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共7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共7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1 14:5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2张PPT)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故事情节。
2.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学习目标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分国编次。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策略言论,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1国共33篇。以其“游士所辅用之国,为之策谋”,取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又名《国策》、《国事》。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动态。
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锐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战国策》文辞优美,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安步当车”“门庭若市”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线索。
《史记》(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编年体: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事实。
《春秋》《左传》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国语》《战国策》
通史就是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通”可以理解为贯通。
断代体与通史史正好相反,断代史则是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创于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左氏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司马迁(前145—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历史学家。武帝时曾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受刑后他继续发奋著述,最终完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到了唐代才称作《史纪》。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作者东汉班固)《后汉书》(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三国志》(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史记》与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jū),也作唐且,是人名。
不辱使命,意思是没有辜负出使任务。
辱,辱没、辜负。
文章写了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
释题
写作背景
《唐雎不辱使命》所记叙的是战国时期的弱国和强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当时,强秦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的情况下,又大张吞并之口,对魏的附属小国安陵,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动一兵一卒吞并。由此引出了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展开反吞并斗争的故事。
出小饵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把商於之地六百里许给楚怀王,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怀王上了当。
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请易赵惠文王的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
“士”,中国古代社会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征战不休。“士”的地位也出现上升或下降,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揽“士”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战国时期,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激烈,于是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
一、听读,读准字音
1.唐雎(jū)不辱使命
2.秦王怫(fú)然怒
3.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尔
4.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
5.要(yāo)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6.休祲(jìn)降于天
7.天下缟(gǎo)素
8.秦王色挠(náo)
9.寡人谕(yù)矣
二、自读,读出节奏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 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三、译读,疏通文意
重点字词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使:v,派。 谓:对……说。 以:用。
之:的。 许:答应。
虽然:虽然如此。虽,虽然。然,这样。(两个词)
于:从。 之:代词。 弗:不。
说:高兴。 使:派。 使:出使。
于:到。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翻译: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安陵君说:“大王施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灭、亡:使……灭亡。
以:凭。 者:……的原因。 以:把。
为:当做。 长者:忠厚长者。者,……的人。
故:所以。 广:adj-v,增广、扩充。
逆:违背。 轻:adj-v,轻视。
与:疑问语气助词,吗。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翻译: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是:这 虽:即使(古今)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翻译:
唐雎回答说:“不是,不像您说的那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那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然:……的样子 怒:发怒 尝:曾经
闻:听说 伏:使……倒下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翻译: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
王说:“天子发怒,横尸百万,血流千里。”
以:用
尔:罢了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夫: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之:取独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翻译: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慧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发:发作 于:从 缟素:n-v,穿白色丧服。
翻译: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要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一定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全国百姓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说完拔剑站起来。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谢:道歉 以:因为
翻译: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土地却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置,放)
2.仓鹰击于殿上
(“仓”同“苍”,青色)
二、一词多义
(一)使
1.使人谓安陵君曰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二)徒
1.亦免冠徒跣
2.徒以有先生也
(三)然
1.虽然,受地于先王
2.秦王怫然怒
v,派遣
派遣; 出使
v,裸露
adv,只,仅仅
代词,这样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四)夫
1.此庸夫之怒也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五)虽
1.虽然,受地于先王
2.虽千里不敢易也
(六)与
1.轻寡人与
2.与臣而将四矣
成年男子
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虽然
即使
疑问语气助词,吗
连词,和,同
(七)者
1.以君为长者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八)亦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的人
……的原因
也,副词
不过,副词
(九)怒
1.秦王怫然怒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天子之怒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之怒
此庸夫之怒
2.怀怒未发
v,发怒
愤怒,形容词
(十)之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4.长跪而谢之曰
5.聂政之刺韩傀也
助词,的
代词,代“它”,指土地
取独
代词,他,指唐雎
取独
(十一)于
1.受地于先王
2.唐雎使于秦
3.休祲降于天
4.仓鹰击于殿上
5.何至于此





