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然而今天,金属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大量合成纤维织物与传统的棉布、毛织品和亚麻织物竞争;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今天”指的是哪个时期呢?
工业革命
第十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先后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者可视为前者的深入发展。
时空坐标
概念: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过渡到资本主义工厂的重大飞跃。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
革命性的变化
生产方式:
机器时代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动力:
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的商人,现在你想投资工场,你会首先考虑哪些因素?
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资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他国的劣势
荷兰
先天不足
法国
战乱不断
德国
四分五裂
美国
尚未独立
西、葡 封建统治
意大利
经济衰落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后在英国确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在18世纪逐渐完善。……于是国王“统而不治”,只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的典型国家。……在比较稳定的政治局势里,从过去那浸透了谋利欲望而又不以经商为耻的英国社会上层,到充满清教进取精神的中下层商人和手工业者,都积极致力于经济的发展。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革命开始大张旗鼓推进。……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资本主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土地的收益,英国涌现出改革家,如汤森德勋爵推广了四圃轮作制;苏格兰人安德鲁·米克尔发明了一款可以使用多种动力的拖拉机,解放了人力。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琼斯所指出的:“在18世纪的英国,如果没有农业变革,没有农业产出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便不可能实现。”
——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2)农业: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
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羊吃人”
圈地运动
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英国的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比喻为“羊吃人”。
(英国)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深层影响:①推动城市化
②出现工人阶级
(3)殖民扩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在1698至1775年这一时期,(英国)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600%之间。1698年,英国约15%的海运贸易是与其殖民地进行的,但是到1775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而英国的手工工场是18世纪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因此,英国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中率先迈开步伐,是不足为怪的。首先,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为机器的使用创造了条件。……其次,在英国的手工工场里,集中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他们是生产实践中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主力。……最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手工工场的高级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已经很大。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4)科学技术: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 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
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
——王春来、卢海生主编:《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4)科学技术: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迷信思想渐趋淡化,中世纪的宗教观念也日益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科学观念、科学态度不断普及,民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有利于倾向于采用切实可行的(世俗)办法了解决,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动辄求助于哪些“手可通天”的神职人员……在18世纪的英国,现场聆听各类科技讲座已是民众司空见惯的一项消遣;此外,讲述牛顿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家伟大成就故事的通俗读物也颇为流行。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4)科学技术:17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欧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5)市场: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已知的数据表明,在18世纪,英国的国内商业以较大的幅度増长,而海外商业活动增幅更大,促进本土工业生产产量急剧上升:为国内市场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增为150,为出口而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猛増为550。国内、国外两股动力在一个方向形成合力,推动了工业革命。……据估算,在1760-1769年间,英国国内贸易的年平均数额是4000万英镑到6000万英镑,年均利润为400—600万英镑,相当可观。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1)政治前提: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
(2)资本:通过圈地运动、黑奴贸易、殖民扩张积累了资本。
(3)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4)科学技术:手工工场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17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欧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5)市场: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直接原因)
必背清单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6)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当堂检测
D
2、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原因: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品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
工业革命首先是在什么行业之中进行的?为什么?
(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2)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765年(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纺织
织布
纺纱
1779骡机(水力)
细而结实
1785 水力织布机
1733 飞梭
1765 珍妮纺纱机
细而易断
1769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2、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
(3)主要成就
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揭开序幕
开始的标志
◎阿克莱特和水力纺纱机
2、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②工厂出现: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钱乘旦《英国通史》
(3)主要成就
③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制出“联动式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702年纽科门蒸汽机
(3)主要成就
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思考:从研发到出售,纽科门用了10年,瓦特用了11年。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同一件事?
