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1 16: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困局和变局交织中的近代化
——从“老大帝国”到“少年中国”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基于“大概念建构”的历史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老大帝国?少年中国!
1.梁启超撰写《少年中国说》基于怎样的背景?
2.如何从“老大中国”到“少年中国”?
转型中的困局

材料一
洋务运动破产 器物 制度
转型中的困局
唤起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故非受巨创负深通,固不足以震动之……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近自甲午败后,讲求渐深”,明白了“泰西之强,其在政体之善也。”
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方向,中国不再沿着畸形的洋务新政继续前行,而
是转身向东,学习日本,开始了自己的维新路径
——马勇《觉醒:甲午战争中国历史转折》
材料三
材料五
请同学们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为何戊戌变法反映时代要求?思考戊戌变法植根的时代背景。
任务一
转型中的困局
梦断半途,迈开新步
拨开迷雾,看向实质
材料四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困局当下,急需求变
甲午战争带来的变局是什么?
困局中的变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祖宗之法,行之久矣,何为而尽变之?以万国既通,则我旧日闭关自大,但为孤立一隅之见,其政治学识亦为一隅之见,而自以为天下一统,无与比较,必致偷安怠惰,国威为衰颓也。既知万国并立,则不得谓人为夷,而交际宜讲,当用彼引通流之法。既知比较宇内大势,则国体宜变,而旧法全除,宜用一刀两断之法。否则新旧并存,骑墙不下,其终法必不变,而国亦不能自强也。”
材料一
材料二
困局中的变局
《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书影
公车上书
戊戌维新期间所办报纸
请同学们阅读所给材料和《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3-104页,填写学案中表格,思考戊戌维新运动对近代化探索的贡献。
任务二
祖制之法并非不可变
以改变官制为重点
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在黑暗的旧中国摸索的爱国者们,正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斯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材料四
困局中的变局
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4页
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应该并没有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光绪帝
慈禧太后
VS
戊戌六君子
材料一
材料二
困局中的变局
惨遭反扑,变法失败
缺乏实权,成为幻想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局限性。
任务三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材料三
《明定国是诏》
困局中的变局
根深蒂固,不可撼动
未摆脱“中体西用”
伯兄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遗集》
急于求成,未成合力
戊戌六君子
出路在何方?
材料四
【分组探究】
第一小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他们要消灭一切待带“洋”字的东西,铁路、电线、机器、轮船等等都在捣毁之列……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5页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示意图
《时局图》
虎视眈眈,激发矛盾
盲目排外
阶级局限性
请第一小组阅读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义和团运动为何兴起,结局如何?
问题2:义和团运动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局限性?
任务
【分组探究】
第一小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遂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7页
吾人对中国民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此“拳民运动”中见之……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材料四
材料五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形势图
沉沦,洋人的朝廷
避免了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推动了清末改革
【分组探究】
第二小组:清末新政——近代化的一大步
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表示要振作图强,要求全国大小臣工“卧薪尝胆,勿托空言”。并发布新政改革上谕,强调除君主权力不可变外,有关于军政财政等等方面的制度都是可以变的。
——张海鹏 李细珠:《中国近代史通史》
“督办政务处”官员合影
材料一
材料二
新政与戊戌维新时期举措相似,但更为深入,推动了国家体制等方面的近代化
【分组探究】
第二小组:清末新政——近代化的一大步
明年新内阁成立, 内阁总理大臣大抵泽公占据多数。
——《泽公有内阁总理大臣之希望》,《盛京时报》,1910年
请第二小组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的关系。
问题2:清末新政对近代化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任务
材料三
材料四
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的内容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0页
新政何以成“溃政”?
改良的救国道路走向了死胡同
出路再思考!
【分组探究】
第三小组:辛亥革命——少年中国少年之道路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 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 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 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编练新军是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清朝统治者想依靠这些新军来镇压革命、维护统治,然而多数地区的新军却成为革命党人活动的对象,是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的主要战斗力量,与清朝统治者原来所设想的完全相反。1905年废除科举后,那时的知识分子已失去了旧日安身立命的途径,只有另谋出路,有的出洋留学,有的转入国内新式学堂,还有的投笔从戎成为新军。
——摘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905年,同盟会成员在东京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救国无望,转入革命阵营
【分组探究】
第三小组:辛亥革命——少年中国少年之道路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1页
论战
孙中山
《民报》
《新民丛报》
材料四
材料五
材料六
民族独立 民主政治 民生幸福
论战中革命派占据上风
明确道路:少年中国之新道路
【分组探究】
第三小组:辛亥革命——少年中国少年之道路
请第三小组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思考辛亥革命和清末新政的关系,为何走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
问题2: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以及其局限性。
任务
其后二年,辛亥革命到来了。我们乡僻地带交通阻梗,不知秦汉,遑论魏晋,如“革命”这样的名词,从来没听到过;乡间所说的,还是“造反”。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
材料七
×科学革命纲领 ×广泛发动群众
变局中的出局

经过庚子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名……产生了中华民国。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宣告退位时的皇帝溥仪和摄政王载泮
材料一
变局中的出局
清政府灭亡不可避免
满清王朝可以化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的各省代表
变局中的出局
材料三
材料二
君主专制 民主共和
小结:“老大帝国”到“少年中国”
近代化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理性化
教育、习俗
新旧杂陈,曲折前进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民族危机下重振信心+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象征
社会各阶级奋力求变
迈向近代化
“老大帝国” “少年中国
小结:“老大帝国”到“少年中国”
牢记先烈之奋斗,为实现民族复兴持续奋斗
变的是近代化的进程
不变的是社会各阶级求索的精神
小结:“老大帝国”到“少年中国”
从新文化运动深入认识近代化进程,历史将如何继续演进,先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和阅读资料,思考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化的关系并指出其局限性。
课后作业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相关人物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