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10 18:40:53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氧气可作燃料
B.实验室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C.通常状况下,氧气无色无气味,不易溶于水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跟任何物质反应
2.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红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B.木炭——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C.硫——发出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D.镁——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粉末——化合反应
3.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
A.酒精灯 B.水槽 C.集气瓶 D.锥形瓶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
eq \o(\s\up7(),\s\do5(A.检查装置气密性 ))     eq \o(\s\up7(),\s\do5(B.加热KMnO4制O2 ))
eq \o(\s\up7(),\s\do5(C.验证O2已集满    ))   eq \o(\s\up7(),\s\do5(D.硫在O2中燃烧    ))
5.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D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尘 ④棉尘 ⑤天然气
A.①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自贡中考)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
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可节约用水
C.煮沸后的自来水是纯水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B.车载香水中含酒精,夏天应避免长时间暴晒
C.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应用了隔绝空气灭火的原理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B )
A.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C.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9分)
10.(4分)把下列物质中符合题目要求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氧气;②空气;③四氧化三铁;④二氧化硫;⑤硫;
⑥五氧化二磷;⑦木炭。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的是__①②__。
(2)是黑色固体的是__③⑦__。
(3)是白色固体的是__⑥__。
(4)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纯净物是__①__。
11.(4分)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燃烧。就此事件请你回答:
(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__可燃__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打开房门,增加了室内空气的流通,增加了氧气的含量,使燃烧更旺__。
(3)同寝室的同学从睡梦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__①②__(填序号)。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③立即跳楼逃生 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__。
12.(4分)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图甲把一根铁丝盘成螺旋状,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__;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铁+氧气四氧化三铁___;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一些水,其目的是__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__。
(2)图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过氧化氢水+氧气__。
13.(4分)如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__混合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步骤B中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物理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利用液氧和液氮的__沸点__不同,将氧气和氮气分离。
(3)用__燃着的木条__可以区分空气、“工业液氧”的气体和二氧化碳。
14.(5分)(丹东中考改编)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节约每一滴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节水方法是__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___。
(2)自然界的水通常需要净化后才能饮用。某种便携式净水器适合长期野外工作人群使用,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净水器中颗粒活性炭可以吸附__色素或异味__(答一种即可)。
②此种“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__不能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物质__。
(3)自然界各种水体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体自净大致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下列选项属于物理净化的是__C__,属于生物净化的是__B__。
A.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环境中生成易溶性化合物,随水漂移而稀释
B.水中一部分有机物在腐生微生物的繁殖中消耗,转化为细菌机体
C.可沉性固体在水流动较弱的地方逐渐沉入水底,形成污泥
15.(4分)国庆假期,小刚从郊外带回一瓶浑浊的河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或加速沉降)__。
(2)操作①如图2所示,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玻璃棒__,装置安装还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__。操作①后发现液体C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滤纸破损(合理即可)__(写一条即可)。
16.(4分)A~H八种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E__过氧化氢__、F__水__。
(2)写出反应①③的文字表达式:
①__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
③__碳+氧气二氧化碳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分)
17.(7分)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Ⅰ__长颈漏斗__,Ⅱ__锥形瓶__。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应选用装置__C__(填字母)。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氯酸钾氯化钾+氧气__(2分)。
(3)用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③①②④__(填序号)。
①观察导管口冒出的气泡
②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③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④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若用E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b__(填“a”或“b”)端通入。
18.(6分)(无锡中考)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
Ⅰ.试管中白磷燃烧;
Ⅱ.水中白磷未燃烧;
Ⅲ.试管中红磷未燃烧;
Ⅳ.气球a先变大后变小。
①由现象Ⅰ、Ⅱ可推知的结论是__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__。
②由现象Ⅰ、Ⅲ可推知的结论是__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_。
③从现象Ⅳ分析:气球a先变大的原因是__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气球a先变大__。
(2)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磷+氧气五氧化二磷__(2分)。
②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当氧气浓度较低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且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__。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作燃料
B.实验室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C.通常状况下,氧气无色无气味,不易溶于水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跟任何物质反应
2.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B.木炭——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C.硫——发出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D.镁——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粉末——化合反应
3.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水槽 C.集气瓶 D.锥形瓶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eq \o(\s\up7(),\s\do5(A.检查装置气密性 ))     eq \o(\s\up7(),\s\do5(B.加热KMnO4制O2 ))
eq \o(\s\up7(),\s\do5(C.验证O2已集满    ))   eq \o(\s\up7(),\s\do5(D.硫在O2中燃烧    ))
5.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尘 ④棉尘 ⑤天然气
A.①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自贡中考)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可节约用水
C.煮沸后的自来水是纯水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B.车载香水中含酒精,夏天应避免长时间暴晒
C.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应用了隔绝空气灭火的原理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C.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9分)
10.(4分)把下列物质中符合题目要求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氧气;②空气;③四氧化三铁;④二氧化硫;⑤硫;
⑥五氧化二磷;⑦木炭。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的是__ __。
(2)是黑色固体的是__ __。
(3)是白色固体的是__ __。
(4)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纯净物是__ __。
11.(4分)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燃烧。就此事件请你回答:
(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__ __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 __。
(3)同寝室的同学从睡梦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__ __(填序号)。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③立即跳楼逃生 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 __。
12.(4分)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图甲把一根铁丝盘成螺旋状,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 __;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 ___;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一些水,其目的是__ __。
(2)图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 __。
13.(4分)如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__ 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步骤B中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 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利用液氧和液氮的__ __不同,将氧气和氮气分离。
(3)用__ __可以区分空气、“工业液氧”的气体和二氧化碳。
14.(5分)(丹东中考改编)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节约每一滴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节水方法是__ ___。
(2)自然界的水通常需要净化后才能饮用。某种便携式净水器适合长期野外工作人群使用,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净水器中颗粒活性炭可以吸附__ __(答一种即可)。
②此种“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__ __。
(3)自然界各种水体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体自净大致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下列选项属于物理净化的是__ __,属于生物净化的是__ __。
A.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环境中生成易溶性化合物,随水漂移而稀释
B.水中一部分有机物在腐生微生物的繁殖中消耗,转化为细菌机体
C.可沉性固体在水流动较弱的地方逐渐沉入水底,形成污泥
15.(4分)国庆假期,小刚从郊外带回一瓶浑浊的河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 __。
(2)操作①如图2所示,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 __,装置安装还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 __。操作①后发现液体C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 __(写一条即可)。
16.(4分)A~H八种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E__ __、F__ __。
(2)写出反应①③的文字表达式:
①__ __;
③__ 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分)
17.(7分)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Ⅰ__ __,Ⅱ__ __。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应选用装置__ __(填字母)。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 __(2分)。
(3)用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 __(填序号)。
①观察导管口冒出的气泡
②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③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④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若用E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 __(填“a”或“b”)端通入。
18.(6分)(无锡中考)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
Ⅰ.试管中白磷燃烧;
Ⅱ.水中白磷未燃烧;
Ⅲ.试管中红磷未燃烧;
Ⅳ.气球a先变大后变小。
①由现象Ⅰ、Ⅱ可推知的结论是__ __。
②由现象Ⅰ、Ⅲ可推知的结论是__ __。
③从现象Ⅳ分析:气球a先变大的原因是__ __。
(2)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 __(2分)。
②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 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