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一)概念解析
民族:一般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上的人的稳定共同体。
民族关系: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
国家关系: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民族国家:由单一民族或多民族组成的、主权独立、有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民经济、民族语言和国民文化认同等的国家形态。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关键词:“民族”“民族关系”“国家关系”“民族国家”
“民族”
“民族关系”
“国家关系”
“民族国家”
内部联系
长期发展
外部联系
对外交往
在我国版土领域内,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均是民族关系;我国古代与周边国家及亚非欧各国的对外交往,近代与当代中国的外交活动,属于国家关系。
(一)概念解析
本专题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当代中国的外交四个方面展开,中国古代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开启了自觉发展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日益巩固。
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大迁徒、大交流推动了民族和国家的变化。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单元内容解读
民
族
关
系
古代中国:交融与共生
近代西方:崛起与扩张
近代中国:沉沦与觉醒
当代中国:团结与繁荣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与边疆管理制度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抗击列强侵略推动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落脚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单元建构
国
家
关
系
和平往来
屈辱抗争
独立自主
对话共嬴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中国近代的弱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方针、成就
西方解决国际争端的治理模式: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体系
落脚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单元建构
第四单元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汉
秦
辽宋夏
清
夏
唐
趋势:疆域版图呈扩大趋势,到清朝基本成形。
一、交融与共生: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民族交融:是指民族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自然状态,它意味各民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就是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形态的认同。
民族关系:指在我国版土领域内,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
民族政策: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是对境内各民族所采取的政策。
边疆管理制度:指历代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发的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预期学习目标细化:
1. 通过梳理教材知识,能够在时间轴和地图上标出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发展阶段并归纳阶段特征。(时空观念)
2. 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分析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的发展过程,以及其中涉及的重要措施,与前朝相比,后世王朝在边疆治理方面的继承与发展;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 能够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趋势及趋势形成的原因,并利用历史情境剖析“朝贡体制”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双重影响,理解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的根本原因。(历史解释)
4. 能够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历程中体会中国走出中原、走向东亚、亚洲和世界的历史心态,形成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家国情怀)
时期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中央管理机构 地方:边疆管理政策、制度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学习任务1:根据教材62-65页,完成表格内容。
(一)交融之径
时期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中央管理机构 地方:边疆管理政策、制度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典客;典属国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三郡等
大鸿胪
和亲、出击匈奴;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护乌桓校尉;屯戍政策
礼部;鸿胪寺
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先后归附;治理岭南,册封谯国夫人;推行郡县制;加强与流求的接触
礼部;鸿胪寺
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和亲;唐蕃会盟;加封南诏
各民族政权长期并立,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融没有中断。
宣政院
“行汉法”;四等人制;封八思巴为帝师;设行省,征发赋役;
礼部、鸿胪寺、
四夷馆
修筑长城,布置“九边”;开放马市贸易;东北设都司、卫、所;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西南设土司;西藏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
理藩院
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平定准噶尔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巩固了西北边疆;册封达赖班禅;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西南“改土归流”;
学习任务1:根据教材62-65页,完成表格内容。
材料:中华民族在先秦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沈长云《先秦史》
材料:“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
(一)交融之径
华夏认同
1.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问题1:读图并据材料,分析与秦代相比,汉代“开展”民族关系的表现?
汉代对待周边邻居的关系,不是划境自守,而是开展。
——许倬云《万古江河》
开拓西北
材料:西汉的屯田,是巩固新拓疆土的重要措施之一。屯田卒本身,也是边塞防御的手段之一,同时屯田区又为徙民、设县做好了基础准备。……西汉的屯田卒,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在有战事时参加战争。他们在西域且耕且战,对确立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永强《两汉西域经济研究》
郡县制的推广
农耕经济的移植
边疆和中原地区的共同性不断增强
河西四郡
(一)交融之径
三国、东晋、南朝 南方的开发
西晋 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
北魏 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
十六国 内迁各族不断交融
(一)交融之径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动荡、发展与交融
材料: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新唐书·地理志》
中央政府
大都护府
都督府、羁縻州
安南都护府
礼部
鸿胪寺
①开明的治边政策:
因俗而治,实行羁縻府州制度,少数民族在接受中央管辖的前提下享有较大自治权。
③边疆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④多层布局,扩大统治范围
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各边疆民族地区。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天可汗
②军事防御与教化并重
(一)交融之径
3.隋唐时期:
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
问题3: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治边政策何以体现开明?
与秦汉相比,唐代的边疆治理有何发展?
