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1 15: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023年8月30日,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制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很快就爆火出圈,更是连续两天登上多平台热搜。那么,我们文物为何流亡海外?我国文物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逃出来”?
“唐小马”(唐三彩)
“唐小马”的归家之旅
——两次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各社会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唐小马”因何漂泊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01
一、“唐小马”因何漂泊: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提问:当时的西方是处于怎样的情境呢?
(一)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1)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
(2)经济上:相继开展工业革命,放弃重商主义政策,推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3)对外关系上:掀起了殖民扩张的高潮。
思考:西方在亚洲对外扩张的表现是什么?
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 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
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美国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积极参与侵华活动
一、“唐小马”因何漂泊: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比较: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政治
一、“唐小马”因何漂泊: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比较: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军事
清朝
冷兵器
欧洲
热兵器
一、“唐小马”因何漂泊: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比较: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3.经济
小农经济
商品经济
一、“唐小马”因何漂泊: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比较: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4.对外
闭关锁国
一、“唐小马”因何漂泊: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开放宁波、舟山、天津为贸易口岸;
(2)得到舟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
(3)得到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以便转运。
——英国国书
闭关锁国
原料
市场
殖民扩张
4.对外
一、“唐小马”因何漂泊: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中外对比 中国 世界
政治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经济 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文化 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启蒙运动解放思想
科技 传统科技多为总结 自然科学创新发展
军事 军备废弛武器落后 船坚炮利装备先进
外交 天朝上国闭关锁国 海外贸易殖民扩张
总结:
重点笔记
一、“唐小马”因何漂泊: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农业文明vs工业文明
“唐小马”流散之殇
——两次鸦片战争
02
二、“唐小马”流散之殇:两次鸦片战争
材料二:1760-1764年,英国从中国输出的茶叶共值银806242两,占其从中国输出商品总值的91.9%。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与茶为伴抚慰良宵,与茶为伴迎接晨曦。
——塞缪尔·约翰逊
提问: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以什么商品为主?哪方占优势呢?
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情况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英国产品严重滞销
中国产品十分畅销
贸易逆差(入超):
贸易出口额<贸易进口额
【问题链】
1. 为了改变贸易逆差的现状,英方采取了什么措施?
2. 英方采取的措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 面对英方采取的措施,中国持何种态度?
4. 谁提出了坚决抵制英方采取的措施?
5. 抵制英方的措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走私鸦片
二、“唐小马”流散之殇:两次鸦片战争
思考: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无御敌之兵,无充饷之银。
鸦片战争
的危害
(1)白银外流,财政危机;
(2)军队战斗力低,吏治腐败;
(3)严重损害吸食者身心健康。
二、“唐小马”流散之殇:两次鸦片战争
问题:面对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巨大危害的现状,中国持有何种态度呢?
“严禁派”vs“弛禁派”
18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了走私的两万多箱鸦片烟土,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二、“唐小马”流散之殇:两次鸦片战争
英国
中国
完成工业革命
发展资本主义
打开世界市场
封闭落后
地大物博
闭关锁国
向中国扩张
正当贸易
英国为扭转逆差
鸦片走私
严重灾害
财政危机
吏治腐败
军备废弛
危害身心
“弛禁论”与“严禁论”
1839年虎门销烟
总结
直接原因(导火线)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唐小马”流散之殇: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选自八年级上册统编版《中国历史》
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1840年6月-1841年初):侵广东—攻厦门—占定海—入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阶段二(1841年初-1842年8月):占香港岛—攻镇江—入南京—清政府求和。
最终中国以失败告终,签订了《南京条约》。
二、“唐小马”流散之殇:两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危害
《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赔款2100万银元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条约 主要内容 危害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 领事裁判权 破坏司法主权
1843年《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 破坏贸易主权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巡查贸易权” 破坏领海主权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居住传教权 租界的前身,为以传教为名的侵略奠定基础
鸦片战争的不同称呼:
清朝——“夷匪犯境”
中国——“鸦片战争”
英国——“通商战争”
美国——“中英战争”
【提问】战争称谓的差异反映了什么?
