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原子结构模型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1803年实心球模型→1904年葡萄干面包模型→1911年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913年轨道模型→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原子结构模型。其中由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是
A. B.
C. D.
2.某一新元素的质量数272,核内质子数是111,则其核内的中子数为
A.161 B.111 C.272 D.433
3.科学家通过测定地球岩石和球粒陨石中25Mg/24Mg比例差异,为月球起源“大撞击”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25Mg与24Mg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具有相同质量数
C.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4.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能可转变为热能,可用作探月仪器的“暖宝宝”。下列有关同位素热源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Po的中子数为126 B.的质量数为332
C.的核外电子数为210 D.和互为同位素
5.以下7种微粒:H、H、H、12C、14N、16O2、18O2,共包括_______种元素。
A.7 B.6 C.5 D.4
6.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或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35的溴原子:
B.、、互称同位素
C.的结构示意图:
D.的电子式:
7.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个中子
B.1mol重水比1mol水多个质子
C.12g石墨和12g金刚石均含有个碳原子
D.1L 1NaCl溶液含有28个电子
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高,用于制造“深地一号”的钻头
B.硬铝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常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
C.氯化铁在溶液中易水解,用于制作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印刷电路板
D.是I的一种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可用于现代医学领域的疾病诊疗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表示元素的质量数 B.“78.096”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与的原子核构成不同 D.与互为核素
10.研究发现,镭能蜕变为氡(),故将称为镭射气;钍能蜕变氡为()故将称为钍射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氡原子的质子数为136
B.和互为同位素,其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C.转化为是化学变化
D.氡气与氮气化学键类型相同,性质稳定
11.碳基纳米材料如碳量子点、石墨烯等因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碳量子点通常被定义为尺寸小于10nm的碳纳米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纳米粒子属于胶体 B.石墨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石墨烯与碳量子点互为同位素 D.石墨烯与碳量子点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 B.的电子式:
C.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
13.有和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核电荷数Y=X D.核电荷数Y>X
1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将通入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B.常温下,将足量的投入浓硫酸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C.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
D.标准状况下,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15.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B.由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n表示电子层数)
C.由元素X形成的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由元素X形成的某种氧化物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原子序数”推导元素
①56号元素位于第 周期 族。
②114号元素位于第 周期 族。
③35号元素位于第 周期 族。
(2)根据“元素符号”填空(前20号元素)
①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 。
②主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有 ,主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有 。
③周期数是主族序数2倍的元素有 ,周期数是主族序数3倍的元素有 。
(3)用“元素符号”填空
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的短周期元素是 。
②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是 。
(4)①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填序号)。
A.x+2 B.x+4
C.x+8 D.x+18
②若甲、乙分别是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于m和n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n=m+1 B.n=m+18
C.n=m+25 D.n=m+11
17.氯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用途广泛。
(1)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工业上可用钢瓶储运液氯,在加注液氯前要对钢瓶进行充分干燥的原因是 (填合适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是氯的价类二维图:
其中C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其合成路线如图:
(3)C为 (填化学式)。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将其拆成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比如:Zn+Cu2+=Zn2++Cu的氧化半反应可以表示为:Zn-2e-=Zn2+,电解时生成d的氧化半反应式为 。
(5)“a的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c的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的情况)。
(7)实验测得等物质的量的f、O3、H2O2具有相同的漂白能力,原因是 。
18.元素周期表的利用
①寻找优良催化剂,寻找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的特种合金,用来制造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等: 。
②寻找用于制农药的材料: 。
③寻找半导体材料: 。
19.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名称是 ,水泥、玻璃、陶瓷属于 工业,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的137Cs和134Cs彼此互称为 ,白磷和红磷互称为 。
20.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含有10个电子的离子;阳离子 、 、 、 、 ;阴离子 、 、 。
