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同步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同步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11 10: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生物新授课《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同步训练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54分)
1.下列生命活动需要伴随着ADP生成的是( )
A.H2O→[H]+O2 B.CO2穿过肺泡壁
C.大脑推理思维 D.丙酮酸生成酒精
2.如图表示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转移营养物质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肠腔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淀粉的水解,需要葡萄糖酶催化
B.载体1能转运葡萄糖和Na+说明其运输没有特异性
C.葡萄糖和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都属于主动运输
D.小肠上皮细胞不吸收蔗糖的原因是肠腔中蔗糖的浓度太低
3.在盐化土壤中,大量Na+顺浓度梯度迅速流入根细胞,影响植物生长,造成盐胁迫。耐盐植物根细胞可通过多种策略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从而降低盐胁迫的危害。液泡膜上存在Na+/H+逆向转运蛋白,能借助膜内外H+浓度梯度,驱动Na+转运至液泡内,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细胞质基质中的Na+还可通过囊泡运输到液泡。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a+通过Na+/H+转运蛋白转运和通过囊泡运输,均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质子泵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H+,以维持液泡膜两侧H+浓度梯度
C.Na+/H+逆向转运蛋白转运Na+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
D.膜上Na+/H+逆向转运蛋白异常,可能导致根细胞吸水能力下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葡萄糖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载体蛋白
C.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同一载体蛋白
D.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
5.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B.被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分解
C.培养液中的尿素是肝细胞通过代谢产生的废物
D.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6.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H+-K+泵维持的。人进食后,胃壁细胞质中含有H+-K+泵的囊泡会转移到细胞膜上。胃壁细胞通过H+-K+泵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向胃液中分泌H+同时吸收K+。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H+-K+泵同时具有酶和载体蛋白的功能,其形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B.H+-K+泵专一性转运两种离子与其结构的特异性有关
C.H+和K+在胃壁细胞中的跨膜运输方式均需消耗能量
D.抑制H+-K+泵功能的药物可用来有效的减少胃酸的分泌
7.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分子尾尾相对形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是完全对称的
B.胆固醇能促进细胞对钙磷的吸收
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转运过程与膜蛋白无关
D.有些膜蛋白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
8.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
B.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
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
D.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
9.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10.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
B.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
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11.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肌收缩力下降
B.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C.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
D.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
12.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13.下图甲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式),图乙表示方式②的运输速率与能量的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激素以①方式进入细胞
B.①③④三种物质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
C.与方式③相比,方式②逆浓度梯度运输并消耗能量
D.图乙中a、b两点运输速率的限制因素分别是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
14.下图是不同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甲——戊为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甲:性激素进入组织细胞; 乙: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
丙:植物根毛细胞吸收水分 丁:人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戊: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内流(此过程利用钠离子通道)形成动作电位
A.甲和乙都涉及的图有①、③ B.丙和丁都涉及的图有②、④、⑥
C.乙和戊都涉及的的图有②、③、⑥ D.丁和戊都涉及的图有③、⑤
15.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人体饥饿时,主要依赖SGL 蛋白协同转运N 与葡萄糖分子:人体进食后,麦芽糖会在酶IM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小肠绒毛局部葡萄糖的浓度会高于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主要依赖GLU 蛋白转运葡萄糖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GL 蛋白转运葡萄糖过程中不消耗ATP,是被动运输
B.GLU 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是协助扩散
C.SGL 和 GLUT2蛋白的数量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D.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
