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创造宣言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塑像(sù) 遁词(xún) 玄奘(zàng)
B.懦夫(nuò) 鲁钝(dūn) 崇拜(chóng)
C.监牢(jiān) 遭遇(zhāo) 喑哑(yǎ)
D.懒惰(duò) 豢养(huàn) 创伤(chuā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经历这次劫难后,一度春风得意的他竟然一时间走头无路。
B.须放开时,挥亳泼墨,写意人生,激扬文字,随意天然,不拘小节。
C.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
D.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钢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
B.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演了自己准备的精彩节目,不论是吹拉弹唱,还是舞蹈小品,都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C.懂得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借助外力帮助自己克服弱点或弥补不足。
D.操场上的两棵西府海棠繁花满树,粉红与鲜红纷纭交错,宛如天边粉红色的彩云,同学们禁不住赞美这花开得真是别具匠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份倡议书的对象是全市健身爱好者提出的。
B.这是一幅珍贵的爸爸从杭州带回来的中国画。
C.学生们讲述了暑假里家长参加志愿活动,协助社区人员管护小区。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5、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地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瞄准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成效显著。
B.没有了信仰好比没有了灵魂。我无法想象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怎么能自立,怎么能发展?
C.袁隆平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充分体现了袁隆平潜心实干的本色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D.去年国庆期间,“家国情怀”成为主题词。在全国各地,《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动人歌曲回荡在街头巷尾。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典作品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
②一个不读经典的人,不仅词汇有限,同时智力和想象力也会有限,从而导致知识和思想极度贫乏。
③读书之法,贵在选择经典作品。
④可见,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⑤一个读经典的人,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在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⑤③②①④ B.⑤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⑤ D.③①⑤②④
7.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
B.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道理论证)
C.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举例论证)
D.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类比论证)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先确立中心论点,再反驳错误观点。
B.本文在反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举了爱迪生的事例,反驳“走投无路,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举了玄奘和哥伦布的事例。
C.本文在反驳“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举了米开朗基的事例。
D.作者反驳了五种错误观点: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了;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9.名著阅读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补全下面表格中的内容。
读书笔记
书名:《 ① 》 作者:{明}施耐庵
精读摘录 【文段一】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文段二】吴用安排祭仪,直至南门外蓼儿洼(地名:蓼liǎo)。寻到坟莹,哭祭宋公明、李逵,就于墓前,以手掴(用手拍,guó)其坟冢,哭道:“仁兄英灵不昧,乞为昭签!吴用是—村中学究,始随晁盖,后遇仁兄,救护一命,坐亭荣获,到今数十余载,皆赖兄长之徳,今日既为国家而死,托梦显灵与我,兄弟无以报答,愿得将此良梦,与仁兄同会于九泉之下。”言罢痛苦。 主要人物: 吴用绰号:( ② ) 性格特点:③
整书浏览 侠义人物:行者武松经典情节: ④ 侠义人物:花和尚鲁智深经典情节: ⑤ 评论:一百单八好汉,音貌际遇各异,心性肝胆。
10.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材料二】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湖南90后女孩江梦南患上了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克服种种困难,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坚强少女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因此入选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材料三】国家领导人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
(1)、仿照示例,写出下表中诗文名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内涵。
诗 文 名 句 内涵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不畏艰难,求索不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③
(2)、假如【材料二】中的江梦南来到了你们学校,九年级(1)班想邀请她作一次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请你以班长的身份写出你见到她后想说的话。
(3)、请结合学习与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创造宣言——陶行知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现成之神来崇拜。
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踏,糟踏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未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毋需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看不出来。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撒一泡尿,挑一担茅草回家。尿与屎是他对泰山的贡献,茅草是他从泰山上得到的收获。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被泰山树苗听见,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徒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二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的,一天一天的,听到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么?”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的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里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那一缕是树苗的,那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幼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幼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
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三日 写于凤凰山
11.本文作者的出发点和写作意图是什么?