原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优点:解决矿山排水深度问题
缺点:热效率极低
优点:提高热效率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机。
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原料就可以开工,效率高。
优点: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纺织
采矿
冶炼
陆运
水运
……
车床
某一行业中的发明总是会鼓励人们进行相应的发明创造,以促进其他行业发展……新的绵纺机和蒸汽机要求增加铁、钢和煤的供应量,这一需求通过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一系列革新得到了满足……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突破动力瓶颈,引发行业革命
④交通工具:19世纪初,汽船、火车相继问世。
[英]史蒂芬孙 火车
[美]富尔顿 汽船
(3)主要成就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4)完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5)扩展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D
资金
工场手工业时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
劳动力
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俄国:废除农奴制
日本:废除封建等级制
科技
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1、背景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前提
必背清单
2、成就
(1)电力技术: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灯泡、蓄电池、印刷机、同步电报机器……
发电机
[美]爱迪生
[德]西门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2)内燃机: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
◎[美]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德]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
◎内燃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2、成就
(3)化学工业:兴起,人们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合成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4)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美]贝尔与电话
2、成就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5)通讯:1876年,美国人贝尔与他的同事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
工业革命2.0:遍地开花
角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金 圈地运动、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的积累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积累
市场 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扩张提供国内外市场 国内市场的扩大,如美、德;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原料 圈地运动,海外掠夺 殖民地和海外掠夺
劳动力 圈地运动提供大量自由劳动者 相较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雇佣劳动力更多更廉价
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成果
政治前提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政局稳定
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标志 1765年【英】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轻工业) 1866年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重工业)
能源动力 1769年【英】瓦特单动式蒸汽机 1782年【英】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煤炭) 1866年【德】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电力)
1866年【德】奥托内燃机(石油)
1870格拉姆电动机
1882【美】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交通运输 1807年【美】富尔顿汽船 1885年【德】本茨和戴姆勒汽车
1814年【英】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1902年【美】莱特兄弟飞机(立体交通时代)
电信 1837年【美】莫尔斯有线电报
1876年【美】贝尔电话机
1894-1896年【意】马可尼无线电报
石化 1867年【瑞典】诺贝尔炸药
人类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况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组织
新兴工业 部门
工业化 进程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
东西方 关系
工厂制、中小企业
大企业 、垄断组织
机器制造业、采煤业、铁路运输业
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开启工业时代,工业化进程加快
重工业得到发展,主要西方国家工业化完成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最终形成
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况
必背清单
探究: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与 技术
动力
能源
生产形式
发明者
领域
国家
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并为生产提供指导(最大不同)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煤炭
电、石油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工匠和技师
科学家、工程师
主要在轻工业领域
以重工业为主
英国开始并率先完成,向欧美各国扩展
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速度快、各具特色)
必背清单
D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1、生产力: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为了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无比财富,1851年英国在阿尔伯特亲王的主持下,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为办此博览会英国专门花了22周时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玻璃及金属建成的大厦——“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黄光耀、刘金源《成功的代价—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
生产力的大发展
1889年的法国巴黎世博会,首次用白炽灯装点了埃菲尔铁塔,这座高324米,共用去钢铁9000吨,灯泡2万只的铁塔刚刚落成,爱迪生将他最新发明的白炽灯安装在了这座当时全世界最高的建筑上。
生产力的大发展
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前)
大企业(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流水线生产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手工工场时期
工厂制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管理日益科学化;出现了垄断组织(主要大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补充
1、背景: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评价
(1)积极:适应了大工业生产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有利于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和发展;
(2)消极: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市场,阻碍竞争,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利用经济手段干预国家政治;疯狂对外扩张,加剧了国际竞争,导致战争危险。
标准石油公司疯狂并购其他公司(漫画)
漫画《参议院的老板们》
垄断组织
3、社会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巩固统治地位
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获得更多政治权力
各国改革
迅速崛起
对立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推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基础。
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1842年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67年 第二次议会制度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
1875年 颁布了健康法。
1870-1907年 英国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及医疗保健。
1875-1909年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1884-1885年 第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
材料二:(美国)1870-1920年,城市人口由990万增至5430万。1920年城市人口是全国总人口的51.4%,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
材料一:
4、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亨利·福特曾经感慨说:在手工制鞋的时代,只有非常富裕的人才穿得起鞋子,大多数农民和工人在夏天只能打赤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即使最穷的人,也拥有不止一双鞋子......吉列发明的一次性刀片免除了人们剃须先磨刀的烦恼,价格也非常便宜。
——杜君立《现代的历程》
①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四:19世纪初,欧洲兴起的理性休闲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教育、艺术欣赏、户外休闲和体育运动等方面。
材料五:伯明翰地区就出现了第一所专为女工开设的夜校。 课程有阅读、写作、算术、缝纫等。女工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教育, 而且学费低廉 , 每季度为13先令 , 她们大多都付得起。
——旺德·F.内夫:《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作妇女》
材料六:1848年,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院,出现了全国妇女宪章协会。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女工占到工人总数的57.75%,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到47.1%,甚至出现不少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
材料七:1816-1838年报纸增长了33%,1836-1856年又增长了70%,而1856-1882年的增长率高达600%。
②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报纸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人口增加明显。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5、世界市场:改变了世界面貌,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
3.为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而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世纪金榜》P59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德国崛起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全球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西班牙、葡萄牙崛起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逐步扩展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开始交融
殖民掠夺
武力侵略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材料一:到1782年,被阿克莱特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5000多人,他招募的资本达到20多万英镑。
——张万合《蒸汽机打出的天下》
工业资产阶级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1、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工业革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人区”对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
——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2、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材料: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图》
美国武力威胁日本幕府开国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殖民地半殖民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日益激烈。(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一战埋下隐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积极:
1、生产力: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管理日益科学化;出现了垄断组织。
3、社会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加,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革。无产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兴起。推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基础。
4、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业发展,人民文化素养提高,女性地位上升。
5、世界市场:改变了世界面貌,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消极:
1、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2、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殖民地半殖民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日益激烈。
必背清单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迈进。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继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
3.充分利用本国市场。当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要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4.合理调整人口政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5.我们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智力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世纪金榜》P59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背景:政治、劳动力、市场、资本、技术
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积极影响
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课堂小结
1、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A
2、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A
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A
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B
5、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