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1 09:2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菲尔德遇刺案
时空坐标
【认识】
西方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也称“公务员”,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是指国家关于各级文官的考试、任用、管理、权利和义务以及退休等一整套的制度和体制。
文 官
文官制度
概念阐释:
西方的议员、内阁大臣是文官么?
考试产生;
负责执行;
职务常任。
民选产生;
掌握决策;
更迭频繁。
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
不是!
他们是政客!
政客
文官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一、历史因素:传统选官制的弊端
2、中古后期(14—17世纪)
赐官制(恩赐制)——西欧职业文官制度的萌芽
国王往往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1、中古早期(5-13世纪):无专门官员,
西欧封君封臣制;庄园是基本治理单位,封建主直接统治人民(庄园法庭)
(一)中古时期:
特点:封闭性、随意性、等级性等
(二)资本主义时期:
1、17-18世纪: 个人赡徇制
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任人唯亲,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乱象频发
2、19世纪: 政党分肥制
评价:
客观上打破了政府的贵族化传统,为更多平民进入政府任职创造了条件。但不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官场腐败频发。
特点:政府官员随执政党进退,官员任期有限。
1841年,哈里森当选美国总统,一个月后便因忙于职位分配劳累而死;1861年,林肯当选总统,分官使他精疲力尽,他形容说“如果前院起火,我都无法去救”。1881年,因分官不均,导致加菲尔德总统被刺杀。
5-13世纪
(中世纪)
无专门官员
14-17世纪
赐官制度
17-18世纪
个人赡徇制
19世纪后
政党分肥制
总结:工业革命前西方国家治理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趋势:
官员效忠个人,
人治色彩浓厚
贵族化
平民化
官员效忠政党。
以政党为中心,
党派决定官职任免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做出调整。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
——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二、经济因素(根源):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改革选官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四、思想基础: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自由竞争、机会均等
“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1983,美国人事署长艾仑 坎贝尔
五、外来文化:科举制的影响
三、政治因素:议会制度改革为文官制度建立奠定良好政治基础。
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战争失败的克里米亚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腐败无能。
三万五千名英军士兵只有不到半数能够回国。士兵们忍受严冬的暴雨,却得不到像样的补给和医疗救助,竟有一万六千多人死于后勤的短缺。这使得全国人民极其愤慨,并在议员们的强烈攻击下,使得当时的内阁被迫辞职。
六、催化剂: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小结:
1
历史
渊源
4
其他因素
2
现实原因
传统选官制度存在弊端
①恩赐官爵制存在封闭性、随意性、私人性。②个人恩惠制存在官职私相授受,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③政党分肥制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
思想因素
①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②工业革命后,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教育的发展与启蒙思想的影响
①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为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借鉴中国科举制度考试、
公开公平竞争等原则形式;
战争反思政府管理问题。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一、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
1、18世纪初:除大臣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下议院议员(初现限制王权任免官吏)
2、19世纪初:设立常务次官,将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两官分途)
政务官
英国
(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
事务官(文官)
随内阁共进退
①政治中立,不受选举结果和党派转换影响。
②公共管理职能增强
两官分途对英国政治的影响:
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两官分途
一、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
4、1855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立文官委员会(不受党派干涉)(奠基)
3、1853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运用方面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不久,英国政府也采用书面考试的办法录用文官。(书面考试制度)
5、1870年: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文官制度最终确立。(最终确立)
东印度公司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从19世纪初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的初步确立到20世纪中期的撒切尔夫人改革,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经历了一系列进程。回顾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的发展的整个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渐进性的特点。英国文官任用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不同的时期,都有某些过时的旧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也有某些适应形势需要的新制度产生出来。……这样的制度变迁,相对平稳,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动荡。
——范文超《英国文官任用制度变迁初探》
思考:通过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及发展的进程,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① 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②制度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连续性,任何制度在形成过程中都有继承、都有创新。
美国
政党分肥制:1881年,因分官不均,新任总统加菲尔德被刺杀。
文官制度: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史称《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美国的文官制度。
日本:1947年,日本通过《国家公务员法》,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实行功绩制等。
法国:1946年,法国颁布统一公务员法,开始将文官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德国:1949年,联邦德国制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对帝国官制进行改革,1950年又颁布公务员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
二、文官制度的扩展
各种录用考试都要以公告通知公开进行,公告必须写明招考的职务、责任、待遇、资格、 考试科目及时间地点,成绩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所有公民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而受歧视,主要以“品行”和“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文官的录用主要是按考试成绩,并参考个人资历、学历、品德和健康状况来鉴别优劣 , 择优录用。
—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
特征一:公开考试和择优录用
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
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美国文官法》(1883年1月)
特征二: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一、文官制度的特点:
《彭德尔顿法》……划入职业文官行列的行政官员不再是由总统或是部门长官任命,也不再与政治家的选举或任命共进退,而是终身任职。
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特征三: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文官一经录用,就实行“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的规定。并依法享受较优厚的工资福利和退休金待遇。
特征四:官纪严明,待遇优厚
其他特征
走向专业,注重培训
统一管理,科学分类
严格考核,赏罚分明
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
——【英】玛格丽特·撒切尔,《唐宁街岁月》
二、文官制度的影响:
进步性:
①规范了西方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③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权运动的兴起;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文官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在政治上的成熟;
⑤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英国文官制度的问题主要在于部门和部际磋商之间,为处理专门问题而设立的部际委员会往往成为扯皮的场所,迄今还没有看到谁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但大量官僚主义的现象严重存在,似乎不在中央各部,而在庞大的管理社会福利的政府机构之中。这里人员众多,规章繁琐,行政开支浩大,工作差错最多,是英国行政管理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冉隆勃《文官制度在英国的特殊作用》
局限性:
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③文官层次越来越多,推诿扯皮、争权夺利,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
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未触及资本主义基本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异同
项目 西方文官制度 科举制
产生
权力情况
思想来源
考试内容
相同点 产生于近代民主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不受国王、内阁控制
受启蒙思想影响
考试内容综合多样
产生于封建专制社会
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
受国家最高统治者直接干预
受儒家思想影响
考试内容趋于单一
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特点);
②国家重视,有严格法律保障(特点);
③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影响)
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与发展之路带来的启示:
人才是国家宝贵财富,要重视人才培养,公平公正地选拔高素质人才;
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考核,打造廉洁高效政府;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科举制合理内核);
任何制度构建都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立足国情、善于学习、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完善。
西方的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西方文官制度
的特点和影响
制度演变:无专官→赐官制→个人赡徇制→政党分肥制
演变趋势:从忠于个人到忠于政党;从贵族化渐趋平民化
历史渊源:传统选官制度存在弊端
经济因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外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思想因素:启蒙思想影响和教育程度提高
背景
英国率先建立:政务官和事务官;1870年最终确立
扩展:1883年,美国;二战后,法国、德国、日本等
特点:公平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服从领导;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影响
利:
弊:影响政府工作效率;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规范了西方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行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本课小结
“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20世纪初,英国建立文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品即官阶,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位即职位,代表权力、职资和任务。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改变。这反映了( )
A.贵族传统的延续 B.官员地位的降低
C.党派干预的加强 D.政府职能的扩大
D
D
1854年,英国国会两名议员根据广泛调查,提出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统一考核、管理制度。1870年,英国颁布确立文官制度的法令。这些方案和法令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内阁地位发生变化 B.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
C.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D.保持政府工作持续稳定的需要
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必须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也不得强迫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提供政治捐款;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彭德尔顿法》的颁布( )
A.确保了美国官员的政治中立 B.实现了美国用人制度的公平
C.根除了美国社会的政治腐败 D.提升了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