12.“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一句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13.“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一句的含义及作用。
14.如何理解“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什么不开门见山的提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坐热“冷板凳”
李昌禹
①时而潇洒一笑,时而英气逼人,仿佛从书卷中走出的倜傥公子,90后越剧演员陈丽君,凭借纯熟的演技火出了圈。过去学戏的18年里,别人在休息时,她时常还在压腿、下腰、练台步,为台上呈现的那一刻做准备。面对突然的爆火,陈丽君在接受采访时说:“越剧的舞台不大,主要的人物就一两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得到自己。就为了热爱两个字,才愿意在这里坐冷板凳,坚持着。”
②年轻人最需要坐得住冷板凳。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年轻人,难免会遭遇一段时期内坐冷板凳的状况。有的人能够泰然处之,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冷清、沉得下心境,把冷板凳坐得有温度、有宽度、有高度;有的人则不愿、不敢、不屑坐冷板凳,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只想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在拈轻怕重中蹉跎岁月.
③愿意坐冷板凳,凭的是执着的信念、超脱的心态。如此方能将冷板凳坐得住、坐得稳。“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敦煌儿女”樊锦诗从大学毕业起就扎根大漠,几十年如一日,静心笃志、潜心研究敦煌文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实现“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一辈子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他们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大半辈子,长期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却能淡泊名利、潜心做事。这种可贵可敬的品质,堪称青年人的标杆。
④不怕板凳坐不热,就怕板凳没人坐。那些心态浮躁,动辄为名所困、被利所惑,或受杂念所累、为外物所扰的人,是坐不了冷板凳的,更遑论把冷板凳坐热。
⑤冷板凳要坐热,要有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的毅力恒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曾表示,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坐定了冷板凳,便没有捷径可走,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才是把板凳坐热的不二法门。有的人当初愿意坐冷板凳,也能坐冷板凳,可时间一长,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日渐失去昔日奋进、拼搏的斗志,沦为熬资历、混日子的“老板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归无所成就。
⑥其实,坐热冷板凳的过程,也是一个潜心修为、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最能练苦功,他8岁学戏,70多岁高龄时,仍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从不间断。高空苍鹰的昂然英姿,风吹树动的优美姿态,都是他揣摩身段动作的灵感来源。这种用心揣摩、长期苦练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
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说的虽然是做学问,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大抵如此。坐得住冷板凳,才换得来“热沙发”。能够把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会热情而至。
(选自2024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6. 如何才能坐热“冷板凳”?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17.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18. 如果以邓稼先 事迹为论据,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请为该段拟写这个事实论据。
阅读《信言不美》,回答问题
信言不美 张峰 钟羽
