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单元检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单元检测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1 08: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5张PPT)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
知识点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例1-1 (2024·河北衡水高一期末)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要求
各成员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积极关注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据此完成(1)—(3)题。
(1)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
D
A.二氧化碳 B.臭氧 C.氧 D.氮
【解析】下图示意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
因此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氮,D正确。
(2)在地球大气的组成成分中,作为成云致雨必要条件的是( )
C
A.水汽和氧 B.水汽和二氧化碳 C.水汽和尘埃 D.水汽和臭氧
【解析】导图分析·知识迁移
(3)目前,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变动的主要原因有( )
B
①水力发电 ②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 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森林遭到破坏和人类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例1-2 [科研情境·探空气球](2024·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
察队大气环境组的科考队员们放飞的气象探空气球,携带无线电探空仪上升至近三
万米高空,获取了大气层相关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
A.气压不断降低 B.气温先升后降 C.氧气浓度升高 D.水汽含量增多
【解析】导图分析·知识迁移
(2)此次气象探空气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所处的大气层( )
B
A.存在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B.气流运动较平稳,利于航空飞行
C.水汽杂质含量高,天气现象多变 D.臭氧的含量最高,大气密度最小
【解析】导图分析·题图解读
知识点2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浙江卷1月T13
例2-3 [生产情境·预防低温冻害](2024·重庆渝中区高一期末)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
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早春时节的低温冻害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地膜覆盖可以
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图1为华北平原地膜覆盖景观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
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华北平原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 )
C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导图分析·题图解读
(2)华北平原春播时地膜覆盖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是( )
B
A.减弱了太阳辐射作用 B.减少地面辐射损失
C.增强了大气削弱作用 D.增加了大气逆辐射
【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地膜覆盖不会 对其造成影响 ×
B 我国华北平原春播时地温较低,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少地面辐射 损失,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 √
C 地膜覆盖不会影响大气削弱作用 ×
D 地膜覆盖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
例2-4 2023年10月8日,我国迎来寒露节气,下图示意大
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寒露节气之后,晴朗的夜晚常出现霜冻,这是因为
( )
B
A.甲较弱 B.乙较弱 C.丙较弱 D.丁较弱
【解析】图中甲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乙代表大气逆辐射,丙代表地面辐射,
丁代表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晴朗的夜晚,云层薄,大气逆辐射(乙)较弱,
返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少,地面温度较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霜冻。
(2)过去,为防止田间作物遭霜冻会采取的措施有( )
①柴草熏烟 ②喷施农药 ③灌水 ④翻耕
A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柴草熏烟增加了大气中的颗粒物,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从而防止霜冻;灌水可以提高土壤湿度,使土壤比热容增大,降温幅度减小,从而
防止霜冻。
知识点3 大气的运动 2023湖北卷T13—15
例3-5 [生活情境·“穿堂风”](2024·江苏淮安高一期中)小明暑假到威海农村的姥姥
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下图为房屋布局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B.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C.温室效应原理 D.热胀冷缩原理
A
(2)白天,“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C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解析】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热力性质不同,一天中堂屋南北气温高低
不同,导致近地面气压差异,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即“穿堂风”。白天,“穿堂风”近
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见下图:
例3-6 (2024·江苏扬州高一统考)下图为某日
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
成(1)—(2)题。
(1)图示时刻贵阳的风向为(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B
【解析】读图可知,贵阳北侧为高压,南侧
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向南,贵阳位
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形成东北
风,B正确,A、C、D错误。
(2)下列四个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
A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图中乌鲁
木齐所在位置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A正确。
知识点4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2021广东卷T12—13
