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9:2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高中历史教材
通 史
专题史
高一年级学习
(合格性考试)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选择性必修课程意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教材介绍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时空定位:
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
空:中国+西方
二、主题:
从政治视角对中外历史形成深入的认识
一、教材介绍
国家制度
社会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文官制度
干部制度
公务员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封建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科举制
变法与改革
全民居家隔离
对外交往
户籍制度
民族国家
官员选拔
与治理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地方行政制度
德治与法治
教化
国际法
外交制度
民族政策
货币
赋税制度
世界货币体系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
基层治理
一、教材介绍


以制度为核心的
国家支配行为
对社会的管理
及其成效
国家制度
框架
国家制度
组成
国家关注
重点
权力分配
机构设置
机构运行
人 事
法 律
外 交
财 政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教材介绍
六个并列专题
贯通古今,兼顾中外
中国史内容多于世界史
世界史基本以欧美为主
一、教材结构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政治制度
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择性必修课文目录
必修教材课文目录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通史+专题
专题
必修与选择必性必修的关系
二、教材结构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
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与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
但是,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2.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先秦历史发展进程
距今约
200万年
距今约
1万年
公元前
2070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475年
公元前
221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原始人群 → 母系氏族 → 父系氏族
夏 商 西周
战国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春秋
学习聚焦:
夏朝建立了世袭制,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王位世袭制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2.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1.继承: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2.特点:国家成私产
3.认识:血缘政治开端,宗法观念萌芽;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产物,顺应历史趋势和社会进步,但不能保证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宗族关系成为最基本政治关系。
(二)商朝:内外服制
1.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灭亡夏建立。都城多次迁移,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2.制度:
(1)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
王畿四周是间接管理外服。
(2)职官制度: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
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特点:
(1)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2)神权与王权结合;
(3)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内 服
外 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都城
内服—王畿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方国和部族
问题思考: 如何评价商朝的政治制度?
提示:
积极:商王控制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有利于加强商朝与周边方国的
联系,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为西周的分封制的出现提供契机。
消极: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有很大的自
主权,甚至有些方国与商处于战争中,天下共主的局面没有形成。
从根本上,早期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末完全被打破,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定都镐京
分封制和宗法制
①西周时期,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
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
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②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纲要上P7)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姬姓宗亲内,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cuī)。
思考点: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
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 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
不同点:
内外服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国家结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加进步的一种国家结构,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
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纲要上P6)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3.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①西周时期,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
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
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②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③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
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④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
的基本特征。
▲ 大盂鼎
鼎内有铭文291字,内容包括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这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制度-天下归姬:
分封对象:王族子弟、
异姓功臣、
前朝贵族。
礼乐制度-天下归序:
严格的等级秩序规范社会行为。
深化理解
宗法制度-天下归嫡:
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礼乐制
(1)概念: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
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规矩——区别等级——规范社会秩序)
(2)目的:
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
(3)实质:
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4)瓦解:
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局面
史料: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四)商周原始民主传统
1.特点: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2.表现:国家重大决策,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可通过舆论影响朝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史料阅读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上天是为了保护民众才设立君主的,又设立了辅佐君主的师,教育保护君主,不让君主做过度的事情。天子之下的诸侯、卿、大夫、士,直到奴仆都是这样,有各自亲近的人相互帮助,有善良的事情就赞扬,有过错的事情就纠正,有患难的事情就相救,有过失的事情就改正。师旷最后说,上天是很爱民众的,岂能让一个人在民众头上肆意放纵而违背天地的本性?一定不是这样的。上述这段话,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段话体现了春秋时期民本思想的光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五)春秋战国:社会变动与转型时期
1.春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⑴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⑶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之间很难逾越。
⑷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⑸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学习拓展】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学习聚焦:秦统一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1)地位: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2)内容: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
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历史纵横 : “皇帝”名称的由来
秦王嬴政自认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更改过去的王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丞相、御史议帝号。臣下议论后,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去“泰”用“皇”,又采上古“帝”号,取名“皇帝”。皇帝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诏”,印称为“玺”,其位世袭。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000多年。
2.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1)三公:
①丞相: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②太尉:最高武官,掌军事;
③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
(2)九卿:
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
①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
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
②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
廷议结果是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意志。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官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祝寿酒会。宴会上,有人歌颂秦始皇“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的功绩;也有人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主张恢复股周制度,分封子弟功臣。秦始皇下令群臣廷议,丞相李斯坚决反对分封,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于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3.郡县制——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1)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2)郡下设县,置县令(长)、县丞、县尉
(3)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
众和治安
【学习拓展】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点
名称 分封制 郡县制
相同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国家结构模式之一;
目的都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结果都对当时维护统治、国家统一发挥积极作用;
不同 标准 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关系划分
地方权力 诸侯世袭,并拥有封地,权力较大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任,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权力较小。
与中央关系 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易形成地方割据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政治特点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学习拓展】
教材P6·问题探究:査阅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为什么要坚持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产生了很大作用。中国历史上有些王朝也曾推行过分封制,如汉初郡国并行制,实践证明是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郡县制是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柳宗元和顾炎武尽管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郡县制的必然性,但他们朴素的直觉无疑也是正确的。
4.文书制度:
(1)内容: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2) 作用: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献与出土材料均反映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史料阅读 下述史料反映了秦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骂(羁)请。——《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4.文书制度:
(1)内容: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2) 作用: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献与出土材料均反映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史料阅读 下述史料反映了秦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骂(羁)请。——《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书同文字”木方
此木方说明秦统一后不仅在全国范围统一了文字的字形与字体,还统一了官职、法律、名物等方面的用语。
(一)中央行政制度
1.两汉时期
(1)汉初: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
三公九卿制
(2)汉武帝:中外朝制
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
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
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3)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4)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
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 帝
中 朝
外 朝
尚书令






