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10 21: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一本书12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全部的,第二天应从第( )页看起。
2.42千克的是( )千克,比24米多是( )米,比35吨少吨是( )吨。
3.六(1)班有48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六(1)班女生有( )人。
4.“篮球数量的相当于足球的数量”,是把( )的数量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 )。
5.工地上有9吨沙子,工人们用去吨,还剩下( )吨;工地上有6吨沙子,工人们用去,还剩下( )吨。
6.我会比。(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7.农场里有48只母鸡,公鸡的只数是母鸡只数的,公鸡有( )只,一共有( )只。
8.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8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0天完成,两队合修4天,修了这条公路的。
9.请用分数表示出空白部分

二、选择题
10.下面图形中表示×的是( )。
A.B. C. D.
11.一批水泥,用去12吨,剩下的是用去的,这批水泥有( )吨。
A.10 B.20 C.22 D.2
12.计算,可以运用( )使计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13.一根长3米的铜线,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余下的,还剩下全长的( )。
A. B. C. D.
14.姐弟俩集邮,弟弟有60枚邮票,姐姐说:“把你的给我,我们的邮票就同样多了”。姐姐原来集邮( )枚。
A.40 B.50 C.45 D.30
三、判断题
15.米的和米的一样长。( )
16.一只鹅重4千克,一只鸡比它轻,鸡重千克.( )
17.一杯果汁,小刚第一次喝了这杯果汁的,第二次喝了剩下的,这杯果汁被小刚全部喝完了。( )
18.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不为0)则甲数比乙数小。( )
19.2千克苹果,吃了,又买来千克,现在还有2千克。( )
四、计算题
2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1.看图列式计算。
22.观察图中的信息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3.包装一批糖果,一共有140千克糖果,已经装了。已经装了多少千克糖果?
24.学校食堂仓库里有200千克大米,用去这仓库大米的以后,又买来现在这仓库大米的,现在学校食堂仓库里还有多少千克大米?
25.聪聪幼儿园买156个苹果,中班小朋友拿 走,大班小朋友拿走余下的 ,还剩多少个苹果?
26.一架飞机以每小时630千米的速度经过1.5小时从甲地飞往乙地,回来时速度比原来减少了,从乙地回到甲地用了几小时?
27.欣欣果园里有苹果树、石榴树和山楂树。苹果树有180棵,石榴树的棵树是苹果树的,山楂树的棵树是石榴树的。山楂树有多少棵?
28.乐乐看一本科普读物,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的相当于第一天的。乐乐两天看完这本科普读物了吗?为什么?
29.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全程的,这时离乙地有多少千米?
30.一个皮球从高处落下,它弹起的高度是落下高度的。如果这个皮球从200米的高度落下,则第二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49
【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求出小明第一天看了多少页,第二天开始看的页数应该是第一天看的页数的下一页,再用第一天看的页数加1,即可求出第二天应从第几页看起。
【详解】120×+1
=48+1
=49(页)
即第二天应从第49页看起。
2. 35 33 34.4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要求得42千克的是多少千克,列式为:42×;
已知一个数量比24米多,把24米看作单位“1”,则这个数量占24米的(1+),根据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要求得这个数量是多少,列式为:24×(1+);
已知一个数量比35吨少吨,要求得这个数量是多少,列式为:35-。
【详解】42×=35(千克)
24×(1+)
=24×
=33(米)
35-=34.4(吨)
42千克的是35千克,比24米多是33米,比35吨少吨是34.4吨。