例4-7 下面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
演变过程。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能正确反映雾霾天气演变过程的是( )
A.a→b→d→c B.a→d→b→c
C.b→d→a→c D.b→c→d→a
D
【解析】大气稳定,有利于雾霾的形成,而逆温出现时
大气较稳定,故雾霾的生消过程与逆温生消过程大体一
致。 图中b→c→d→a是逆温由出现到消失的过程。故选D。
(2)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
A.a B.b C.c D.d
【解析】读图可知,a情形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及大气污染
物扩散,A正确。b、c、d情形均存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情况,即大气中均存
在逆温层,逆温层底部气温低、顶部气温高,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污染物不易
扩散,B、C、D错误。
例4-8 (2024·辽宁沈阳高一统考)对流层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分布一般为“上冷下热”,
但有时会受下垫面和天气状况的影响,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逆温对污染物的扩散有重要影响。下图为某地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
(1)—(2)题。
(1)对流层出现逆温时,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
D
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B.阻挡了空气的水平运动
C.造成了空气的下沉运动 D.抑制了空气的上升运动
【解析】导图分析·知识迁移
(2)下列时段中,该日适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是( )
C
A.5:00—7:00 B.7:00—9:00 C.13:00—15:00 D.19:00—21:00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适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时段是无逆温或逆温现象弱
的时段。由图可知:
知识点5 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2022全国乙卷T9—11
例5-9 (2024·湖北高一期末联考)图1示意某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2示意气温变化特
征。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
(1)图1所示海陆热力环流对应正确的是( )
B
A.白天—陆风 B.白天—海风 C.夜晚—陆风 D.夜晚—海风
【解析】以图析题·时空综合
(2)结合图2判断,可能感觉到陆风的时段是( )
C
A.8时至16时 B.6时至12时 C.0时至6时 D.12时至18时
【解析】导图分析·题图解读
例5-10 (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山谷风是出现在山地及其
周边地区的由热力环流引起的大气运动现象。下图为我国
某山地两侧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
题。
(1)图示时刻山谷地区为( )
C
A.白天,吹山风 B.夜晚,吹山风 C.白天,吹谷风 D.夜晚,吹谷风
【解析】以图析题·信息提取
(2)山谷风对果园的影响主要是( )
C
A.光照增强 B.降水减少 C.昼夜温差增大 D.土壤有机质减少
【解析】山谷风可以使果园白天的温度更高,夜晚的温度更低,即昼夜温差增大。
故选C。
方法帮丨关键能力构建
方法1 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
例11 (2024·武汉湖北高一期末)随着最强“寒
潮”来袭,我国多地一夜入冬。下图为某年11
月6日8时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风向正确的是( )
A.北京—西北风,上海—西北风
B.成都—西北风,昆明—东北风
C.成都—西北风,三亚—东南风
D.上海—东北风,三亚—东北风
A
【解析】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并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可判断,成都、昆明吹
东南风,三亚吹东北风,上海与北京吹西北风,A正确。
(2)图中各地风力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A.北京>上海>成都 B.成都>昆明>三亚
C.上海>成都>昆明 D.昆明>上海>北京
【解析】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结合图中等压线分布可以判断,北京的风力大
于上海,上海的风力大于成都,A正确;昆明的风力大于成都,B、C错误;北京风
力大于上海,D错误。
方法2 等压面图的判读
例12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1)—
(2)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空气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D
【解析】在近地面附近,乙地的等压面向下凹,说明其为低压,气温较高,空气密
度较小;甲地的等压面向上凸,说明其是高压,气温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同理可
判断出在高空的同一高度,丙地的气压较高,丁地的气压较低。垂直方向上,随着
高度增加,气压降低。故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为甲>乙>丙>丁。(2)在近
地面,M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东北风
(要注意图中的指向标)。
(2)此时,图中M地吹( )
A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考向1 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逆温
例13 复杂的生活情境(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 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
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
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1)—(2)题。
(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C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解析】冬季在谷地或盆地形成辐射逆温时,由于坡地近地面空气冷却,冷空气沿
斜坡沉入谷底,谷底较暖的空气被迫抬升,则可加强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
C正确。山峰与大气的接触面较小,且周围大气交换频繁,故山峰地面温度降低对周
围大气温度影响较小,不易形成逆温,A错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冬季因易受冷
空气影响而多大风,大气流动性强,不易形成逆温,B错误。丘陵海拔较低,地形起
伏平缓,空气流动性也较强,不易形成逆温,D错误。
(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D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解析】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时地面温度低,近地面气温低。一天中日出之前
气温最低,若此时晴朗无风,则空气流动性差,近地面大气易受冷地面的影响,这
种情况下该地区常出现辐射逆温,D正确;日落前后、正午时刻地面温度较高,近
地面大气温度较高,不易出现辐射逆温,A、B错误;夜晚浓云密雾时,大气逆辐射
强,地面不易冷却,地面温度一般较高,不易出现辐射逆温,C错误。
考向2 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例14 简单的生产情境(2021·浙江卷1月)秀珍菇生产需避光遮阳。浙江某地在秀珍菇
