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情境导入
普京的话有依据吗?
彼得大帝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普京将一幅彼得大帝的画像挂在办公室里。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因其对俄国的卓越贡献被参政院封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被恩格斯誉为“真正的伟人”。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精品专辑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01
02
03
了解俄国的来历,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分析俄国两次改革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通过《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认识俄罗斯帝国的形成过程。
认识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素养探究一
彼得一世改革
1.改革前的俄国历史
阅读课本梳理俄国兴起和统一的历程?
9C
13C
15C
16C
起源: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蒙古征服:叶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
俄罗斯国家: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称“沙皇”,强化专制统治
莫斯科公国崛起
伊凡四世
拜占庭帝国 · 帕列奥列格王朝时期的“双头鹰”徽章
俄罗斯国徽
东欧斯拉夫人活动的区域后来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纳入基督教文化圈。15世纪以来,俄国的统治者们总以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他们继承了罗马皇帝“双头鹰”的徽章。今天这个徽章为俄罗斯的国徽。
17C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俄罗斯达到鼎盛,进入帝国时代。
素养探究一
彼得一世改革
1.改革背景、目的
材料:17世纪末俄国在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政治上,中央沙皇残暴,各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23.6%。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西欧国家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俄国农奴制盛行
工商业发展缓慢落后
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概括一下当时国际上主要国家和俄国的社会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俄国该如何改变,改变目的是什么?
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素养探究一
彼得一世改革
3.改革内容
领域 改革内容 作用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开
启
了
俄
国
近
代
化
的
进
程
加强中央集权和沙皇的统治
创办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增强军事实力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强化农奴制
④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促进俄国教育的发展和文化习俗的近代化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素养探究一
彼得一世改革
4.改革的影响
阅读课本,结合材料归纳改革的影响?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积极:
1.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俄国打败瑞典后,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
虽然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变成欧洲军事强国,但是也加强了封建统治,特别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拉大了俄国与西方各国的距离。
素养探究一
彼得一世改革
5.改革的评价
结合上述两位学者截然不同的评述,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看法。
材料一:彼得一世是率领俄国人打破孤立封闭,走向世界、参与竞争的第一人。他的一系列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开启了俄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大门。
——赵虹:《俄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先行者——彼得一世》
材料二:彼得一世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强化了国内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对外奉行帝国政治,其结果是又拉大了俄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使俄国在后来的200多年间不断地落后于西方。
——杜立克:《论俄皇彼得一世改革的“欧化”与“专制化”》
彼得一世改革是在农奴制社会内部、不动摇农奴制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目的在于根除腐败的封建世袭大贵族的恶习及与此相适应的政策,从而巩固以地主、商人为代表的农奴制专制制度。
改革以后的俄国成为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并且不断强化了奴隶制,这是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但是彼得一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果断采取措施从法律上肯定新兴的工商业阶层的地位,同时大力扶持与发展工业生产,改革军事,增强国防实力,这些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素养探究二
废除农奴制
1.农奴制的含义
什么是农奴制?
合作探究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一种制度。农奴束缚于土地上,像牲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意殴打折磨,地位的低下与奴隶相仿。
农奴与奴隶有区别吗?
小知识
据1687年统计,全国93万户农民中约89万户是农奴,分别属于贵族、教会和皇室,有的大贵族竟拥有农奴4万名。
农奴,是指有自己的土地,但无自由的人;
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其他大部分权也没有,是属于主人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无自由
无自由
素养探究二
废除农奴制
2.改革的原因
阅读课本梳理俄国兴起和统一的历程?
合作探究
人身自由受限—劳动力极度匮乏
传统小农经济—工商业资金不足
农奴购买力低下市场难以扩展
农奴起义不断,国内矛盾激化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国际地位下降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亚历山大农奴制改革
现行的农奴制度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废除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
特点:自上而下性质 政府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素养探究二
废除农奴制
3.改革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时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从亚历山大二世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年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摆脱政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
素养探究二
废除农奴制
4.改革的内容
合作探究
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 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 38.1万 162万 300万
内容2: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只有使用权)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材料:按改革法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其中25%左右交现金,其余的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还清。据统计,至农民还清贷款时,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夺了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
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素养探究二
废除农奴制
5.改革的影响
根据课本知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合作探究
布匹
长2倍
时间
产量
1861-1881
1860~1890
生铁
2.3倍
1860~1890
钢近
42倍
煤炭
21倍
1860~1890
材料二:按改革法规定:农民获得一块份地,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原价2-3倍的赎金,其中25%左右交现金,其余的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还清。据统计,至农民还清贷款时,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夺了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材料一:
①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积极:
消极: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素养探究二
废除农奴制
5.改革的性质
根据所学和材料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和实质。
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 一做到了。”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实质:地主阶级对农奴的又一次沉重的剥削。
素养提升
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什么方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自下而上的革命:通常是人民(被统治阶级)发动的,是以革命形式,对社会影响深远,比较彻底。
自上而下的改革:通常是统治阶级实施的改革,是以改革形式,一般留有原有制度的残余
革命方式
改革方式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素养提升
项目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原因
时间、人物
主要内容
结果
性质
影响
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俄国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生活
废除了农奴制度
走上扩张侵略道路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自上而下的地主阶级性质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17世纪、彼得一世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封建残余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考点突破
1.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关于这次改革,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
A.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 B.措施:创建新式常备军
C.所属国家:美国 D.影响: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2.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的“改革”( )
A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B.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A
B
考点突破
3.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希望向别国借鉴任何能够借鉴的事物:奥地利的军事组织、法国的礼仪、英国的服饰、德国的管理方法、荷兰的务实精神。这说明,彼得一世( )
A.积极向西方学习 B.迫切希望国家统一
C.决心废除农奴制 D.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4.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该法令的实施( )
A.彻底改变农奴政治地位 B.完全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D.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
D
思维创新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
改革
农奴制改革
1.目的:富国强兵
2.内容:①政治②军事③经济
④文化教育⑤社会生活
3.影响: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3.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高价赎买一份土地
4.评价:①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②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发展
2.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