16.下图表示两种借助转运蛋白进行的协助扩散,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速度比载体蛋白介导的快100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
B.溶质分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C.载体蛋白转运时因发生构象改变而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D.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的大小对二者的运输速率均有影响
17.ABC转运蛋白主要分为TMD(跨膜区)和NBD(ATP结合区)两部分。研究表明,某些ABC转运蛋白能将已经进入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排出(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MD的亲水性氨基酸比例比NBD高
B.游离的氨基位于ABC转运蛋白的肽链的两端或R基
C.物质转运过程中ABC转运蛋白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D.肿瘤细胞合成大量的ABC转运蛋白会使耐药性增强
18.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转运物质的部分过程如图,图中Ⅰ、Ⅱ代表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运出葡萄糖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
C.Ⅱ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Ⅱ磷酸化
D.若用药物抑制Ⅱ的活性,会使尿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增大
19.如图表示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转移营养物质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肠腔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淀粉的水解,需要葡萄糖酶催化
B.载体1能转运葡萄糖和Na+,说明其运输没有特异性
C.葡萄糖和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都属于主动运输
D.小肠上皮细胞不吸收蔗糖的原因是肠腔中蔗糖的浓度太低
20.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其膜上有高度糖基化的膜整合蛋白,并嵌有质子运输泵(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膜整合蛋白的高度糖基化可能使溶酶体膜免遭酶的水解
B.溶酶体膜上的质子运输泵具有载体和ATP水解酶的双重功能
C.H+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属于胞内酶,不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21.某学习小组以黑藻为实验材料,将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乙二醇溶液中,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应选取黑藻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B.若在2 4 h内观察细胞,可能会观察到细胞中的叶绿体正彼此分散开
C.a处的乙二醇分子在1 h时开始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b
D.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
2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其过程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且消耗能量
C.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主动运输既要消耗能量,也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
23.不同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理化性质及细胞膜的结构有关,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甘油、性激素、乙醇都是脂溶性物质,与膜上磷脂分子的亲和力强,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B.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大分子物质都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C.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一样
D.被动运输都不需要转运蛋白参与,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24.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的物质是( )
A.K B.Na C.胰岛素 D.CO
25.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有关胞吞、胞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在运输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B.通过胞吞、胞吐方式转运的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
C.人体细胞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与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方式相同
D.“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时,不需要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26.血液流经肝脏组织时,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相关过程,A、B、C表示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属于自由扩散,③④属于主动运输
B.过程⑤中水分子需要与转运蛋白 A 结合
C.过程③中转运蛋白C的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D.成熟红细胞的有氧呼吸可为过程③提供较多能量
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被动运输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二、解答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46分)
28. 气孔是由植物叶片表皮上成对的保卫细胞(内含叶绿体)围成的孔隙,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和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图1为调节气孔开启的“无机盐离子吸收学说”示意图,图2为脱落酸(ABA)调节气孔关闭的原理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生活的液体环境可构成渗透系统,其中 相当于半透膜。
(2)保卫细胞中,可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图1中体现其作用有 。H+的跨膜运输可激活K+通道蛋白,细胞以 的方式增加K+的吸收量,导致细胞内部的K+浓度升高,胞内渗透压增大,引起保卫细胞吸水,最终导致气孔开启。图1说明,细胞膜除具有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外,还具有 (答出两点)功能
(3)结合“无机盐离子吸收学说”,分析图2,简述ABA对气孔关闭的调节机制: 。
29.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 (细胞器名称)。
(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氧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 → →高尔基体→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填写基团)。