御史大夫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学习聚焦: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
东汉政论家仲长统总结的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学思之窗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2.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3.隋唐: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完善:唐太宗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3)职能:三省是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
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
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
(4)长官: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
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
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草拟
门下省
审议
执行






(5)意义:
①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分散和削弱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纲要上P41)
③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④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4.宋朝:二府三司制
①中书门下(政事堂):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②枢密院:掌管军政,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③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皇 帝
三司
枢密院
财政
中书门下(政事堂)
三司使
御前会议
台谏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
(执政)
御史中丞
知谏院
行政
军政
监察
二府三司
选1P31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财政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唐:三省六部
尚书省
中书门下(政事堂)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行政
枢密使(执政)
枢密副使(执政)
军政
三司
枢密院
三司使
宋:二府三司
台谏
御史中丞
知谏院
监察
御前会议
统兵权 离
调兵权 分
殿前司
侍卫马军司
侍卫步军司
三衙
更戍法
禁军
定期
换驻
5.元代:一省制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宰相机构)
皇 帝
中书省
御史台
行政
枢密院
军事
监察
宣政院
宗教、西藏






中书令一员……以太子兼之……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百官志》
6.明代:废宰相,设内阁
(1)1380年,明太祖废中书省和宰相。
(2)明成祖设内阁
①含义: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守,是为内阁,其官员成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②职责: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批红称为“批红”)
③性质: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纲要上P71)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3)明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
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7.清朝:设立军机处
(1)概况:①时间:雍正时; ②地点:皇帝寝宫旁边
③人物:主要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由皇帝指派朝臣兼任
(2)职责:①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纲要上)
②起草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处理一般文书)
(3)性质:中枢秘书机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养心殿西暖阁
雍正帝之后这里作为清朝皇帝批阅奏折及与军机大臣商议政事之所。
思考点
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
君主专制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汉武帝)
“中外朝”制
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中书省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雍正)军机处
04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03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02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01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二)地方行政制度
1.西汉初年,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1)汉承秦制: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
①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
协掌军事、行政。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
② 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
太守
郡丞
郡尉
分曹理事

县令或县长
县尉
分曹属吏

县丞
(二)地方行政制度
1.西汉初年,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1)汉承秦制: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
(2)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汉高祖加封同姓诸侯。
①问题:王国威胁中央集权
②应对: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③结果:景帝、武帝后,诸侯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④发展: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了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纲要上P22)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
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2.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
3.隋朝:废郡,实行州、县二级制
4.唐朝:州、县二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1)根据山川形势划分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
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2)藩镇: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藩镇独立性很强,严重削弱唐朝的统治力量。纲要上P35)
▲ 唐朝沙州节度使张承奉致都僧统等帖
节度使是唐朝中后期州以上的地方军政长官。此帖有“沙州节度使印”,是沙州节度使给都僧统等的帖。
5.宋朝:州(府、军、监)、县二级→ 路、州、县三级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包括统管地方财政的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四监司)
(纲要上P52)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6.元朝: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1)行省制: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2)设置: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腹里)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纲要上P61--62)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6.元朝: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1)行省制: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2)设置: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腹里)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3)地位:作为中书省(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派出机构。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4)意义:
①行省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③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④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7.明朝:省、府、县三级制
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8.清朝:省、府、县三级制
①地方: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②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纲要上P78)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二)地方行政制度
朝代 地方行政区划 最高行政级别
秦朝 郡、县二级制 郡
西汉 郡(国)县二级制、郡国并行制
东汉 州、郡、县 州
魏晋南北朝
隋朝 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道
宋朝 路、州、县三级 路
元朝 设行中书省,形成了省、路、府、州、县 省
明朝 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设三司分权
明清 省、府(州)、县(州)三级
两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层级不断细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最频繁;
县始终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稳定性极强。
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
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沿袭变革是主线
3
2
1
4
5
问题探究
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这两位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①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
②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
③柳宗元和顾炎武尽管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郡县制的必然性,但他们朴素的直觉无疑也是正确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梳理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西周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两宋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中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