生产大棚上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形成了“农业+新能源”
生态高效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会使棚内( )
A
A.太阳辐射减弱 B.地面辐射增加
C.大气吸收增加 D.地面反射增加
【解析】光伏板会遮挡部分太阳光,能够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棚内太阳辐
射减少,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和地面反射也随之减少,A正确。
考向3 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及其成因
例15 复杂的、不熟悉的学术情境(2022·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
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飘,然后逐渐转向
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C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解析】氦气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飘,然
后逐渐转向西南,说明该观测场近地面风向
为偏南风,500—1 000米高度吹东北风。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风旗中画有风羽的一端表
示风的来向,下图中标注了不同时刻不同高
度的风向:
综上可知,C正确。
(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
D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解析】根据海陆风原理可知,近地面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读图可知,该海
滨城市15时左右近地面吹东南风,且风力最大,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受向右的地转偏
向力影响,由此推断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大致由东南指向西北;结合白天吹海风
可知,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西北方。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B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解析】一般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日该
市500—1 000米高度以偏北风为主,风力以2级为主,风力微弱,说明该日该市所处
的气压场的特点是北高南低,梯度小。故B正确。
考向4 风的形成
例16 复杂的学术情境(2024·浙江卷1月)2023年某
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
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
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 ( )
A
A.东北→西南 B.东北→西北
C.西南→东南 D.东南→西北
【解析】以图析题·时空综合
A 基础练 学考测评
建议时间:10分钟
[实事情境·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
(2024·海南海口高一期末)北京时间2023年10月
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
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
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进
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示意大
气的垂直分层。读图完成1—2题。
1.知识点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飞离大气层前经历的气温变化过程是( )
D
A.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B.降低—不变—降低—升高
C.升高—降低—不变—降低 D.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解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飞离大气层前从地面逐渐升高。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可
知,随着高度升高,气温先降低,到达12 km左右高度后气温逐渐升高,到达50 km
左右高度后气温逐渐降低,到达80 km左右高度后气温又逐渐升高。故选D。
2.知识点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①层中的电离层有利于短波通信 B.①层高空的风速通常比近地面的大
C.②层大气对流强烈,有利于航空飞行 D.③层天气多变且大气的成分最复杂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①层为对流层,②层为平流层,③层为高层大气。有利于
短波通信的电离层位于③层(高层大气),A错误;①层(对流层)高空的风受摩
擦力小,故风力常比近地面的大,B正确;①层(对流层)对流运动强烈,天气多变
且大气的成分最复杂,②层(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C、D错误。
[生产情境·玻璃阳光房](2024·四川眉山
高一统考)在“双11”期间,成都的夏女士网购了
一批花卉,为了让花顺利过冬,她把花种在了
玻璃阳光房里(图1)。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夏
女士忘记了关窗户,第二天早晨发现部分花被
3.知识点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①为未被削弱的太阳辐射 B.②为地面短波辐射
C.③为大气逆辐射 D.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错误;②为地面长波辐射,B
错误;③为大气逆辐射,C正确;④为穿过大气层到达宇宙的地面长波辐射,D错误。
冻死了。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4.知识点2玻璃阳光房可以( )
C
A.增强① B.减弱② C.增强③ D.增强④
【解析】玻璃阳光房的玻璃不会对太阳辐射产生影响,所以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不变,玻璃阳光房顶以玻璃覆盖,可以阻挡室内地面长波辐射散失,增强③
(大气逆辐射),减弱④(穿过大气层到达宇宙的地面长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使地面温度增高,地面温度增高会增强②(地面辐射)。故选C。
5.知识点2晴朗的夜晚花容易冻死的原因是( )
B
A.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低
B.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C.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小,夜间气温低
D.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高
【解析】夜晚没有太阳辐射,A错误;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弱,夜间气温低,所以晴朗的夜晚花容易冻死,而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白天气温高,
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B正确,C、D错误。
[生活情境·切洋葱](2024·山东淄博高一月考)为了避免在切洋葱时眼睛流泪,
人们在实践中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在砧板边放置点燃的蜡烛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下图示意切洋葱的场景。据此完成6—7题。
6.知识点3下列图中能够正确解释上述生活技巧所体现的地理原理的是( )
