气透明度高,PAR强度数值较大。综上所述,D正确。纬度、地势、植被覆盖率不
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
[传统文化情境·神话传说]“金乌” 是我
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下图示意古代某石刻。
据此完成6—7题。
6.古代人们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
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可能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中间的黑点像一
只三足的鸟,因此古人就想象太阳中间住着三
足鸟,实际上是因为太阳黑子温度比周围温度低,看起来比其他地方暗。
7.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约2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 )
B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太古宙
【解析】鸟类起源于约2亿年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间属于中生代。
[科研情境·“活化石”大熊猫](2024·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生物的出现与进化只是其中的一段。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
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
但大熊猫却是强者,成为“活化石”存活到了今天。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有关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及生物演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A.中生代 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 B.新生代 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兴盛
C.古生代 脊椎动物与蕨类植物繁盛 D.元古宙 鱼类出现与海生藻类繁盛
【解析】由材料可知,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800万年,800万年前应属新生代。
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兴盛,B正确。
9.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 )
A
A.形成了青藏高原 B.泛大陆解体
C.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D.是重要成矿期
【解析】分析可知,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为新生代,对选项分析如下:
选项 分析 结论
A 发生在晚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 √
B 发生在中生代的构造运动导致了泛大陆的解体 ×
C 重要的造煤时期为古生代和中生代 ×
D 重要成矿期为前寒武纪 ×
(2024·山东枣庄高一期中)月球深部物质和内部结
构是理解月球起源和演化奥秘的钥匙,根据天然月震
和人为月震波提供的资料,天文学家确认:月球有着
和地球类似的内部圈层结构。下图为月球内部月震波
速度及物质密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有( )
A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由材料可知,月震波在地下有两个明显的突变点,大约在深度65千米和1 4
00千米处,它们各自两侧的波速明显不同,故月球内部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主要
有2个。故选A。
11.结合图文资料,可以推断( )
A
①月壳的厚度最薄 ②月球内部可能存在软流层
③月核不可能处于液态 ④月幔的密度最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通过上题可知,月球内部有2个不连续面,可依照地球,把月球自外向内分
为3个圈层,依次是:月壳、月幔、月核。月壳的厚度平均约为65千米,是内部最薄
的圈层,①正确。据图可知,在月幔顶部(第一个不连续面以下)月震波的波速都
增大,说明月球可能有软流层,②正确。据图可知,在1 400—1 500米深度处,横
波波速接近0,说明月核有可能处于液态,③错误;从右侧密度图可以看出,月核密
度最大,④错误。故选A。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右图
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
【解析】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结合图中地球的圈
层位置可知,圈层A不占有独立空间,表示生物圈,圈层D位于最外层,表示大气圈,
圈层C位于图示圈层的最下层,表示岩石圈,则圈层B表示水圈。综上所述,D正确。
13.圈层A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D
①只有圈层A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千米 ④对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圈层A为生物圈,但并不是只有生物圈具有生命存在
的条件,①错误;该圈层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②正确、③错误;该
圈层在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变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④正确。故选D。
14.地下水和熔岩相互作用生成热蒸汽,地下压力逐渐升高,热蒸汽和岩浆的混合物
沿地缝喷出,形成火山地热喷泉。以上过程主要发生在地球圈层中的( )
①岩石圈 ②水圈 ③大气圈 ④生物圈 ⑤内核 ⑥外核
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解析】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与地壳主要由岩石
组成,构成岩石圈。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形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结
合材料可知,热蒸汽和岩浆的混合物沿地缝喷出,形成火山地热喷泉,该过程涉及
水圈和软流层之上的岩石圈,热蒸汽喷出地表之后进入大气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
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该过程涉及的大气圈底部等属于生物圈。综上可知,
该过程发生在①岩石圈、②水圈、③大气圈、④生物圈;内核和外核是地球的地核,
深度大,与该过程无关。故选A。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孔雀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5题。
15.有同学指出,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西北侧。该图需要
添加一个指向标才能正确显示位置关系。能正确表示该
图方向的指向标是( )
