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沉淀溶解平衡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以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分别滴定含水样、含水样。
已知:①为砖红色沉淀;
②相同条件下溶解度大于;
③时,,。
pAg=-lg[c(Ag+)/(mol·L-1)]
pX=-lg[c(Xn-)/(mol·L-1)](X代表Cl-、Br-或Cr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②为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反应的平衡常数
C.滴定时,理论上混合液中指示剂浓度不宜超过
D.滴定达终点时,溶液中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无色盐溶液中含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淀粉未发生水解
C 常温下,向浓度均为的NaCl和KI溶液中滴入2滴溶液,生成黄色沉淀 溶度积常数:
D 将饱和溶液从25℃加热到40℃,测得溶液的pH逐渐减小 升高温度,的水解程度增大
A.A B.B C.C D.D
3.常温下,已知、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溶液中和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分别用pM和pR表示。
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XY代表的是
B.的为mol L
C.在饱和溶液中加少量固体,,浓度均减小
D.阴影区域内,可析出,而不析出
4.铬酸钡常用于制颜料、玻璃和陶瓷等。已知:常温下,。相关溶度积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升温可使c点迁移到b点 B.b点溶度积大于c点
C. D.蒸发d点溶液可迁移到b点
5.以水氯镁石为原料生产高纯度融雪剂的流程如图。
已知:I.水氯镁石的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有色有机物,可溶性、、、等杂质离子及少量不溶物;
II.,。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加入的A为水,操作1为溶解、过滤
B.的作用之一是将氧化
C.温度越高,脱色、除杂效果越好
D.操作2为过滤,滤渣中含有CuS、PbS、
6.已知,现进行下列实验。
(1)将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悬浊液a;将悬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2)向滤液b中滴加溶液,滤液出现浑浊。
(3)向沉淀c中滴加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悬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滤液b中
C.实验(3)表明转化为
D.实验可以证明的比的小
7.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CO3的电离:NaHCO3Na++HCO
B.电解精炼铜,精铜作阴极,电极反应式:Cu2++2e-=Cu
C.NaHSO3溶液的水解平衡:HSO+H2OSO+H3O+
D.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AgCl(aq)Ag+(aq)+Cl-(aq)
8.已知氯化银可溶于氨水,向氯化银的悬浊液中通入氨气,存在平衡关系:常温下, 溶液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代表
B.常温下,
C.b点溶液存在:
D.常温下, 的平衡常数
9.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溶于水:
B.工业废水中的用FeS去除:
C.醋酸除水垢:
D.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10.以废锌催化剂(主要含ZnO及少量、CuO)为原料制备锌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ZnO、CuO可以溶于氨水生成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取”时,ZnO可发生反应:
B.“除铜”时,所加浓度越大除铜效果越好
C.“除铜”所得上层清液中存在:
D.ZnS易与氨水生成,而CuS难与氨水生成
11.某元素M的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反应为:、,25℃时,与的关系如图所示,c为或浓度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代表与的关系
B.的约为
C.向的溶液中加入溶液至,体系中元素M主要以存在
D.向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后,体系中元素M主要以存在
12.在HgI2饱和溶液(有足量HgI2固体)中,一定c(I-)范围内,存在平衡关系:HgI2(s)HgI2(aq);HgI2(s)Hg2+(aq)+2I-(aq);HgI2(aq)HgI+(aq)+I-(aq);HgI2(aq)+I-(aq)(aq);HgI2(aq)+2I-(aq)(aq),平衡常数依次为K0、K1、K2、K3、K4.已知lgc(Hg2+)、lgc(HgI+),lgc()、lge()随lgc(I-)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1表示lgc(HgI+)的变化情况
B.该过程中一定满足:2c(Hg2+)+c(H+)+c(HgI+)=c(I-)+c()+2c()+c(OH-)
C.a=
D.随c(I-)增大,c[HgI2(aq)]保持不变
13.探究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往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KI溶液,振荡 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 碘在浓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能力
B 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钠溶液点在试纸上 试纸变白 次氯酸钠溶液呈中性
C 向2mL0.1mol L-1AgNO3溶液中先滴加4滴0.1mol L-1KCl溶液,再滴加4滴0.1mol L-1KI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黄色沉淀 AgCl转化为AgI,AgI溶解度小于AgCl溶解度
D 取两份新制氯水,分别滴加AgNO3溶液和淀粉KI溶液 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 氯气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
A.A B.B C.C D.D
14.室温下,用0.100mol L-1Na2SO3溶液吸收SO2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Kal(H2SO3)=1.54×10-2,Ka2(H2SO3)=1.02×1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0mol L-1NaHSO3溶液中:c(SO)<c(H2SO3)
B.0.100mol L-1Na2SO3溶液中:c(H+)+c(SO)+c(HSO)+2c(H2SO3)=c(OH-)
C.吸收烟气后的溶液中:c(Na+)<2c(SO)+2c(HSO)+2c(H2SO3)
D.沉淀得到的上层清液中:c(SO)<