D
A. B. C. D.
【解析】据图可知,砧板上洋葱周围气温与点燃的蜡烛周围气温存在差异,会形成
热力环流。点燃的蜡烛周围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桌面形成低压,高处形成高压;
洋葱处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桌面形成高压,高处形成低压,从而形成了热力环
流,故D正确。
7.知识点3为了增强切洋葱时的防护效果,人们还可以( )
D
A.将洋葱先进行加热 B.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切
C.喷香水改善气味 D.在冰箱冷却洋葱
【解析】在冰箱冷却洋葱会降低洋葱的温度,使热力环流更加显著,进一步增强切
洋葱时的防护效果。
(2024·福建南平高一统考)我省某海滨城市
海陆风明显。近年来,该市将甲地附近的大面
积荒地开发为滨海新区。下图示意该市甲地附
近某日某时刻等压面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知识点3、5据图判断,( )
A
A.①比②气温低 B.③比④气温低 C.②比③气压低 D.③比④气压高
【解析】图示时刻近地面①气压高于海面②处,所以①比②气温低,A正确;③与
④高度相近,因③位于海面②上空,④位于近地面①上空,故③比④气温高,B错误;
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②比③海拔低,故②比③气压高,C错
误;③与④相隔一个等压面,所以位于该等压面上方的③比位于其下方的④气压低,
D错误。
9.知识点3、5图示时刻,若在海边放飞孔明灯,其在上升过程中会逐渐飘向( )
B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解析】图示时刻,陆地为高压,海面为低压,近地面吹陆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
下向右偏转成西北风,故在海边放飞孔明灯,其在上升过程中会逐渐飘向东南方向,
B正确。
10.知识点3、5随着城市滨海新区的建成,推测甲地( )
B
A.海风增强,陆风增强 B.海风增强,陆风减弱
C.海风减弱,陆风增强 D.海风减弱,陆风减弱
【解析】随着甲地附近的大面积荒地开发为滨海新区,白天海陆温差增大,甲地海
风增强,夜间海陆温差减小,甲地陆风减弱,B正确。
B 综合练 选考通关
建议时间:12分钟
(2024·广东深圳高一期末)某地对流层的上部盛行下沉气流,下部大气以水平运
动为主,形成明显的倾斜界面(如下图所示)。研究表明,气流在下沉过程中会压
缩增温。据此完成11—12题。
11.知识点2、4乙地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最符合( )