(3)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是 (填写细胞器),它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 合成的车间。细胞器膜、 以及细胞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30. 图一是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蛋白,具有离子选择性,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甲、乙代表生物膜的成分,a~d代表被转运的物质,①~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浓度和O2浓度对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脂溶性的物质如乙醇、苯等更容易以图一中的 (填数字)的方式出入细胞,原因是 。图一中③能否表示葡萄糖被红细胞吸收? ,原因是 。
(2)图二中与图一中的①运输方式相对应的是 (填字母),与②运输方式相对应的 (填字母),与④运输方式相对应的是是 (填字母)。
(3)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该运输方式的特点是 (答出两点)。
31.图1为不同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用数字①②③④表示)的示意图。图2为在不提供能量的实验条件下,科学家比较了生物膜和人工膜(仅由磷脂构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具有 ,主要表现在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乙醇、苯等能很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 有关。
(2)据图 2 可知生物膜和人工膜对 (填图 2 中物质名称)的通透性相同,这些物质跨膜的转运方式为图 1 中 (填序号)。
(3)据图 2 分析, H2O 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包括图 1 中的 (填序号)。
(4)图 1 中④所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是 、 、 。
(5)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 。
(6)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法进行区分,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原理是活细胞膜具有 特性。
32.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 [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 ] ;葡萄糖从小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的编号 。
(2)N 、 P 、 K 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植物细胞获取矿质离子的方式是 ,植物细胞往往获得 N 元素的量比 P 、 K 元素要多,这说明细胞膜具有 性,这一特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
(3)A 代表 分子; B 代表 。
33. 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表示几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其中①~④代表运输方式,ABC代表结构,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 。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 状态。
(2)如果甲图细胞膜是根毛细胞的细胞膜,相关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
(3)通常情况下,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以图甲中的[ ] 为主,从蛋白质和能量两个方面分析,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 ;若乙图细胞表示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在进行水分的重吸收时采用图④方式,则C表示 。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
1.A、细胞内H2O→[H]+O2,为水的光解,该过程伴随着ATP的形成,A错误;
B、CO2穿过肺泡壁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不产生ADP,B错误;
C、大脑推理思维,需要神经细胞传导兴奋,需要消耗ATP,产生ADP,C正确;
D、丙酮酸生成酒精属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不消耗能量,不产生ADP,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2.淀粉的水解需要淀粉酶的催化,故A项错误;
据图分析可知,载体1可介导葡萄糖和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但该载体不能转运其他的小分子或离子,因此该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故B项错误;
据图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Na+-K+泵可泵出Na+而使小肠上皮细胞中的Na+浓度低于肠腔中的Na+浓度,即小肠上皮细胞膜两侧存在电化学梯度,这是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动力,此动力(即Na+电化学梯度)的维持来自ATP的水解,因此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中需要Na+-K+泵参与,且消耗ATP,因此也属于主动运输,故C项正确;
小肠上皮细胞不吸收糖的原因是细胞膜上不存在运输蔗糖的载体,故D项错误。
3.C
【解析】
3.A、液泡膜上存在Na+/H+转运蛋白,细胞基质中的Na+还可通过囊泡运输到液泡,Na+通过Na+/H+转运蛋白转运和通过囊泡运输,均与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
B、液泡膜上存在Na+/H+转运蛋白,能借助膜内外H+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驱动Na+转运至液泡内,所以质子泵在液泡膜上通过主动运输H+,以维持膜内外H+的浓度差,B正确;
C、由题可知,液泡膜上存在Na+/H+转运蛋白,能借助膜内外H+浓度梯度(提供能量),驱动Na+转运至液泡内,所以Na+通过Na+/H+转运蛋白进入液泡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C错误;
D、液泡膜上Na+/H+转运蛋白的存在,使细胞液中Na+浓度升高能够提高细胞液浓度,如果膜上Na+/H+逆向转运蛋白异常,细胞液浓度浓度下降,可能导致根细胞吸水能力下降,D正确。
故选C。
4.B
【解析】
4.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进入细胞的结果,A错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的协助,B正确;载体的运输具有专一性,因此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的载体的种类不同,C错误;当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时,成熟的植物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5.B
【解析】
5.A、由柱形图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减少,A正确;
B、葡萄糖被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由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可推知,培养液中的尿素是肝细胞通过代谢产生的废物,C正确;
D、氨基酸是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主要为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D正确。
