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1 22: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
第7课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新成就。
课程标准
时空坐标
核心概念: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220年           581年        618年            780年   907年
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确立三省六部制
完善三省六部制


两税法
五代十国
九品中正制 均田令
科举制开始形成
科举制完备 租庸调制
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认识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时空观念:认识从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所处的特定的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解读多种类型的史料,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历史解释:分析魏晋到隋唐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家国情怀:体会制度创新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意识,以史为鉴。

破士族入仕之权
——选官制度
新知探究
思考1 阅读材料和教材P40“历史纵横”,思考“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选拔方式、选拔标准。
答案 背景:①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失去了社会基础 ②地方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人才
标准:由最初看重家世、道德、才能变为后来主要看家世。
材料:后来察举制度逐渐因“累世经学”“权门相托”“故旧报恩 ”之故而为两汉豪强宗族所把持……以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九品中正制度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1.九品中正制
一、破士族入仕之权——选官制度
父亲
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伯父
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材料1:次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
——《晋书·王凝之传》
材料2: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有才能的人)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
2.科举制 梳理科举制发展演变的历程,完成下图。
分科考试
进士和明经
提高
正式形成
武举和殿试
新知探究
一、破士族入仕之权——选官制度
拓展提升
项目 内容摘编 创新之处
考试科目 隋代贡举科目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 唐太宗之后,又有很大发展。 唐武则天前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应举人资格 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唐代曾规定,“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不得申送入”;宋代规定“犯刑责,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
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 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
根据材料指出科举制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
答案 进步性: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分科设目
方式多样
范围逐渐扩大
注重社会教化
组织规范
选拔公正
深化拓展
世袭
血缘关系
世卿世禄制
商周
时期
战国-秦朝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
军功评定
军功
军功爵制
自下而上推荐
孝廉
察举制
中正官评定
门第德才
九品中正制
分科考试
才能、学识
科举制


趋势
①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客观。
②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演变为才学,趋向公开、公平。
③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
回顾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其发展趋势。
选官标准
选官制度
选官方式

破士族秉政之势
——中央官制
新知探究
材料 大业九年,杨玄感举兵,公卿子弟多响应,韩擒虎子世咢、观王雄子恭道、虞世基子柔、来护儿子渊、裴蕴子爽、大理卿郑善果子俨、周罗睺子仲等四十余人皆降于玄感,玄感悉以亲要重任委之。
——《魏周隋唐关陇集团与山东势力》
隋朝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损害了士族的利益,导致士族力量的反扑。
1.隋——确立三省六部制
二、破士族秉政之势——中央官制
材料 隋朝建立后,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六部。隋朝,三省长官均为相职,同时,三公、三师也参预朝政,也是宰相。
隋在贵族反叛的号角声中灭亡......
新知探究
意义 分割了相权,强化了皇权;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
2.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材料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教材P41页
材料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皇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尚书省
(执行政令)
门下省
(审议政令)
政事堂
吏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刑部
工部
思考2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施行有何意义?
二、破士族秉政之势——中央官制
魏晋南北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东汉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皇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曹魏】
【西晋】
西汉
秦朝
皇帝
三公
九卿
【决策】
【执行】
中朝
回顾中央官制的发展沿革历程,思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
隋唐
皇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吏、户、礼、兵、刑、工
深化拓展
深化拓展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
(1)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造成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2)皇帝通过不断压制、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3)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破士族割据之财
——赋税制度
材料 (孝文帝)于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主要内容为:授予男女、奴婢和耕牛40至20亩不等的露田,死后应归还于国家;授予男女20至5亩的桑田或麻田,身死不用归还。在此基础上,规定均田民除丁男负担征戍、杂役外,一夫一妇出帛或布一匹、粟二石。唐初,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新知探究
三、破士族割据之财——赋税制度
答案 土地制度:均田制; 赋税制度:租调制及租庸调制。
思考4 结合教材和材料指出其土地制度及与其配套的赋税制度。
1.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思考5 “输庸代役”有何意义?
意义:①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②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
江南东道余杭郡
86258 / 51276
河南道河南府
194746 / 18799
河北道赵郡
63454 / 8157
河东道太原府
128950 / 124000
关内道京兆府
362921 / 241202
剑南道成都府
160950 / 46010
2.两税法
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基础 均田制 均田制瓦解
征税税额 税额固定 量出制入
征税标准 人丁
征税项目 田租、户调、 力役、杂税等
征税对象 授田农民
征收形式 征收实物
征税次数 旬输月送(不定时)
人丁、财产
户税、田税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夏、秋两季
减轻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税收对象
减轻了农民负担
确保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专制统治。
杨炎
拓展提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填写两税法的内容,概括其创新之处,并分析其利弊。
户税纳钱,地税纳谷物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两税法·利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 ——《白居易集》卷2《重赋》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 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耨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苏东坡全集·前集》
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
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没有真正减税
土地兼并盛行
社会矛盾激化
新知探究
2.两税法
三、破士族割据之财——赋税制度
两税法·弊
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过渡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征收逐渐到基本定时征收
人身控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以庸代役,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课堂小结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中央官制: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破士族入仕之权
——破士族秉政之势
——破士族割据之财
趋向公平公正
趋向成熟规范
趋向合理科学
“集前代之大成,开未来之典范”
收民心
集权力
聚财富
1.古代中国的某项制度的实施,适应了普通地主势力发展的需要,对于封建政治的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具有积极意义。该制度是指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隋唐时代的科举制

2
3
1
科举制的实行,为普通地主掌握政权开辟了道路,该制度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对于封建政治的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具有推动作用。故选D项。
4
2.“(曹)魏以中书、尚书为主;两晋中书地位更加重要,门下逐渐崛起、与中书分权;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把皇帝下面的最高政务核心(以丞相为首的三公)分割成为决策、审议和执行三个职能比较明确的系统。”三省制的形成,其目的是
A.推进民主决策 B.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君主专制

2
3
1
4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制把皇帝下面的最高政务核心一分为三,有利于制约丞相权力,从而加强了皇权,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是专制制度,其目的并非推进民主决策,排除A项;
据所学可知,权力的分割易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三省制是中央机构的调整,与地方权力无关,不能说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
3.唐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这一做法表明
A.权力运行机制遭破坏 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三省六部制正式废除 D.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2
3
1

4
材料中唐玄宗的做法破坏了三省六部制下的权力运行机制,A项正确;
中央集权一般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
当时三省六部制并没有被废除,排除C项;
官僚政治体制的基本确立是在秦朝,排除D项。
4.下表中诗句反映出两税法
2
1
白居易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柳宗元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杜荀鹤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A.取消户税,夏秋两征 B.制度缺陷,现实困境
C.简化税目,统一税制 D.将役折钱,赋役合并

4
3
据材料内容可知,上述诗句反映了两税法实施过程中弊端丛生,加重了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
故选B项;两税法按照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照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取消户税”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统一了各项税收,但是材料强调两税法的弊端,因此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赋役合并,折银征收是一条鞭法的内容,排除D项。

感谢参与
恳请批评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