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1 08: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发展国力强盛原因;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 1.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通过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学习,知道儒学在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和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立足家国情怀,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家国情怀)
自主学习任务一 削弱地方势力
设问1:汉武帝为削弱地方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1、 的实施
(1)背景: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提出者:主父偃
(3)推恩令的内容: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 ,由皇帝制定封号。
(4)推恩令的作用:推恩令的实施,使得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维护了国家的 。
2、建立 制度
(1)背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土地,聚敛财富,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刺史权力:代表中央 地方官员和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
(3)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易错点: 是监察中央官员;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
自主学习任务二 加强经济管控
设问2: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经济上采取了那些措施?
1、农业
(1)朝廷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重视 ,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3)新型播种工具 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2、手工业: 、 、 、 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3、商业
(1)背景: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
①收回铸币权: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钱。
②盐铁官营:在全国各地设 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平抑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 物资,平抑物价。
④下令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自主学习任务三 尊崇儒术
设问3:汉武帝在思想上有什么烦恼?如何解决?
核心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提出者:
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内容: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 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3、措施:(1)在长安兴办 (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2)以儒家的《诗》《书》《礼》《易》《 》为教材,推行儒学教育,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4、作用:
(1)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2)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5、实质: 专制
自主学习任务四 北击匈奴
设问4: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派谁北击匈奴结果如何?
1、背景
(1)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日渐强大,不断袭扰中原地区。
(2)西汉国力疲弱,被迫对匈奴实施“ ”政策,并交纳贡品。
(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2、概况: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 出击匈奴,双方在漠北展开决战,匈奴大败,从此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3、西汉能够成功反击匈奴对的原因
①当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②卫青等人的英勇善战。
③顺应了人民的愿望。
4、汉武帝大一统影响(意义):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 时期。(西汉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不是文帝、景帝时期,而是武帝时期;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快速查答案】
自主学习任务一
1、推恩令;(3)侯国;(4)统一; 2、刺史;(1)兼并;(2)监视;(4)御史大夫;
自主学习任务二
1、(2)兴修水利 (3)耧车 2、纺织、冶铁、制陶、酿造 (3)①五铢;②盐铁;③调配;
自主学习任务三
1、董仲舒;2、忠君守礼;3、(1)太学;(2)春秋;5、文化;
自主学习任务四
1、(2)和亲;2、霍去病;4、鼎盛
议一议:什么是推恩令??
【点拨】
“推恩令”: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典例】“这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计,把原来的诸侯国割裂成了若干个小国,小国的实力自然不能跟大国比,要对抗中央那就难了。”《汉武帝和他的时代》一书中评价的这一计策( )
A.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 D.强化了儒学主导地位
【变式练1-1】下图反映的主要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B.社会局势日益动荡不安
C.儒学占据主导地位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变式练1-2】观察下图西汉初年中央与封国实力对比图,汉武帝采取何种措施解决问题( )
A.实行推恩令 B.建立刺史制度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实行盐铁经营权
小组讨论:说一说汉武帝采取措施的影响?
【点拨】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 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典例】
材料一 (武帝)”……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二 孝武(汉武帝)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彰)《六经》。
——《汉书·武帝纪赞》
材料三 (汉武帝)子是以东郭成阳、孔仅为大农恶,领盐铁事;……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史记·平准书》
材料四 上(汉武帝)召问公卿,王恢曰:“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上从恢议。
——《通鉴纪事本末》
(1)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概括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上述措施的积极影响。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要求:(1)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及时巩固基础知识。(3)熟练展
示。
1. “酷矣秦皇灭荒哉汉武还”,这句诗通过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赞美了汉武帝的治国策略和对国家的贡献。“汉武”前期出现在如下图年代尺的哪一时期( )
A.A B.B C.C D.D
2.观察表格,相关主张的目的是( )
时期 人物 主张
汉文帝时期 贾谊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汉景帝时期 晁错 建议削藩:“削之,祸小;不削之,祸大”
汉武帝时期 主父偃 “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A.吸取秦亡教训 B.强化中央集权
C.维护诸侯利益 D.继续休养生息
3.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进行了如下评价。据此补全空白处的史实( )
史实 论点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创办太学将儒家经典作为主要教材。 忠君守礼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政权的精神支柱
诸侯王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得到有力巩固。
A.焚书坑儒 B.北击匈奴 C.建立皇帝制 D.实施推恩令
4.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文化备受打击。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大大推动了儒学的发展,虽然两者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不同,但两者本质上都是( )
A.为了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B.为了排斥其他学派思想文化
C.为了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D.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
5.文物是历史文明的印记。下列文物图片能佐证汉代尊崇儒术的是( )
A.汉代金缕玉衣 B.汉代讲经图 C.汉代五铢钱 D.东汉宅院画像砖
6.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以《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学内容,博士专门负责经学的传授。这一举措( )
A.为创立科举奠定基础 B.适应了大一统的发展
C.延续了百家争鸣局面 D.推动了国家经济繁荣
7.分析图1、图2,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秦始皇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流通全国,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A.汉朝传承了秦朝的铸币技术 B.货币种类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汉朝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币制改革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8.这一改革主要针对商贾、富人群体,虽然力度很大,但并没有给百姓增加多少负担,使得“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这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武帝的伟大功业至关重要。材料中的“改革”是指( )
A.实施“推恩令” B.设立刺史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盐铁官营
9.下侧示意图梳理了汉代史事,其中①处应填写( )
A.汉高祖建立汉朝 B.汉文帝休养生息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汉光武帝实现中兴
10.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把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交给有铜矿的地方势力。到了汉武帝时期,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发行五铢钱,并由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钱。这一变化有利于( )
A.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 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节省政府财政支出
1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材料一 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采取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材料二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现实。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如何认识汉初“郡国并行制”的?为解决这一制度带来的弊端,汉武帝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有何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