①《道德经》最后一章里有句话叫“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里的“信言”,是指真实的话、可信的话;“美言”,则是指华美的话、伪饰的话。意思是,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往往不好听,而溢美之词好听,内容却往往不真实、不可信。
②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信言,从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巧言令色,鲜矣仁”到墨子的“言不信者,行不果”等,可以看出人们最注重言论的真实性、可靠度。美言则大多带有一种不真实的虚美、矫饰之美。美言能够使人文雅、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但是,过分注重美言,难免善掩饰、好虚言。“美言不信”,说的就是这个方面。
③汉代陆贾在《新语 辅政》中说过:“谗夫似贤,美言似信;听之者惑,观之者冥。”意思是爱说坏话的人似乎像个贤士,语言华丽动听,貌似很让人信服,实际上却有着很强的迷惑性、隐蔽性、欺骗性,也容易让听到这些话的人困惑不解,使看到这些现象的人暗昧不明。
④美言虽美,不可崇信。美言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投其所好,容易让人失去对事情正确的判断。《吕氏春秋》里有“宣王好射”的故事,齐宣王喜欢人家夸赞他能够使用强弓,明明用过的弓“不过三石”,左右为讨好齐宣王,都说他用的弓“不下九石”,喜欢听奉承话的齐宣王被美言蒙蔽,终被后世所耻笑。
⑤“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信言真语难听,但能让人看清事情的真相,直面问题。据《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刘邦进咸阳后,看到豪华宫殿和奇珍异宝,不禁目眩神驰。这时,有人进言,大王受尽苦难,终获成功,是该好好享受了,刘邦深以为然。可樊哙和张良却劝谏他,秦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奢靡的享受,如果贪图享乐,必然失掉人心,重蹈秦王覆辙。在两人的劝说下,刘邦幡然醒悟,从此严于律己,励精图治,终成大业。信言求真实在,听起来虽刺耳,却往往一针见血、直击要害、揭示真相。
⑥有些人正是在“听言”上缺乏智慧,美言、信言混淆不分,失去了好与坏的鉴别力,最终在别人的吹捧中迷失自我,在美言的精神贿赂中滑入深渊。因此,生活中我们要会拒美言,善纳信言,看清溢美之词背后的用意,躲过浮夸之言背后的陷阱,跳出虚华之语背后的圈套。
⑦会拒美言,反映的是底气,体现的是担当;善纳信言, , 。我们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秉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说话诚实,做事实在,为人诚信,如果这样做,就没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
(选文略有删改)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指出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吕氏春秋》里有“宣王好射”的故事,齐宣王喜欢人家夸赞他能够使用强弓,明明用过的弓“不过三石”,左右为讨好齐宣王,都说他用的弓“不下九石”,喜欢听奉承话的齐宣王被美言蒙蔽,终被后世所耻笑。
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阅读选文,说说为什么美言不可崇信?
请根据语境,仿写句子,将第⑦段中所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会拒美言,反映的是底气,体现的是担当;善纳信言,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提问”与“回答”
①有故事说,两个孩子给孔圣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问他为什么早晨的太阳大如磨盘,离得近,却不热;中午的太阳小如盘子,离得远,却那么热,这是为了什么 孔圣人瞠目结舌,无以答对。
②这样,就有了一个可爱的提问与尴尬的回答的场面,极其生动有趣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场面,连圣人都会遇到,就更不用说普通的凡夫俗子了。
③“提问”是求知的重要方式,孩子们总是以提问的方式获得知识,所以就有了一套名叫《十万个为什么》的丛书,成了青少年益智的读物。
④“回答”,却并不简单,即使饱学之士也不敢说能答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于是也就有伟人说:一个傻子提了问题,一百个聪明人都回答不了。
⑤但不管能不能回答得了,人群中总有爱提问的与爱回答的两种人存在。
⑥提问的前提是置自己于“无知”的位置上。孩子敢于提问,是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无知,甚至那乐趣正在无知之中。
⑦一当了“知识”分子,骂人最恶毒的话恐怕无过于“无知”二字;最怕被人骂的话,也无过于这二字。如有人被骂了“无知”,就会觉得是最大的侮辱,如同掘了祖坟,由此,也许会引起没完没了的官司,没准最后会断了交往。
⑧人是从孩子长大的,这就决定了人是从无知处起步的。人又非生而知之,后天所学,难免有学问不到的地方。
⑨孔子是圣人,种庄稼种菜,就不如老农,在这一方面自然是无知。
⑩鲁迅回想自己和不识字的农村孩子闰土在一起,听他讲了很多新鲜的故事和生活,显示了城镇孩子对农村生活的无知。