故选B。
6.C
【解析】
6.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H+-K+泵属于载体蛋白,可以催化ATP水解,所以具有载体和酶的作用,其形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密切相关,A正确;
B、H+-K+泵专一性转运两种离子与其结构的特异性有关,B正确;
C、K+进入胃腔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
D、抑制H+-K+泵功能的药物会抑制主动运输,减少H+的分泌,所以可用来有效的减少胃酸的分泌,D正确。
故选C。
7.D
【解析】
7.A、脂双层是指磷脂双分子层,不包括膜蛋白,是在有水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由磷脂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的,但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脂分子只分布在质膜的外侧,故脂双层是不完全对称的, A错误;
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转运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即与膜蛋白有关,C错误;
D、有些膜蛋白起着受体的作用,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8.A、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说明细胞质基质内H+转运至液泡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液泡中H+浓度高,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低于细胞质基质,A错误;
B 、玉米根部短时间水淹,根部氧气含量少,部分根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B正确;
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无ATP的产生,C错误;
D、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与丙酮酸产乳酸途径时消耗的[H]含量相同,D错误。
故选B。
9.B
【解析】
9.A、乙醇是有机物,与细胞膜中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
B、血浆中K+量低,红细胞内K+含量高,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
C、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
10.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血糖含量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A正确;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进入组织细胞一般通过协助扩散,B错误;
CD、血糖浓度升高时,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可以进入肝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并合成肝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CD正确。
故选B。
11.C
【解析】
11.ACD、细胞膜上的钠钙交换体(即细胞内钙流出细胞外的同时使钠离子进入细胞内)活动减弱,使细胞外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钙离子外流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AD错误,C正确;
B、由于该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导致K+内流、Na+外流减少,故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增高,钾离子浓度降低,B错误。
故选C。
12.D
【解析】
12.A、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说明H+浓度为溶酶体内较高,因此H+进入溶酶体为逆浓度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若载体蛋白失活,溶酶体内pH改变导致溶酶体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
C、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C正确;
D、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与溶酶体内不同,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可能失活,D错误。
故选D。
13.D
【解析】
13.A、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类,脂溶性物质,主要通过①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A正确;
B、①表示自由扩散,③④表示协助扩散;故①③④三种物质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
C、③表示协助扩散,②表示主动运输,与方式③相比,方式②逆浓度梯度运输并消耗能量,C正确;
D、a点随着能量增加,运输速率增加,则a点转运速率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b点能量供应增加运输速率不再增加,因为载体数量有限,D错误。
故选D。
14.C
【解析】
14.据图分析:①图表示影响因素为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②表示影响因素为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③说明该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④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⑤表示载体蛋白不影响该物质运输,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胞吞胞吐;
⑥说明该物质运输需要载体,方式可能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可以用①、③、⑤表示,协助扩散用②、③、⑥表示,主动运输用②、④、⑥。
A、性激素进入组织细胞为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可用③表示,A错误;
B、植物根毛细胞吸收水分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人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可用②、⑥表示,B错误;
C、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内流(此过程利用钠离子通道)形成动作电位为协助扩散,可用②、③、⑥表示,C正确;
D、人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内流(此过程利用钠离子通道)形成动作电位为协助扩散,可用②、⑥表示,D错误。
故选C。
15.A
【解析】
15.A、葡萄糖通过SGLT1,运输方向是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消耗ATP,是主动运输,A错误;
B、葡萄糖通过GLUT2,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与SGLT1和GLUT2蛋白的数量有关,C正确;
D、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有两种运输方式,并且这两种转运发生可同时进行,D正确。
故选A。
16.C
【解析】
16.A、由图可知,两种运输都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A正确;
B、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性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B正确;
C、图中载体蛋白转运物质方式是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转运时发生构象改变不消耗细胞代谢产生能量,浓度差形成的势能为构象的改变提供能量,C错误;
