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猫》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猫》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1 07: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猜谜语
脚穿钉鞋走无声,
不爱吃素爱吃腥。
白天无事打瞌睡,
半夜觅食不点灯。

郑振铎
duó
了解作者,识记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学习默读技巧,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的结构。(重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难点)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郑振铎
(1898—1958)
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译著《新月集》《飞鸟集》等。  
写作背景
郑振铎
(1898—1958)
本文写作于1925年,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弘扬民主博爱的思想。
倡导平等,关爱弱者
当人与动物对立的时候,永远比人与人对立的时候,更能够看到真实的人性。
文学即人学,文中写猫,其实更是写像“我”这样的人。生命平等,需要我们一视同仁好好善待,人性中有恶也需要我们不断的自我审问与反思。
识记字词
逗 ( )
缕 ( )
倚 ( )
妄 ( )
消耗( )
忧郁( )
懒惰( )
怂恿( )
安详( )
乞丐( )
怅然( )
蜷伏( )
叮嘱( )
惩戒( )
悲楚( )
断语( )
冤枉( )
虐待( )
芙蓉鸟( )
畏罪潜逃( )
妄下断语( )
预警( )
dòu


wànɡ
hào

duò
sǒnɡ yǒnɡ
xiánɡ
ɡài
jǐnɡ
chànɡ
quán
zhǔ
chénɡ
chǔ
yuān
duàn
nüè

qián
wànɡ
识记字词

(lóng)鸟笼
(lǒng)笼罩

(shì)似的
(sì)似乎

(chèn)相称
(chēng)称号

(tí)提高
(dī)提防
识记字词
怂恿
预警
怅然
惩戒
虐待
提心吊胆
畏罪潜逃
妄下断语
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
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胡乱、随意地下结论。
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通过处罚来警戒。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并分段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1-2):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勾画出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和结局的语句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来历:
01
02
03
04
05
第一只猫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隔壁要来的
花白 如同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很活泼
家人都很喜欢,相伴的小侣
病死
来历:
01
02
03
04
05
第二只猫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从虹口舅舅家带回来的
浑身黄色
更有趣、更活泼
喜欢
丢失
来历:
01
02
03
04
05
第三只猫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门口捡的
花白、不好看、很瘦、毛被烧脱、难看
不活泼、天生的忧郁性,懒惰
不喜欢它、若有若无、不加注意
死亡
整体感知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从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要来的
流浪猫
花白的猫,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廋。毛被烧脱后更难看了。
很活泼
更有趣、更活泼
不活泼,忧郁
病死
很受家人宠爱
丢失
很受喜爱
大家都不喜欢它,若有若无
死亡
整体感知
观察表格,概括他们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结局不是病死就是丢失,都是外因所致。第三只猫结局是被冤枉后忽然死去。
相似:
三只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不同:
来历
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因为是要来的,自然显得珍贵,第三只猫是捡来的,自然没人拿它当回事。
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外形好看,性情活泼可爱,在家中备受喜爱,第三只猫外形难看甚至令人讨厌,性情忧郁懒惰,遭受冷遇。
外形
丢失或死亡原因
它们的特点、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继续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我们家对三只猫亡失后不同情感的语句。
1
2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3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我的心里也感着一缕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通过分析,总结我对这三只猫亡失的感情变化。
(扣住文中的关键词句)
酸辛
怅然、愤恨、诅骂
更难过得多
感情层层递进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精读细研
第三只猫的地位最低,但它的亡失对我的影响最大,最令我难忘,为什么?请同学们化身小侦探,默读15—34段,完善:芙蓉鸟被害案。
悬案侦破
——芙蓉鸟事件
“我”如何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
案发现场
芙蓉鸟被害案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犯罪嫌疑人
丑猫
作案的可能性
案发前的表现
案发后的表现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畏罪潜逃”。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惩罚方式
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案件真凶
一只黑猫
冤案
精读细研
全家人都认定第三只猫是凶手,并对它进行了制裁,请问根据目前信息能确凿判定它是凶手吗?
不能。
似乎、好像都是表推测的词语,说明“我”看到的对小黄鸟的特别关注以及嘴里嚼东西,都是我的猜想,并不属实。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案发过程,无法断定它就是凶手。
芙蓉鸟被害案
为什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我还是冤枉了第三只猫呢?
①猫经常凝望鸟笼;
②“我们”找到它时,它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们”不喜欢第三只猫,对它有偏见。
导致第三只猫死亡的原因表面上误会,究其根本原因,是我的偏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由于我偏见,一只无辜的猫被剥夺了生命。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思考:我们一家人是真正的爱猫吗?爱猫爱的是什么?我们对三只猫的态度有相同的地方吗?
好看、活泼
更活泼、有用
不好看,不活泼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被玩弄
被占有
厌弃

不爱
缺少对生命的尊重
精读细研
在知道案件真相后,“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研读30—34段。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无法弥补过失的悔恨之情。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刺我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痛心,表达我的愧疚、自责。
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上:与失去前两只猫的反应形成对比,更加情深意切,表现我冤枉第三只猫的自责、愧疚与悔恨;总结了全文。
主题探究
如果你是被冤枉的第三只校猫,你会对作者或人类说什么呢?
“为什么要主观臆测,妄下断语呢?芙蓉鸟根本就不是我吃的。”
“你伤害了我,我恨你们!人类太自私了,太残酷了!”
“希望你们能善待我们!生命是平等的。珍惜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
我们听到了猫的心声,感受到了猫的情感,所以作为人类,我们要懂得关爱小动物,关爱这些弱小的群体,不能够任凭自己的好恶,私心,偏见去待人接物,而应该尊重事实,客观理性的去对待周围的人和物,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后悔莫及。
主题探究
这则故事写于1925年,距今已有九十多年了,虽然时隔久远,但猫的悲剧仍然值得我们再次反思,我们由猫及人再上升到人生,请大家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猫的悲剧再次发生。
人的角度: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应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善待生命。
猫的角度:弱小者经常会遭遇生活的不幸;不招人喜欢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我们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周围的人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生命是一条河流,每一朵浪花都值得珍视,愿我们多一点尊重,多一份关爱,让北冥不再继续,让弱者不再失言,生活无需辩诉。
关注弱小,关爱生命
善待他人,共建和谐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