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024秋统编八上历史精简课堂(教案+素材)】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备·单元学习内容
综述:民国初年的政治混乱,表明革命者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先进的知识分子苦苦追寻着中国的新出路。在袁世凯独裁和军阀混战中,社会变革的脚步也未停歇。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掀起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等国操纵巴黎和会,任意侵犯中国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再也不能任人宰割,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结构:
备·单元课标要求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后中国出现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转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核心素养表达的课程要求: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人物、内容、意义;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思想传播、组织建立、活动开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相关史料,结合五四运动前后史实,分析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必然性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原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从世界历史背景、国内革命发展情况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备·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先进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了解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先进人物奋斗的结果;结合时代背景认识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的思想主张,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
备·内容分析
【本课结构】
本课共包含两个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教材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
辛亥革命中清王朝被推翻,民国的建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的分裂和混战使人们对中国的前途感到迷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引进新思想为主要目标,从民主、科学、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几大领域,对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进行彻底批判。这场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中国人更加执着地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也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本课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的原因。
备·教学提示
1.结合相关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理解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具体原因。
【活动】示例:
材料一 从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兴起。新文化运动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陈独秀指出,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话正确地说明了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政治的混乱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2.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活动】示例:
3.出示材料,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示例:
材料一 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
材料二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备·教材答案
【课后活动】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结合本课内容,请你谈谈民主与科学口号的进步意义。(教材P60)
[提示] 通过对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回顾,理解中国人对于近代化的探索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再从民主与科学口号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及在当时条件下的先进性来理解和把握。
备·教学资源
[更多课件、课时训练、音频、视频详见电子资源]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学生阅读材料及图片,产生疑问,进入本课内容。 教师出示材料,提问:令这位读者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出示《新青年》杂志图片,引出新课。 以读者回忆的视角带领同学们回到《新青年》的时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文化运 动的兴起 1.学生阅读材料和新闻,思考: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阵地。 学生阅读《新青年》期刊分期目录,结合教材在目录作者中找一找《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即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他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1.出示一段材料、一则新闻,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和主要阵地。展示图文材料,引导学生找出主要代表人物。进一步介绍陈独秀、鲁迅、胡适的代表作,介绍其思想主张。 1.通过史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新青年》期刊实物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感悟当时的各种思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新文化运 动的内容 与意义 1.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PPT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3.阅读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展示材料,逐条解读内容。 2.展示三段材料,引导学生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并进行总结。 3.通过材料形式,设问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教师总结。 1.培养学生结合历史人物和事件,分析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史料阅读分析,使学生掌握在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总结、归纳的能力。 3.学会辩证思考问题,培养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练 1.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但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 A.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2.右面是民国时期的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可知,这场运动 (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 1.C 2.B
课后作业 请完成全品配套图书第 12 课的练习题
精讲过程模式
【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材料: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此诗写于1916年8月23日,是胡适写得较早的一篇诗作。发表于1917年的《新青年》第2卷第6号,是《白话诗八首》的第一首,原题为《朋友》,出书时改题《蝴蝶》。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我们就跟随着胡适走入今天的课堂。
【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二 惟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举行祀孔典礼,各地方孔庙,由各该长官主祭,用以表率人民……
——摘编自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及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学生1: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学生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教师说明:新旧思想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背景。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光复(指辛亥革命)以还,人心世道,江河日下。……稽神州四千余年社会之黑暗,未有甚于此时者。
——李大钊
材料二 年来(民国初年以来)政流污浊,贿赂公行,内外仿效成风,甚于逊清之季。
——张謇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政治背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教师展示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的一个间隙,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繁荣,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也在壮大,形成了激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对封建主义专制传统与现实进行猛烈的抨击,对两千年历史文化进行反思,由此在中国开展了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摘编自武吉庆主编《中国近代史》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经济背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教师展示材料: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回答先进知识分子的新认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教师过渡:由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场席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主要阵地和代表人物。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同“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二 有一女子唐氏(19岁),奉父母之命许配给并未见过面的张家二郎,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最终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县长给她修建贞节牌坊进行表彰。
——摘编自《中华新报》(民国初年)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由此体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和旧道德草菅人命的事实。因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个内容是: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教师提问:旧道德和旧文化是什么 新道德和新文化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旧道德和旧文化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儒家思想,即“三纲五常”;新道德和新文化指自由、平等、个性解放。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现在的时代,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什么用处,可惜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声!