15.实验室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
B.乙醇(水):加金属钠,蒸馏
C.溶液:加固体,过滤
D.:加蒸馏水,重结晶
二、填空题
16.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少量Fe3+ 。
(2)除去NH4Cl溶液中的少量FeCl3 。
(3)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
17.内因
难溶物质溶解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18.(1)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 。
A.10∶1 B.1∶10 C.2∶1 D.1∶2
(2)向0.1mol L﹣1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时,会引起溶液中的 。
A.pH增大 B.Kw减小 C.c(NH)减小 D.c(NH3 H2O)增大
(3)在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10xmol/L,c(OH﹣)=1.0×10y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该温度下,当Fe3+ (Ksp[Fe(OH)3]=8.0×10﹣38)完全生成沉淀时,溶液pH 约为 。( lg5≈0.7 )
A.3.3 B.5.7 C.4.3 D.10.7
(4)室温下,若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3mol L﹣1,则该溶液的溶质可能是 。
A.KNO3 B.HCl C.NH4Cl D.Na2CO3
(5)将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再灼烧,最终能得到原物质的是 。
A.AlCl3 B.NaHCO3 C.Na2SO3 D.Al2(SO4)3
19.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 (选填“酸性”、“碱性”、“中性”或“无法确定”)。
(2)在0.1mol/L的Na2A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0.1mol/L=c(HA-)+c(A2-)+c(H2A)
B.c(Na+)+c(OH-)=c(HA-)+c(H+)
C.c(Na+)+c(H+)=c(OH-)+c(HA-)+2c(A2-)
D.c(Na+)=2c(HA-)+2c(A2-)
(3)室温下,pH=10的氨水与pH=4的NH4C1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 。
(4)①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 。(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②相同条件下,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c(NH)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mol·L-1NH4HSO4溶液中c(NH)。
(5)已知Ksp(BaCO3)=2.6×l0-9,Ksp(BaSO4)=1.1×10-10。
①现将浓度为2×10-4mol/L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BaCO3沉淀所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mol/L。
②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越小,则它的溶解度越小
②任何难溶物在水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大小都可以用Ksp表示
③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会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④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⑤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⑥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
⑦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小
⑧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若温度不变,则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不变
⑨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⑩AgCl的Ksp=1.80×10-10,将0.002mol·L-1的NaCl和0.002mol·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有AgCl沉淀生成
在T℃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时,在Y点和Z点,Ag2CrO4的Ksp相等
25 ℃时,Ksp(BaSO4)=1×10-10,Ksp(BaCO3)=2.6×10-9,向BaSO4的悬浊液中加入Na2CO3的浓溶液,BaSO4不可能转化为BaCO3
21.稀土()包括镧、钇等元素,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我国南方特有的稀土矿可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一种从该类矿(含铁、铝等元素)中提取稀土的工艺如下:
已知:月桂酸熔点为;月桂酸和均难溶于水。该工艺条件下,稀土离子保持价不变;的,开始溶解时的pH为8.8;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pH见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8.8 1.5 3.6 6.2~7.4
沉淀完全时的pH / 3.2 4.7 /
(1)“氧化调pH”中,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 。
(2)“过滤1”前,用溶液调pH至 的范围内,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①“加热搅拌”有利于加快溶出、提高产率,其原因是 。
②“操作X”的过程为:先 ,再固液分离。
22.有下列物质:①NaOH②HCl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其中水解显酸性的是 。
(2)上述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的是 ;其中水解显碱性的是 。
(3)上述物质的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不包括水的电离平衡)
(4)上述物质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5)上述物质抑制水的电离的是 。
(6)上述物质的水溶液可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的是 。
23.粗制的晶体中常含有杂质。
(1)提纯时,为了除去,常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转化为,可采用的物质是 (填标号,下同)。
A.酸性溶液 B.溶液 C.新制氯水 D.溶液
(2)向(1)中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物质调节溶液,使转化为,调节溶液pH的物质可选用 。