【点睛】分数有两种含义,带单位的表示具体数量;不带单位的表示分率,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题时需要分清楚这一点。
3.28
【分析】把六(1)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全班人数乘,即可求出女生人数。
【详解】48×=28(人)
六(1)班女生有28人。
4. 篮球 足球的数量=篮球数量×
【分析】把篮球的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足球的数量=篮球数量×,由此解答本题即可。
【详解】“篮球数量的相当于足球的数量”,是把篮球的数量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足球的数量=篮球数量×。
5. 2
【分析】(1)还剩下的吨数=总吨数-用去的吨数;
(2)把工地上的沙子的原来的重量看作单位“1”,还剩,则还剩下的吨数=总吨数×(1-用去的分率)。
【详解】9-(吨)
6×(1-)
=6×
=2(吨)
工地上有9吨沙子,工人们用去吨,还剩下吨;工地上有6吨沙子,工人们用去,还剩下2吨。
6. < < > =
【分析】根据题意,算出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
(1)=2;=2.88比较大小即可。
(2)=0.075;=0.08,比较大小即可。
(3)=9.6;=6.3,比较大小即可。
(4)=2.88;=2.88,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 > =
7. 36 84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公鸡的只数是母鸡只数的,单位“1”是母鸡的只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用母鸡只数乘,求出公鸡只数,用公鸡只数加上母鸡只数,求出一共有多少只。
【详解】公鸡:(只)
一共:(只)
所以公鸡有36只,一共有84只。
8.
【分析】将这条路看成单位“1”,甲队单独修8天完成,则甲队的工作效率为1÷8=;同理乙队的工作效率为1÷10=;两队的效率和是+,效率和乘4即可得解;据此解答。
【详解】甲队的工作效率:1÷8=
乙队的工作效率:1÷10=
合修4天修了这条公路的:(+)×4
=×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工程问题,求出效率和是解题的关键。
9.;;
【详解】试题分析:(1)把整个圆平均分成了8份,空白部分占7份,空白部分就是;
(2)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空白部分占8份,空白部分就是;
(3)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30份,空白部分占28份,空白部分就是.
解:如下图:
故答案为;;.
点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就是几分之一或者几分之几.
10.D
【分析】×的意义是的是多少。的单位“1”是大长方形,表示的意义是把大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两份。的单位“1”是大长方形的,表示的意义是把大长方形的平均分成五份,其中的三份,据此选出符合的图形即可。
【详解】A.图形阴影部分表示×,不符合题意。
B.图形阴影部分表示×,不符合题意。
C.图形阴影部分表示×,不符合题意。
D.图形阴影部分表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C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一个数(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部分量。用去的吨数是单位“1”,据此先用12×求出剩下的吨数,再用剩下的吨数+用去的吨数,求出这批水泥的总吨数。
【详解】12×+12
=10+12
=22(吨)
所以这批水泥有22吨。
故答案为:C
【点睛】确定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用除法解答。
12.C
【分析】可以看作,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详解】
因此,计算,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故答案为:C
13.B
【分析】把这根铜线的长度看作单位“1”, 第一次用去,余下的占全长的1-=,再把余下的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第二次用去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再用1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求出结果再进行选择。
【详解】1--(1-)×
=-×
=-