(十二)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以君为长者
4.徒以有先生也
5.以头抢地耳

凭借

因为

表顺承
表转折
(十三)而
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2、与臣而将四矣
3、挺剑而起 4、长跪而谢之曰
5、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6、而君逆寡人者
三、词类活用
1.天下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色丧服)
2.轻寡人与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3.请广于君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
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5.且秦灭韩亡魏
(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灭亡”)
四、古今异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2、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虽然如此(两个词) 今义:连词
3、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只,只是 今义:直线
4、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 今义:判断动词
5、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古义: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今义:增加
6、休祲降于天
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
7、长跪而谢之曰
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五、特殊句式
1、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判断句
六、其他
古代关于人称的用法
1.寡人:诸侯对自己的谦称(自称),相当于“我”。
2.君: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3.臣:我。
4.吾:我。
5.公:相当于“先生”,对别人的尊称。
6.先生: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①先王——死去的老一辈国君
②天子——国君、皇帝
③朕——皇帝自称
⑤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⑥士——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⑦布衣——自己的谦称
⑧陛下——对皇帝的尊称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分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表疑问语气,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
②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表判断语气,不译)
(2)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表疑问语气,呢,这里表示反问)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表感叹语气,啊)
(3)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表疑问的语气,吗)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感叹语气,啊)
(4)①与臣而将四矣
(表陈述语气,了)
②甚矣,汝之不惠
(表感叹语气,了)
四、再读,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说说唐雎为什么出使秦国?他的使命是什么?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写了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
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的使命是保全安陵国土。
精读细研
一、文中第二段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句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
二、比较安陵君的做法和唐雎的做法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
不同点:地点、背景、面对的人物不同。唐雎的回答较安陵君更为坚定有力。
三、唐雎列举专诸、聂政、要离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1.反击秦王:面对恐吓,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2.表达决心:唐雎要效仿这三位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不惜拼命与秦王斗争到底。
说一说:唐雎在解释布衣之怒时,历数从前几位刺客的行迹,在表述上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排比
夸张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
四、“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表现了唐雎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不完成使命不罢休的大无畏精神。
五、你认为唐雎之所以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什么?
1、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敢于斗争;
2、讲究说话的技巧,回避秦王的问题,始终以凛然的正气压倒对方,迫使秦王放弃换地的想法。
六、课文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七、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只有用心揣摩,方能领会真实意图。试体会下列句子的“潜台词”。
1、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我发怒的话,就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将要与你同归于尽。
3、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如果安陵君违抗我的意愿,也会遭到像韩国和魏国那样灭亡的下场。
八、本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1、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2、通过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
写作特色
通过对话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本文中的对话极富外交色彩,文言虚词的恰当运用,使人物说话的语气突出,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形象、逼真,除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安陵君的委婉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词严,秦王的骄横无理都跃然纸上。
运用对比衬托刻画人物形象。
一是安陵君和唐雎之间的衬托,前者衬托后者;二是唐雎与秦王之间的对比。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对比,可以突出他们各自的特征。这两种有效的表现方法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拓展延伸
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又有何启示?
唐雎的
说话技巧
言之有“节”
言之有“据”
言之有“力”
道义
威力
一、“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
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属欺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悦”,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对此,唐雎先用屈从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倚强凌弱的气势,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受地于先王”,点明并非有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答,言之有理,言之有“节”。
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实是强占。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悦”,于是面对唐雎露出威胁之意,并盛气凌人地责备安陵君“轻寡人”。
对此,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
回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
“守”字,含义丰富;既说明愿忠于先王的遗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宁“守”不“易” ;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这不仅婉言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还暗暗告诫秦王不要轻举妄动。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这一反问,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因为安陵君明白秦王真正目的。
“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显示出安陵国土的神圣不可侵犯。
由于唐雎言之有“节”,从“道义”方面暗示了秦王的不义,触犯了他的尊严,难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
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
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胁。
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在这场围绕天子与布衣之“怒”的交锋中,唐服很快就由被动而变为主动。当秦王鄙视“布衣之怒”时,唐雎立即驳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提醒秦王正视“士之怒”。
接着用语势强烈的排比句,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这三个史实,直刺贪生怕死的秦王心窝;警告秦王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但是,这些有根有据的“士之怒”,毕竟是历史上的事,已经过去了,它对秦王虽有所触动(威胁),但还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于是,唐雎又逼近一步:“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这是暗示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这样就把血淋淋的史实,变成对秦王的直接威胁,迫使秦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三、“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
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不会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为,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真实性和尖锐性,迫使秦王屈服。
倘若唐雎只用舌战,不辅以武力,秦王势必会存侥幸,绝不会轻易折服。为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 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
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有什么感悟与启发?
1、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力。
3、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提高说话技巧。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