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经济是对社会物质的管理,人们的经济活动包括人类社会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
社会生活,广义上包括整个社会物质(包含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和精神(如文娱、社交、学习、信仰等)的活动。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又是有区别的。社会生活虽然离不开经济活动,但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除经济活动外,还有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环境等因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3.生产关系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美洲物种的外传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3.事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古代
近代
现代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食物生产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是稻、粟、黍等作物的发源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
导入新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稻茎叶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01
(1)食物来源: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
(2)生产工具: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
1.食物采集时期
(3)生活方式:采集、渔猎;迁徙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渔猎采集
农耕畜牧
迁徙
定居
女性地位高
男性地位高
人主动改造自然
人被动从属于自然
文明时代
蒙昧时代
那么农耕和畜牧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
(1)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掌握了动植物生长知识。
(2)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工具的革新为原始农业的产生作了准备。
(3)人类数量增多,食物来源不足。
1.食物采集时期
农耕的起源 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东亚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
中美洲 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畜牧的产生 西亚 距今约9000年前,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中国 距今约7000年前,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南美 距今约600年前,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标本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体
2.食物生产时期
农业出现的意义
(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从采集、渔猎转向农耕和畜牧,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②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③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人类认识到天文知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促进了天文历法的较快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农耕畜牧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
2.食物生产时期
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2)食物结构的变化:
(3)生产方式的变化:
(4)经济形态的变化:
(5)社会组织的变化:
(6)社会分工的变化:
(7)精神生活的变化:
体现为从攫取经济转变为生产经济,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变为利用、改造自然。
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主要是由原来流动的采集狩猎变为相对固定在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
新的经济门类逐步产生,出现了手工业、商业、畜牧业。
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步形成聚落。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等手工业劳动。
食物生产也为一部分人从事原始的文学艺术、宗教活动等提供了物质基础。
2.食物生产时期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02
生产特征:(1)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而重视修建水利工程;
(2)统治者重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和维护。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非洲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代中国文明
地区 农耕 畜牧业 土地所有 社会生活
亚洲 西亚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大麦、小麦 山羊、绵羊 牛、猪 王室、神庙、贵族、官员等拥有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租赁的对象
东亚黄河和长江流域 (古代中国) 粟、水稻、 豆、麻、黍 猪、马、牛 羊、鸡、狗 商周土地国有 战国后土地私有 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南亚恒河流域 (古印度) 小麦、水稻、棉花 马、骆驼 种姓制度
非洲: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 大麦、小麦、亚麻 橄榄、葡萄 绵羊、山羊 王室和神庙占有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太阳崇拜、金字塔
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 大麦、小麦 橄榄 葡萄 希腊:公有拥有土地 罗马:土地国有 谷物与蔬菜轮作
逐渐形成奴隶制大庄园
中美洲:阿兹特克 玉米、甘薯、 马铃薯 火鸡、羊驼 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家庭份地 “浮动园地”两年不耕作土地被村社收回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找出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①农业生产: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②小农经济:战国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
③国家政策: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水利工程: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⑤生产特色: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中国的精耕细作农业
“精耕细作,即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土地单位产量。”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 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政府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
(2)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
③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
④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⑤自给自足性
古希腊地区的农业生产
殖民地用船把以谷物为主的各种原材料运到人口过剩的希腊本土,作为回报,得到酒、橄榄油和诸如布和陶器之类的制成品。这种贸易使希腊本国的经济急速发展。希腊的土壤较适于经营橄榄园和葡萄园,而不适于做麦田,所以,既然小麦可以进口,多岩石的山也就可以用来种植葡萄树和橄榄树,故土地的开垦面积大大增加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思考:古希腊农业与古中国农业有何不同?这对古希腊文明发展有何影响?