发展:
庆历和议
澶渊之盟
绍兴和议
4.宋辽夏金时期:
南北面官
政权并立
先战后和
制度学习
交流交融
榷场贸易
①沿袭唐宋制度
②猛安谋克
(一)交融之径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交融
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西域的管辖。
元世祖忽必烈封藏传佛教领袖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管辖佛教和藏族事务。
(一)交融之径
5.元明清时期:
问题4:读图并据材料,分析元代如何“强化”边疆治理?
行省制
“四等人制
元代对边疆的控制在以前的朝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史·地理志》
间接统治的因俗而治
直接统治的行政统治
突破华夷分治,内地、边疆管理趋于一体化
修长城筑九边
都司
册封法王
土司制度
茶马互市
礼部
鸿胪寺
四夷馆
满蒙联姻
册封达赖班禅
驻藏大臣
改土归流
理藩院
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马市
(一)交融之径
明清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清政府则要求内属蒙古“官不得世袭,事不得自专”。
——杨永俊《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
都司卫所
清朝“既不无理强取他国之寸土,亦决不无故轻让我寸土于人”及“天朝尺土俱为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届”。——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盟旗制度
伊犁将军
问题5:读图并根据材料,分析明清对历代治边的“继承”和“发展”是如何体现的?
继承:
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创新:
①治理措施更加多元
②恩威并施,镇压叛乱的同时还通过联姻、册封等方式加强联系
③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④由夷夏之防发展为中外之防
5.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边疆管理:疆域清晰,主权明确,制度趋于一致
民族关系:华夷一体,民族交融,民族认同增强
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相互吸收、互相促进——统一潮流下的民族交融
友好往来
在大统一的局面下,
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
联合斗争
民族迁徙
五胡内迁,江南开发,迁往边疆等。
和亲联姻
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国家政策
中央政府管理,册封、和亲、会盟、改土归流等。
丝绸之路、互市,
边境贸易榷场等。
民族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分裂兼并战争,辽宋夏金元等政权的战争等。
经济文化交流
民族交融的
基本途径
学习任务2:
总结民族交融的基本途径
(二)交融之果
学习任务3:说明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
民族交融
的
历史作用
对边疆
对统一多民族国家
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中原与边疆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经济
政治
加强了对边疆的治理,有利于稳定边疆
社会秩序;
文化
推动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
民族
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中华民族
的发展,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答题的角度
时期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中央管理机构 地方:边疆管理政策、制度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典客;典属国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三郡等
大鸿胪
和亲、出击匈奴;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护乌桓校尉;屯戍政策
礼部;鸿胪寺
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先后归附;治理岭南,册封谯国夫人;推行郡县制;加强与流求的接触
礼部;鸿胪寺
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和亲;唐蕃会盟;加封南诏
各民族政权长期并立,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融没有中断。
宣政院
“行汉法”;四等人制;封八思巴为帝师;设行省,征发赋役;
礼部、鸿胪寺、
四夷馆
修筑长城,布置“九边”;开放马市贸易;东北设都司、卫、所;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西南设土司;西藏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
理藩院
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平定准噶尔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巩固了西北边疆;册封达赖班禅;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西南“改土归流”;
学习任务4:根据表格中的基本史实,归纳总结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
【归纳整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
政治管理上:
经济交往上:
民族交流上:
中央:典客—大鸿胪—礼部、鸿胪寺—宣政院—礼部、鸿胪寺、四夷馆—理蕃院
地方:郡、县;羁縻府州、都护府;行省、宣政院;都司、卫所、土司;盟、旗、办事大臣等
屯戍政策—边境贸易-开发马市等
长城、和亲、移风易俗等
①设置中央及地方的专门管理机构,行政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②由因俗而治到边疆内体管理一体化;
③边疆治理措施多样;
④经济上互通有无,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融合;
⑤由对抗排斥走向融合,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交融;
⑥民族之间虽有矛盾冲突,但交往交流交融仍是主流。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小结
1.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动荡、发展与交融
3. 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
4. 宋辽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交融
5. 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二、开放到闭合: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学习任务5:补充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
陆
海
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
陆
海
①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②东汉时期,倭国(日本)派使臣来朝。
①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②唐朝与大食国接触,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①隋朝: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今马来半岛南部)
②唐朝:日本频繁向唐朝派遣唐使,交流频繁
北方陆路交通阻隔