不同文明对于战争的原因与性质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记忆。
文明的差异
二、“唐小马”流散之殇:两次鸦片战争
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材料四:英国人本以为“倾全国工厂的生产,也不够供应中国一省的衣料”,而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 ——摘编自1852年3月《密切尔报告书》
【问题】英国的产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抵制;
根本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材料五: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张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1854年2月英国科勒拉德斯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
时间 1856-1860年
双方 清政府与英法(美俄为帮凶)
结果 ①1858年中英法美俄《天津条约》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十口通商;c.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d.外国的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通商口岸自由航行【内河航运权】;e.赔偿英法军费白银各200万两。)
1860年中英法《北京条约》
(a.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b.增开天津为商埠;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d.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e.准许华工出国;f.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②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承认《瑷珲条约》(1858年)(抢占东北100多万km2 土地,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
影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二、“唐小马”流散之殇:两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
扩 大
根本原因和目的
战争性质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侵略国家
侵略时间
侵略区域
危害和
影响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两年→四年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开始丧失→更多地遭到破坏;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学生活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上: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2)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资本附庸;
(3)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
(4)阶级矛盾: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阶级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小组合作探究】探究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材料六:假设现在让华盛顿作中国的皇帝,让惠灵顿作他的将军,率领中国军队同英国军队作战,结果胜负如何呢?即使中国拥有大量的军舰大炮,也要被英国的土枪和帆船打败的。由此看来,战争的胜败,既不在于帅,也不在于武器,而完全在于一国之根本力量。
——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请从不同角度思考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实力强大。
主观原因:(1)清政府政治腐败;(2)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3)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4)前线指挥失当;(5)运输效率低下;(6)缺乏对西方的正确认识;(7)思想迷信封建;(8)民众愚昧无知。
“唐小马”何时归家
——开眼看世界
03
三、“唐小马”何时归家:开眼看世界
【思考】面对列强侵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民是何种态度?
材料七:鸦片战争接近尾声时,道光皇帝询问英国俘虏的三个问题:英吉利到底在哪个方向?从新疆出发,通过陆路能够到达英国吗 英国女王是否婚配? ——取材并整理自《清宣宗实录》
统治者阶层:封闭愚昧
材料八: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林则徐《软尘私议》,《丛刊·鸦片战争》第5册
普通百姓:麻木不仁
问题:当时哪个阶层已经觉醒?
人物 活动
林则徐 办译馆,集信息,编《四洲志》
魏源 编《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徐继畲 撰成《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士大夫阶层的主张与论著:
《海国图志》:一本书的两种命运?
材料九:(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干册左右……魏源最终皈依佛门,郁郁而终。
——朝川济世《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材料十:《海国图志》在1853 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末志士的必读···…《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 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问题】如何解释?如何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原因:多数中国人仍然守旧落后、缺乏反省,无法接受新思想。
三、“唐小马”何时归家:开眼看世界
评价士大夫阶层的觉醒:
(1)进步: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和效仿,是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2)启蒙:为早期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引导探索救国之路;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3)爱国: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强国御辱。
(4)局限:
①没有脱离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局限在器物(技术)层面;
②根本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
③没有付诸实践。
三、“唐小马”何时归家: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注:可作结果论,但不能作原因论)
2.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可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3.只有勇于低头,汲取教训、改革求变,才能在帝国毁灭的废墟上迎接民族新生。
今日中国如何“入世”?
——坚持独立自主,彰显大国风范
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大变局背景下,顺世界潮流者昌,逆世界潮流者亡。
三、“唐小马”何时归家:开眼看世界
课堂小结
【习语】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落到被宰割、被侮辱的境地,可以说,近代中国属于“没落中国”。由辉煌到没落、由强大到屈辱,巨大的历史反差,转化为中国人坚定的民族性格与宏大的历史梦想——睡狮当醒,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