(2)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 、 、 、 、 。
(3)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则是 、 、 。
(4)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9个质子、10个电子,则是 、 。
(5)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8个质子、18个电子,则是 、 、 、 、 。
21.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卤素单质 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 产物稳定性
F2 暗处 很稳定
Cl2 光照或点燃 较稳定
Br2 加热 不如氯化氢稳定
I2 不断加热 不稳定
结论 从F2到I2,与H2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逐渐 ,反应剧烈程度依次 ,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比较卤素单质氧化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静置后,液体呈橙色
静置后,液体呈红棕色
静置后,液体呈褐色
结论 Cl2→I2氧化性逐渐 ,相应卤素离子还原性逐渐
22.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Rb)原子钟。如图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铷是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D.铷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
(2)Rb原子第一电子层上电子的能量比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 (填“低”或“高”)。
(3)如图2中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铷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如图中 (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23.用X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
(2)AXn+共有x个电子,则该阳离子的中子数N= 。
(3)AXn-共有x个电子,则该阴离子的中子数 N= 。
(4)12C16O2分子中的中子数N= 。
(5)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24.依据信息书写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⑴K2O2可用于潜水设备中作供氧剂,写出K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制取Na2SO3,从括号内所给试剂(NaCl溶液、NaOH溶液、Na2SO4溶液)中选择合适的,完成这一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锶(S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锶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写出单质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⑷MnO2可经过下图所示的转化制取MnCO3。已知“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
①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 。
25.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钾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 ;每生成lmolNa2FeO4转移 mol电子。
(2)碘是 (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 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3)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 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制得Fe(OH)3胶体,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NO3 、Ba(OH)2 、KC1O3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A D C C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B C B
1.B
【详解】
A.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之后提出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如图;
B.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如图;
C.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
D.20世纪初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如图;
故选B。
2.A
【详解】根据中A=Z+N,中子数N=A-Z=272-111=161。
答案选A。
3.C
【详解】A.25Mg与24Mg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25Mg与24Mg的质量数分别为25、24,故B错误;
C.25Mg与24Mg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C正确;
D.25Mg的质子数为13,24Mg的中子数为12,故D错误;
选C。
4.A
【详解】A.Po的中子数=210-84=126,故A正确;
B.的质量数为238,故B错误;
C.的核外电子数为84,故C错误;
D.和不是同种元素,不为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H、H、H、12C、14N、16O2、18O2含有H、C、N、O,共4种元素,故答案选D。
6.C
【详解】A.中子数为35,质子数为35的溴原子,其质量数为70,可以表示为,A错误;
B.、、是三种氧分子,同位素是界定于核素即原子层面的概念,B错误;
C.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正确;
D.电子式中原子周围应该是8个电子, 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若1个氮气分子中的氮原子全部为,则每个N2分子含有个中子,1mol该氮气含有个中子,不是,且构成该氮气的氮原子种类并不确定,故A错误;
B.1个重水分子和水分子都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所含质子数相同,故B错误;
C.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12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相当于12g碳原子,即C为,所含碳原子数目为个,故C正确;
D.1molNaCl中含有28NA个电子,该溶液中除NaCl外,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C
【详解】A.金刚石的硬度高,耐磨性能好,可用于制造钻头,A正确;
B.硬铝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常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B正确;
C.氯化铁可与铜发生反应,常用来印刷电路板,C错误;
D.是I的一种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可用于现代医学领域的疾病诊疗,D正确;
故答案为:C。
9.C
【详解】A.“34”表示Se的质子数,故A错误;
B.“78.096”表示S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B错误;
C.的中子数为44,的中子数为46,与的原子核构成不同,故C正确;
D.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
选C。
10.B
【详解】A.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故A错误;
B.和互为同位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B正确;
