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砥砺图治,革故鼎新
第4课
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
1、改革的含义:
改革是统治者以自上而下、和平的方式,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调整,以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改良革新。其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上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局部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彻底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
可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习俗改革等。
(3)从性质上看
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3、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以下几个标准:
①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③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④群众基础是否雄厚;⑤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⑥改革是否被中断。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2.了解中国历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特征、趋势与影响。
时空坐标
第 部分
壹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1、时代背景——大变革
战国铁犁铧
百家争鸣
铁犁、牛耕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
一、春秋战国的变法
①经济: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
②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
③思想文化:士阶层活跃壮大;学术下移,百家争鸣,形成思想解放运动。
《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2、目的
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3、各国变法风潮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燕昭王改革
赵武灵王变革
邹忌改革
申不害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齐国——邹忌改革
韩国——申不害变法
赵国——赵武灵王变革
燕国——燕昭王改革
改革角度 变法措施 具体作用
经济 废除井田制
奖励耕织 军事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政治 建立县制
社会管理 实行什伍连坐,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农业生产,为统一积累物质基础。
削弱旧贵族势力,增强军队战斗力,加速地主阶级形成。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减少民间私斗,安定社会秩序
4、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实质:
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
(3)影响:
这一系列措施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立封建
促融合
固封建
(4)从商鞅的结局看对变法结果的认识
立封建
促融合
固封建
新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告谋反,结果被车裂而死。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商君虽死,
变法犹存。
【课堂探究】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东
汉
三国(220-280)
西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宋
齐
梁
陈
北朝(439-581)
北魏
隋朝统一
南朝(420-589)
(266-316)
灭
灭
383年淝水之战
1、背景
①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②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③冯太后、孝文帝力主改革。
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分得土地不能转让和买卖,并不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 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制度,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
租调制 农民承担定额租调。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称为租),帛或布一匹(称为调)。 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
三长制 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 加强中央对基层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俸禄制 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 整顿吏治,缓和阶级矛盾,推动北魏封建化发展
2、内容
(1)前期:冯太后改革(重点:创建制度)
(2)后期:孝文帝亲政后继续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
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3、性质
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
封建化一般是指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过程,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其基本内容是土地占有制的封建主义和封建社会两个对立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形成。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
积极: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局限性:摒弃了本民族勇武质朴的尚武精神,削弱北魏的军事实力。移植门阀士族制度,严重腐化了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贵族,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社会矛盾。导致了北魏分裂、灭亡。
材料一: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三·北宋:王安石变法(巩封建、促富强)
背景:
目的:
结果:
内容:
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形成了“三冗两积”的局面。
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社会矛盾尖锐
③辽和西夏的威胁;
④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
实现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历史解释: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宋仁宗时推行“庆历新政”,整顿官僚机构。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因严重地冒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以“朋党”之罪弹劾之,并使之被贬。范仲淹被贬之后,先后又在邠州、邓州、青州等地做过地方官。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谪居在邓州时所作。其中的精华之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至今仍激励后人。
变法初期取得一定成果;但因变法涉及面广、助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
领域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强兵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材料一: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二: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跡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
积极性:王安石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并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变法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积弱局面,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局限性(失败原因):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利益,加重百姓负担现象;“强兵”方面,成果甚微;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统治集团内部因变法分裂日益严重,党争不断,北宋渐走向衰亡。
问题思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四·明朝:张居正改革(巩封建、促富强)
背景:
开始:
作用:
◎张居正
①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②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
③殖民入侵,边患严重。
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考成法: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一条鞭法: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整饬武备:实施边防新政策,内修防备
政治
经济
军事
内容:
考成法:要求各衙门逐日登记章奏,分别将其内容及处理期限登记在两份文册上,一份送到六科,一份送到内阁,实行一件,注销一件,然后每年每月按事情的完成程度加以考察。
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春秋战国
北朝
北宋、明
封建化
商鞅变法
立封建促统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
行汉化促融合
固封建促富强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性质:
目的:
内容:
结果:
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旧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政治:权力分配问题
经济:财政收入问题
军事:国家暴力机器
的效力问题
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
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
无法根本性解决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第 部分
贰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民国改革
一·戊戌变法(1898年)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③康有为、梁启超等宣传维新思想、提倡西学。
2、戊戌维新运动经过(1898年)
1895年春,“公车上书”,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5——1897年,建学会、创报刊,进一步宣传维新思想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开始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变法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打击了封建官僚体制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设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开办新式学堂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裁汰八旗、绿营旧军;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局限性:
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特 点:
改革范围广;改革力度大;改革操之过急。
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变法
3、戊戌变法内容(1898年)
4、戊戌维新运动意义、失败原因及教训(1898年)
(1)意义:
①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思想(是一场爱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传播,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官僚体制。
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③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政治改良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对封建专制冲击;
(2)失败原因:
①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强大,阻碍变法的开展;
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③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④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妥协性与软弱性)。
(3)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变法
二·清末新政(1901—1911)
背景:
开始:
作用: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①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革命很快爆发。
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
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辛亥革命史》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1912—1949)
概况:
结果:
内容:
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和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1)币制改革(1935年)
①内容:①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②实行白银国有;③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
②作用: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
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
晚清
中华民国
民主化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清末新政
政府自救
民主探索
民国时期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①近代改革的主题是救亡图存;
②不同阶级提供了不同的方案;
改革总是受制于具体的时代背景,任何不改变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改革,都不能真正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都是在旧体制上的修修补补,因而也无法扭转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过渡时期改革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第 部分
叁
一·过渡时期的改革(1949-1956年)
目的:
内容:
结果: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经济改革: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
内容:国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到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确立。
民主改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作用: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开端:
曲折:
调整:
成就: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
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1960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中共十八届三种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作进一步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2013年
2017年
2012年
1978年
2019年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至今
(1)重大决策
农村改革
城市改革
对外开放
所有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五位一体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取消农业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
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
加入WTO,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贸区,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成就: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意义)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950
1978
社会主义建设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全面深化改革
1953
2012
2017
改革开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面红旗
1956
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改革要符合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改革开放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要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