宋:①恢复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②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③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元: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顺畅,马可波罗来华
①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②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慢慢转型。
①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政策;
②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
汉
唐
宋
明
清
元
隋
汉代的丝绸之路
唐朝的对外交往关系图
宋朝的对外交往关系图
郑和下西洋图
马可波罗东行图
马戛尔尼访华图
思考1:根据上图,指出唐朝与秦汉对外交往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思考2:根据上图,指出宋朝和唐朝对外交往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唐朝:唐朝路线更多更复杂;交往的国家增多;海上交通线变长。
原因:封建经济发展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交通便利;开放包容的政策等。
宋朝:陆上交通线基本断绝,海上交通线增多。
原因:
(1)民族政权并立,隔断了陆路联系;
(2)为增加财政收入,朝廷重视对外贸易,建立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
(3)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工商业发达;
(4)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1
“中国”与“天下”
2
3
4
第一层:
大一统王朝直接统治的郡县
第二层:
通过册封、羁縻、土司等制度间接统治的边疆民族地区;
第三层:
关系或远或近的朝贡国(藩属国);
第四层:
化外之地
——图文参考许纪霖《家国天下》整理
宗主国
藩属国
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与“朝贡体制”
朝贡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中国进献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如左图所示)。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榜葛剌进麒麟图
思考3:根据材料,说明朝贡体制的含义。
朝,指臣下觐见君主。贡,指臣下向君主进献礼物。中国君主会“回赐”各种礼物以建立宗藩关系。朝贡体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朝贡贸易。
明清朝贡体制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人教社,2016年,第72页。
下表是有关明朝朝贡制度的部分史料
史料 出处
凡蕃国遣使朝贡,至驿,遣应天府同知礼待。明日至会同馆,中书省奏闻,命礼部侍郎于馆中礼待如仪。宴毕,习仪三日,择日朝见。陈设仪仗及进表,俱如仪。 《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礼十》
古里……(永乐)十七年偕满剌加十七国来贡。十九年又偕忽鲁谟斯等国入贡。二十一年,复偕忽鲁谟斯等国,遣使千二百人入贡。时帝方出塞,敕皇太子曰:“天时向寒,贡使即令礼官宴劳,给赐遣还。其以土物来市者,官酬其直。” 《明史》卷326《列传第二百十四·外国七》
思考4:概括明朝朝贡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特点:以中国为中心;朝贡活动规模宏大;厚往薄来,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商业化与仪式化并存。
成因:明朝商品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向心力;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等。
清朝在1689年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两个主权国家签订的平等条约而非朝贡关系。
【学习聚焦】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转变。
如何转变
清朝定鼎中原之后,继承了明朝的朝贡体制。但是,尽管清朝与明朝的朝贡体制外壳相同,实际内涵却较明代复杂得多。清朝朝贡的贸易性质没有明朝那么强,礼仪和政治关系的意义更重,体现在礼仪制度方面就是清廷制订了“藩国通礼”,包括册封爵位、颁诏、颁赏、遣使会盟、朝贡、宴赏、遣人听事等一整套完整礼仪。
——李扬帆《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
清朝不再维护朝贡体制了吗?
清朝在1689年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两个主权国家签订的平等条约而非朝贡关系。
【学习聚焦】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转变。
如何转变
清朝定鼎中原之后,继承了明朝的朝贡体制。但是,尽管清朝与明朝的朝贡体制外壳相同,实际内涵却较明代复杂得多。清朝朝贡的贸易性质没有明朝那么强,礼仪和政治关系的意义更重,体现在礼仪制度方面就是清廷制订了“藩国通礼”,包括册封爵位、颁诏、颁赏、遣使会盟、朝贡、宴赏、遣人听事等一整套完整礼仪。
——李扬帆《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
清朝不再维护朝贡体制了吗?
清朝在1689年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两个主权国家签订的平等条约而非朝贡关系。
【学习聚焦】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转变。
如何转变
清朝定鼎中原之后,继承了明朝的朝贡体制。但是,尽管清朝与明朝的朝贡体制外壳相同,实际内涵却较明代复杂得多。清朝朝贡的贸易性质没有明朝那么强,礼仪和政治关系的意义更重,体现在礼仪制度方面就是清廷制订了“藩国通礼”,包括册封爵位、颁诏、颁赏、遣使会盟、朝贡、宴赏、遣人听事等一整套完整礼仪。
——李扬帆《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
清朝不再维护朝贡体制了吗?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秦朝设典客等;汉朝设大鸿胪等;秦汉修长城,北击匈奴;汉朝屯戍等
礼部和鸿胪寺;隋朝与琉球交流、册封冼夫人;唐朝和亲、羁縻州
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时战时和;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
明朝修长城筑九边;清朝设置理藩院、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联姻等
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
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唐朝: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
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元朝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朝贡”外交
交融
与共生:民族
关系
【本课小结】
开放到闭合:对外交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大一统条件下大交
融、大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继续发展,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对外交往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政权并立,
民族交融未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