C.转化为是原子核内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氡气不存在化学键,氮气存在氮氮三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性质稳定,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A.碳纳米粒子是纯净物,胶体是混合物,所以碳纳米粒子不可能属于胶体,故A错误;
B.石墨烯是非金属单质,不可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石墨烯与碳量子点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石墨烯与碳量子点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所以石墨烯与碳量子点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次氯酸的的结构式为,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分子中,C和O之间应该有两对电子,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钠原子为11号元素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故C正确;
D.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的氢原子:,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3.B
【详解】、两种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即二者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满足:a-n=b+m,故A错误,B正确;根据题目可知两种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X>Y,故C、D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A.标况下是1mol,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弱酸,会部分电离,所得溶液中所含的分子数小于,A项错误;
B.常温下,将足量的Zn投入50mLl8mol/L浓硫酸中,浓硫酸物质的量为0.9mol,开始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一段时间后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因此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9NA~1.8NA之间,B项错误;
C.ND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因此2.0gND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A,C项正确;
D.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D项错误;
故选C。
15.B
【分析】当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成立;当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元素X为N;当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元素X为Cl。
【详解】A.当X为N时,质子数;当X为Cl时,质子数,A正确;
B.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不到(n=3),B错误;
C.X的单质为或,单质中Cl和N的化合价均为0,处于中间价态,则和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正确;
D.如果X为Cl,其氧化物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D正确;
本题选B。
16.(1) 六 ⅡA 七 ⅣA 四 ⅦA
(2) H、Be、Al C、S O Li、Ca Na
(3) H、C、Si S
(4) B B
【详解】(1)①根据每周期元素的种数,可知每周期最后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2、10、18、36、54、86、118,则56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ⅡA族;
②第七周期稀有气体是118号元素,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
③第四周期最后一位元素是36号元素,则35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ⅦA族;
(2)①前20号元素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即第一周期IA族、第二周期IIA族,第三周期IIIA族,即H、Be、Al;
②主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有C、S,主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有O;
③周期数是主族序数2倍的元素有Li、Ca,周期数是主族序数3倍的元素有Na;
(3)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的短周期元素有第一周期IA族、第IVA族,即是H、C、Si;
②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即正价为+6负价为-2,是S;
(4)①因前六周期中元素的数目分别为2、8、8、18、18、32;同一主族中乙的原子序数可以是x+2、x+8、x+18、x+32,也可以是x-2、x-8、x-18、x-32,不可能是x+4,故选:B;
②若为短周期,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即n=m+1;若元素在四、五周期,中间有10个纵行,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1,即n=m+11;若元素在五、六周期,中间有10个纵行,且存在镧系(14种元素)和锕系,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5,即n=m+25;无论元素在短周期还是长周期,都不存在n=m+18,故选:B。
17.(1)第三周期第ⅦA族
(2)Cl +H O HCl+HClO,Fe+2HCl=FeCl +H ↑
(3)ClO2
(4)Cl-_6e-+3H2O=ClO+6H+
(5)H2+Cl22HCl
(6)
(7)当HClO、O3、H2O2物质的量相等时,所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详解】(1)氯是1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
(2)常温下,干燥的氯气和铁不反应,所以常温下,干燥的氯气可用钢瓶储运,在有水存在时,氯气和水反应,Cl +H O HCl+HClO,钢瓶可以和酸反应,Fe+2HCl=FeCl +H ↑;
(3)由图可知,C为+4价氯的氧化物,则为ClO2;
(4)由图可知,d为氯酸钠,则电解时生成d的氧化半反应式为Cl-_6e-+3H2O=ClO+6H+;
(5)由图可知a为氯化氢,则“a的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6)由图可知,氯酸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离子方程式为:;
(7)由图可知,f为HClO,当HClO、O3、H2O2物质的量相等时,所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故具有相同的漂白能力。
18. 过度元素区 非金属元素F、Cl、S、P等 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
【解析】略
19. 二氧化硅 硅酸盐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详解】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是二氧化硅;水泥、玻璃、陶瓷属于硅酸盐工业;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的137Cs和134Cs是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彼此互称为同位素;而白磷和红磷均为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20.(1) Na+ Mg2+ Al3+ H3O+ O2- F- OH-
(2) NH3 H2O CH4 HF Ne
(3) H3O+ Na+
(4) F- OH-
(5) HCl H2S PH3 H2O2 F2