A. B.氨水 C. D.
(3)某同学欲通过计算确定调节溶液能否达到除去而不损失的目的,他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相关数据,常温下,,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某离子浓度小于时该离子沉淀完全,设溶液中的浓度为,则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约为 ,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约为 。
24.(1)醋酸钠水溶液pH>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3)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适量的 。
(4)室温下pH=9的NaOH溶液和pH=9的CH3COONa溶液,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和B,则A/B等于
(5)已知Ksp(BaSO4)=1.1×10-10,若向50mL0.008mol·L-1的BaCl2溶液中加入50mL0.01mol·L-1的硫酸,混合后溶液中的Ba2+的浓度为 mol·L-1,pH为 。
25.完成下列问题:
(1)某温度时,纯水的pH=6。该温度下0.01 mol/LNaOH溶液的pH= 。
(2)25℃时,已知:HB为一元酸, 0.1mol·L-1的 HB溶液的pH值为3,关于该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溶液中不存在HB分子 B.升温,pH增大
C.加水稀释,c(OH-)增大. D.NaB溶液中c(H+)<c(OH-)
(3)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填准确数值)。
(4)明矾能净水,其原理为: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5)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OH)2(s)Cu2+(aq)+2OH-(aq),常温下其Ksp=2×10-20。某硫酸铜溶液里c(Cu2+)=0.02 mol·L,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使之pH>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C B B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C B
1.D
【分析】由于AgCl和AgBr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即两者图象平行,所以①代表,由于相同条件下,AgCl溶解度大于AgBr,即,所以②代表AgCl,则③代表AgBr,根据①上的点(2.0,7.7),可求得,根据②上的点(2.0,7.7),可求得,根据③上的点(6.1,6.1),可求得。
【详解】A.由分析得,曲线②为AgCl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A正确;
B.反应的平衡常数,故B正确;
C.当Cl-恰好滴定完全时,,即,因此,指示剂的浓度不宜超过10-2mol/L,故C正确;
D.当Br-到达滴定终点时,,即,,故D错误;
故选D。
2.A
【详解】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该无色盐溶液中含,A正确;
B.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而葡萄糖与银氨溶液需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故水解后的溶液需先用NaOH溶液调pH至碱性后再加入银氨溶液,B错误;
C.离子浓度相同时,Ksp越小,越容易生成沉淀,先生成黄色沉淀,则说明溶度积更小,C错误;
D.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NaHSO3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都增大,但电离程度增大的多,酸性增强,所以溶液的pH逐渐减小,D错误;
故答案选A。
3.B
【分析】,,,则;同理,;结合图像可知,曲线XY、XZ分别代表的是、;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XY代表的是,A错误;
B.由X坐标可知,的,B正确;
C.在饱和溶液中加少量固体,则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减小,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C错误;
D.阴影区域内,可析出,而不析出,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曲线上各点代表达到铬酸钡溶解平衡状态,升温,溶度积增大,曲线上点离开曲线向上方迁移,A项错误;
B.曲线上各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B项错误;
C.,C项正确;
D.蒸发掉水,,都会增大,向c点方向移动,D项错误;
答案选C。
5.C
【分析】水氯镁石的主要成分是,加水溶解、过滤后得到含有可溶性、、、等杂质离子的饱和溶液,加入活性炭可使溶液脱色,加入过量双氧水可把氧化生成,把氧化生成,加入氨水可使生成沉淀,加入可使生成沉淀,过滤后除去不溶物,得到精制液。据此答题。
【详解】A.水氯镁石经操作1后得到饱和溶液,因此①中加入的A是水,操作1为溶解,过滤,A正确;
B.饱和溶液中含有易被氧化的、,加入过量双氧水,可使、被氧化,B正确;
C.温度过高,可促进水解,促进氨水挥发,促进双氧水、受热分解,不利于脱色、除杂,C错误;
D.根据分析知,操作2为过滤,滤渣中含有CuS、PbS、,D正确;
故选C。
6.B
【分析】将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两者刚好完全反应:得到悬浊液a;将悬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中含溶液,白色沉淀c为;向滤液b中滴加溶液,滤液出现浑浊,说明滤液b中含有Ag+;向沉淀c中滴加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详解】A.由分析可知,向滤液b中滴加溶液,滤液出现浑浊,说明滤液b中含有Ag+,可知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正确;
B.向滤液b中滴加溶液,滤液出现浑浊,说明实验(1)中银离子未完全沉淀,故滤液b中,B错误;
C.实验(3)向沉淀中滴加溶液,白色沉淀变为黄色沉淀,说明转化为,C正确;
D.一种沉淀更易转化为比它更难溶的沉淀,转化为说明,D正确;
故选B。
7.B