A. B. C. D.
D
【解析】由题可知,博斯腾湖位于罗布泊的西北侧。在图中画一个从罗布泊到博斯
腾湖的箭头,则箭头所指方向为西北,然后顺时针转约45°即北方。故D正确。
在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仙女湖上,有座山酷似一“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可见到
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某年10月3日是当地观看
“卧佛含丹”的最佳日期。据此完成第16题。
16.该年10月3日,观测者要想看到“卧佛含丹”景观,应该位于“卧佛”的( )
A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解析】10月3日,太阳应在西南方落下,而观看“卧佛含丹”景观的最佳方位与日落
方位相对,即东北方向。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2024·山东潍坊高一统考)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演化历史,某校地理兴趣
小组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探究任
务。(18分)
任务1 读表,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部分行星基本数据表
行 星 ①与日 距离 ②质量 ③体积 自转周期/ 天 公转周期/ 年 表面温度/ 偏心 率 轨道倾

水 星 0.39 0.06 0.06 58.79 0.24 167 0.206 7.0°
金 星 0.72 0.82 0.86 243.69 0.62 464 0.007 3.4°
地 球 1.00 1.00 1.00 1.00 1.00 15 0.017 0°
火 星 1.52 0.11 0.15 1.03 1.88 -65 0.093 1.9°
注:①②③列中均以地球为1,其他行星数据为其与地球的比值。
(1)表中四颗行星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特征,其中能体会“度日如年”的是
___________星;地球上之所以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5分)
共面性(1分)
近圆性(1分)(前两空答案位置可互换)
金(1分)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2分)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从四颗行星的偏心率接近0可知,行星运行轨道接近圆形,
从轨道倾角相差不大可知,行星运行轨道面基本在同一平面, 所以四颗类地行星绕
日公转具有近圆性、共面性的运动特征;金星的自转周期为243.69天,在金星上能体
会到“度日如年”;由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引力作用适宜,使得地球有适宜的大
气厚度和密度。
(2)研究发现,火星表面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且中纬度地区地表之下埋藏
着大量的冰。若人类想在火星上生存,请结合上表分析需要改造的环境条件及原因。
(6分)
【答案】①大气:火星体积、质量较小,大气稀薄且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不适
合生物呼吸。(2分)②液态水:火星地下埋藏有冰,但表面没有液态水。(2分)③
温度:火星表面平均温度较低,不适合生物生存。(2分)
【解析】从大气条件分析,生命存在需要适合呼吸的大气条件,火星体积、质量较
小,对大气的引力较小,大气稀薄且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不适合生物呼吸。
从水源条件分析,生命存在需要存在液态水,火星地下埋藏有冰,但表面没有液态
水。从温度角度分析,生命存在需要适宜的温度,火星表面平均温度较低,不适合
生物生存。(3)根据地质年代表可知,前寒武纪后为古生代。生物演化从单细胞生
物到多细胞生物,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反映出生物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向高级演化,从分布空间来看,生物演化经历了从海洋到陆地的过程;从O 在大气中
的含量变化可知,生物的出现对大气成分的主要影响是使O 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加,
更加适宜生物呼吸。
任务2 探究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有约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
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理环境
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
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
中O 含量变化示意图。
(3)图中甲对应的地质年代为_______________,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出现对大气成分的
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古生代(1分)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海洋到陆地(3分)
使O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加(3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双碳新形势下,光伏新能源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2022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农村光伏、
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图1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图2为西藏某地
光伏发电基地景观图。
图1
图2
(1)补绘我国30°N沿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折线。(6分)
【答案】如下图所示(6分)(最低点在7
0与80之间,末端在110与120之间,总体
趋势符合即可):
【解析】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图中30°N沿线年太阳辐射总量数值最
低点在105°E附近,数值为70—80,120°E附近数值为110—120,用线条连接起来。
(2)分析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为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2分)阴雨天多,日照时数少;(2分)工
业城市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2分)
【解析】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的自然原因是当地为盆地地形,阴雨天气多,
水汽不易扩散,日照时数相对较少;人为原因是工业城市多,人们生产和生活排放
的大气污染物较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
(3)试分析西藏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原因。(4分)
【答案】太阳能丰富;(2分)居民居住分散,光伏发电可以解决用电难的问题。
(2分)
【解析】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海拔高,气
温低,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相对较少且分散,经济较为落后,光伏发电可以解决用
电难的问题。
19.(2024·山西忻州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18分)
莫霍洛维奇面(以下简称莫霍面)是指位于
地下的不连续面,因地势的高低起伏,不同地区
莫霍面的深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下图为我国云
贵高原某地区莫霍面深度等值线图(单位:km)。
(1)描述图示区域莫霍面深度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
【答案】深度空间分布不均;(2分)西北部深度大,东南部深度小,深度自东南向西北
增大;(2分)西北部、北部深度变化较大。(2分)
【解析】描述空间分布遵循先总后分的原则,从总体分布、变化趋势、极值等角度
分析。读图可知,莫霍面深度空间分布不均;西北部深度大,东南部深度小,深度
自东南向西北增大;西北部、北部深度等值线密集,说明深度变化较大。
(2)指出图示区域地壳厚度最厚的区域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答案】西北部。(2分)依据:莫霍面之上为地壳部分,西北部莫霍面深度大,说明地
表到莫霍面的距离远,地壳厚度厚。(4分)
【解析】读图可知,莫霍面深度西北部最大,由所学知识可知,莫霍面之上为地壳
部分,西北部莫霍面深度最大,说明地表到莫霍面的距离远,地壳厚度最厚。
(3)说出探测莫霍面深度的依据,并阐述原理。(6分)
【答案】地震波。(2分)原理: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2分)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在向下经过莫霍面时出现明显加速现象。(2分)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探测莫霍面深度的依据是地震波。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
中传播速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在向下经过莫霍面时出现明显加
速现象,故可知莫霍面的深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