【详解】(1)含有10个电子的离子:简单阳离子有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Na+、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Mg2+、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Al3+以及复杂的阳离子和H3O+;简单阴离子有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F-、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O2-以及复杂的阴离子OH-等,故答案为:Na+;Mg2+;Al3+;;H3O+;O2-;F-;OH-;
(2)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分别有:NH3、H2O、CH4、HF、Ne,故答案为:NH3;H2O;CH4;HF;Ne;
(3)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即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有、H3O+、Na+,故答案为:;H3O+;Na+;
(4)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9个质子、10个电子,即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有F-、OH-,故答案为:F-;OH-;
(5)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的化学式,这些微粒各有18个质子、18个电子,即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故有HCl、H2S、PH3、H2O2、F2,故答案为:HCl;H2S;PH3;H2O2;F2。
21.(1) H2+F2=2HF H2+Cl22HCl H2+Br22HBr H2+I22HI 升高 减弱 减弱
(2) 2KBr+Cl2=2KCl+Br2 Cl2+2KI=2KCl+I2 Br2+2KI=2KBr+I2 减弱 增强
【详解】(1)F2与H2在冷暗处化合生成HF,反应产生的HF很稳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F2=2HF;
Cl2与H2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反应产生HCl,反应产生的HCl比较稳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Br2与H2在加热500℃条件下反应产生HBr,反应产生的HBr也比较稳定,但其不如氯化氢稳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Br22HBr;
I2与H2在持续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产生HI,HI不稳定,在生成IH的同时HI就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I2、H2,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H2+I22HI;
综上所述可知:从F2到I2,与H2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逐渐升高,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2)向KBr水溶液中加入氯水充分振荡,发生反应:Cl2+2KBr=KCl+Br2,反应产生的Br2使溶液显橙色。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Br2,所以氧化性:Cl2>Br2;
向KI水溶液中加入氯水充分振荡,发生反应:Cl2+2KI=KCl+I2,反应产生的I2使溶液显红棕色。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I2,所以氧化性:Cl2>I2;
向KI水溶液中加入溴水充分振荡,发生反应:Br2+2KI=KBr+I2,反应产生的I2使溶液显褐色。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Br2,氧化产物是I2,所以氧化性:Br2>I2;
由上述分析可知:氧化性:Cl2>Br2>I2;卤素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相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所以卤素离子的还原性:Cl-<Br-<I-,所以Cl2→I2,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相应卤素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22.(1)A
(2)低
(3) 三 D
【详解】(1)A.由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37,则,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
B.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示可知铷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故原子第一电子层上电子的能量比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低,故答案为:低;
(3)中,B和C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中共表示三种元素;由图示可知,粒子中D粒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与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三;D。
23. A-Z A-x-n A-x+n 22 mol
【详解】(1)根据“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的关系可知:N=A-Z。
(2)AXn+共有x个电子,中性原子X的电子数为x+n,则N=A-x-n。
(3)AXn-共有x个电子,中性原子X的电子数为x-n,则N=A-x+n。
(4)12C16O2分子中的中子数为12-6+(16-8)×2=22。
(5)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质子数为m-x,含电子数为m-x+2,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4. 2K2O2+2CO2=2K2CO3+O2 SO2+2NaOH=Na2SO3+H2O Sr+2H2O=Sr(OH)2+H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Mn2++CO=MnCO3↓
【详解】⑴K2O2可用于潜水设备中作供氧剂,遇到CO2会生成O2,故方程式是2K2O2+2CO2=2K2CO3+O2;
⑵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故选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
⑶锶(Sr)最外层有两个电子,与Ca同主族,位于Ca的下方,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故方程式是Sr+2H2O=Sr(OH)2+H2↑;
(4)①二氧化锰遇到浓盐酸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②向氯化锰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Mn2++CO=MnCO3↓。
25.(1) Na2O2 FeSO4、Na2O2 5
(2) 紫黑色 升华
(3) Fe2O3+6H+=2Fe3++3H2O 棕黄 红褐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4) HNO3=H++NO Ba(OH)2=Ba2++2OH- KClO3=K++ClO
【详解】(1)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到0价,部分降低到-2价,铁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6价,因此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FeSO4、Na2O2;根据Na2FeO4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知,每生成l mol Na2FeO4,Fe元素转移电子为4mol、O元素转移电子为1mol,所以总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
(2)碘是紫黑色固体物质,单质碘易升华,因此实验室常用升华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3)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4)HNO3是一元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NO3=H++NO,Ba(OH)2是二元强碱,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KClO3是含氧酸盐,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