故答案为:B
14.A
【分析】姐弟俩集邮,弟弟有60枚邮票,姐姐说:“把你的给我,我们的邮票就同样多了”,此时姐姐的邮票占弟弟邮票的,则姐姐原有邮票数量占弟弟原有邮票数量的,用弟弟原有邮票数量乘,求出姐姐原有邮票数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姐姐:
(枚)
所以姐姐原来集邮40枚。
故答案为:A
15.×
【分析】根据米的为(米),米的为(米),再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米的为(米),米的为(米),
所以,
所以“米的和米的一样长。” 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熟练运用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6.√
【解析】略
17.×
【分析】把这杯果汁看作单位“1”,第一次喝了这杯果汁的,还剩下这杯果汁的(1-),第二次喝了(1-)的,表示出第二次喝的果汁占这杯果汁的分率,再加上第一次喝的果汁占这杯果汁的分率,求出结果并和1比较大小,所求结果小于1时果汁没有喝完,所求结果等于1时果汁喝完了,据此解答。
【详解】+(1-)×
=+×
=+

因为<1,所以这杯果汁没有被小刚喝完。
故答案为:×
【点睛】的单位“1”是整杯果汁,的单位“1”是整杯果汁喝完后剩下的果汁,表示出第二次喝的果汁占整杯果汁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甲数×=乙数×,然后比较出、的大小关系,再根据乘积一定时,其中的一个因数越大,则另一个因数越小,判断出甲、乙的关系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甲数×=乙数×

即:甲数>乙数;
所以,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不为0)则甲数比乙数大,故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把2千克苹果看作单位“1”,吃了,还剩2千克的是1千克,再加上千克,得出现在的质量,再和2千克比较。
【详解】2×(1-)+
=2×+
=1(千克)
1千克≠2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份数与数量的区别,解答此题应注意份数不加单位,数量加单位。
20.;;
;7;
【分析】(1)按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在计算连乘的过程中,把分子和分母约分;
(4)(5)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6)把38分解成37+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详解】
=+

=2-



=(+)×
=1×

=(9+1)×
=10×
=7
=(37+1)×
=37×+
=5+

21.80××=48(人)
【分析】从线段图中可知,书法组有80人,舞蹈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器乐组的人数是舞蹈组的,求器乐组有多少人?
先把书法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舞蹈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舞蹈组的人数;
再把舞蹈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器乐组的人数是舞蹈组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器乐组的人数。
【详解】80××
=64×
=48(人)
器乐组有48人。
22.1250只
【分析】由图可知,鸡有1000只,把鸡的只数看作单位“1”,兔的只数比鸡多,即兔的只数是鸡的(1+),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详解】1000×(1+)
=1000×
=1250(只)
23.100千克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用140乘,求出已经装了多少千克糖果。
【详解】(千克)
答:已经装了100千克糖果。
24.192千克
【分析】把食堂仓库原来有大米的重量看作单位“1”,用去这仓库大米的,还剩下大米的(1-),求还剩下多少千克大米,用200×(1-);再把剩下的大米看作单位“1”,又买来现在这仓库大米的,用剩下的大米的重量×,求出又买来大米的重量,再加上剩下大米的重量,即可解答。
【详解】200×(1-)
=200×
=160(千克)
160×+160
=32+160
=192(千克)
答:现在学校食堂仓库里还有192千克大米。
25.26个
【详解】156×(1- )×(1- )=26(个)
26.2.1小时
【分析】根据题意,这架飞机回来时速度比原来减少了,把飞机原来的速度看作单位“1”,则返回时的速度是原来的(1-),单位“1”已知,用原来的速度乘(1-),求出飞机返回时的速度。
已知这架飞机以每小时630千米的速度经过1.5小时从甲地飞往乙地,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甲、乙两地的距离除以飞机返回时的速度,求出从乙地回到甲地用的时间。
【详解】630×(1-)
=630×
=450(千米/时)
630×1.5÷450
=945÷450
=2.1(小时)
答:从乙地回到甲地用了2.1小时。
27.105棵
【分析】将苹果树棵数看作单位“1”,苹果树棵数×石榴树对应分率=石榴树棵数;再将石榴树棵数看作单位“1”,石榴树棵数×山楂树对应分率=山楂树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80××
=135×
=105(棵)
答:山楂树有105棵。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8.没有;原因见详解
【分析】把这本科普读物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的相当于第一天的,则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然后将两天看了全书的分率相加即可得到这两天看全书的几分之几,最后再与1对比即可。
【详解】+×
=+

<1
答:乐乐两天没有看完这本科普读物。
29.120千米
【分析】把全程看作单位“1”,行驶了全程的,则离乙地还有全程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全程的长度乘(1-),即可求出这时离乙地有多少千米。
【详解】420×(1-)
=420×
=120(千米)
答:这时离乙地有120千米。
30.32米
【分析】由题意,皮球落下后每次弹起的高度是落下的,则第一次弹起的高度为200×;第二次弹起的高度为200××。
【详解】200××
=80×
=32(米)
答:第二次弹起的高度为32米。
【点睛】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只是本题由于特定的条件,需要乘两次,才能求得结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