D、由图可知,两种运输都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运输速率受浓度差影响,所以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的大小对二者的运输速率均有影响,D正确。
故选C。
17.D
【解析】
17.A、据图可知,TMD(跨膜区)横跨磷脂双分子层(其内部具有疏水性),NBD(ATP结合区)分布在细胞质基质,故TMD亲水性氨基酸比例比NBD低,A错误;
B、游离的氨基位于ABC转运蛋白的肽链末端和R基,B错误;
C、据图可知,在物质转运过程中,ABC转运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错误;
D、肿瘤细胞膜上ABC转运蛋白数量增多,导致大量化疗药物被排出,会使其耐药性增强,降低药物的疗效,D正确。
故选D。
18.A
【解析】
18.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运出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故A项错误;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故B项正确;
Ⅱ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Ⅱ磷酸化,故C项正确;
若用药物抑制Ⅱ的活性,会影响膜内外Na+浓度梯度的建立,进而抑制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尿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增大,故D项正确。
19.C
【解析】
19.淀粉的水解需要淀粉酶的催化,故A项错误;
据图分析可知,载体1可介导葡萄糖和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但该载体不能转运其他的小分子或离子,因此该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故B项错误;
据图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Na+-K+泵可泵出Na+而使小肠上皮细胞中的Na+浓度低于肠腔中的Na+浓度,即小肠上皮细胞膜两侧存在电化学梯度,这是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动力,此动力(即Na+电化学梯度)的维持来自ATP的水解,因此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中需要Na+-K+泵参与,且消耗ATP,因此也属于主动运输,故C项正确;
小肠上皮细胞不吸收蔗糖的原因是细胞膜上不存在运输蔗糖的载体,故D项错误。
20.D
【解析】
20.A、膜整合蛋白的高度糖基化可能使溶酶体膜免遭酶的水解,A正确;
B、据图可知,溶酶体膜上的质子运输泵具有载体和ATP水解酶的双重功能,B正确;
C、据图可知,H+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溶酶体时需要消耗ATP,且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因此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D、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虽然属于胞内酶,但也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错误。
故选D。
21.B
【解析】
21.A、黑藻叶片薄,可以直接制片观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A错误;
B、2 4h时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增大,说明细胞正在发生自动复原,因此会观察到细胞中的叶绿体正彼此分散开,B正确;
C、乙二醇分子是脂溶性小分子,实验开始时乙二醇已经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b,C错误;
D、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了动态平衡,D错误。
故选B。
22.D
【解析】
22.A、固醇类属于脂质,脂质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
B、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其过程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B错误;
C、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因为腌制液浓度远高于细胞液,从而使得细胞失水过度而死亡,细胞膜的蛋白质载体已经没有运输和识别功能,所以腌制液就进入细胞内,使果脯变甜了,C错误;
D、主动运输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D正确。
故选D。
23.A
【解析】
23.A、细胞膜中含有脂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A正确;
B、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B错误;
C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前者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者空间结构不发生改变,C错误;
D、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参与,D错误。
故选A。
24.A
【解析】
24.A、K+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A正确;
B、图甲中Na+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维持该浓度差,需要逆浓度梯度从胞内运输到胞外,与图乙运输方向不符,B错误;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C错误;
D、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属于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错误。
故选A。
25.A
【解析】
25.A、大部分细胞都能够摄入和排出特定的大分子物质,在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也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A正确;
B、通过胞吞、胞吐方式转运的物质一般是大分子物质,也存在小分子物质,如某些神经递质,B错误:
C、人体细胞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与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方式(胞吞)不相同,C错误:
D、“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时,属于胞吞方式,需要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D错误。
故选A。
26.C
【解析】
26.A、过程①②分别表示O2进红细胞、CO2出红细胞,属于自由扩散,过程③需要转运蛋白协助,并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过程④顺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B、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时,不需要与水通道蛋白结合,B错误;
C、过程③中转运蛋白C发生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C正确;
D、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C。
27.A
【解析】
27.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细胞由于失水过过多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A错误;
B、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正确;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C正确;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A。
28.