——摘编自陈独秀《贫民的哭声》
材料二 华老栓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患了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
——摘编自鲁迅《药》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出当时的现状是什么 由此体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反映出专制和愚昧是当时的现状。因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第二个内容是: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
教师提问:什么是民主 什么是科学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述:民主即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即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也包括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
教师总结:因为民主和科学的英文分别为democracy和science,所以人们将其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教师展示材料:
从前有个秀才到城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了家,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秀才看到的内容是: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教师总结:古代文言文不易理解,因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内容是: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白话文)。
教师补充:提倡新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胡适和陈独秀。胡适的著作是《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的著作是《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教师逐次展示材料:
材料一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 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 ……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摘编自黄琬《自觉的女子》(1919年)
材料二 1922年11月8日,《新浙江》登载了诗人徐志摩和妻子张幼仪的离婚声明。离婚后的张幼仪开始学习德语,后在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教授德语,并投身金融界,成为中国首位女银行家。
材料三
序号 1 2 3
被崇拜者 孔子 孟子 孙中山
票数 157 61 17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统计表
序号 1 2 3 …… 14
被崇拜者 孙中山 陈独秀 蔡元培 …… 孔子
票数 473 173 153 …… 1
1924年北京大学“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统计表
材料四 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计的,他们的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主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
教师分别提问:通过材料,从进步性方面评价新文化运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并回答问题: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2)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4)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教师总结:由此得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新文化运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二 中国封建文化和制度已经一文不值,急需改弦更张。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
学生总结: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教师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内容,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2020年9月28日)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陈出新。
【课堂小结】
总结中外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重要的一条是“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维观念的变革开始”。思想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思想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和民族兴旺;消极的、错误的思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甚至造成灾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使课堂气氛活跃,且学生能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人教八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蝴 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此诗写于1916年8月23日,是胡适写得较早的一篇诗作。发表于1917年的《新青年》第2卷第6号,是《白话诗八首》的第一首,原题为《朋友》,出书时改题《蝴蝶》。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胡适走入今天的课堂。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1)思想上
①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冲突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2)政治上
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光复(指辛亥革命)以还,人心世道,江河日下。……稽神州四千余年历史,社会之黑暗,未有过于今日者。
——李大钊:《大哀篇》
1913年年来政流污浊,贿赂公行,内外仿效成风,甚于逊清之季。
——张謇:《致徐世昌函》,1918年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3)经济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的一个间隙,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繁荣,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也在壮大,形成了激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对封建主义专制传统与现实进行猛烈的抨击,对两千年历史文化进行反思,由此在中国开展了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摘编自武吉庆《中国近代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推动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4)阶级力量
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有一女子唐氏19岁,奉父母之命许配给并未见过面的张家二郎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最终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县长给她修建贞节牌坊进行表彰。
——北京《中华新报》(民国初年)
旧道德草菅人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
旧道德、旧文化指什么?
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儒家思想
三 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 常:
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新文化指什么?
自由、平等、个性解放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
(2)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
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在这样的时代,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什么用处,他们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
华老栓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患了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
——鲁迅《药》
专制VS民主
愚昧VS科学
思想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
(2)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
什么是民主?
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什么是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也包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
民主:Democracy
(“德先生”)
科学:Science
(“赛先生”)
口号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
(3)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白话文)
文学革命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了家,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不易理解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
(3)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白话文)
胡适
①著作:《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
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陈独秀
②著作:《文学革命论》
主张:
推到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意义:1.进步性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1922年11月8日《新浙江》登载了大诗人徐志摩和妻子张幼仪的离婚声明。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于是选择和张幼仪离婚。离婚后的张幼仪开始学习德语,后单担任苏州大学德语教授,并投身金融界,成为中国银行第一位女总裁。
(2)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意义:1.进步性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孔子 157
2 孟子 61
3 孙中山 17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孙中山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14 孔子 1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大学“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统计表
1924年北京大学“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统计表
儒家思想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儒家思想
(3)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意义:1.进步性
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的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美国学者莫里斯
(4)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性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意义:2.局限性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中国封建制度与文化一文不值,急需改弦更张。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板书设计
新文化运动
背景
主要内容
意义
1.进步性:(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2)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3)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4)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局限性: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3.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
2.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
3.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白话文)
1.新旧思想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2.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了民主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