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经济与社会生活
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材料1:“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材料2: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1.原始社会末期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最初的商业贸易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2.先秦时期
商族人的祖先契被封到商这个地方。契的第六世后代王亥聪明多谋。他把牛训练得既能驮货物又能拉车,驾着牛车沿着黄河北岸到各部落去做生意,所以外部落的人把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这就是“商人”称呼的由来。
——《中国商邦》
商业 对外贸易 货币 信贷 契约
①商朝出现职业商人
②商周“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工商食官”被打破,出现私商
①商朝后期出现铜铸币
②春秋战国多种样式铜铸币
春秋时期实物借贷比较普遍
商周出现契约
早在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材料2:“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越王勾践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1:“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国语·晋语》
★问题探究1:材料1、2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并分析材料2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
材料1——“工商食官”
材料2——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私营手工业;周王室衰微,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诸侯为增强国力重视经济发展;成功商人的示范作用。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3.秦汉——魏晋南北朝
材料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商业 对外贸易
货币 契约
货币、车轨、度量衡统一,促进全国商品流通
丝绸之路
①秦:
统一货币
②汉武帝:
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代,契约普遍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4.唐——宋
材料1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行》
材料2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材料3 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4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商感》
商业 对外贸易 货币 信贷 契约
宋:城市市坊分区制度逐步瓦解
海上贸易兴盛
设市舶司
唐朝:飞钱
宋代:纸币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唐:城市市坊分区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材料1: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唐六典》
材料2: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问题探究2:与唐长安城比较,北宋东京城商业有哪些变化?
①市的范围扩大,突破时空限制;
②出现专业化市场;
③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
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问题探究3:依据图片、结合所学,说出从西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路线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1)变化
①汉以陆路为主,海路发端;
②唐海陆并举;
③宋陆路中断以海路为主。海上丝路日益繁荣。
(2)原因
①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已经有较大的发展;
②唐宋时期工商业发展及其繁荣;
③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中国与欧洲交往的路上通道;
④统治者一直都推行开明外交的政策。
一、中国古代商业起源与发展
5.元明清
材料 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组织上有新的变化。唐宋的飞钱、便换,至此形成票号、钱庄。行、团等行业组织发展成会馆、公所。这种行会性组织对本组织之外新设店铺有严格的限制——需要人作保,交纳很多的银两作工费,并宴请同业,否则不准设设店营业,对内控制也比较强,规定了行规,违反行规者开会议罚,对外争议由本行“董事”出面交涉。所有这些特点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已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
——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商业 对外贸易 货币 信贷 契约
①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
②商帮兴盛
朝贡贸易
广州十三行
①明朝,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
②清朝,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①明朝中期以后,钱铺兴盛
②清朝,资本性借贷发展,出现庄票
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知识拓展】
——解析“朝贡贸易”
材料 明朝推行朝贡贸易政策,外国使节前来“朝贡”,中国则给予优厚“回赐”。入贡时还可以“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在这种朝贡贸易体制下,贡使来华的贸易活动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民间的商船往来则是不合法的。1567年(隆庆元年),明朝准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私人海外贸易得到发展,此后朝贡贸易名存实亡。
——摘编自张顺洪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含义:
(2)特点:
(3)目的:
(4)影响:
(5)瓦解: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明清是朝贡贸易发展的顶峰)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
①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②造成政府的财政负担;
③东亚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国力下降;厚往薄来,不顾经济利益;西方殖民势力冲击;
二、世界古代商业发展
1.古埃及商业发展
①古埃及商业历史十分悠久,
在金字塔壁画上,已经有了
人们在市场交换商品的场景。
②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国王经常拍商队到国外去从
事贸易活动。
③公元前3000左右,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
④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二、世界古代商业发展
2.古希腊商业发展
材料 大海成为古希腊人同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这使希腊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社会,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
——孙凤玲《浅析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①古希腊各城邦形成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②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商业迅速发展,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
③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专门汇票雏形。
二、世界古代商业发展
3. 古罗马商业发展
材料 古罗马与公元前5世纪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古罗马社会经常使用的“债权”“继承权”“契约”“租赁”等法律术语,注重协调经济和社会关系,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王加卫《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差异及其成因》等
①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②拜占庭一度垄断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二、世界古代商业发展
4.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商业发展
材料 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的一个古巴比伦的藏品“美铁那铭文锥体”中,人类还发现了人类早期“利息”概念的诞生,比如铭文记录中写道:“乌玛的领袖应当将南舍和宁格苏的1古鲁大麦作为借贷。这会产生利息,总计864万古鲁。”
——【美】威廉戈兹曼《千年金融史》
③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①两河流域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还包括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②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古巴比伦时期,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商业 对外贸易 货币 信贷 契约
欧洲
亚洲
非洲
古希腊、罗马商贸繁荣。
古埃及,商业历史十分悠久
古希腊、罗马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一度垄断了东西贸易。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前8、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货币
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前22一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不同形式的借贷,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
前16一11世纪,古埃及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受到官方的法律保护。
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已经使用契约。
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并受到法律保护
【知识归纳】
1.原因
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政策:统治者相对宽松政策措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④交通: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水陆交通的便利。
⑤金融:古代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使用和发展。
2.作用
①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②对中国: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
③对世界:中国的丝绸、瓷器流行于亚、非、欧洲,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
【合作探究】
★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为例探讨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说明商业交流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 早在1405—1433年,中国的郑和就奉命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远洋航行。郑和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海口和东非沿岸,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对于郑和的航海,梁启超作了这样的评论: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历史解释: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历史知识,简要解释“中国为何在郑和航海之后再无这样的创举”。
【素养提升】
解释:
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社会稳定,传统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加强与各国联系,寻求奇珍异宝,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后来航海带来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政府无力组织大规模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深层驱动力不足,也无长远目标。
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当时西欧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西欧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剧烈变化;持续远航目的是为追求金银财富、开拓新市场、传播宗教、寻找新航路等;航海探险也得到了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王室的支持。哥伦布等人远航的内部驱动力较大,追逐物质利益,航海具有持久性。
【真题回顾】
1.(2021.1·浙江高考·4)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宋代商业的发展
A
【真题回顾】
2.(2021.1·浙江高考·8)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明清商业发展
A
3.(2020·北京高考·4)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B
真题回顾
4.(2019·江苏高考·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明代晚期商业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B
真题回顾
5.(2018·全国Ⅰ卷高考·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朝贡贸易
B
真题回顾
6.(2017·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之际商业的发展
A
真题回顾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