【详解】A.NaHCO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故A错误;
B.电解精炼铜,精铜作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式:Cu2++2e-=Cu,故B正确;
C.NaHSO3溶液的发生水解平衡生成亚硫酸和氢氧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AgCl固体部分溶解,溶解部分的氯化银完全电离生成银离子和氯离子,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随着增大,不断减小,先增大后减小,不断增大,故曲线L1代表,A错误;
B.,B正确;
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b点溶液中,C正确;
D.常温下,的平衡常数,D正确;
故选A。
9.D
【详解】A.原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FeS不溶于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醋酸是弱酸,写离子方程式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产物为碳酸氢钠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10.D
【分析】废锌催化剂浸取后,ZnO、CuO可以溶于氨水生成和,氧化铁不溶于氨水;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用硫化铵除铜:,不与硫化铵反应,滤液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Zn。
【详解】A.“浸取”时,ZnO可发生反应:,A错误;
B.由流程可知“除铜”时应控制的用量,只将转化为CuS沉淀,而不能转化为ZnS沉淀,所加浓度适宜,除铜效果好,B错误;
C.“除铜”所得上层清液Zn2+未形成沉淀,,,故存在:,C错误;
D.除铜步骤中:,说明CuS不易与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合铜离子,同理不能和S2-反应生成ZnS,说明ZnS能溶于氨水生成配离子,D正确;
故选D。
11.B
【分析】由题干信息,,,随着pH增大,c(OH-)增大,则c(M2+)减小,c[]增大,即-lg c(M2+)增大,-lg c[]减小,因此曲线①代表-lg c(M2+)与pH的关系,曲线②代表-lg c[]与pH的关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①代表-lgc(M2+)与pH的关系,A正确;
B.由图象,pH=7.0时,c(H+)=10-7mol/L,-lgc(M2+)=3.0,c(M2+)=10-3mol/L,则M(OH)2的Ksp=c(M2+)c2(OH-)=1×10-17,B错误;
C.向c(M2+)=0.1mol/L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9.0,根据图象,pH=9.0时,c(M2+)、c[]均极小,则体系中元素M主要以M(OH)2(s)存在,C正确;
D.根据图象,c[]=0.1mol/L时溶液的pH约为14.5,c(OH-)≈mol/L≈3.2mol/L,加入等体积的0.4mol/L的HCl后,发生中和反应,反应后c (OH-)=mol/L=1.4mol/L,此时体系中元素M仍主要以存在,D正确;
故选B。
12.C
【分析】由题意可知随着lgc(I-)增大,lgc(Hg2+)和lgc(HgI+)逐渐减小,lgc(Hg)和lgc(Hg)逐渐增大,根据K1、K2的表达式可确定lgc(Hg2+)随lgc(I-)变化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lgc(HgI+)随lgc(I-)变化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知曲线1表示lgc(HgI+),曲线2 表示lgc(Hg2+),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分析,曲线1表示lgc(HgI+)的变化情况,故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2c(Hg2+)+c(H+)+c(HgI+)=c(I-)+c()+2c()+c(OH-),故B正确;
C.由M点可知 K3=,K4=,则a=,故C错误;
D.溶液中存在含HgI2(s)的情况下的溶解平衡,随着c(I-)增大,c[HgI2(aq)]始终不变,故D正确。
答案选C。
13.A
【详解】A.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碘化钾溶液,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说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碘与碘化钾溶液中碘离子反应生成碘三离子使上层溶液呈棕黄色,证明碘在浓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能力,A符合题意;
B.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能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无法用pH试纸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B不合题意;
C.由题意可知,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溶液时,硝酸银溶液过量,再加入碘化钾溶液时,只存在沉淀的生成,不存在沉淀的转化,无法比较氯化银和碘化银的溶度积大小,C不合题意;
D.Cl2和HClO均能氧化KI生成碘单质,溶液变蓝色,故无法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C
【详解】A.根据可知,,说明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所以,A错误;
B.根据质子守恒,,B错误;
C.吸收烟气后的溶液为和的混合溶液,则,C正确;
D.有沉淀产生,因此上层清液为饱和溶液,则,D错误;
答案选C。
15.B
【详解】A.Cl2中混有HCl杂质,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饱和食盐水可以吸收HCl,但减小了Cl2在水中的溶解,除杂方法合理,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钠可以与水反应,也可以与乙醇反应,故不能用金属钠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除杂方法不合理,B符合题意;
C.NaCl溶液中有Na2S杂质,加入AgCl固体,与S2-转化为更难溶的Ag2S沉淀,且没有引入新杂质,除杂方法合理,C不符合题意;
