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蛋糕是一种以鸡蛋、白糖、小麦粉等为主料,牛奶、水果、奶粉等为辅料,经过搅拌、调制、烘烤后制成的西式甜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经烘烤后发生变性
B.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脂肪、乳糖等,脂肪属于高分子
C.小麦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酸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
D.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
2.下列实验设计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B.观察和在光照下的实验现象
C.证明是分解的催化剂 D.收集
A.A B.B C.C D.D
3.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不纯物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酸性溶液 洗气
B Fe(Al) NaOH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水 过滤、冷却结晶
D 无水 干燥
A.A B.B C.C D.D
4.关于试剂保存、取用和除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束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液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加水液封
C.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杂质,加过量铁粉除去
D.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加生石灰后蒸馏
5.(二氟一氯甲烷)常用作制冷剂,其制备反应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HCl B.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的电子式为 D.的球棍模型为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A装置可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B.B装置可用于吸收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C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D.D装置可用于制备胶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B.植物油中含碳碳双键,所以可用于生产甘油
C.硬铝强度高、密度大,所以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
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8.中国的古诗词非常优美,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水蛤蟆穿绿袄,落汤螃蟹着红袍”,包含了化学变化
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C.“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形容了金属元素焰色试验的现象
D.“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描述了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的“飞絮”
9.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羧基的结构: B.果糖的分子式:
C.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D.乙酸的结构式:
10.把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① ② ③三甲基戊烷 ④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
11.下列物质用途与物质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用途 物质性质
A 可用白醋浸泡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具有酸性
B 食品工业以植物油和氢气为原料制造氢化植物油 植物油能与氢气发生取代反应
C 消毒柜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餐具进行消毒灭菌 蛋白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变性
D 工业上用淀粉为原料制备葡萄糖 淀粉能水解成葡萄糖
A.A B.B C.C D.D
12.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甲烷的球棍模型: B.(CH3)3COH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
C.乙醇的结构式:CH3CH2OH D.羟基的电子式: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以用来制取乙烯
B.乙装置可以验证是否有HBr产生
C.用丙装置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
D.用丁装置无法验证乙醇和乙醚的结构区别(Na足量)
14.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键数目为
C.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棉花、麻、羊毛、蚕丝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可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C.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不能够水解
D.医疗上用来消毒杀菌的乙醇溶液,浓度越大越好
二、填空题
16.I.现有5种有机物:①乙烯②乙醇③苯④乙酸⑤乙酸乙酯⑥乙醛。
(1)请分别写出其中含有下列官能团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 ,②—CHO ,③—COOH 。
(2)在上述5种有机物中(填写序号):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具有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写出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乙醛转化为乙酸的化学方程式:
II.如图是几种烷烃分子的球棍模型:
(3)A、B、E三种烷烃的关系为 ,C、D、E的关系为 。
(4)用习惯命名法命名D: 。
(5)E的一氯代物有 种,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
17.检验蔗糖或淀粉水解液中是否含葡萄糖时,为什么必须先用碱液中和稀H2SO4?
18.天然产物V具有抗疟活性,某研究小组以化合物I为原料合成V及其衍生物VI的路线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Ph表示—C6H5):
已知:
化合物I中含氧官能团有 (写名称)。
19.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系统命名: : 。
(2)有机物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
(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
③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化学方程式: 。
(4)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异构体数目。
①有机物属于羧酸的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②有机物 的一氯代物有 种。
(5)写出有机物共线共面原子数
有机物 ,共线原子最多有 个;可能共面的原子最多有 个。
(6)有机物 的二氯代物有 种。
20.已知下列9种微粒: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属于官能团的有 (填序号,下同);
(2)能与结合成有机物分子的有 ;
(3)能与结合成有机物分子的有 。
21.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电能。根据原电池原理,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2)将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①经5min后A的浓度为 。
②反应开始前充入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为 。
③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④x的值为 。
(3)下列有机物中和甲烷互为同系物的为 (填序号),和互为同系物的为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2.运输水果时,为了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腐烂,常将浸泡有 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