由于特殊的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性农业特色,
进口粮食作物,出口经济作物,
在促进希腊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希腊的政治文明。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03
在人类的早期社会中,女性作为母亲,作为年轻后代的唯一确切知道的亲长,享有高度的敬重和威望,这种敬重和威望竟达到了女性的完全的统治。 ——巴霍芬《母权论》
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的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尚定周、王有文《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农业的生产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
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学思之窗: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中;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恩格斯描述的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贫富分化和阶级的产生,私有制的确立瓦解了原始社会组织。
2.私有财产的出现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
(2)表现:氏族部落首领利用自己的权力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
(3)影响: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节的产物。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采集渔猎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原始农业(原因、表现、影响)
共同点(灌溉农业发达)
阶级分化,国家产生
生产关系的变化
不同点(食物生产、土地利用)
男子地位上升,私有财产出现
课堂小结
1.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发现的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铲、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等实用性器物。这些“器物”说明,当时( )
A.打制石器技术发达 B.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C.农耕经济已经产生 D.手工业开始独立化
解析:依据材料“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铲、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等实用性器物。”,可以看出这些工具都是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表明当时已经产生农耕经济,C项正确;裴李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贫富差距状况,排除B项;手工业独立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期,和农业之间的分离,材料涉及的是农耕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巩固练习
C
2.18世纪以前,欧洲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的供应,而此后土豆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物体系,而日益成为了餐桌上的新主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美洲地区的开发 B.香料用品的大量输入
C.世界联系的加强 D.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
巩固练习
C
解析:土豆原产于美洲,而成为欧洲的主要食物,说明世界联系加强,C项正确;美洲的开发不等于欧洲食物的变化,排除A项;香料与土豆没有直接的关系,且香料来自亚洲,而土豆来自美洲,排除B项;土豆取代谷物是食物品种的变化,不能说明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3.原始人群从依靠狩猎采集等方式寻找食物的生活转化为开始依靠饲养和种植生活,新方式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这比以前的狩猎行为获得的食物来源要稳定得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B.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
巩固练习
B
解析: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随着生产力发展,种植经济取代狩猎采集经济,开始了真正的农业经济,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古代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远古时期,种植经济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但仍存在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群,并非“根本改变”,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农业和畜牧业是否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未体现社会大分工,D项错误。故选B项。
4.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生产能力的提高 D.水利工程的修建
巩固练习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远远高出旧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期即采集和渔猎时期,主要原因在于原始农业的产生,A项正确;公元前3000年以前,铁犁牛耕尚未产生,排除B项;原始社会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有限,并非人口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石器时代人类修建的水利工程极少,对世界人口增长的影响有限,排除D项。故选A项。
5.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巩固练习
B
解析:依据材料“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结合所学新石器时代的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并有了一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阶级分化,排除A项;这一时期并未形成国家,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铁犁农耕推动下产生的,排除D项。故选B项。
6.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两河流域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
巩固练习
A
解析:材料反映了两河流域的人们编撰农书、开凿运河、管理灌溉等活动,说明两河流域的人们比较重视农业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楔形文字方面的信息,排除B项;原始农业是古代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不是苏美尔人始创,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古代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7.有学者指出:“高纬度地区的人们,生存条件太差,无法种植。低纬度地区的人们,因为采集条件相对较好,不需要农耕。只有中纬度地区的人们需要种植并且可以产生农耕,因为他们面临饥荒,他们需要挑战饥荒,他们需要度过冬天,他们需要贮藏。”据此推知,该学者讨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地理环境与农业起源的关系 B.储备技术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C.食物生产与人类文明的产生 D.历史条件影响古代多元文明
巩固练习
A
解析:根据材料“低纬度地区的人们,因为采集条件相对较好,不需要农耕”、“中纬度地区的人们需要种植并且可以产生农耕,因为他们面临饥荒,他们需要挑战饥荒,他们需要度过冬天,他们需要贮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纬度,不同地理环境,农业发展情况不尽相同,A项正确;低纬度地区不用储备粮食,排除B项;材料与人类文明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古代多元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8.如图所示反映出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 )
A.农业生产的多样化 B.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
C.养蚕缫丝技术进步 D.百姓的农耕定居生活
巩固练习
D
解析:依据图示可知,反映了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人们的采桑和牛耕情况,这说明当时嘉峪关地区百姓过着农耕定居生活,D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人们的采桑和牛耕情况,无法体现农业生产的多样化,排除A项;仅从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人们的采桑和牛耕情况无法说明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养蚕缫丝技术,排除C项错误。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