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1 11: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情境导入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落后
一战激化了
各种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
推沙皇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月提纲》
指方向
七月事件
抛幻想
十月革命
现曙光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巩固了新生政权
1921年
假如你是列宁,接下来怎么办?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精品专辑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01
02
03
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掌握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内容和作用。了解苏联的成立、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知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
通过学习1936年苏联新宪法和苏联模式,探讨苏联模式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正确评价苏联模式、斯大林。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学习列宁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素养探究一
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合作探究
依据教材结合课本分析以下图片和俄国农民的抱怨说明了什么?
苏俄粮食产量
苏俄粮食征购量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背景:
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素养探究一
新经济政策
2.内容
合作探究
依据课本内容结合所学,将两种政策内容填入表格并且进行对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
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分配 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④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有利于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新”的特点:
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素养探究一
新经济政策
3.作用
合作探究
以上数据的时间“拐点”在哪里?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史料研读
在1923—1924年度,国家共收工业税5800万卢布,其中私人企业就缴纳了4110万卢布。在1924—1925年度,从耐普曼(做买卖的人)的工业企业共收直接税 2.9亿卢布(包括工业税、附加税、所得税),占当年度全国共收直接税6亿卢布的一半。
——吴恩远《论耐普曼的组成、性质及作用》
从苏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启示:国家政策要适应基本国情,
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及时调整
素养探究一
新经济政策
4.苏联成立
合作探究
依据教材P34,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疆域示意图
列宁
沙俄
1917年
十月革命
苏维埃俄国
1922年
苏联成立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91年
苏联解体
俄罗斯
1547年
列宁的历史贡献
领导十月革命(1917年)
领导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年)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成立苏联(1922年)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924年1月列宁逝世,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素养探究二
斯大林时期索
1.背景
合作探究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1.斯大林接手的苏联是怎样的?
2.当时苏联的国际环境如何?
3.斯大林认为中国任人蹂躏的原因是什么?
4.他的决策是什么?
跟西方国家比是一个工业十分落后的农业国
国际环境恶劣,仇视苏联
没有自己的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素养探究二
斯大林时期索
2.措施
合作探究
依据课本相关内容,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知识卡片
1926年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
斯大林
推行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实施
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如何看待“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积极: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消极: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
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
素养探究二
斯大林时期索
3.弊端
合作探究
结合漫画和材料,说一说工业化建设的弊端
漫画:片面的经济
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是不可能的。 斯大林认为,落后的小农经济正在拖国家工业化的后腿。 ——吴于廑《世界现代史》
弊端:国民经济中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史料研读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一类的龌龊的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
——《斯大林选集》
依据材料和课本49页农业集体化的内容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1.工业化缺乏资金的问题;
2.1928年出现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结合课本回答,苏联决定如何解决粮食危机问题?
素养探究二
斯大林时期索
4.农业集体化
合作探究
结合图片依据课本回答:
1.结合课本相关史事回答,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是什么?
2.具体的做法是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3.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评价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利: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和原料,推动了工业化发展;
弊: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苏联30年代集体农庄宣传画
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目的
做法
新中国1956年的农业合作社运动,学习苏联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工业化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
素养探究三
斯大林模式
合作探究
1.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个体农户
工人
集体庄农户
工人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农业国
工业国
剥削阶级
消灭剥削
2.形成: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一个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颁布新宪法(1936年)
素养探究三
斯大林模式
合作探究
3.表现:
经济方面: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4.特点: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5.影响:
(1)积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极: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排斥市场
缺乏积极性
忽视民主法制
素养探究三
斯大林模式
合作探究
思考探究
“苏联模式”有哪些弊端?
③没有尊重经济规律
④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⑤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②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践踏了民主和法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有何不同?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模式
所有制
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工业化道路
农业发展道路
单一的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素养提升
中国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的成效。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呢?
经济上: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政治上: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
民生上: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考点突破
1.1938年苏联政府在一份文件中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国家和人民因此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材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工人阶级思想觉悟低下 B.工业发展呈现衰退景象
C.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显
2.列宁在1921年说过,“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必须以同农民个人利益的结合为基础”“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这说明列宁主张实行(  )
A.农奴制改革 B.余粮收集制
C.固定粮食税 D.农业集体化
D
C
考点突破
3.“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致胜的利剑。”这一现象得益于(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模式的推行 D.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列宁说:“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1921年春,列宁选择的“另一条道路”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展了农业集体化 D.颁布苏联新宪法
C
B
思维创新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保证国内战争胜利
消极: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巩固工农
联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探索出 正确道路
列宁
斯大林
社会主义工业化
落后农业国
变强大工业国
农业集体化
推动工业化建设
苏联模式
启示
①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④任何改革,都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