(1)保卫细胞的原生质层
(2)叶绿体、线粒体 既是H+主动运输的载体,又可催化ATP水解 协助扩散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信息传递
(3)ABA可促进Ca +通过Ca2+通道进入细胞,引起细胞质中Ca2+含量增加,从而抑制K+通过K+内流通道进入细胞,同时促进K+通过K+外出通道外流,导致细胞内部的K+浓度降低,胞内渗透压减小,进而引起保卫细胞失水,最终导致气孔开度减小甚至关闭
28.【解析】
(1)细胞中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构成原生质层,在细胞的渗透吸水或失水过程中,原生质层相当于渗透系统的半透膜。
(2)保卫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从图1可以看出,H+经H+-ATPase载体蛋白运出细胞需要消耗ATP,其方式为主动运输,ATP的水解放能也需要H+-ATPase的催化。H+的外排激活了K+通道,K+是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所以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K+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升高,促进细胞吸水。细胞膜具有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图1中光与光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可体现细胞膜进行信息传递的功能。
(3)ABA可促进Ca2+通过Ca2+通道进入细胞,引起细胞质中Ca2+含量增加,从而抑制K+通过K+内流通道进入细胞,同时促进K+通过K+外出通道外流,导致细胞内部的K+浓度降低,胞内渗透压减小,进而引起保卫细胞失水,最终导致气孔开度减小甚至关闭。
29.
高尔基体 核糖体 内质网 羧基(或—COOH) 内质网 糖类与 脂质 核膜 流动性 (特异性) 受体 信息传递
29.【解析】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及胞吞过程,要求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甲知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进而分析回答问题。
(1)分析图形可知,图中溶酶体起源于乙高尔基体。
(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氧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或羧基)。
(3)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是内质网,它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糖类与脂质合成的车间。细胞器膜、核膜以及细胞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流动性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
30.
(1)①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脂质,容易让脂溶性物质通过 否 ③的运输方向是从细胞内到细胞外
(2)AC BC BD
(3)胞吞、胞吐 不需要转运蛋白;需要消耗能量
30.【解析】
(1)图一中的①~④分别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脂溶性的物质如乙醇、苯等更容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脂质,容易让脂溶性物质通过。图一中③不能表示葡萄糖被红细胞吸收,因为③的运输方向是从细胞内到细胞外。
(2)图二中的A表示物质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对应的是自由扩散,B表示物质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对应的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表示物质运输不需要能量,对应的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D表示物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对应的是主动运输,所以图二中与图一中的①运输方式相对应的是AC,与②运输方式相对应的是BC,与④运输方式相对应的是BD。
(3)大分子物质以胞吐、胞吞的形式通过细胞膜,胞吐和胞吞具有不需要转运蛋白、需要消耗能量等特点。
31.
(1)流动性 脂质
(2)甘油、CO2、O2 ①
(3)①③
(4)逆浓度梯度 消耗能量 需载体蛋白(顺序可颠倒)
(5)胞吞
(6)选择性透过性
31.【解析】
(1)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乙醇、苯等能很容易地通过细胞膜,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这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脂质有关。
(2)由图2可知,甘油、CO2、O2通过人工膜和通过生物膜的速率相同,这些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这些物质跨膜的转运方式为图1中①。
(3)由图2可知,水分子生物膜的运输速率快于人工膜,说明水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即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①③。
(4)图1中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该方式的特点表现为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5)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胞吞,因为病毒属于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
(6)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法进行区分,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由于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因而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由于不选择吸收台盼蓝,因而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可见该实验利用的原理是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2.
(1)b 自由扩散 d 协助扩散 a
(2)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性 载体蛋白
(3)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32.【解析】
(1)据图分析可知,图甲中的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D表示多糖,a表示物质经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b表示自由扩散,c表示通过离子通道,属于协助扩散的方式,d表示协助扩散,e主动运输运出细胞;乙图中的①表示自由扩散,②表示主动运输,最终细胞内的浓度大于细胞外的浓度。
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b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图中编号d协助扩散。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对应图中编号a。
(2)N、P、K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植物细胞获取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植物细胞往往获得N元素的量比P、K元素要多,这说明植物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特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载体蛋白。
(3)由图甲可知,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由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
33.
(1)A 磷脂双分子层 运动
(2)② 主动运输
(3)③ 协助扩散 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 水通道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