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新课导入
“赶考”路在何方?
陈承齐《进京赶考》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是啊,我们都应当能够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赶考”路上的困难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的呢?
学习目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和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时代背景
1945.8
1946.6
1947.9
1949.3
1949.1
1949.4
1947.3
1947.6
抗日战争结束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北平解放
平津战役结束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党中央迁往北平
渡江战役结束
马歇尔
计划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北约成立
杜鲁门
主义
经互会
成立
1947.6
1949.1
1949.4
探究一:阅读上述时间轴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时代背景(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
时代
时代
新中国成立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的时代背景
Map of the Cold War
鲍加、张法根《淮海大捷》
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敌对和封锁中国政策。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中国农民穷苦,经济凋敝,财政困难,综合国力不强,国际地位不高;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道路赢得人心。
国际形势纷繁复杂
国内局势百废待兴
1、新中国的成立:筹建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
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1.召开:
2.内容: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确定了首都、国旗、纪年、代国歌等。
国家
1、新中国的成立:筹建新中国
探究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1949年至1954年其发挥着什么样的独特作用?
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开国大典程序
会议接着一致通过了本届全国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五人、常务委员二十八人和秘书长的名单。名单如下(一)主席:毛泽东;(二)副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民革),沈钧儒(民盟),郭沫若,陈叔通(爱国民主人士)。(三)常务委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维汉;李济深,王昆仑(民革),蒋光鼐(民革);张澜(民盟),沈钧儒,章伯钧(农工民主党);黄炎培(民主建国会),陈叔通,章乃器;郭沫若,马叙伦(民主促进会),张奚若(爱国民主人士);杨秀峰,乌兰夫(蒙古族);朱德,林彪;刘宁一,邓颖超,冯文彬;沈雁冰,梁希(教育家);吴鸿宾(回族);陈嘉庚(华侨);邵力子。(四)秘书长:李维汉。
材料一: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独特作用: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筹建新中国的任务。
特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团结合作建国。
国家
1、新中国的成立:筹建新中国
探究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和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的方法产生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载《人民日报》(1949年9月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和国的“出生证”
国家
3、新中国的成立:意义
重点探究:结合所学,小组合作探究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意义:现实意义+深远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1.新中国的诞生,从根本上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劳动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一洗百多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实意义、国内意义)
2.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深远意义、国内意义)
3.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世界格局,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际意义)
(二)国家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
人民政权的巩固
阅读教材p160-162,指出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人民
“一个政党掌握政权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巩固和延续政权,这是理所当然的执政规律。”
——张荣臣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土地改革
稳定物价
剿匪镇反
抗美援朝
经济举措
军事举措
1、剿匪镇反:剿匪斗争、镇反运动
人民政权的巩固
材料三: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坚决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中共党史青少年读本》
1949 年 10 月 22 日,《厦门日报》创刊号对厦门解放进程的报道
消灭残敌、清匪反霸
2、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
人民政权的巩固
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之下。
材料四: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状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的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人,却总共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950年6月,毛泽东提出中心任务
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随即,一场消灭延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暴风骤雨,迅速席卷老解放区。
即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完成这一中心任务,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继续完成全国农村土地改革。
1950年6月,《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刘少奇就土改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作了全面的阐述。
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过程
1952年秋,全国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明确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47年9月,《中国土地法大纲》
影响:
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怎样理解这句话?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把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稳定物价(1949年-1952年)
人民政权的巩固
背景: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的不法行为导致物价上涨,市场混乱。
措施: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反对银元投机的宣传标语
来源:北京卫视《档案》
共同目的:稳定物价,掌握市场领导权
实质: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
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结果: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4、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
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大业,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材料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影响:①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②沉重打击美国侵略势力,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4、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人民政权的巩固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2023年11月23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专机上护送至棺椁摆放区
山川同念,盼英魂归来
杨根思
黄继光
罗盛教
邱少云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
开创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外交
“一边倒”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不等于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
外交
1953年,中印两国就历史遗留问题谈判时,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缅,同两国确认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材料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同时,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强权即公理”甚嚣尘上。刚刚获得独立的新生国家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积极谋求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具体内涵
时代背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中国外交的成熟。2
3、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
外交
周恩来协中国代表进入会场
概况:1954年4月,瑞士日内瓦(万国宫)
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议题: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结果:朝鲜问题因美国阻挠未达成任何协定;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作用:显示了新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4、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4月)
外交
靳尚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概况:1955年4月,印尼万隆
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方针: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进的进展。
“求同存异”
同:遭受侵略的遭遇、发展经济与维护独立的任务、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愿望
异: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
“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
向社会主义过渡
材料六: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提出: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提出;
内容: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49-1956)
1、“一化三改”: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
向社会主义过渡
观察一五计划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思考“一五计划”实施具有哪些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
重工业自身特点;重工业基础薄弱;巩固国防的需要;借鉴苏联经验;
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便于工业化建设;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国防建设的需要。
2、“一化三改”: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
向社会主义过渡
项目 改造前性质 改造方式 改造后性质 完成时间
农业 个体所有制 农业生产 合作社 集体所有制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手工业 个体所有制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集体所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国营经济 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思考: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
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合影
时间: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一部宪法、三大制度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七:毛泽东批示:“此条似应移至总纲。”在正式通过的“五四宪法”中,这一条写入宪法总纲第十七条,文字改为:“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五四宪法”:开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新纪元》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民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
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一步建立人民政权:新中国成立
“赶考”之路
第二步巩固人民政权:五大举措
第三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经济与政治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赶考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