23.请写出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24.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1) 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
(2) 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3) 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和甲苯(沸点为)的混合物。
(4) 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溶解度规律如图)
25.分离提纯时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分别为 、 。
(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主要选用上述哪种仪器(填字母符号)
a.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颗粒 ;
b.提取食盐水中的固体 ;
c.除去油水中的水: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A C C A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D D
1.B
【详解】A.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烘烤时蛋白质会因高温而发生变性,故A正确;
B.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淀粉在酸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故C正确;
D.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故D正确;
故选B。
2.A
【详解】A.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A正确;
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液态产物,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容器内压强减小,试管内液面升高,还生成了一氯甲烷和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挥发出盐酸小液滴,试管内出现白雾,反应还生成了气体,故饱和食盐水不能充满试管,B错误;
C.应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只能有一个变量,图中浓度不相同,左边加入二氧化锰,右边没有加二氧化锰,因此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C错误;
D.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气体时应“长进短出”,D错误;
答案选A。
3.B
【详解】A.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不能除杂,故A错误;
B.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偏铝酸钠,Fe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反应后过滤可分离,故B正确;
C.泥沙不溶于水,NaCl溶于水,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应过滤后,应该蒸发结晶分离,故C错误;
D.氯化钙能吸水,但氨气与氯化钙发生络合反应,二者均被氯化钙吸收,所以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除杂,故D错误;
答案选B。
4.A
【详解】A.金属钠易与水、氧气等发生反应,放在其它容器中不安全,且在切割过程中也没有变质,所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金属钠应放回原试剂瓶,A错误;
B.液溴是易挥发液体,且蒸气有毒,次溴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加水液封,B正确;
C.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杂质,加过量铁粉后,FeCl3被还原为FeCl2,C正确;
D.乙醇中混有乙酸,加生石灰后,乙酸转化为乙酸钙,沸点升高,将混合液蒸馏,沸点低的乙醇被蒸出,D正确;
故选A。
5.C
【详解】
A.根据原子守恒,可得X为HCl,A选项正确;
B.Cl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选项正确;
C.CHCl3的电子式为,C选项错误;
D.CHClF2为四面体结构,原子半径:Cl>C>F>H,球棍模型为,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C。
6.C
【详解】A.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NO,所以不能用乙装置收集并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及体积,A错误;
B.氨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苯的密度小于水,在上层,氨气、氯化氢直接通入水中会引起倒吸,所以不能用该装置吸收氨气、氯化氢,并防止倒吸,应该用四氯化碳,B错误;
C.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实验产生的乙酸乙酯,C正确;
D.NaOH溶液与FeCl3反应生成沉淀,应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胶体,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A.氯化铁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单质,所以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发生的反应为,A正确;
B.丙三醇俗称甘油,植物油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并不是因为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 B错误;
C.硬铝是一种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的性质,所以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C错误;
D.“钡餐”的成分是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酸,无法生成钡离子,不能被人体吸收,不会引起中毒,D错误;
答案为A。
8.B
【详解】A.“落汤螃蟹着红袍”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海市蜃楼,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关,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B错误;
C.“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形容的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故C正确;
D.“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描述的“飞絮”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故D正确;
故选B。
9.D
【详解】
A.羧基的结构为,A错误;
B.果糖的分子式为,B错误;
C.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为,C错误;
D.乙酸的结构式为,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烷烃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③中含8个碳原子,④中含6个碳原子,①和②均含5个碳原子,①中无支链,②中有多个支链,则①>②,所以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③>④>①>②,故本题选B。
11.B
【详解】A.家用水壶中的水垢可用白醋浸泡除去,说明乙酸具有酸性,且其酸性大于碳酸,A正确;
B.植物油和氢气为原料制造氢化植物油,发生的是加成反应,B错误;
C.由于蛋白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变性,故家用消毒柜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餐具进行消毒灭菌,该说法合理,C正确;
D.淀粉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转化成葡萄糖,所以工业上用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葡萄糖,D正确;
故答案为:B。
12.D
【详解】
A.氢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甲烷的球棍模型: ,故A选项错误;
B.(CH3)3COH的名称:2-甲基-2-丙醇,故B选项错误;
C.乙醇的结构式:,故C选项错误;
D.羟基没有得到电子,不带电荷,氢和氧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3.A
【详解】A.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加热到170℃,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甲装置可以用来制取乙烯,故A正确;
B.溴易挥发,乙装置烧瓶内有溴蒸汽挥发,溴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乙装置不能验证是否有HBr产生,故B错误;