D.KNO3中有NaCl杂质,加入蒸馏水,进行重结晶,NaCl杂质留在母液中,除杂方法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6.(1)加入过量CuO或Cu(OH)2,再过滤
(2)加入过量氨水,再加热
(3)加入过量MgO或Mg(OH)2,过滤
【详解】(1)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少量Fe3+,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加入保留的离子对应的难溶物来消耗氢离子,致使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水解,常加入氧化铜、氢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故答案为:加入过量CuO或Cu(OH)2,再过滤。
(2)除去NH4Cl溶液中的少量FeCl3,保留的是铵根离子,因此加入氨水与氯化铁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再过滤,再加热,氨水分解,氨气逸出;故答案为:加入过量氨水,过滤后再加热。
(3)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铜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氢离子,加入保留的离子对应的难溶物来消耗氢离子,致使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水解,常加入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氯化镁溶液;故答案为:加入过量MgO或Mg(OH)2,过滤。
17.物质本身的性质
【详解】难溶物质溶解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18. A D C B D
【详解】(1)甲溶液的pH是4,c(H+)=10-4mol/L,乙溶液的pH是5,c(H+)=10-5mol/L,则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10∶1,故答案为:A;
(2)向0.1mol L﹣1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时,c(NH)增大,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NH3·H2ONH4++OH-逆向移动,导致c(NH3 H2O)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pH减小,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答案为:D;
(3)在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10xmol/L,c(OH﹣)=1.0×10ymol/L,根据图象可知在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10-5×10-10=1.0×10-15;该温度下,当Fe3+ (Ksp[Fe(OH)3]=8.0×10﹣38)完全生成沉淀时,c(Fe3+)=1.0×10-5mol/L,由Ksp[Fe(OH)3]=8.0×10-38可得:Ksp[Fe(OH)3]=8.0×10-38=1.0×10-5mol/L×c3(OH﹣),解得c(OH﹣)=2.0×10-11mol/L,则c(H+)=mol/L=5.0×10-5mol/L,lg5≈0.7,则pH约为4.3,故答案为:C;
(4)室温下,若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3mol 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HCl电离出氢离子可以抑制水的电离,因此该溶液可能是盐酸溶液,硝酸钾不水解不影响水的电离,氯化铵和碳酸钠均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答案为:B;
(5)A.AlCl3溶液加热蒸干时促进水解且氯化氢易挥发,得到氢氧化铝,再灼烧生成氧化铝,故A不选;
B.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B不选;
C.Na2SO3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故C不选;
D.Al2(SO4)3溶液加热蒸干时促进水解但硫酸不挥发,加热蒸干、灼烧,最终仍得到Al2(SO4)3,故D选;
故答案为:D。
19.(1)碱性
(2)CD
(3)10-6
(4) 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即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 小于
(5) 5.2×10-5 23.6
【详解】(1)根据电离方程式可知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则对应的盐Na2A水解呈碱性;
故答案为:碱性。
(2)A.第一步电离不是可逆反应,溶液中不存在H2A,故0.1mol/L=c(HA-)+c(A2-),A错误;
B.根据质子守恒可知 c(OH-) =c(HA-)+ c(H+),则c(Na+)+c(OH-)>c(HA-)+c(H+),B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 c(H+) = c(OH-) + c(HA-) + 2c(A2-),C正确;
D.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2c(HA-)+2c(A2-),D正确;
故答案为:CD。
(3)pH=10的氨水溶液呈碱性,氢离子都是水电离出来的,c1(H+)=10-10mol/L,pH=4的NH4C1溶液中氢离子都是氯化铵水解时水电离出来的,c2(H+)=10-4mol/L,;
故答案为:10-6。
(4)①NH4Al(SO4)2可作净水剂,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即Al3++3H2O 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故答案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即Al3++3H2O 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
②氢离子浓度大,水解程度越小,相同浓度的NH4HSO4溶液中电离出H+大于NH4Al(SO4)2溶液中Al3+水解生成H+,故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c()小于0.1mol·L-1NH4HSO4溶液中c();
故答案为:小于。