许多大学问家,都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名世,恰恰是到了晚年,仍哀叹世界上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不知道,表现出对知识追求的不倦精神。
这其间,当然有他们的谦逊,表现出良好的学风与品德,但也确实是他们悟出了人生与世界的深刻关系。生有涯,学无涯;人如沧海之一粟,一粟何以能尽知沧海。这么说,“无知”是人生之必然,且永远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处于“无知”状态。
如此看来,人得保持一种“无知感”,这样才会去探索新的领域,掌握新的知识。这种“无知感”的宝贵,几乎像“饥饿感”对于厌食者。
⒁英国著名的散文家罗伯特·林德就写过一篇《无知的乐趣》的散文。为了弄清布谷鸟的生活习性,他像孩子一样观察布谷鸟,他从中体验到“博物学家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也依靠他的无知,无知给他留下这类新天地任他去征服”。这位罗伯特·林德由此还引申出做学问的道理:“迅速逃到无知中去追求知识。”他断然认为 那种把无知的巨大乐趣换成“回答问题的乐趣”,这种人“已经在开始僵化”。
⒂圣人,害怕好为人师,故不耻下问,且“每事问”。既非圣贤,只为了不“僵化”,我们也该有一种孩子的心态,常常保持自己的“无知感”,不要总想“回答”世界,当了蹩脚的“回答者”。
24.文章开头,记述两小儿向孔子提问之事,其目的是( )
A.说明孔圣人无以答对,也是个无知的人。
B.引出本文的论题──“提问”与“回答”。
C.表明尴尬的回答场面,连圣人都会遇到。
D.列举事实,证明了提问是孩子们求知的重要方式。
25.第⑨-⑩段列举孔子和鲁迅的例子,要证明的观点是:
26作者在分析“提问”与“回答”二者的关系时,他的观点是:
答案
1.D 2.C 3.D 4.D 5.C 6.D 7.D 8.A
9.①水浒传 ②智多星 ③足智多谋 ④醉打蒋门神⑤拳打镇关西
10.(1)、自信自立,乐观积极;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点滴积累,锲而不舍。
(2)、示例:感谢您为我们带着这次精彩的演讲!我们为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通过您的演讲,我们明白自强不息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学习的品质,作为班长,我一定会以身作则,向您学习,用功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示例:要有远大的理想,要充满必胜的信心,要不怕吃苦。
11.作者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是为了大大增强人们的创造意识。 12.含义:只要有勇气,我们即使身陷绝境也能创造出一片天地。 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借歌德的话来论述玄奘、哥伦布、莫扎特最终成功是因为他们有勇气继续创造,点出了创造的重要性。
13. 含义:对持有“我太无能,不能创造”观点的人的质问,激励他们要积极创造。 作用:这是一个犀利的反问句,引人反思,催人奋进。作者把以“我太无能”为借口,自暴自弃,不去创造的人和吃桑叶就能吐丝的蚕做比较,激励人们去创造,去奉献。
14.意思是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就不能停止创造。显示了作者坚定的创造信念。
15.本文是驳论文,驳论的一般写法是“先破后立”,作者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也渗透了自己的观点,当读者已被充分的例证折服后自然也接受了文章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和说服力。
16. 坐热“冷板凳”要有执着的信念、超脱的心态;要有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的毅力恒心;要潜心修为、提升自我能力。
17. 第②段运用对比论证证明坐冷板凳的必要性。文章先提出观点“年轻人最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接着指出年轻人会坐冷板凳的状况的原因;最后从正反两面列举有些人面对坐冷板凳所持的不同态度及其造成的后果。
18. 放在文中第③段最合适。
示例:“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原子弹的奥秘。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0、举例论证。列举了“宣王好射”的故事,具体地论证了“美言虽美,不可崇信”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1、首先引用俗语引出“信言真语难听,但能让人看清事情的真相,直面问题”的观点;然后列举汉高祖刘邦的故事论证上述观点;最后指出信言的重要性。
22、①美言有很强的迷惑性、隐蔽性、欺骗性,容易让人困惑不解、暗昧不明;②美言有很强的功利性,容易让人失去对事情正确的判断;③美言会让人迷失自我,滑入深渊。
23、彰显的是胸襟 传递的是自信
24.B
25.人非生而知之,后天所学,难免有学问不到的地方。讲解:这里是通过例证法来论证论点。
26.不要总想 “回答”,而应常“提问’,保持自己的无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