C.乙醇、水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不能用丙装置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故C错误;
D.乙醇和钠反应放出氢气,乙醚不能与钠反应,用丁装置可以验证乙醇和乙醚的结构区别(Na足量),故D错误;
选A。
14.D
【详解】A.甲基含有的电子数为9,则1.5g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mol—1=0.9NA,故A错误;
B.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分子含有1个氢氧键,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氧键,则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氢氧键数目大于×1×NAmol—1= NA,故B错误;
C.氢气与碘反应生成生成碘化氢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1mol氢气与1mol碘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1mol×2×NAmol—1=2NA,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22.4L一氯甲烷含有的碳原子个数为×1×NAmol—1=NA,故D正确;
故选D。
15.D
【详解】A.棉花、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蔗糖,故B正确;
C.淀粉是多糖,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单糖,不能够水解,故C正确;
D.75%的乙醇溶液会使细菌病毒等这类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并不是乙醇溶液的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故D错误;
故本题选D。
16.(1)
(2) ① ⑤ ④
(3)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4)异戊烷
(5) 1
【详解】(1)含碳碳双键的物质为乙烯,结构简式为:;含醛基的为乙醛,结构简式为,含羧基的为乙酸,结构简式为:;
(2)乙烯含碳碳双键,能发生聚合反应,选①;乙酸乙酯能发生水解,选⑤;乙酸具有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选④;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乙醛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乙酸,化学方程式为:;
(3)A、B、E三种烷烃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2个CH2结构,互为同系物;C、D、E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关系为同分异构体;
(4)D的主链为4个碳原子,第二个碳原子上有甲基,习惯命名法命名D:异戊烷;
(5)E为辛戊烷,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一氯代物有1种;结构简式为:。
17.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都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解析】略
18.(酚)羟基、醛基
【详解】根据有机物I的结构,有机物I为对醛基苯酚,其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醛基,故答案为:(酚)羟基、醛基。
19.(1)2,3-二甲基-2-戊烯
(2)羧基、硝基
(3) CH3CH2OHCH2=CH2↑+H2O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CaC2+2H2O=Ca(OH)2+C2H2↑
(4) 4 4
(5) 6 22
(6)12
【详解】(1)根据该有机物的键线式可知,其主链上有5个碳,距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侧碳标号为1号碳,该物质的名称为2,3-二甲基-2-戊烯。
(2)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硝基。
(3)①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170℃共热反应制取乙烯,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②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③实验室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4)有机物C5H10O2属于羧酸,则除去羧基,剩余基团为-C4H9,若碳链结构为C-C-C-C,则羧基有两个位置,若碳链结构为,则羧基有两个位置,因此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有机物 的一氯代物有4种。
(5)该物质中碳碳单键上的碳原子,以及与其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共线,共线原子最多有6个,苯环上所有原子共面,碳碳单键可用旋转,可将两个苯环平面旋转到一个平面内,因此可能共面的原子最多有22个。
(6) 的一氯代物有3种: 、 、 ,固定1个Cl原子,移动第2个Cl原子如图: 、 、 (图中数字为第2个Cl原子的位置), 的二氯代物有5+5+2=12种。
20. ②⑤⑥ ②⑤⑥⑨ ①③④
【详解】(1)官能团属于基,而基不一定是官能团且官能团和基均呈电中性,②⑤⑥是官能团,而⑨表示甲基,不属于官能团;①③④⑧带有电荷,它们是根,均为离子;⑦为分子。
(2)为乙基,能与其结合成有机物分子的必须是基,即②⑤⑥⑨。
(3)为阳离子(根),能与其结合成分子的必须为阴离子(根),即①③④。
21.(1)①②
(2) 0.75mol·L-1 3mol 0.05mol·L-1·min-1 2
(3) ①②④ ③⑥
【详解】(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①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②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③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①②;
(2)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则n(D)=1mol, 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则n(C)= ,设初始A、B的物质的量为n,则由三段式得,所以x=2,再由c(A):c(B)=3:5得,解得n=3,所以①经5min后A的浓度为;②反应开始前充入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为3mol;③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④x的值为2,故答案为:0.75mol·L-1;3mol;0.05mol·L-1·min-1;2;
(3)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即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和连接方式相同),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的化合物, 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饱和烷烃,只含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六种物质中只有①②④是烷烃,即甲烷的同系物是①②④;是单烯烃,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链烃,六种物质中只有③⑥是单烯烃,与乙烯互为同系物,即乙烯的同系物是③⑥,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⑥。
22.高锰酸钾
【解析】略
23.BrCH2CH=CHCH2Br
【详解】结构简式是省略掉结构式中单键后的一种简略的表达形式,官能团碳碳双键不能省略,所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即为BrCH2CH=CHCH2Br。
24.(1)E
(2)C
(3)D
(4)B
【详解】(1)沙子不溶于水,因此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采用过滤方法分离,故E正确;答案为E;
(2)水和汽油是互不相溶两种液体,采用分液法进行分离,故C正确;
答案为C;
(3)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利用其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答案为D;
(4)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采用结晶法进行分离,故B正确;答案为B。
25. 蒸馏烧瓶 直型冷凝管 B D C
【分析】(1)根据图示写出各仪器的名称;
(2)a.除去溶液中的不溶物,用过滤,选择漏斗;
b.除去溶液中的溶剂,用蒸发,选择蒸发皿;
c.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用分液,选择分液漏斗;
【详解】(1)根据图示,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B的名称是漏斗,C的名称为分液漏斗,D的名称蒸发皿,E的名称为直型冷凝管;
(2)a.难溶于水,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颗粒可以用过滤,所用仪器为漏斗;
b.提取食盐水中的固体可采用蒸发操作,所用仪器为蒸发皿;
c.水和油互不相溶,油的密度比水小,除去油水中的水,可以采用分液,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