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1 09: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政治
制度
中国
西方
制度形成与演变
历代变法与改革(第4课)
古代(第1课)
近代至当代(第3课)
古代至近代政治制度演变(第2课)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时空坐标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王位世袭制
商朝——内外服制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原始民主遗存
第 部分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朝——王位世袭制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2)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之一
政权性质:公天下→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传子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奴隶私有制
①商王: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②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内外服制
2.商朝
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方
——甲骨卜辞
特点:
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
外服有一定的独立性
3.西周
朝代 制度
西周 (1)分封制:
分封对象:
目的:
权利与义务:
影响:









度?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统治)
①义务:......②权利:......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更强;扩大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朝代 制度
西周
(2)(依据)宗法制:
(3)礼乐制:
是维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4)基本特征: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②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利有制约作用;
③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总结提升: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
②等级森严。
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④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⑤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4.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西 周
春 秋
战 国
周天子实力强大
“天下共主”
社会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
各国政治上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
分封制、宗法制
制度牢固
分封制、宗法制
逐步瓦解
官僚制 郡县制
开始产生
王权有限、宗法分封、贵族政治、以礼治国、井田制、华夷对立
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以法治国、小农经济、统一多民族
知识拓展:周秦之变
西周
秦朝
秦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文书制度
郡县制
第 部分

概念解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集中
皇帝
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皇权与相权
中央权力
地方权力
集中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中央与地方
1.皇帝制度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历史纵横】
秦王嬴政自认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更改过去的王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丞相、御史议帝号。…皇帝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诏”,印称为“玺”,其位世袭。
特点:①皇权至上 ②皇帝独尊 ③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特点:
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与牵制;
②家务和政务不分,充分体现“家天下”的色彩(家国同构)
③以皇权为中心,臣议君决,减少了皇帝决策失误;
3.郡县制
演变:
特点:
影响:
春秋出现,战国形成,秦朝全国推行
①地方官制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中央任命考核,不得世袭。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文书制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睡虎地秦墓竹简
问题思考:据材料分析文书行政制度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有什么影响?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论衡》
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第 部分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朝代 中央行政(强化君主专制)
西汉 ①汉初:汉承秦制, 制
②汉武帝: ,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以后: 权力增大
东汉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 :新阶段
①三省:三省长官并称 ,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 。
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③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有效履行…
三公九卿
中外朝制度
尚书台
尚书台
三省六部制
宰相
政事堂
朝代 中央行政(强化君主专制)
两宋 :
①二府: -行政; -军政
② 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明 ①废:明太祖废除 。
②设:明成祖建立起 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清 雍正设立 ,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
一省两院
中书省和宰相
内阁,内阁
军机处
总结: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秦 西汉 东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尚书台为行政中枢
三省六部制
废宰相,设内阁
一省两院制
二府三司制
军机处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总趋势)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3)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或分割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直到废除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的演变
朝代 地方治理(强化中央集权)
西汉 ①汉初:
② 问题: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③东汉晚期:
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
形成 的局面。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废郡,以州统县
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制
王国
州、郡、县三级制
内轻外重、干弱枝强
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二级制
朝代 地方治理(强化中央集权)
唐 ①州、县二级制→
②唐中期以后: 势力
两宋 州和县二级 →
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

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 :
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
后向各省派出 总揽一省之权。
清 :
除巡抚外,设 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道、州、县三级制
藩镇割据
路、州、县三级制

行省制
省、府、县 三级制
巡抚 巡按
省、府、县三级制
总督
清代 督抚制度
总督和巡抚,明清两代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清朝地方巡抚总督多为一品、二品大员二者同为地方重臣,总督偏重军事,巡抚偏于民政,原则上巡抚要受总督节制.
①根据山川形势设道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④问题: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影响:形成外重内轻局面,危及中央集权
(1)概况:
(2)原因:
(3)特点:
(4) 意义:
全国设置10个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京畿周围(山东、山西和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疆域辽阔,需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和统治
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②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 ;
③采取 “犬牙交错”划分方式。
元朝:行省制
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③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特点:
1.最高级: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变化最大、最频繁。
2.最低级:县始终是最基本、最低一级、最稳定的地方行政单位。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3.层级数: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
4.州、道、路:从监察机构逐渐转化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
5.地方行政制度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问题思考: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演变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枢行政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秦朝 三公九卿制 郡县二级制
汉朝 承袭秦朝三公九卿制 西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东汉尚书台 郡县二级制(西汉初郡国并行制)东汉晚期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 三公九卿逐渐消失 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隋朝:州县两级制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
宋朝 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 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相权扩大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明朝 废宰相,设内阁(明太祖朱元璋) 省、府、县三级制
清朝 雍正时设军机处 省、府、县三级制
小结2:从秦至清政治制度变化表
演变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演变特点:①在沿袭基础上进行变革;②县始终是最低级行政机构,稳定性强;③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名称变动较大;④地方层级增多,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演变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演变特点:①皇帝通过削弱、分化相权来强化皇权;②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提问:判断下列中央行政结构示意图所属的朝代
1.
2.
3.
4.
西汉
秦朝
隋唐
元朝
7.
6.
5.
8.
清朝
明朝
宋朝
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