(5)①Ksp(BaCO3)==2.6×l0-9, 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 c()=1×10-4mol/L,解得混合后的c(Ba2+)=2.6×10-5 mol/L,则原溶液中c(BaCl2)=5.2×10-5 mol/L,故答案为:5.2×10-5;
②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 =23.6;
故答案为:23.6。
20.⑥⑩
【分析】根据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建立,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进行分析。
【详解】①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小,溶解度越小,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无法由溶度积比较溶解度大小,如CuS与Ag2S,故①错误;
②任何难溶物在水中不一定存在溶解平衡,如铁块、硫粉、白磷、塑料等,只有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才存在溶解平衡,故②错误;
③平衡左移的原因是增大了Cl-的浓度,因NaCl=Na++Cl-,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增大,故③错误;
④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故④错误;
⑤同浓度的CaCl2溶液的c(Cl-)是NaCl的两倍,它们对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抑制程度不同,故⑤错误;
⑥难溶物AgCl转化为更难溶的Ag2S,使溶液中c(S2-)减小,故⑥正确;
⑦浓度均为0.1 mol/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 AgN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说明先生成AgI沉淀,AgI溶解度小,所以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故⑦错误;
⑧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若温度不变,溶液还是饱和溶液,离子浓度不变,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使溶剂质量减小,则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也减小,故⑧错误;
⑨Ksp只与物质性质和温度有关,加入盐酸,Ksp不变,故⑨错误;
⑩混合后c(Cl-)=10-3mol·L-1,c(Ag+)=10-3mol·L-1,Qc=c(Cl-)·c(Ag+)=10-6>1.80×10-10,所以有沉淀生成,故⑩正确;
一定温度下溶度积是常数,所以T℃时,Y点和Z点Ag2CrO4的Ksp相等,故 正确;
增大的浓度,c(Ba2+)·c()大于BaCO3的溶度积,BaSO4可能向BaCO3转化,故 错误。
【点睛】Ksp只与物质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所加物质的浓度等条件无关为易错点。
21.(1)Fe2+
(2) 4.7pH<6.2
(3) 加热可以提高反应物粒子运动速度,搅拌增加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使溶出更彻底,提高溶出速度,提高产率 冷却结晶
【详解】(1)由流程图可知,“氧化调pH”目的是除去含铁、铝等元素的离子,需要将Fe2+氧化为Fe3+,以便后续除杂,所以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Fe2+,故答案为:Fe2+;
(2)由表中数据可知,沉淀完全的pH为4.7,而开始沉淀的pH为6.2~7.4,所以为保证、沉淀完全,且不沉淀,要用溶液调pH至4.7pH<6.2的范围内,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7pH<6.2;;
(3)①“加热搅拌”有利于加快溶出、提高产率,其原因是加热可以提高反应物粒子运动速度,搅拌增加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使溶出更彻底,提高溶出速度,提高产率,故答案为:加热可以提高反应物粒子运动速度,搅拌增加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使溶出更彻底,提高溶出速度,提高产率;
② “操作X”的结果是分离出月桂酸,由信息可知,月桂酸熔点为,故“操作X”的过程为:先冷却结晶,再固液分离,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22. ②③⑥⑧ ⑥ ①④⑤⑨⑩ ⑤⑨ ③④⑨⑩ ⑤⑥⑨ ①②③④⑧⑩ ⑦⑩
【分析】①是强碱,水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只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②是强酸,水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只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③是弱酸,水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和水的电离平衡,即CH3COOHCH3COO-+H+,H2OH++O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④是弱碱,水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和水的电离平衡,即NH3·H2O+OH-,H2OH++O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⑤属于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和碳酸根的水解平衡,水解显碱性,即+H2O+OH-,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⑥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和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水解显酸性,即+H2O+H+,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⑦不溶于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BaSO4(s)Ba2+(aq)+(aq);⑧属于多元强酸强碱的酸式盐,溶液中相当于含有一元强酸,溶液中只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⑨属于多元弱酸强碱的酸式盐,的电离小于水解,溶液显碱性,即H++和+H2OH2CO3+OH-,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⑩属于难溶性弱碱,水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和水的电离平衡以及的沉淀溶解平衡,即Mg(OH)2Mg2++2OH-和Mg(OH)(s)Mg2+(aq)+2OH-(aq),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②③⑥⑧,其中水解显酸性的是⑥;答案为②③⑥⑧,⑥。