C
A. B. C. D.
【解析】由材料可知,气流在下沉过程中会压缩增温,所以在倾斜界面之上的大气
会比同高度未经下沉运动的大气温度更高,因此倾斜界面附近会出现上层温度高于
下层的现象,即逆温现象,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
12.知识点1、4甲处可能( )
A
A.晴朗干燥 B.臭氧集中 C.阴云密布 D.风力强劲
【解析】甲处气流下沉,水汽难以凝结,晴朗干燥,A正确、C错误;臭氧集中在平
流层,B错误;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该地以下沉(垂直)运动为主,D错误。
(2024·江苏扬州高一期末)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的主要源区之一。
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据此完成13—14题。
13.知识点3、5下图所示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沙漠和绿洲之间近地面风向的是
( )
B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以图析题·信息提取
14.知识点3、5风从绿洲吹向沙漠,可以( )
C
A.增加过渡地带沙尘释放 B.减少沙漠地区物种数量
C.增加过渡地带空气湿度 D.增大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解析】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较为湿润,能够增加沙漠与绿洲之间过渡地带的空气
湿度,同时其风向与沙漠向绿洲进行的风沙移动方向相反,会抑制地表风沙移动,
也有助于增加沙漠地区的水汽含量,使得沙漠地区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所
增强,从而减小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但不会减少沙漠地区物种数量。故选C。
(2024·河北衡水高三联考)某科研部门对湖南某山区工厂所在山谷进行了逆温观
测,记录了山谷上空6个晴夜各高度平均逆温强度的情况(如下图)。科研人员对比
建厂前后的观测数据,发现建厂后逆温有所减弱。据此完成15—16题。
15.知识点2、4由图可知,逆温( )
B
A.厚度约50米 B.日出前最强
C.日落后结束 D.强度与高度呈正相关
【解析】由图可知,逆温层上界为250—300米,A错误;逆温层上界最大高度出现
的时间为凌晨5时左右,可知日出前最强,B正确;日落后逆温逐渐增强,C错误;
由图可知,随着高度增加,大致为强逆温层、较强逆温层、逆温层,即随着高度增
加强度减弱,D错误。
16.知识点4该地16时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可能是( )
C
A. B. C. D.
【解析】由图可知,16时逆温层上界的高度为30—40米,逆温层厚度较薄,A选项
所示没有逆温层,A错误;B选项逆温层上界高度较高,B错误;C选项所示的逆温
层上界约35米,C正确;D选项所示的中间出现逆温,不符合题图信息,D错误。
17.知识点3、4、5(2024·湖南岳阳高一统考)阅读图文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很多美文佳句中都蕴含了鲜明的地理原理,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其中“巴山”是
指重庆一带的山地丘陵区,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到第
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重庆一带的夜雨占全年降
水量的60%以上。下图为重庆市地形图。
(1)若下图中M表示山谷,N表示山坡,请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夜雨”形成的气流运
动方向。
【答案】
【解析】夜雨是谷地空气被迫抬升形成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夜晚时山坡降温速
度较快,冷空气收缩下沉,山坡处形成高压,冷空气顺坡而下,到达山谷,使山谷
暖空气被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夜雨。绘图见答案。
(2)分析重庆一带多夜雨的原因。
【答案】重庆一带气候湿润,云量多,空气湿度大;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平行山
谷,山谷风多见;夜晚,谷地近地面由于地形比较封闭,散热较慢,气温较高,暖
湿空气上升,凝云致雨。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云量较多,空气湿度较大。由图可知,该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山谷,山谷风较强;
山谷地区地形较为封闭,散热较慢,气温较高,暖湿空气较多,暖湿空气被迫抬升
易成云致雨。
(3)有人说重庆是中国的“雾都”。请从逆温的角度加以解释。
【答案】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地面降温快,形成逆温现象;空气对流
运动不显著,大气较稳定;加之地形比较封闭,空气中的水汽难以扩散,近地面的
潮湿空气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飘浮在低空形成雾。
【解析】雾是近地面水汽凝结形成的,需具备水汽充足和近地面气温降低两个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被称为中国的“雾都”,原因在于晴朗的夜晚,云层较薄,
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较快,容易出现逆温现象;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对流活动减
弱,大气稳定,加上地形封闭,水汽无法扩散,近地面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雾。
C 培优练 能力提升
18.[综合思维·人类活动对热力环流的影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约占入湖水总量的94.8
%,蒸发约占出湖水总量的60.5%,且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
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
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
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2小时左右。
材料二 下面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风、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答案】冬季。 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气温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
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小,昼长短,可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
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解析】由图可知,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应为冬季。冬季,太阳高度小,昼长短,热
量少,且湖区水量最小,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气温差异最小;且该区域靠近冬季
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2)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答案】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
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解析】湖陆风的转换早晚取决于湖、陆的气温高低,近地面风是从气温低的地区
吹向气温高的地区。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较冬季大,获
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
风时间早。
(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
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小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解析】湖陆风的强度与湖陆的温差有关,温差大则风力大,温差小则风力小。在
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
加强;晚上减小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