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1 采薇(节选)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1 采薇(节选)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1 19:3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诵读 1 采薇(节选)
采薇(节选)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诗歌,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始称《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课前预习
新知讲解
悟诗情
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杨柳、雨雪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诗中的地点是?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
思考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凄凉
欣慰
归乡
出征
清代学者王夫之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借景抒情
也许他还在想,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家中还有谁正在等着他。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汉乐府《木兰辞》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新知讲解
悟诗情
这首诗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
《采薇(节选)》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借一个戍卒的口吻,描写了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的情景。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他发出“我心伤悲”的悲叹。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那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呢?
新知讲解
悟诗情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四句诗抒写了当年出征和今日还乡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既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靠靠”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之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以及对战争的厌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归乡
万物凋零
北风呼啸
大雪漫天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文中指当初去从军。
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诗句大意:
昔日从军出征时,只见杨柳随风飘摇。
戍边战士思乡
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没有人能明白他们心中的哀痛,也许他想到了战争的残酷。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你眼前浮现了一个怎样的士兵形象?看一看课文的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看到的景象。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归途漫漫,战士们在风雪中,饥渴交加,步履蹒跚。
新知讲解
知主题
《采薇(节选)》这首诗通过戍卒对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他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以及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
讲授新知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听朗读,想想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指下雪。“雨”这里读(yù)
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诗句大意:
如今我回来了,眼前是大雪纷飞之景。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根据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
诗句的意思: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昔:从前
新知讲解
悟写法
这首诗通过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描写了当年出征时“杨柳依依”和今日还乡时“雨雪罪靠”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言浅意深,情景交融,表达了征人的厌战情绪和思乡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点明出征的季节

挽留之意
思念之情
新知讲解
赏诗歌
作者抓住“杨柳依依”和“雨雪罪靠”这两种分别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描述了军旅生活的漫长。“杨柳依依”写出了杨柳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雨雪靠靠”写出了雪花飞舞的情景。
杨柳依依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表现出作者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点明归途天气恶劣
内心的惆怅
对比
新知讲解
昔——往:杨柳依依
采薇(节选)
雨雪霏霏
今——来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