(2)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的是①④⑤⑨⑩,其中水解显碱性的是⑤⑨;答案为①④⑤⑨⑩,⑤⑨。
(3)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物质的水溶液存在电离平衡的是③④⑨⑩;答案为③④⑨⑩。
(4)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物质促进水的电离的是⑤⑥⑨;答案为⑤⑥⑨。
(5)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物质抑制水的电离的是①②③④⑧⑩;答案为①②③④⑧⑩。
(6)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物质的水溶液可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的是⑦⑩;答案为⑦⑩。
23. B CD 3.9 2.8
【分析】(1)加入氧化剂氧化亚铁离子,不能引入新杂质,可用过氧化氢;
(2)调节溶液pH,不能引入新杂质;
(3)结合溶度积计算。
【详解】(1)酸性溶液、新制氯水和溶液均能氧化,但会引入新杂质,的还原产物是水,不会引入新杂质,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选项中的四种物质均能消耗调节pH,但和氨水均会引入新杂质,和反应后生成,不会引入新杂质,C、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
(3),则开始沉淀时溶液中,则溶液中,,完全沉淀时溶液中,则溶液中,,故答案为:3.9;2.8。
24. CH3COO-+H2OCH3COOH+OH- Al2O3 浓盐酸 10-4 1.1×10-7 2
【详解】(1)醋酸钠水溶液中醋酸根能够发生水解,生成氢氧根和醋酸,使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 CH3COOH+OH-,故答案为:CH3COO-+H2OCH3COOH+OH-;
(2)AlCl3溶液在加热时水解生成Al(OH)3,生成的HCl易挥发,最终生成Al(OH)3,在加强热时,Al(OH)3不稳定,分解生成Al2O3,故答案为:Al2O3;
(3)FeCl3为强酸弱碱盐,Fe3+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在配制FeCl3的溶液时,滴加适量浓盐酸,防止Fe3+水解,故答案为:浓盐酸;
(4)氢氧化钠抑制水电离,醋酸钠促进水电离,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等于c(H+),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等于水离子积常数与c(H+)的比值,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10-9 mol/L,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mol/L=10-5 mol/L,所以A:B=10-4:1,故答案为:10-4;
(5)若向50mL0.008mol·L-1的BaCl2溶液中加入50mL0.01mol·L-1的硫酸,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过量的硫酸根浓度c(SO)==0.001 mol·L-1,又因为Ksp(BaSO4)=1.1×10-10,则存在c(Ba2+)=mol·L-1=1.1×10-7 mol·L-1, c(H+)= mol·L-1=0.01 mol·L-1,pH=2,故答案为:1.1×10-7;2。
25. 10 CD (10-6-10-8)mol/L Al3++3H2OAl(OH)3(胶体)+3H+ 5
【详解】(1)某温度时,纯水的pH=6,则该温度下纯水中c(H+)=c(OH-)=10-6mol·L-1,该温度下的离子积常数为10-12,该温度下0.01mol·L-1 NaOH溶液c(H+)=mol·L-1=10-10mol·L-1,pH=-lgc(H+)=-lg10-10=10。故答案为:10;
(2)A.HB为一元酸, 0.1mol·L-1的 HB溶液的pH值为3,说明此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此溶液中存在HB分子,故A不选;
B.升温,HB的电离程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故B不选;
C.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c(OH-)增大,故C选;
D.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NaB溶液中c(H+)<c(OH-),故D选;
故答案为:CD;
(3)根据电荷守恒,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c(H+)-c(OH-)=(10-6-10-8)mol/L(填准确数值)。故答案为:(10-6-10-8)mol/L;
(4)明矾能净水,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其原理为:Al3++3H2OAl(OH)3(胶体)+3H+(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故答案为:Al3++3H2OAl(OH)3(胶体)+3H+;
(5)氢氧化铜的溶度积:Ksp=c(Cu2+)·[c(OH-)]2=2×10-20,c(Cu2+)=0.02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则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c(0H-)=mol·L-1=1×10-9mol·L-1,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mol·L-1=10-5mol·L-1,即pH=-lg(10-5)=5,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使之pH>5。故答案为: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